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人不是悲秋客, 一任晚山相对愁。*

 飘影23号 2016-04-14

 题淮南寺 》

【宋】程颢

  南去北来休便休,

  白蘋吹尽楚江秋。

  道人不是悲秋客,

  一任晚山相对愁。

【译文】
           南去北来,疲于奔走,今天能休息就抓紧时间休。水面上的白蘋已经凋残,正逢上楚江的深秋。道人我随遇而安,不是见到秋景而悲伤的旅客;任凭那两岸的青山,在夕阳中相对发愁。

【注释

    ①淮南寺:地处淮南的寺庙,具体所指不详。  ②休便休:有能歇息的机会就歇息。 ③白蘋:开白花的水上浮萍。  楚江:长江中下游的别称。  ④道人:有道之人,修道之人。这是作者自称。  悲秋客:因秋天到来而引发悲伤的人。宋玉《九辩》有“悲哉秋之为气也”等句,后人因称其为悲秋客。

【赏析】

    诗人行旅在外,经过淮南的一处寺庙,在寺中休息,题了这首诗,抒发旅途中的感受,表明自己的处世观。诗人在诗中自称是学道之人,即看破红尘名利,追求崇高道德境界的人,所以诗起句便讲自己随遇而安,能休则休,既表白了自己的豁达,又切题寺,说明自己在旅途之中。次句补满行旅,描写寺庙所在地点及节令景物,写得平稳沉郁。三、四句,就萧瑟秋景,强调自己的旷达,复述江边景色,并赋予晚山以情感,寄托自己的心绪。诗写得抑扬顿挫,一句写情,一句写景,而景中又带情。通过足以表现愁思的秋景,与表示疏放豪迈的情语构成矛盾,在深处暗示自己在怡然中仍挥抹不去的羁旅愁思。

【作者】

    程颢(hào)(1032年—1085年) 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世居中山,后从开封徙河南(今河南洛阳)。北宋哲学家、教育家、诗人和北宋理学的奠基者。

    程颢是嘉祐年间进士,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反对王安石新政。学术上,程颢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命题,认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便须“以诚敬存之”(同上)。倡导“传心”说。承认“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