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240期【正道探索】王俊珍:语文课堂如何实现公平——参加余映潮老师名师工作室培训有感

 心上耕田 2016-04-15


你好,四月!
来自正道语文的问候:你好!
问候
语文课堂如何实现公平

——参加余映潮老师名师工作室培训有感


深圳市龙华新区潜龙学校 王俊珍

阅读●成长●收获


教育公平是当下教育的追求和渴望。伴随着义务教育的推进,教育起点的公平已得到基本保证,但教育过程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公平现象依然存在。而课堂是教育最微观和最底层的场所,是实现教育公平这一目标的“最重要场所”。语文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学科,人文性对学生的熏染非常重要,因此,实现语文课堂的公平便显得更为迫切。

2015年11月19日至20日,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老师来到深圳市龙华新区,为20位名师工作室成员举行培训活动,我有幸忝列其中。作为余映潮老师的忠实读者,一直以来对余老师一丝不苟、笔耕不辍、扎根基层的研究深感敬意,此次培训近距离感受余老风采,听余老品评课堂,并亲自登台示范,受到极大触动,收获良多。让我触动最深的一点,就是余老对课堂公平的高度重视和建构。

在呈现的几个习以为常的课例中,余老一针见血地指出其中的不公平:


  

一、习以为常的不公平
1
 教师语言的不公平

在《谈读书》一课开始,教师先让学生自己找最有印象的一句话,小组内讨论分享后,教师说,“我们推荐班上最会朗读的同学,代表大家读一读。”

余老师指出,这句话有两个问题,一是“推荐朗读”,“推荐”一词就是把自己摆在外面,把自己的机会剥夺了,自己失去了公平参与的机会。二是“最会朗读”,让最棒的同学代表大家读,实际上没有谁能代表大家读,这本身就只给优秀的同学机会,是很明显的不公平。

何况,“代表”一词,有时候根本无法代表。比如,在《谈读书》一课中,小组讨论的主题是“找出最有印象的一句,小组讨论分享”,每个人最有印象、最有感触的句子并不相同,小组内也无法统一,又谈何代表呢?教师请每个小组“代表”发言,便显得形式大于内容,为“代表”而“代表”了。

反观自己的课堂,“推荐”、“代表”、“最好”这样的字眼,并不鲜见,我们从来没有认为有何不妥。原来我们就这样习以为常、日复一日地无视学生自尊,让优秀的学生占有了所有展示机会,而那些原本不太优秀的学生,也因为老师“最会朗读”一句话,也心甘情愿地“被代表”,认可了自己“不会朗读”的地位,并且长时间将自己置于课堂之外。

追根问底,这种“推荐”、“代表”字眼的出现,来自于教师对孩子标签式的分类。如果一个教师真正尊重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便不会对学生进行分类、标签,自然也不会出现“最会朗读的学生”,“最棒的学生”,“写作水平最好的学生”。一旦这个“最”诞生,必定有一批不“最”的学生聚在金字塔的底端,天长日久,便形成了一批课堂的“陪读者”,得不到更好的发展。

2

学生参与的不公平

新课改鼓励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因而多年来,许多老师教条式地使用“小组合作”模式,不管课例和学情,每堂课必须有“小组合作”才算合格的课,导致“小组合作”模式泛滥,已经成为一种课堂教学的“通病”。这种“看似公平”的学习方法,实际上是另一种更大意义上的“不公平”。

一是合作前的不公平。小组合作导致教师的眼里没有班集体,只有小组,老师把眼光集中到几个人身上。组员之间存在能力上的差异,有的小组合作对组员进行分工,必然导致部分组员实际训练活动中的缺失。教师布置合作、探究的话题本身并无探究价值,也让合作过程形式大于内容,无法深入启发学生。

二是合作过程的不公平。小组通常是由4-6人组成,有的前后座,有的围成一圈。我们所观察到的班级,一般有8-10个小组。小组讨论时间较为随意,大多数情况下是5-10分钟。时间有限,学生能力高低不同,加上位置安排有时不便发言,学生参与存在极大不公平。我们观察到的课堂,部分同学侃侃而谈,部分同学借机聊天,部分同学茫然游离,纪律好的班级,则造成了“沉默的大多数”。

