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伤咳嗽辨治八法(二)

 王文王 2016-04-14

□河南省中医院 王禄

3.培土生金法

肺脾同病主要表现为因脾虚痰湿内生,痰浊阻肺所致咳嗽痰多、吐白痰早晨为重、胸脘痞闷、食欲不振、口干不欲饮、大便溏薄、舌苔白腻、脉弦滑等病症。痰是肺系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贯穿于肺系疾病的全过程。痰阻气道,肺失宣降而见咳嗽、咳痰、胸闷、气急。因此,无论咳嗽是否伴有咳痰均应化痰,化痰便能止咳。“肺为贮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脾肺气虚或久咳伤及肺气,子病及母,脾受累则脾气亦虚,两者均易生痰。因而,化痰应当立足于健脾,脾健则痰无以生。再则脾为后天之本,脾旺则气血化生有源,机体抗病能力增强。正如叶天士云:“脾宜升则健。”实脾土,燥脾湿,杜其生痰之源。健脾,使中宫得运,脾复健运之常则痰湿自化。发作期痰浊壅盛者,常见咳吐白痰、痰量多,每以三拗汤合二陈汤三子养亲汤宣肺燥湿化痰,使痰湿得祛,咳嗽气喘自止。缓解期,痰不甚者,中气虚馁,则健脾为主,常以六君子汤、理中汤加减。脾土为肺金之母,健运脾气,实蕴虚则补其母之意,并取培土生金之功。健脾之妙,不在补脾而在运脾,运脾首要理气,正如戴原礼所说“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气而顺矣”。故在健脾的同时加入陈皮、佛手、绿梅花等行气之品,理气化痰,使脾健气顺,痰消咳止。

4.平肝肃肺法

肺与肝关系亲密,生理功能协调。肝主升发,肺主肃降,二者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人体气血的升降运行上。肺为五脏六腑之华盖,其气以清肃下降为顺。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其经脉由下而上,贯膈注于肺,其气升发而上。肝升肺降,以调节人体气机的升降运动。肝肺病理相互影响,若肝气郁结,气郁化火,循经上行,灼肺伤津,炼液为痰,影响肺之宣肃,形成“肝火犯肺”之证,出现咳嗽咽干、咳引胁痛、咳痰黄稠,甚或咯血等。反之,肺失清肃,燥热下行,灼伤肝阴,使肝失调达,疏泄不利,则在咳嗽同时,还可以出现胸胁引痛、胀满、头晕、头痛、面红目赤等症。现代工作方式生活方式易导致气郁、血瘀、痰阻、食滞、湿留、热结等,引起诸郁化火犯肺咳嗽。而肺系疾病反复迁延不愈,又可因怒、忧、思、悲、恐等情志不畅而气郁化火。病变虽表现在肺,而病本在肝,治病必求其本,故用直折肝火之法治之,使肝火平熄,肺得安宁。治疗应平肝肃肺、解郁降火,宜用黛蛤散合泻白散加减治疗,常用山栀子、青黛、羚羊角、黄芩等清肝泻火药为主,配伍栝楼、桑白皮、地骨皮、海浮石、海蛤壳等清热化痰药,临床上常加平肝息风和养阴润肺及化痰止咳之品,如牡蛎、石决明、钩藤、天麻、沙参、麦冬、天花粉、川贝、杏仁、桑叶等, 解木郁之火,使金免火刑;使上逆之肝火得平,则肺金安宁,气逆咳嗽诸症自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