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的宝宝中招了么?

 为什么73 2016-04-14
春天是小朋友传染病的高发季节。

尤其在这乍暖还寒,温度尚低的时刻。每隔一段时间总能听到一些地区传染病爆发的消息。

小编和家长们一样对宝宝的健康忧心忡忡。

然而知己知彼才能防病于千里之外。

下面请跟随小编一起认识一下常见的传染病。同时运用中医的思维,分析一下看看如何应对吧!



麻疹
症状
初期可有发热,鼻塞流涕,泪水汪汪的表现,口腔中可见黏膜斑。随后发热更高,出现皮疹,从躯干向四肢按序透发。最后疹消热退,有皮肤糠麸样脱屑和色素沉着。
分析
麻疹以冬春季节高发,以前多见于6个月~5岁。随着疫苗的接种普及,已逐渐转变为8个月以内,7岁以上多发。
病机
麻疹时邪以热毒炽盛为特点。初期侵犯体表,随后入里扰动血络,所以见到发热以及出疹的特点。


风疹、风痧
症状
初期类似感冒。有发热和淡红色斑丘疹的表现,随后全身布满皮疹。1~2天后热退疹消,可能有脱屑,但无色素沉着。
分析
本病好发于冬春两季,以1~5岁小儿多见
病机
风疹时邪主要侵犯体表,风热搏结气血,便出现红疹。


幼儿急疹、奶麻、假麻
症状
可见急性高热,但精神尚且良好。随后热退疹出,疹退后皮肤无痕。
分析
本病相比其他传染病预后良好,症状轻浅。以冬春季节发病居多,6~18个月的婴幼儿多见,6个月以下也可发病。
病机
本病属风热时邪侵犯体表,与气血相搏。所以有高热和出疹的表现,但大多可以热从表解,不至重伤气阴。


猩红热、烂喉丹痧
症状
初期可有骤然高热,怕冷,嗓子痛,口腔黏膜有充血或红疹。随后皮疹从头颈耳后出现,经过胸腹一直向下波及全身。疹退期按出疹顺序皮肤有糠屑样蜕皮。
分析
本病好发于冬春两季,以3~7岁儿童居多。
病机
本病初期为邪气侵犯卫表,随后热毒入里,蕴于肺胃。邪热在内蒸腾,上见口腔咽喉红赤,外见体表出疹;热邪久居,最易伤津耗血,所以本病若素体阴液营血不足,最易生变证。


水痘
症状
初期可有上呼吸道感染的表现,比如发热、鼻塞等症状。随后全身出现以躯干部(向心性分布)多见的水疱,常常可以见到红斑、丘疹、疱疹、结痂并见的皮疹。
分析
水痘好发于冬春两季,发病年龄以6~9岁和成人可见。
病机
水痘病位主要在肺脾两经,水痘时邪郁于肺脾,湿热熏蒸,透于皮表而成疱疹。


手足口病
症状
全身症状可有发热。局部症状可有手掌、足跖、口腔、臀部的疱疹,且疱疹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如果只有口腔里边有疱疹,不一定是手足口病哦!)
分析
手足口病夏秋高发,以4岁以内儿童多见。
病机
手足口病主要涉及肺脾二经。从发热,起疱疹的症状来看,手足口病的邪气性质以热毒夹杂湿邪为主。同时,如果素有脾胃积热的小朋友,内外相感,更容易发病。


流行性腮腺炎、痄腮
症状
全身症状可有高烧,也可以没有高烧。局部症状,以耳垂为中心,腮腺向前、后、下肿大,触之有弹性,有疼痛感。
分析
好发于冬春两季。3岁幼儿以上多见,男童发病多于女童。
病机
耳下腮部属于足少阳胆经的循行区域。热毒侵犯,阻滞经脉而致腮部肿胀疼痛,是痄腮的发病机理。



经过上边的简单了解,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些传染病的内在规律呢?

小编帮大家整理了一下其特点:

1、常发于冬春两季

冬春交际,脏腑气弱,机体卫表不足。加上春天气候乍暖还寒,小宝宝们寒温不知自调,所以容易受到外邪侵犯。

老话讲“春捂秋冻”中的“春捂”即是这个道理。

2、病毒常以热邪为主

热邪最易兼夹湿邪。如果宝宝们原来又有食积,最易化热,也容易感触邪气。

3、热毒最易耗伤津液营血,所以及时的补充水分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了解了邪气的特点,那么针对性的预防方法也就呼之欲出了!

1、如果有流行病的报道,外出时尽量避免到达人流密集区。如果迫不得已,也要为宝宝备好口罩哦。

2、平时控制宝宝们的饮食,适当的锻炼,运动四肢也有健运脾胃的功效。脾胃调和、饮食有节,那么宝宝自身没有积热,外边的邪气也就没有那么容易侵犯了~

3、常喝水,适当的补充水份,保持大小便通畅,是维持体内水液代谢正常的重要手段哦。

希望在小编的梳理下,大家可以对宝宝们常见的传染病有个一般性的认识。同时对于如何防止也有大概的印象哦!欢迎留言分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