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皇室到手工艺人,他们守护的“型”究竟是什么?

 七紫 2016-04-15
很多人都会好奇,为什么日本有很多传统的艺术形式都有“道”这个字:花道、茶道、书道、剑道、合气道……无论是高雅的传统艺术,还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道”通常被理解为一种彻底修炼修行的态度,并在这一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经验总结和反省,达到最高境界的过程。



要掌握这些“道”,就必须掌握其中的做法——“型”。这要求学徒在师傅的指导之下,对该技艺进行彻底的、浸入式的体验。这种体验并不是简单的模仿,唯一的路径就是通过大量的练习,以达到对“型”的最终理解。

在日语中,“型,乃形之源”。“型”指从具体的“形状”中抽象出的东西。可以理解为规范、技巧等等。但是,工匠师傅不会直接将做物件的规范与技巧告诉学徒,因为在日本人眼中,“规范”、“技巧”本身是难以用语言叙述出的东西,而是要通过学徒听从师傅的命令,经年累月的协助师傅,并对师傅制作的过程进行细致地观察来进行。这一过程中,学徒要对每一个技巧进行上万次的反复练习,时间久了,学徒就可以从无以计数的“形”中将“型”抽象出来,并最终将其作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记忆下来。

从个体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上述过程其实非常符合人类对真理的探求过程。这个过程中,学徒就能深刻地体会到“型”产生的过程和内涵。纪录片《寿司之神》中,小野一郎店里的学徒必须从最基本的拧毛巾开始学起,再接手处理新鲜的食材。可见这种“型”的训练所需要的时间和精力。

对“型”的重视,基本上是日本社会从上到下的共识。从皇室到手工艺人,传统的技艺是绝对不能失去的财富,需要用恭敬和谦虚的态度去对待和保护它。


皇室: “型”最高的守护者

日本皇室一年到头各种活动不断,但是其中一些活动却非常特殊。它们延续了几百年前的各种祭祀传统,并将这些祭祀仪式的形式和内容,都尽量与古时样式保持一致,一直持续到了现在。

作为二次大战后美国对日政策的产物,“象征天皇制”下的日本皇室已经大不如前,但是作为传统文化的守护者,皇室依然延续了上百年来的皇室制度,将传统文化中最为精华的部分通过年复一年的各项活动,较为完整的保留了下来。


新尝祭

稻米耕种文化是日本本土文化的原点之一,其表现为祭祀活动,就成了新尝祭。新尝祭是日本皇室每年最重要的祭祀活动:11月23日,天皇会在皇宫内进行祭祀,感谢上天赐予的丰收,并亲自将自己当年种下水稻收获后的新米作为供品奉上。



2013年,日本宫内厅首次将这一延续了几百年的祭祀活动的影像向公众公开。日本传统仪式依然保持古时风俗,现场不用电灯,而用松明火把照明。上图正中央为现在位的明仁天皇。年近80的明仁天皇每年都要身穿这种设计复杂并穿着繁琐的服装,参加若干次类似的传统活动。


皇室婚礼
    
明治维新之后,日本皇室虽然也走上了欧化的道路,模仿欧洲皇室婚礼在街头举行巡游活动。但与此同时,他们并没有抛弃传统的婚嫁仪式。皇室成员的婚礼必须要在皇宫内用来祭祀神明的“贤所”举行。女方穿着的这套平安时代的“十二单”的礼服,重量达到了20公斤。如果没有侍女在后方协助,她是无法步行前进的。


 
图为皇太子妃雅子结婚时穿着的礼服——十二单衣。



《视觉005:以手抵心》中,除了对十几种日本传统工艺和流程的细致介绍外,也梳理了日本的“和服之道”和日本结婚仪式的演变,从皇室到民间,处处都能看到“型”文化的影子。




“最后的匠人”

