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要分体质 避开六大误区清明刚过,新茶正陆续上市,各地的早茶市场迎来大批茶叶爱好者。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叶加工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智接受采访时说,中国人喝茶的历史虽然悠久,但仍有不少误区。 据生命时报 误区一 不分体质喝茶 茶叶种类繁多,大致可分为不发酵茶、半发酵茶和发酵茶。各类茶叶都有不同的适宜人群。不分体质喝茶,有可能带来一些不适表现。 乌龙茶 适合高血脂人士 铁观音、武夷岩茶等乌龙茶有较好的降血脂、助消化功效,还可在熬夜时饮用,能提神、解乏。 普洱茶 适合爱吃肉的人士 普洱茶经过发酵工序后,茶性温润,可去油腻,适合爱吃肉的人饮用。 绿茶 肠胃较弱者少喝 比如,绿茶富含茶多酚和咖啡碱,对胃有一定的刺激性,肠胃较弱的人应少喝绿茶,特别不要空腹喝,否则可能出现“醉茶”现象。这类人可选择暖胃的红茶,或在茶汤中加入牛奶、红糖。 花茶 适宜更年期女性 花茶适宜女性饮用,特别是处于经期前后或更年期的女性,饮用花茶可减轻烦躁。 误区二 都用沸水冲泡 并非每种茶叶都要用沸水冲泡。一般来说,黑茶、红茶、乌龙茶最好用刚煮沸的水,茶香会更浓郁。而绿茶比较细嫩,如果用沸水泡,其中的多酚类物质就会被破坏,茶汤不但会变黄,芳香物质也会散失。冲泡绿茶适宜用80℃-85℃的水,时间为2-3分钟,最好现泡现饮。 误区三 一把茶叶泡一天 很多人早上到单位后,抓一把茶叶放进一个大茶杯里,一喝就是一天。一方面,茶叶冲的次数多了就品尝不到香味了;另一方面,长时间浸泡在温度较高的水中,会使得茶叶中的维生素、茶多酚、黄酮等营养成分氧化降解,保健功效大大降低。建议大家用小茶壶或带滤网的茶杯冲泡茶叶,做到水茶分离。茶叶一般冲4-5次或没有味道时换掉。 误区四 四季喝同一种茶 如果想以茶养生,那就不应全年只喝一种茶,而要根据季节选择茶叶。 绿茶 适合夏季 一般来说,现在比较公认的是夏季适宜饮绿茶。因为绿茶性寒,最能去火,有生津止渴,消食化痰等作用。 红茶 适合冬季 冬季宜喝性温的红茶,茶性甘温,可养阳气,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糖,能增强抗寒能力,还可助消化,去油腻。 乌龙茶 适合秋季 秋季较适宜喝乌龙茶,因其茶性适中,不寒不热,有助于消除体内的余热,还有润肤、润喉、生津、清除体内积热等解秋燥的作用。 茉莉花茶 适合春季 春季适宜喝花茶(如茉莉花茶),花茶甘凉,有芳香辛散之气,可以促进阳气升发,令人神清气爽。 误区五 陈茶不洗 黑茶或乌龙茶往往以陈茶居多,尤其是普洱茶饼,越是陈年香气越浓。这类茶通常要先用沸水快速(10-20秒)洗一下,再把头泡茶水倒掉,既能起到洗茶作用,去除可能存在的微生物,又能给茶加温,利于茶香挥发。 误区六 茶垢不清 有些玩紫砂壶的人,不愿洗掉茶壶上的茶垢,认为这样可以养壶。茶垢是茶叶中的茶多酚与茶锈中的金属元素发生氧化所形成的,是一种金属螯合物。尽管还没有相关研究证实茶垢对健康有确切危害,但从卫生角度讲还是建议及时洗去茶垢,用牙膏或盐水可以轻松洗掉茶垢。 【链接】 清明后喝三款茶,可柔肝养肺 清明过后,容易出现阴雨绵绵的天气,这时养生要注意养血舒筋,饮食清淡。以下三款药茶适宜清明后饮用,有柔肝养肺的功效 。 黄芩茶 黄芩6克,绿茶3克,将黄芩用200毫升水煮沸,然后用它来冲泡绿茶,5-10分钟后即可饮用。具有清热燥湿、泻肺火、解毒、利尿、降压、镇静等功效。 利痰止咳宣肺茶 车前子10-15克,橘皮8克,蜂蜜20-30克。将车前子微炒黄,橘皮切细丝,用纱布包好,放入保温瓶中,以沸水适量冲泡,加盖焖15分钟;去渣取汁,加适量蜂蜜调味即可饮用。具有化痰止咳、宣肺、润肺、清热利尿、明目等功效。 桂圆红枣茶 桂圆10克,红枣10颗,红糖、蜂蜜适量。将红枣洗净去核,桂圆去壳去核;用剪刀将红枣、桂圆剪碎,越碎越好,以便煮烂;锅中加清水2碗,大火烧开后调小火焖煮;待水分收干时加入红糖;将熬好的桂圆红枣茶汁液装入干净的瓶子中,晾至温热时加入少许蜂蜜,放入冰箱储藏。喝时兑水稀释饮用。具有补心脾、益气血、安神、润肺等功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