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宝宝发热莫惊慌

 老太太养生JWH 2016-04-15



儿科急诊80-90%的患儿都是因为发热来的,急诊最常见的就是一群家长抱着孩子冲进来慌乱的说:大夫,我们孩子高烧了!由于病人很多,需要排队等候,而发热并不是立刻就诊的指征,因此通常是由护士指导家长物理降温,口服退热药,等待就诊。于是很多家长就十分不能理解:我们都39.5℃,为什么不能我们先看!其中一个原因是,就诊病人中大多数都是发热的患儿,都优先就诊的结局还是排队。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发热只需要简单的对症处理即可,不需要急救,家长在家自行处理都是可以的。




宝宝出现发热,首先要测体温。腋下体温应为36℃~37℃,只有超过37.4℃才可以认为是发热。体温低于38.5℃时,可以物理降温,体温高于38.5℃,可以口服退热药物。不需要完全降至37.4℃以下,只要维持在38.5℃以下即可。发热是宝宝自身在和病菌对抗的过程,适度的发热有助于宝宝免疫系统的发育,低热时不需要过度积极的处理。




物理降温


首先是衣服。宝宝发热不可以像成人一样捂汗。因为儿童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体温更容易受环境温度影响,过多的衣物包被只会造成体温越来越高,引起更严重的后果,不会像成人一样“发汗”。所以发热时要少穿衣服,不用被褥包裹。


其次是温水擦浴,用温水擦拭脖子、腋窝、大腿根等大动脉处,稍用力擦至皮肤微微发红即可。可以反复擦浴。不要用酒精擦浴,宝宝皮肤娇嫩,有可能经由皮肤吸收酒精造成酒精中毒。也可以洗热水澡,如果有手脚冰凉,说明末梢循环差,体温仍然可能继续上升,这时可以使用稍热的水泡手脚改善末梢循环。冰袋并不十分提倡使用,尤其是服用了退热药之后,一方面是温度过低,对宝宝的刺激大;另一方面是面积小,作用有限;口服退热药后,使用冰袋,还可能影响出汗。




使用退烧药物


儿童目前最安全的退热药主要是两种,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经常有家长看了网上信息问,美林不是发生严重过敏不能用吗?泰诺林不是会增加哮喘的可能吗?其实,所有的药物(包括中药)都是有毒副作用的。这两种药物是目前发现的药物里面副作用最小,相对最安全的。没有100%无毒副作用的药物,那个只存在于小报的广告里。全球的儿童都在用,只发生了个别严重副反应的,已经是非常安全的药物。具体用量按说明书,说明书非常详细。口服制剂和肛门栓剂都可以使用。最短间隔4小时使用一次,每24小时不能超过4次。如果发热非常顽固,可以两种药物交替使用。


大多数情况下,宝宝发热在家自行处理就可以了,那什么情况需要看医生呢?


8个月以内的宝宝出现高热不退,需要尽快就诊。因为年龄小,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局部感染容易扩散至全身,发生败血症,因此需要就诊,由医生判断是否需要处理。




精神状态不好的宝宝需要尽快就诊。大多数宝宝发热在适当的方法退热后,精神状态都很好,吃喝玩不受影响,这种并不需要看急诊,在家观察体温,按上述方法退烧即可。但是,一旦宝宝出现烦躁、萎靡、精神差、呕吐、剧烈咳嗽等表现,一定要及时就诊。


高热3天不退的宝宝需要就诊。90%以上的宝宝发热是由病毒感染引起,不需要特殊药物,只要观测体温退烧,一般3天左右可以退热,5-7天自愈,不需要就诊。如果观察3天仍然不退烧,就需要就诊由医生来判断发热原因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