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本课堂”的深度思考

 tnj660630 2016-04-14






 人的生命是一个无休止的完善过程和学习过程,“学本课堂”就是要确立学生的本体地位,以学习为中心,促进学生的成长与进步。它的本质是教学生学,让学生学会学习、善于学习,强化学习意识,激活学习潜能,从而实现终身学习的价值诉求。





一、当下课堂的理性审视

海德格尔指出,教比学难得多,为什么呢?“乃因教所要求的是让学”。[1]学本课堂的关键正是在于“让学”,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存在“被学”、“跟学”“盲学”等等脱离学习本质的课堂现象。

(一)学生“被学”

钟启泉教授指出,课堂教学必须确立学生自主活动这个中心,教学中的所有要素都要以此来进行统整,服从于学生自主活动的组织。[2]但在现实的课堂中,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教师占据着主导地位,主宰着教学流程,拥有特殊的话语权,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局面。

(二)学生跟学

课堂教学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专注于“教”的教师很难跳出程式化的窠臼,为了追求所谓的课堂效果,教学中便衍生出形形色色的牵引、灌输和宰制。教师过多地关注自己的教,忽视了学生的学。教师早已安排好了既定的程序,教学过程就是为了解决一个个早已设计好的问题,学生则是跟在教师后面亦步亦趋。

(三)学生盲学

语文学习特别是对文本的阅读理解非常重视“整体感知”,但在教学中,很多教师却无情地将整体进行拆解,导致文本中蕴含的荡人心魄的东西,诸如神韵、意味、审美等统统被过滤,只剩下干巴巴的文字和信息。教师没有站在整体的角度来设计教学,而是拘泥于内容的细节展开教学,这样的教学就导致“一叶障目,不见深林”。

学生“被”学、跟学、盲学的现象揭示出语文课堂还没有真正贯彻“学本”理念。大多数老师奉行的“主体教育”、“以生为本”、“以学为本”等理念还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学生仍然被置于规范化、程序性、功利性和道德说教的角色中,严重导致教学实践中的“主体淡出”、“学习失落”。在这样的课堂情境中,学生没有走出传统课堂文化的阴霾,没有挣脱教师为本、学科为中心的教育桎梏,“学会学习、乐于学习”的学本价值被严重消解,人的教育、培养和持续发展也将无从实现。



二、“学本课堂”的价值重构

确立“学本”为核心价值的语文教学理念,就是要深入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坚持“人就是教育的目的”,服从并服务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对语文课堂进行价值重构。着力挖掘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自主价值、个性价值、审美价值和创造价值,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基于学、展示学、交流学、深化学的“学堂”。

打造“学本课堂”,应致力于建构“有我”“有境”“有思”“有味”的四有课堂。

(一)关注个体,呈现“有我”课堂

日本学者佐藤学教授在《静悄悄的革命》中说道,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个学生,让所有人都能打开自己,让个性差异都能得到关注,因为“在教室并不存在‘大家’,存在的只是有自己名字和容貌的一个一个的学生。”[4]语文教学就必须立足于“这一个”,让鲜活个体的存在和表征而得以实现,从而呈现“我存在、我参与”的“有我”课堂。

浙江杭州的蒋军晶老师教学《生命的药方》认为,此文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教读者区分真朋友、假朋友的故事,因此不能让学生的目光只是聚焦在艾迪一个人身上。蒋老师站在学生生命成长的高度,摈弃了“挖掘崇高主题”的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把目光投注给德诺,这个承受病魔的人,关注他的一言一行。最终学生用他们自己的思考提出了属于自己的问题。在质疑中进一步走进文本、感悟语言。学生们体会到的不仅仅是艾迪爱的给予和纯真友情,更体会到了这两个孩子对生命的最美好的渴望和最单纯的追求,以及乐观对待生命的真挚情怀。基于对孩子自身情感、态度的尊重,对孩子生命成长的尊重,而不是为了一种伪道德的宰制和灌输,蒋老师让孩子们感受到了一种真实的、直抵心灵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有“我”在里面,有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参与,于是就有了自己的情感、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体验,也就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言语实践。

