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睡前法律英语丨一日一词丨传说中的“公序良俗”

 深圳谢律师 2016-04-15

Civil law 

民法篇


Principle of Public Order and Good 

Customs/Morals  公序良俗原则

《民法通则》第7条  

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破坏国家经济计划,扰乱社会经济秩序。

该规定概括为公序良俗原则。


在普通法系,与之相对应的是public policy(公共利益准则)。一般而言,它是指被立法机关或法院视为与整个国家和社会根本相关的原则和标准,该原则要求将一般公共利益〔general public interest〕与社会福祉〔good of community〕纳入考虑的范围,从而可以使法院有理由拒绝承认当事人某些交易或其他行为的法律效力。例如以合同「违反公共政策」〔contrary to public 

policy〕为由宣告该合同无效。




因为「违反公共政策」的认定标准——是否符合一般公共利益——并不依赖于证据而是依据司法印象,故而有法官抨击其所提供的是一种不确定的、危险的标准;若无先例之情形,也往往不愿加以引用。但在香港,几乎每个案子都会考虑public policy。有的会在judgement中专门指出,有的不会。


公共政策原则可以对当事人的契约自由或私人交易进行限制。例如,法院可以「违反公共政策」为由认为对贸易进行不正当限制的协议或者在战时与敌国进行的贸易行为无效或不可执行,尽管这些交易并不与现行法的规则相违背。


除在合同法中的作用外,公共政策还被用来支持婚姻的神圣、宗教宽容的正当、保持政治廉正等。在狭义上,这一原则是指不允许实施任何可能给一般公共利益造成损害的行为。


在台湾,则有法条明确提到了公序良俗(public order or good morals)。台湾商标法Article 30规定,

 a trademark shall not be registered if it is contrary to public order or good morals.


很长一段时间,public order和good morals一直被台湾学界批判定义太宽泛、不确定。后来,The Taiwan Intellectual Property Office (TIPO) 于2015年5月11日,发布了 Guidelines for Examining Trademarks 

Contrary to Public Order or Good Morals对公序良俗原则作出解释。根据Formosa Transnational Law Office(Taipei) YuLan kuo的一篇报告,解释如下:

The term 'public order' means the 

criteria to be followed by a country or society for living together, including national spirit, basic national policy, the rules and regulations of the legal system and basic values. The term 'good morals' means the common social sense of morality, including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lifestyle and folk customs.





栏目编辑/许苑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