三是合作展示的不公平。在《谈读书》课例中,教师分了9个小组,每个小组讨论后,推选“代表”发言。“小组讨论”、“小组展示”、“教师点评”,这是典型的三点式活动,时间长达十分钟,“这一组呢”说了9次。余映潮老师指出,这种“模式化”带来的后果非常可怕,使课堂单调乏味,学生收获甚微,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

实际上,小组合作是把教师应该引导、引领的角色抛弃掉,忘记了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而把语文教师备课不充分、理解不深入、组织不得力的弱点,隐藏在小组合作的华丽外表下。余老用“水乳交融”来比喻师生关系,如果说教师提供乳汁,提供养分的话,学生就是水。水与水的交融,依然是水,小组合作浪费了学生时间,学生没得到老师很好的引导,便没有认识和能力的提高,教学失去了本身的意义,教师失去了自身的价值,这甚至不能算是真正的“课堂”。我们必须擦亮眼睛,清醒认识,杜绝演绎这种“假课”。

余映潮老师援引数据,告诉大家真正可信的结论,必须来自实证式、统计式的研究。2014年11月,英国一家科研机构发表对中国和英国的小组合作科学研究报告,中国传统的教学效率是72%,小组合作的效率是24%,损失了三分之二的教学效率。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小组合作,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最有成效的教学方式。

3

师生对话的不公平

课堂上的师生对话是一种最难把握的艺术,把握不好,便加大了课堂教学的不公平。

一是对话内容的选择。有的对话内容单纯汇报学生的感受,不能让所有孩子获益。有些对话问题需要长篇大论,不能让更多人参与。有些对话问题设置过于简单,起不到提升的作用。这些都对课堂公平产生影响。

二是对话时间的把控。一方面,优秀的课堂不应该是教师的一言堂,也不应该是学生天马行空的漫谈,而是师生相得益彰,实现对课文理解和学生能力的螺旋式上升。在《我的叔叔于勒》中,学生写、学生交流、学生发言,用了31分钟,课堂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自主思考和讨论,缺乏教师必要的点拨引导,也缺乏较有价值的训练,这导致学生在同样的课堂上收获不一,主动发言的孩子会有所领悟,其他孩子很可能上与不上一个样。另一方面,教师与某一个学生对话时间过长,导致其他孩子长时间陷入无所事事的境地。当学生回答问题不够理想,教师往往一次又一次地追问,或者学生品析最喜欢、最感动的一句话,老师趁机让孩子读一读,读出那种味儿,一次读不好再读,如是反复,仅与一个孩子的对话时长三分钟以上,这对其他孩子来说是一种极大的不公平。


  

二、如何实现语文课堂中的公平
1

改变教师的固有观念

教师要在观念上牢牢树立“公平”意识,心中有集体,关注每个学生。彻底抛弃固有的优生差生概念,让每个孩子都有发展的机会。

教师观念的改变,最明显地体现在课堂语言上,试看余映潮老师上课指导学生朗诵:

屏显要朗诵的段落。

生齐读。

师:语速把握得很好,但差一点——情味儿。大家要读得柔和一点。

教师范读。

师:要带上情味儿,美美地读。各自读,我来听。

生自读。

师:大家都在勤奋地学习。我再告诉大家,“红的像火,……”,都是二二节奏。“蜜蜂嗡嗡地闹着”,“闹”要有画面感。“大小的蝴蝶”,“蝶”要上扬,画面就出来了。中等语速,以声传情,声音不要太大。

生齐读。

余老师的指导,着眼于全体,着眼于文章,让孩子们全程参与,人人参与。

同样的注重整体提高也体现在《石壕吏》一文的教学中:

屏显:重点字词及解释,老师带领同学们齐读。

生齐读课文。

师:篇的理解重在朗读体味。大家刚才读得语速过快。要读出叙事的语气。“有吏夜捉人”气氛紧张,“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进一步展现惊心动魄。各自朗读试一下,用叙事的语气读文章。

屏显:叙说故事的语气

生读,语速稍快。

师提点,继续齐读。

屏显:以声传情的语速

师:有一点味,继续来,以声传情的情调未出,特别是一些需要强调的重音“一何”,“夜捉人”的“夜”。朗读比较高的要求就是以声传情,注意语速和语气。每个人都要读,我来观察大家。