(二)深化体验,追求“有境”课堂 

“所谓学习,就是同情境的对话。”教学情境是教师着力构建的一个充满学习诱惑的教学空间。研究“情境教育”多年的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老师认为,教育情境不是自然状态下的,而是经过人为优化的,它富有美感和教育内涵,同时充满儿童情趣,在情感体验和智慧启迪中满足儿童的心理需求。“这种优化的情境,其力度、其真切感和美感,都足以影响儿童的心理世界。”[5]语文教学多么需要这样“有境”的课堂!它能让孩子经历丰富的感受、拥有深刻的体验,也只有在这种身临其境般的生命体验中,才能激活学生的情感,感受到文字的温度。

比如一位老师教《姥姥的剪纸》,教者先引领学生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姥姥的剪纸技艺高超,进而通过一个“拴”字进一步体会姥姥的剪纸带来的神奇力量。这种神奇的力量体现在哪里呢?这些剪纸作品又是如何能拴住“我”的呢?教者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展开想象。学生发言踊跃,情趣盎然。在这样的情境中,课堂向着一种自主、活泼、开放的空间打开,孩子们用丰富的情感体验,与文本沟通、交汇,把自己对生活的理解与积淀融入到了语言文字中,成为了真正的学习者。这样的语文才是真正的语文!

(三)点化思维,探寻“有思”课堂

郭思乐教授指出,割裂思维下的碎片化学习适是以“人之初,性本惰”为前提的,这样的学习斫削着儿童的学习天性,与人的天性相违背。而整体的知识才是有灵魂、有生命的,因为人的知识常常栖息在某一个整体的领悟上面。有些教师在经过多次的钻研教材之后,挖掘出文章的灵魂精华之所在,然后就紧扣重点带领学生反复来回地咀嚼、操练。在碎片化的学习中,学生做的只是针对局部知识和单项技能的反复学习、操练,却不明白这样做的内在意义。

比如《番茄太阳》一文的教学,一般是抓住一条主线,提出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伪问题,却忽略学生的思考和想象。我们应该从儿童的视角去看文本,问问孩子会有什么问题。比如:“太阳没有照暖我,番茄太阳并没有光芒,为什么却照暖我了?”“明明只是一个小孩,还没有上过学,还没有丰富的知识,她怎么就改变了我的人生?”“明明是个盲童,她为什么那么开心、快乐?为什么很多人并不是盲人却不快乐呢?”……我想这样的问题才是真问题,这才是学本课堂的真实起点。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带领学生去解开作者寄托情思的文字密码。因此,在“碎片化”学习的时代中,我们要教孩子学会思考、学会整合、学会学习,只有去除程式化、浅表化的教学,才能真正面对未来阅读的挑战。

(四)伸展天性,打造“有味”课堂

杜威在《儿童与课程》中这样说,儿童是中心,也是目的。儿童的发展与生长就是理想所在,一切科目只是处于从属的地位。[6]我们应该始终牢记,儿童的成长是教育的终极价值所在,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所有的方法、手段、策略都应该契合儿童的天性与文化,促进儿童生命的拔节。因此,“学本课堂”也应该是舒展儿童天性、散发“儿童味”的课堂。

儿童有他自己的世界,有独特的文化诉求和思维方式,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语文应顺应儿童的心理特征组织教学,把图画、音乐、故事、儿歌、游戏、表演等艺术形式引进课堂,强化感官刺激,激活学生思维,让儿童在属于自己的世界里经历学习的过程,感受成长的快乐。此外,教学中,我们应永远站在儿童的视角,用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与他们对话,跟他们交流,激发他们的童真,撩拨他们的童趣,这样的课堂才是儿童的课堂,才是见证成长的课堂。

  

     (原文6000余字,作了删节。本文已被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教育理论与实践》录用)






扬州市语文高研班以“安身立命,回归原点”为宗旨,以理论的支撑,一线的立场,实践的取向作为办班的基本原则,努力打造一支在语文教育界有影响、学术上有成就、教学上有地位的专家型语文教师队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