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农架之奇——板壁岩

 鲤豚 2016-04-14

神农顶西5公里,是板壁岩景区,这里以箭竹、石林、野人出没之奇闻名于世。


   

进入板壁岩,只道是似曾相识,却又新奇连连,云南石林没有这俊俏,张家界谷壑没有这秀丽,梵净山奇峰没有这婀娜,广西诸多峰丛没有这清新。



      我携一修人文情怀流连其间,满眼箭竹青松,石峰错落,曲径石峡,洞穴通幽。


真是一步一景,三步一境,再回头奇巧又变,只是举着的相机找不到放下的机会。


我想,这时身旁若有位极具艺术慧眼,能窥山似锦之精髓的高人多好啊!



渐渐的,我远离了游玩的人群,偏离了旅行的便道,任由兴致主宰步履方向。不一会便觉乏了,前面有个洞窟,我未加思索便坐了进去……



不想洞中有一先到者,他身材魁伟,声如洪钟,见到我一点也不惊怪,还有一见如故的感觉:“你好,那边有仙境般的景致,你一辈子也未见过,我带你去看看。”我神使鬼差竟随他而去。



“我是这里土生土长的,你看,前面是我的家犬,它不咬人的。旁边就是我家了,先到家里坐坐。”那犬果然温顺,我将它照了下来。



“这里是我的家,虽简陋点,避风挡雨没有问题”。我将它照了下来。



“东厢房是卧室,床还是挺舒适的”。我将它照了下来。



“躺在床上,看到对面的风景,是不是如仙境”。果然不凡,我将它照了下来。



“你看,那边最前面是我爷爷的雕像,我像不像爷爷”。我比较了一下,觉得真像。我将它照了下来。



“那边,是我的邻居,名叫岩鹰,出生不久,天天张着嘴等妈妈喂食”。我将它照了下来。



那里,最左边是朋友狮弟。 我将它照了下来。



“这边,最右边是龙兄,他的年纪比我大多了”。我将它照了下来。



“老弟是独居吗?”看着他滔滔不绝的样子,我有点冒昧了。“是的,缘着路标下去,就可见到我的家人”。这就是路标啊?我将它照了下来。



“那边30来公里处,是我母伴与孩子住的地方,每年大雪封山后,就与他们会聚一个来月的。”顺着他指点的方向,我将它照了下来。



“你们还有其他族人吗?”我忍不住更加冒昧了。“有,你看那边,你们称神农架,我们叫炎帝苑或先帝苑的地方,住着近50来个族人。”我想,鄂西加渝东这片林海有5000平方公里,平均1/100平方公里,有点可信。缘着他指的地方,我将它照了下来。



“你们怎么到此地的?”我胆子大了些,就刨根问底了。“我们的祖先叫蚩尤,是炎帝身边的大将,当年跟随先帝到这里,不想偷吃了先帝千辛万苦采来的种子,被先帝逐出家门,并责令永远不许农耕种粮。这样我族便世代留在了这里。”原来蚩尤不是被战败的。“你看那最高之处,便有祖先的陵寝。”啊,真正的蚩尤墓在神农架。我将它照了下来。



“我的族人叫蚩人,你们竟称我们为野人,有一年发现了我的几个脚印,就竖了个牌子在那”。果然有个牌,我将它照了下来。



    “又有一年发现了我坐过的地方,又竖了个牌”。我将它照了下来。为尊重眼前的蚩人老弟,我不好意思对着他举起相机。



“那科考队怎么没发现你们?”“你们先后进行了3次所谓的科考活动,他们只是缘道路行进,到林场几个工区的作业队走访一下,能发现我们吗?这样的深山老林他们敢进去?”他又指了指前方,我将它照了下来。



“你们现在生活怎样?”我有点放肆了。“好多了,自从2000年全面禁伐以来,环境改善了许多。”停了一会,他略有所思的回忆道:“48年前,突然好多好多人进山,大肆破坏生态环境。这不,我大伯就带着他的家人及追随者逃离了这里,他们从川北甘南一带进入了西藏雪域。”啊!原来“雪人”是他大伯一家。“你看,今年不知怎么搞的,箭竹林大量枯黄,给熊猫带来生存危机。” 我将它照了下来。



“你有工作要做吗?”“有啊,开山劈路。你看,我今年准备用石斧将那里劈开。”好家伙,那石斧少说也有45吨重。我将它照了下来。



“舅舅,舅舅,你在哪里?”远处传来外甥的呼唤,我只得向蚩人老弟告别了。“非常感谢你的陪伴与教诲,再见!”我望着他2米以上的身躯及真诚的双眼,向他伸出了手,他握住了我的手“再见,我也非常高兴结识你。”哎呀,他好大的劲。

我懵懵懂懂退出洞穴,找到外甥,准备告诉他一些情况:“我的手好痛。” “你举了一天的相机,能不痛么”,是的,就算告诉他刚才的故事,也不会信的。我握了握生痛的手,也疑惑了:今天的偶遇是梦境还是梦游?可相机里的像片真实的存在,我百思不得其解。

我回头照了板壁岩最后一张留影。



为了防止遗忘,我将今天的奇遇记录于此,存入云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