生读。

师:继续训练大家深沉低回的语调。不能用高亢的语调来读。死亡的氛围笼罩在整首诗上。比如“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再如“夜久语声绝……”。余味悠长。

屏显:深沉低回的语调

师:请用深沉低回的语调来朗读,特别注意重点词。

在这里,“各自朗读”与“齐读”交错并用,每个孩子都有所领悟、尝试和提升。

此外,在引导学生欣赏课文时,余老师是这样做的:

师:现在拿出笔来。我告诉你一个很有趣的地方,哪个地方呢?两个字,大家把“花下”两个字圈出来。往前面看,是写“花”,后面写“下面”的内容。又发现一个很关键的词,那就是——“遍地”。从高处到低处。这叫“分区描写”,区域的区。有高些的,有低些的。美在层次清晰呀。美点赏析,我说最容易的。你们说难的。我要观察一下你们的书本,是不是满是字迹。

余老师提醒全班,“现在拿出笔来”,每个孩子都要用笔。为了让孩子们全程动起来,余老师强调“我要观察一下你们的书本,是不是满是字迹”。余老师用这样的方法,不让每一个孩子成为课堂的主人,而不是游离于课堂之外。

课堂上少用“代表”、“最佳”,多用“大家”、“你们”、“每个人”、“各自”。简单的语言变化,体现的是教师的公平意识,培养的是集体的自信,实现的是每个人的成长。

2
教师充分备课

无论是课堂上低效的小组合作,还是师生对话反复而累赘的追问,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教师备课的不够深入和充分,因而不能给学生简洁有效的指导。

笔者亲见余映潮老师示范《谈读书》一课备课。首先,余老师充分占有了各种资料,课文、教学参考书的电子版,与此相关的文章、评论、案例。然后,余老师对课文进行了多次的解剖。第一次解剖出精美词汇,如怡情、傅彩、高谈阔论、处世判事、练达之士等词语,第二次解剖出美句、难句,共17句。第三次解剖出层次美,第四次解剖出思想美,既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又善于借鉴他人精辟的评论,等等诸如此类,逐层深入分析,便形成风格鲜明的原创式备课。从《春》的课堂教学片断便可以看出:

屏显这篇散文的影响力。

师:请把四个短语旁批在课题《春》的旁边:“精美散文”“拨动心弦”“生花妙笔”“脍炙人口”(最后一个屏幕上没有显示)

这就是对美文《春》的评价。我们一起来美读《春》。

第一个训练活动:认读训练。识记文中美词。第一类:字音字形,请大家读起来。

屏显“字音字形”。

很好。要你的手指头在空中写字。迷藏的“藏”,抖擞的“擞”,薄烟的“薄”,嘹亮的“嘹”。“蓑衣”,古老的雨衣。古诗中有,“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下面再来读一遍。

读一读“常用雅词”,读起来。

屏显“常用雅词”。

朗润 气息 ……

繁华嫩叶 呼朋引伴 清风流水 花枝招展……

屏显“精妙用词”

精心使用的,美妙的有表现力的词

“欣欣然……张开了眼”

……

教师指导朗读。

生:齐读

师:每一个字都有表现力。有的是色彩感,有的是动感,有的是静感,还有给我们画面的感觉,还有的居然写出了另外的事物。比如“密密地斜织着”,除了写雨,还写出了背后的“风”,表现力特别强。刚才大家读得语速特别好,再来。

……

在学生研读、探究课文之前,教师已经对文章的美点进行了充分提取,学生一开始便浸染在这种“美”的氛围中,被各种精美的词汇、句子包围熏陶,这怎么可能不是一节“美”的课堂呢?

整体地多角度反复是研读一切课文的基本方法。如《蚊子与狮子》,余老师反复读了一遍又一遍,每读一次都变换一次角度,于是就立体地多侧面地研读了课文,提出文章结构分析、故事情节概析、课文语言品析“吹着喇叭”“冲过去”、人物形象评析、艺术手法赏析(大波大浪 、大起大伏)、深刻寓意探析(比如辩证的关系,偶然和必然的关系)等多个角度寻找教学点,还发现本文是朗读训练的好材料、复述训练的好材料、讲故事的好材料、背诵的好材料,如此多的价值点,如此丰富的挖掘,为教师带领全体孩子品读文章培育了丰厚的土壤。