日本传统文化中,对形式和仪式感的推崇,在皇室的角色当中得到了最大化的呈现。但在这种“型”的展现背后是众多工匠手艺人对“型”的坚持与执着。

在生产方式集约化,面临经济全球化的日本现代社会里,手工作坊式的生产方式绝对不是最有效率的,但是对于传统工艺的传承与保护来说,它是最耀眼和宝贵的一笔财富。许多工匠人一辈子虽专注于一项技术,但他们本人最终和这项技术融为了一体,被称作“人间国宝”。

“匠”一词在日文当中读作takumi,这个发音和“巧”的日文汉字的发音相同。二者代表的既是对物件细节的重视,更强调制作工艺上的精致。

除此之外,日本的匠人文化对人素质的要求是极高的。一方面要求在技术上达到极高水准,以保证物件质量上的完美无缺,另一方面要求人要有非常高的艺术感性思维,给技术的世代延续注入永恒的动力源泉。

中畑文利就是这样的一位匠人。他和妻子结婚40年,把自己生命的大多数时间都用在对漆铲的制造上。



日本传统漆器使用的漆原料之一来自漆树的树汁,如果用一般的工具去切开树皮,不仅不会有树汁流出来,遇到比较弱小的树,甚至会致使原本就极为宝贵的树木死亡。所以,使用特殊形状的刀具是很必要的。

而中畑夫妇二人是日本全国唯一能做出这样工具的匠人。他们在空闲时会研究漆树皮本身的纹理走向,尽力将做出工具对树木的伤害降至最小。

此外,由于他们的顾客——漆器匠人们各自都有对工具有不同的要求,漆铲的制作要实现机械化绝对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每个漆铲都是他们手工打制出来的。



近年来,随着化学涂料和来自中国的廉价涂料的出现,日本国内的手工采漆人也急速减少,对漆铲的需求也越来越少,其他制铲人相继退出或去世,中畑成了最后一位可以制作这种特殊漆铲的人。



八年前,中畑患上了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眼部也患上了青光眼,视力的下降,使得他的制作更加难上加难,漆铲的工艺尤其注重对细节的追求,他只能忍耐着痛苦,希望能在自己倒下之前,继续将工作完成。

他说,“在如今的漆器行业里,我算是最底层的一个匠人了。不管做的东西大小,我只是其中的一个齿轮。剩下的就是努力做好自己工作。就像房檐下的那根柱子,即使在人看不见的地方,也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这种对意志力要求极高的匠人文化,从客观上要求日本的传统的家庭作坊将自己的工艺传递给自己最熟悉的人,无论是直系的亲属,还是因婚姻或领养关系进入家庭的成员,都是在几十年的训练后,才能担负起这一艰巨的责任。在传统上,匠人精神是和日本文化根基中的集体主义精神是同一个事物的两面。


“父亲的遗物”



在中畑的记忆中,还有一件放不下的东西。这件物品是他父亲留下来的漆铲。

50多年前,中畑的父亲就从事漆铲的制造工作。那时战争刚刚结束,他就尝试着为村里的采漆人制作漆铲。但是他一次也没有教过儿子怎么做漆铲。中畑记得一句父亲的口头禅:“看着学。”中田将自己做好的成品给他看,他也不说好坏就扔到了一旁。那几十年间,自己做好的漆铲就这样被父亲无视中被扔弃。

自那以后,日本漆产业开始走下坡路,但中畑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赶上父亲做的铲子。15年后,他做的漆铲终于符合了采漆人的要求,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匠人,

此时,父亲却早已不在人世。

“他从来都没有夸过我。到底有什么地方还没有做好,我至今也不知道。自己的生意,最终还是一门手艺活。我从师父(父亲)那里学到的,就是做一样物件就要有挑战精神。自那开始,我从来都没有考虑过放弃。如果死期到了,我也希望我死在这里,我的工作间里。”

在《视觉005:以手抵心》里也有很多关于这种匠心和传承的故事。
 

“守”的价值



“匠”精神的传递,有五个关键词:“家”、“间”、“守”、“破”、“离”。

简而言之,“家”就是要将技术传递给自己熟悉的人,“家”并不意味着封闭,而是要将它传给靠得住的人。“间”是在传承时双方要达成一定的默契,一些技术的细节只能通过不断的重复,无法用语言来描述。“守”就是要守住这门技艺,掌握技艺当中的精华,并将它认真延续下去。“破”是发挥创造性,不断的让技艺在自己的身体当中发生作用最后的“离”就是艺术的最高境界,脱离“家”、“间”,来释放艺术本身的创造力。

