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家吃不完的饭菜肯定放冰箱,但这些饭菜千万别留下顿继续吃!

 深山小溪的流唱 2016-04-14

一、半生鸡蛋

现在很多很潮的人们喜欢吃半生的鸡蛋,认为半液态状的没有完全煮熟的鸡蛋不会破坏其营养成分。

但其实生鸡蛋里含有很多细菌和病毒,而且其实熟透与半生的营养不会与太多的差别。

而且半生的鸡蛋隔夜后食用特别容易滋生细菌,造成肠胃不适、胀气等。

二、银耳

理论上说,凡是营养价值高的食物都不应该隔夜吃,营养成分减少不说,还容易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

银耳汤也是一样,无论是室内栽培的银耳还是野外培植的银耳都含有非常多的硝酸盐,经过烹饪,细菌分解之后,硝酸盐会还原成亚硝酸盐。

如果当天喝,亚硝酸就能自然地进入血液循环,血液里的红血球里有血红蛋白,能携带大量的氧气供机体需要。

但是隔夜的银耳会使得亚硝酸起反作用,使得人体中正常的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丧失携带氧气的能力,造成人体缺乏正常的造血功能。

三、家庭卤味、糟货

不少市民还喜欢把吃剩下的卤味糟货放冰箱“过夜”,可这种做法有很大的食品安全隐患。

散装卤味是要当天吃完,不可隔夜的。从食品安全角度讲,这是不卫生的,可能的话最好不要吃隔夜糟货。

食品专家提醒,即使放在冰箱里的食物,也并非绝对“保险”。冰箱里易孳生霉菌,还有嗜冷菌等。

四、汤类

南方人都很喜欢喝汤,尤其广东人,爱煲汤是出了名的。

将喝不完的汤放入冰箱,第二天煮沸了再喝也未尝不可,而且用头天精心煲制的靓汤可以煮出超赞的面条哦。

不过注意啦,隔夜汤要注意保存方法。首先在汤刚做好的时候要用干净的没有污染过的勺子盛出,然后再放调味料。

喝不完的,应该选择用瓦罐、玻璃或陶瓷器皿乘着放进冰箱,尤其不能使用铝锅和不锈钢锅保存,否则容易产生化学反应,不利于身体健康。

五、部分蔬菜

蔬菜中含有较多的硝酸盐,在存放过程中会因细菌活动转变成有毒的亚硝酸盐。

常温下,存放到第二天产生亚硝酸盐较多的有菠菜、菜花、豆角、甘蓝、青椒,菠菜中的亚硝酸盐远远超过其他蔬菜。

产生亚硝酸盐较少的有西红柿、莴笋、韭菜、西葫芦、茄子、蒜薹、胡萝卜、芹菜,但也要尽早吃完。

六、海鲜

吃海鲜本身就强调味道鲜美,过餐不但会导致鲜味尽失,而且容易伤害我们的肝脏和肾脏。

螃蟹、鱼类、虾类隔餐会产生蛋白质降解物,这种物质也是一种毒素。

七、凉菜

大多凉拌菜没有经过高温加热制作,会导致细菌和寄生虫卵残留。而有些病菌可在冰箱冷藏室的低温下繁殖,病菌会引起肠道疾病。

因此,做凉拌菜的时候最好要适量,应该现做现吃,而且要是出现剩余的凉拌菜,一定要倒掉。

八、豆制品

豆腐等豆制品含水较多,而且富含蛋白质等营养成分,是一个很好的微生物培养基地。可能繁殖危险致病菌,比如恐怖的肉毒梭菌。

这种菌能产生世上第一毒“肉毒素”,毒性是氰化钾的一万倍。

毒素在100度以上加热几分钟能够破坏,但如果没有热透,是非常危险的。

所以,豆制品最好不要留到下一餐。

关于吃不完的菜饭,如何处理为好?

一、不同剩菜,一定要分开储存,可避免细菌交叉污染

还需要用干净的容器密闭储存,如保鲜盒、保鲜袋,或者把碗盘附上一层保鲜膜。剩饭菜最好能在5至6个小时内吃掉它。

如果食物存放的时间过长,食物中的细菌就会释放出化学性毒素,对这些毒素加热也无能为力。

二、剩饭剩菜需凉透后再放入冰箱

这是因为热食物突然进入低温环境当中,食物中心容易发生质变,而且食物带入的热气会引起水蒸气的凝结,促使霉菌的生长,从而导致整个冰箱内食物的霉变。

三、荤菜2小时易生细菌

空气中的有害细菌,会在2个小时内附着在一些高蛋白、高脂肪的剩菜上繁殖,蛋白质和脂肪在细菌的作用下,大都会产生有害物质,如硫化氢、胺、酚等,这些物质对人体有害。

因此剩饭剩菜在烹饪后两个小时内放进冰箱,用较浅容器盛放,便于冷却。

四、剩饭菜别过6小时

剩菜的存放时间以不隔餐为宜,早上剩的菜中午吃,中午剩的菜晚上吃,最好能在5至6个小时内吃掉它。

如果食物存放的时间过长,食物中的细菌就会释放出化学性毒素,对这些毒素加热也无能为力。

五、剩菜及打包食物必须回锅

因为冰箱的温度只能抑制细菌繁殖,不能彻底杀灭它们。如果您在食用前没有加热的话,食用之后就会造成不适,例如痢疾或者腹泻。

尤其是春节常见的鱼和海鲜类菜肴,其所含的营养也是大肠杆菌最好的温床,因此吃时应与酒、葱、姜等一起重新彻底加热,不仅保鲜,还有杀菌作用。

六、再次食用前加热更长时间

此外,过年天天大餐,自然剩下荤菜较多。

这些肉类食物,尤其是鱼、海鲜类,再次食用前必须加热更长时间,因为空气中的有害细菌会黏附在一些高蛋白、高脂肪的剩菜上繁殖,如果加热不够,杀不死这些细菌,人一旦吃了,极易发生食物中毒。

赶快告诉你的朋友,以后做菜做饭最好一次性吃完~

每日健康,关注健康吧(微信号:xojiankang),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