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教应当“大阐宗风”还是“秘密修炼”?此文不长,却意味深长!

 秦岭之尖 2016-04-14

以前的道士在受法的时候,就发愿要“奉宣道化,教导一切,使未闻者闻,未见者见。”要让元始之风,普被一切,一切外道,悉皆归向。


文/万景元


陈撄宁说仙学不同于其他宗教,修仙之人都是两三个志同道合的人秘密修炼,生怕别人知道。不像其他宗教一样,拼命的传教。道教继承了早期方士的秘传的传统,多强调“道不轻传”。经书给了居士,却说:“不过经不能念”。好像自己真正掌握了成仙的秘诀一样,就算真正掌握了成仙秘诀,又何妨透露一点。接引更多有缘之人,同登仙道,岂不乐哉?


道不轻传 资料图


这种保守的思想,其实不利于弘扬道法,使天尊之教淤塞不通,难以彰显于天下,利益更多的众生。道教也日益衰落,流失了群众基础。其实早期道教,尤其是灵宝经系,是非常具有普度精神的。


据《真诰》记载,“葛巢甫造构灵宝,而风教大行”,足见葛巢甫祖师传教是很积极的,并不保守。


《无上秘要》中有这么一段话,“太上灵宝无上三洞弟子某岳先生某甲等上启太上三宝十方至真,某等宿命因缘,生值道化玄真,启拔得入信根,先师盟授三洞宝经,供养尊礼修行斋直,但受法之日要当竭其愚短,奉宣法化,教导一切,使未闻者闻,未见者见,愿元始之风咸被于十方太上慈泽,普沾于幽显,凡有归向,敢不上闻谨言。”


使未闻者闻,未见者见 资料图


你看,以前的道士在受法的时候,就发愿要“奉宣道化,教导一切,使未闻者闻,未见者见。”要让元始之风,普被一切,一切外道,悉皆归向。可惜,我们现在却没有了这种精神,学了个符法,学了个服气诀,就秘之又密。师父教徒弟的时候,也是这个徒弟留一手,那个徒弟留一手,留来留去,留到后来就不全了。


《洞玄智慧十二戒》中规定道士要“常行慈心,愿念一切普得见法,开度广远,无有障翳;好乐经教,深远览达,意志坚明,开化愚闇;尊受师训,广开劝化,令入法门,远离盲道。”这里屡次提到开度广远,使一切普闻正法,得入法门。

《洞玄智慧罪根戒经》也说:“遵承法戒,不敢怠倦,道业成就,开度天人,一切男女,普见法门。”受法之后,不敢懈怠,道业成就之后,还要开度天人,一切男女,使入法门。



修道人要有大愿力 才能有大成就


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也说:“若未来世,有诸男女,得闻吾名,但冥心默想,作是念言,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吾即化形十方,运心三界,使称名者,咸得如意。”


我们修道人,应该有如此的大愿力,才能有大成就。(编辑:行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