在这五个元素当中,日本的匠人们无疑最注重“守”。在他们看来,没有对技艺的守护,就谈不上任何创造力。如果没有这些匠人一代代的传递,那些精美的艺术品只能存活在博物馆中。



黑船来航,打开了日本的国门,但日本人对“型”的执着并没有发生改变。明治维新之后,倡导文明开化的日本,从西方学来了先进的工业技术,但是传统文化依然没有给现代文化让出空间来。原本的武士阶级摇身一变进入了大型财团的领导层,明治天皇治下的“大日本帝国”成了披着西方文明外衣的传统农业社会国家。

著名日本学著作《菊与刀》曾经把日本文化的“型”归纳成“菊”和“刀”两个侧面,但是,如果认真去想日本人崇尚“物哀”、“孤寂”的审美意识与武士剖腹自杀二者文化现象之间的联系,就会发现它们之间有很多共通之处。若肆意地去想象武士的自杀场景,在梨花树、桃花树底下的自杀都会显得违和感十足。只能是樱花。在作家三岛由纪夫的笔下,鲜血和樱花是几乎是宿命一般的相呼应,散落一地的樱花被比作没有皮肤包裹的鲜肉。这种联系,在注重形式感的日本文化,从来都不显得突兀和奇怪。

三岛由纪夫本人也将这种对形式和美的追求始终贯穿在自己的生命之中。美国记者亨利·斯各特撰写的三岛由纪夫传记《美与暴烈》中的开篇,这样描写了三岛由纪夫自杀前的准备场景。

“1970年11月25日,三岛由纪夫起了个大早。剃须时,动作缓慢而谨慎。这将是他死亡时的脸庞,绝对不能有一点丑陋的瑕疵。他沐浴了全身,系上一条雪白簇新的日本传统兜档布,系好腰带,直接穿上盾会制服。”

形式和美的追求始终贯穿在自己的生命之中。美国记者亨利·斯各特撰写的三岛由纪夫传记《美与暴烈》中的开篇,这样描写了三岛由纪夫自杀前的准备场景。

“1970年11月25日,三岛由纪夫起了个大早。剃须时,动作缓慢而谨慎。这将是他死亡时的脸庞,绝对不能有一点丑陋的瑕疵。他沐浴了全身,系上一条雪白簇新的日本传统兜档布,系好腰带,直接穿上盾会制服。”

剃须、沐浴、腰带、制服……

当他站在自卫队机关的阳台上演讲时,头上还扎着白色头带,以示自己的坚定决心。笔挺的制服、纯白的手套……在围观者的嘲笑中,他镇定自若,这种形式美和仪式感赋予他的,是一种可以无视他人的勇气,还有那种坚决赴死的决心。

对形式美、仪式感的拘泥,并不限于三岛一个人,它深深地扎根在日本文化的根基当中。

日本文化当中对“型”的执着,其核心就在于对形式的极端注重。这种哲学观念延伸到被高度模式化、组织化后日本社会中,不服从集体的异类,总是会被投以异样的目光,不被主流社会接纳。整个社会形成了一种注重表面和谐,惧怕随机应变的思维定式。这也是上文中“破”和“离”的困难所在。从中也产生了诸多社会问题,如校园中的暴力现象,拒绝上学的“不登校”现象,日企中曾经最为推崇的“三大法宝”:年功序列、终身雇佣、企业工会,现在也成了被人诟病的顽疾。为了突破这层厚重的藩篱,日本社会依然举步维艰。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以上部分图文内容出自《视觉005:以手抵心》(戳书名可看简介),这一本里包含了4组现代人寻找安心之地的故事:手工艺人的手考足思;原研哉和日式生活哲学;背井离乡者的家庭;武当修仙者……

https://www.douban.com/note/54964471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