分享

春秋之谋士

 小袤 2016-04-14

   春秋之谋士

管仲(723一前645),名夷吾,字仲,谥号敬,因以敬仲称之。颍上人(今县北10公里管谷村)。春秋时杰出的政治家。出身贫寒,早年与鲍叔牙合伙经商,因母老家贫,常受鲍叔牙资助,成为莫逆之交。齐襄公乱政时,助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位,失败后,鲍叔牙举荐不避亲,齐桓公纳贤不避仇,任管仲为上卿,尊称仲父。他治齐40年,对内政、经济、军事都进行了全面改革,制订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方略。提出仓廪( lǐn)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的论点,把礼、义、廉、耻看作国之四维,认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子·牧民》)。他还特许在庶民中选拔人才,予以破格提升,重视奖勤罚惰。合理划分行政区域,把行政组织同军事编制相结合,统一军政领导,增强国防力量。从此,国力大振。对外以尊王攘夷相号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使齐桓公成为春秋时第一个霸主。著有《管子》一书,共86篇,今存76篇。

鲍叔牙(约公元前723-644年)(或说生约公元前716),别名鲍叔、鲍子,姒姓之后,名叔牙。颍上(今属安徽颍上县)人。春秋时期齐国大夫。鲍叔牙广为世人所知的事情,莫过于管鲍之交,推荐管仲当上齐相,从而帮助齐桓公九合诸侯,成就齐国霸业。

狐偃(约前715年~前629年),春秋晋国的卿。亦称子犯、舅犯、咎犯、臼犯、狐子。狐突之子,晋文公重耳之舅,故又称舅氏。其父狐突,字伯行,为大戎狐氏(今山西交城却波村人)。与晋同祖,是晋支族入主诸戎部落者。狐偃随重耳出亡时,已逾花甲之年,仍不辞劳苦,夹辅重耳,为他出了很多计策,使重耳最终得以返回晋国,宏图霸业。

百里奚(约前700—621),亦称百里子或百里,姜姓,百里氏,名奚,字子明。春秋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也有人认为是虞国(今山西平陆北)人。秦穆公时贤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又称五羖()大夫,是秦穆公用五张黑羊皮从市井之中换回的一代名相。在主持秦国国政期间,百里奚谋无不当,举必有功,辅佐秦穆公倡导文明教化,实行重施于民的政策,让人民得到更多的好处,并内修国政,外图霸业,开地千里,称霸西戎,统一了今甘肃、宁夏等地区,开始了秦国的崛起。使秦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为秦国最终统一中国奠定了牢固基础。

伍子胥(?~公元前484)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谋略家。名员(音云,yun第二声),字子胥。春秋时楚国人。属今监利县人,伍子胥本为楚国人。性刚强,青少年时,即好文习武,勇而多谋。周景王二十三年(522),因遭楚太子少傅费无忌陷害,父、兄为楚平王所杀,被迫逃出楚国,发誓必倾覆楚国,以报杀亲之仇。入吴后,知公子光有大志,助其刺杀吴王僚,夺取王位,得进用为行人”(掌朝觐聘问之官),与谋国政。辅佐吴王阖闾,修法制,以任贤能,奖农商以实仓廪,治城郭以设守备。又举荐深通兵学的孙武为将,选练兵士,整军经武,使吴成为东南地区一强国。与孙武等制定先西破强楚,以解除对吴之最大威胁,继南服越国以除心腹之患的争霸方略。

范蠡(前517-448年) 字少伯,春秋末期的政治家、军事家和经济学家。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后居越(今绍兴)。公元前四九六年前后入越,辅助勾践廿余年,终于使勾践于公元前四七三年灭吴。范蠡以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遂乘舟泛海而去。后至齐,父子戮力耕作,致产数十万。齐人闻其贤,使为相。范蠡辞去相职,定居于陶(今山东定陶西北),经商积资巨万,称陶朱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