余映潮老师曾说,语文教师的第一功夫,是读出课文的味道。《课标》要求: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非常可惜的是,大面积的课堂教学中,“两个注重”没有多少力度或者深度。非常多的语文教学恰巧偏离了这两点。原因在于,教师对 教材的研读不到位,感受不到教材的魅力。利用不了教材中的资源。所以课堂就在大面积上呈现出一种零碎提问的教学局面,浪费时间,让学生毫无所获。

3
学生活动高效

小组合作是一种低效的学生活动,零碎提问也是一种低效的学生活动。余老师曾经在中语界说,课文不是拿来提问的,是用来训练学生的。学生活动可以形式多样,但必须人人参与。

一是集体参与。在评《谈读书》一课时,余映潮老师特别欣赏教师让学生写下自己的感受一环节,他指出:静思静写,集体活动,人人动笔。同一个时间内,所有学生都在训练。这是很好的学生活动方式。

二是设计活泼。余老师对《谈读书》一课进行了重新设计,分为“趣味寻读”、“趣味竞读”、“趣味比读”三个环节。在趣味寻读 中,让学生写一句课文导语。老师示范“凡有所成,皆成性格”,即“知识塑造人的性格”。这里实现了人人参与,同时很好地把握文意。在“趣味竟读”中,让所有孩子自由竟背精美的句子(每人5个句子),集体活动人人都背,积累了丰富的语言。

有能力的孩子甚至还可以默写。在“趣味比读”中,让孩子充分朗读,感受文字形式和内涵,对比相同之处,从而接受困难的学习活动磨练。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活动非常充分,且实现了层级提升,每个孩子都得到语文训练。

余老师还运用“批注式”阅读来实现课堂的公平。在《春》的教学中,他示范了一个修辞美的句子,然后告诉学生“请发现其他之美,不准找修辞之美。各自思考,发现一个美点。拿起笔读书,写上一点批注的文字。努力地发现,我相信一定有收获。”他的要求和鼓励是面向每一个孩子的。

三是交流充分。余老的课堂,有两种交流方式:学生私下的交流,余老推崇“两位同学交流”,在《春》的 教学中,学生的美点批注便是两两交流,这样的好处就是让交流落到实处,真正起到交换思想的作用;面向全班的交流,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发言,但发言时间得到很好的控制:

师:开始我们的第二次训练——概说训练。……老师已经把第三段概括了。“赞草”,请动笔,你写的内容也要是这样的结构。好,从第四段开始。我来观察大家的概括。

屏显:《春》绘景写人的角度美

赞草

师:好的,我们一起来谈一谈。第四段。

生:首先第四段描写花朵。我认为是“赞花”。

师:语言结构很正确。但是“赞”老师已经用了。

生:绘画。

师:看,反映多敏捷。“花”前面可以加个字。“描”。“描花”多不好听啊。

第五段谁来概说?

生:我觉得是写“风”,所以我是“咏风”,“咏”是歌咏的用。

师:看他解释的多清楚呀。标准的作答。先说明理由,第六段。

生:“雨”

师:再说

生:主要写雨,表达它的“细”,所以我写作“细雨”。

师:这个同学知道用两个字。但是“细”不是动词。

生:我认为是观雨。

生:我认为是织雨。(很有诗意)

师:第七段

生:春天有的是希望,各做各的,我给的两个字是“迎春”。

师:多美妙呀!说迎春呢,不知道。“迎春”很好地概括。但是还可以更准确地表达。

生:我认为应该是“叹春”,感叹的“叹”,一年之中有的是希望。

师:但如果我理解为“叹息”,怎么办?也麻烦了。所以还要斟酌。

师:好了。拿起你的笔,我来说,你来谈好吗?

赞草

咏花

告诉大家一个非常美妙的字“赋风”

绘雨

写人

都用文字来表述。有同学用“观”来表现,“绘”就可以表现出“描绘”。

再讲每一段的作用,又要做笔记。

这种交流推进非常迅速,却又充分激发孩子的思考,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这样的师生对话,才是高效的,才是真正语文意义上的对话,公平的对话,才能促进班级学生集体的提升。

总之,语文课堂的人文性决定了语文课堂必须重视公平,实现公平,促进每个孩子心灵和语文能力的提升。余映潮老师教给我们语文课堂实现公平的方法和途径,值得今后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借鉴和探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