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积累】文化常识可能考这些官职

 孙天骄1998 2016-04-15

【爵】 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如魏曹植曾被封为陈王,唐郭子仪曾被封为汾阳郡王;再如宋代寇准曾被封为莱国公,王安石曾被封为荆国公,司马光曾被封为温国公;明代李善长曾被封为韩国公,李文忠曾被封为曹国公,刘基曾被封为诚意伯,王阳明曾被封为新建伯;清太祖努尔哈赤封其子阿济格为英亲王,多铎为豫亲王,豪格为肃亲王。

【丞相】 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总理全国政务的人。有时称相国,常与宰相通称,简称“相”。如《陈涉世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廉颇蔺相如列传》:“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太师】 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如宋代赵普、文彦博等曾被加太师衔。其二,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这三个人都是太子的老师,其中,太师是太子太师的简称,后来逐渐成为虚衔。颜真卿曾被加太子太师衔。

【太傅】 参见“太师”条。古代“三公”之一。又指“东宫三师”之一,如贾谊曾先后任皇子长沙王、梁怀王太傅。

【少保】 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后逐渐成为虚衔。其二,古代称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为“东宫三少”,后也逐渐成为虚衔。

【尚书】 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始设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如《张衡传》:“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学士】 魏晋时是掌管典礼、撰述等的官职。唐以后指翰林学士,成为皇帝的秘书、顾问,参与机要,因而有“内相”之称。明清时承旨、侍读、侍讲、编修、庶吉士等虽亦为翰林学士,但与唐宋时翰林学士的地位和职掌都不同。白居易、欧阳修、苏轼等都曾是翰林学士。

【上卿】 周代官制,天子及诸侯国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上卿为最高的等级。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为赵将……拜为上卿。”

【大将军】 武官名。始于战国,汉代以后历代沿置,是将军的最高或较高称号。如汉高祖以韩信为大将军,汉武帝以卫青为大将军。魏晋以后渐成虚衔而无实职。明清两代于战争时才设大将军官职,战后即废除。《张衡传》中有“大将军邓骘奇其才”,邓骘当时为汉安帝的大将军。

 【参知政事】 又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宋代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都曾任此职。

【军机处】 军机处是清代在皇帝直接指挥下的最高军政决策及执行机构。任职者无定员,多则六、七人,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或京堂在皇帝指定下兼任,称为军机大臣,雅称“枢臣”。

 【军机章京】 参见“军机处”条。是军机处的办事人员,军机大臣的属官,被称为“小军机”。

 【御史】 战国时为史官,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有“秦御史前书曰”“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秦以后置御史大夫,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诸事。韩愈曾任监察御史,明代海瑞曾任南京右佥都御史。

【枢密使】 枢密院的长官。唐时由宦官担任,宋以后改由大臣担任。枢密院是管理军国要政的最高国务机构之一,枢密使的权力与宰相相当,清代军机大臣往往被尊称为“枢密”。宋欧阳修曾任枢密副使。

 【左徒】 战国时楚国的官名,与后世左、右拾遗相当。该官参与议论国事,发布号令,接待宾客。如《屈原列传》:“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

 【太尉】 元代以前的官职名称。秦朝时是辅佐皇帝的最高军事长官,汉代改称大司马。宋代定为武官之高级官阶。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高太尉指高俅。

 【大夫】 各个朝代所指的内容不尽相同,有时可指中央机关的要职,如御史大夫、谏议大夫等。

 【士大夫】 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如《师说》:“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石钟山记》:“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

 【太史】 西周、春秋时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祭祀等事。秦汉以后设太史令,职掌范围渐小,地位渐低。司马迁做过太史令。如《张衡传》:“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五人墓碑记》:“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文起为翰林院修撰,史官,故称太史。

 【长史】 秦时为丞相属官,如李斯曾任长史,相当于丞相府中的秘书长。两汉以后成为将军属官,是幕僚之长。如《出师表》:“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长史”指张裔。

 【侍郎】 初为宫廷近侍。东汉以后成为尚书的属官。唐代始以侍郎为三省(中书、门下、尚书)各部长官的副职(详见“三省六部”条)。如《出师表》中有“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其中董允是侍郎。

 【侍中】 西汉时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因侍从皇帝左右,地位渐高,等级超过侍郎。魏晋以后,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出师表》提到的郭攸之、费祎即是侍中。

【郎中】 战国时为宫廷侍卫。自隋唐至清代成为尚书、侍郎、丞以下的高级部员,分掌各司事务。如《荆轲刺秦王》:“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此指宫廷侍卫。《张衡传》:“公车特征拜郎中。”“郎中”是管理车骑、门户的官名。

 【令尹】 战国时楚国执掌军政大权的长官,相当于丞相,如《屈原列传》:“令尹子兰闻之,大怒。”明清时指县长,如《促织》:“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

 【都尉】 职位次于将军的武官。如《陈涉世家》:“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鸿门宴》:“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

 【冏卿】 太仆卿的别称,掌管皇帝车马、牲畜之事。如《五人墓碑记》:“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因之”是吴默的字。

 【司马】 各个朝代所指官位不尽相同。战国时为掌管军政、军赋的副官,如《鸿门宴》:“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隋唐时是州郡太守(刺史)的属官,如《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白居易当时被贬至九江,位在州郡别驾、长史之下。

 【节度使】 唐代总揽数州军政事务的总管,原来只设在边境诸州;后内陆也遍设,造成割据局面,因此世称“藩镇”。

 【经略使】 简称“经略”。唐宋时期为边防军事长官。明清两代有重要军事任务时特设经略,掌管一路或数路军、政事务,官位高于总督。

 【刺史】 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唐白居易曾任杭州、苏州刺史,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

 【太守】 参见“刺史”条。又称“郡守”,州郡最高行政长官。如《桃花源记》:“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孔雀东南飞》:“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

 【都督】 参见“经略使”条。军事长官或领兵将帅的官名,有的朝代地方最高长官亦称“都督”,相当于节度使或州郡刺史。

  【巡抚】 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清代正式成为省级地方长官,地位略次于总督,别称“抚院”“抚台”“抚军”。如《五人墓碑记》:“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抚吴,即担任吴地的巡抚。

  【抚军】 参见“巡抚”条。《促织》:“乃赏成,献诸抚军。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又称作“抚臣”,如《促织》“诏赐抚臣名马衣缎”。

【校尉】 两汉时期次于将军的官职。鲁肃曾担任赞军校尉。唐以后地位渐低。

  【教头】 宋代军中教练武艺的军官,《水浒传》中的林冲就是京城八十万禁军的枪棒教头。

  【提辖】 宋代州郡武官的官名,主管统辖军队、训练教阅、督捕盗贼等事务。如《水浒传》中的鲁提辖鲁智深。

  【知府】 即“太守”,又称“知州”。如《登泰山记》:“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

  【县令】 一县的行政长官,又称“知县”。如《孔雀东南飞》:“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

  【里正】 古代的乡官,即一里之长。如《促织》:“令以责之里正。”

  【里胥】 管理乡里事务的公差。《促织》:“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

  【三省六部】 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隋唐时,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中书省长官称中书令,下有中书侍郎、中书舍人等官职;门下省长官称侍中,下有门下侍郎、给事中等官职;尚书省长官为尚书令,下有左、右仆射等官职。尚书省下辖六部:吏部(管官吏的任免与考核等)、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兵部(管全国军政)、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各部长官称尚书,副职称侍郎,下有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职。六部制从隋唐开始实行,一直延续到清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