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象·叶文书法作品巡回展”在北京晋商博物馆开幕

 一梦菩提 2016-04-15

“心象·叶文书法作品巡回展”在北京晋商博物馆开幕

    当代书法网北京讯(首席记者申屠卫政)4月的北京,春意盎然,繁花似锦。10日上午,在京东晋商博物馆成功举办了“心象·叶文书法作品巡回展”北京站的开幕式。参加开幕式的专家有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博士生导师胡抗美,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秘书长曾翔,中国煤矿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盛军,中国职工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舒杰,中国金融书协副主席马奔,河南朗润集团董事长俞平,北京千卷楼艺术品中心总经理蒋朝显及各地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百十人参加了开幕式。开幕式由中国书法家协会青少年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画院书法导师韩启超主持。在展览现场,胡抗美、曾翔等专家对叶文的书法作品进行了仔细的分析并给予了高度评价,这次展览也赢得了参观者的广泛赞誉。

    2015年9月15日此展首站在河南平顶山文化中心开幕,各地艺术界朋友与书画爱好者近千人参观了展览,平顶山教育台“文化鹰城”进行了近一个小时的专访。10月17日此展在苏州三元美术馆开幕,苏州市书法界数百人参观了开幕式,并获得了广泛好评。



叶文

字逸轩,1969年生,祖籍河南商城。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文物学会会员,中国煤矿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河南省中国书法院创作部主任,《书法文献》编委,平顶山市书协副主席,中国平煤神马集团书画院专职书法家。


持之以恒

——叶文书法侧记

孟会祥

叶文兄将举办书法大展,并出版作品集,这是大好事。更可喜的是,寄来了作品光盘,让我先睹为快!

看到叶文的琳琅佳作,我想到了“持之以恒”这四个字,因为我们是相识近三十年的老朋友了。1986年到1987年吧,我刚毕业到襄城教书,堂弟祥伟来襄,从李振英兄学画。我写字,祥伟画画,兄弟加同道,青春年少,倒也自在。祥伟说他在平顶山有个好友,也写字,叫叶文,已经有点名气了。后来我们曾去找叶文,那时,叶文在平煤集团矿工俱乐部工作,办公室不大,很乱,笔墨纸砚充斥其中,“作品”无所不在——这看起来很亲切,写写画画的所谓“书房”,十之八九都是这样。当时谈些什么,即所谓“艺术交流”的具体内容,我已经记不起来了。岁月不居,后来很长时间没有见过面,但不断听到叶文获奖、入展之类的消息,而且因为成绩突出,调入平煤书画院做了专业书画家。一二十万职工的平煤集团,能做专业书画家者,三人而已。这个职位,与他的成绩是相应的。前几年,我因事到平顶山,见了叶文,叶文却并不满足,准备到北京再去深造一番。我又到叶文的书房,与二十年前相比,整洁多了,乱扔的作品不多,成卷成轴的精品不少。可以看出,他的勤奋一如既往,甚至与日俱增。真爱艺术的人,并不满足于身份地位的受人尊重、生活水准的宽裕富足,而是有一种永不满足的精神需要,具体要什么,恐怕自己也说不清楚。叶文倒是雷厉风行,说走就走。在北京琉璃厂,我又探访过他租赁的书房,虽只身在外,然而书房也相当整洁,墙上挂的,不仅有他自己的作品,还有些明清人的佳什。当然,堆积的“废画三千”还是少不了的。想想近三十年来,我三次看叶文的书房,最初他是二十来岁的才子,现在他是四十多岁的中年书家;当初多一点意气风发,现在多一点气定神闲,但一以贯之的,便是勤奋。其实凡百艺业,贵在坚持,说句不自量的话,当年青春年少,一起学习者,只要不放弃、不放松,有点“一条道走到黑”精神者,都有了点成就。不轻易委屈自己的爱好、不轻易否定自己的才华、不轻易虚掷流动的岁月,有耕耘,总会有收获的。叶文今天的成就,说容易,持之以恒也就是了;说不容易,几十年持之以恒,还真不容易。

叶文的书法,走的是碑帖结合的道路,无所不学,触类旁通,他几乎会写所有的书体。他的篆书好像受黄宾虹的影响,但写得更自由,洒脱。隶书他根植于汉隶,也吸收了清人隶书的结字方式。清隶中,伊秉绶隶书一味平正,雍容大气,相当于楷书中的颜体。这一脉发展下来,民国有黄葆钺等,逐步形成流派,影响及于当代的沈定庵等,叶文隶书亦兼取此道,富于生拙的味道,是其特色。叶文行草书的面貌很多,多种面貌都有独到之处。他的基础是“碑行书”,即用老辣的、富于金石味的点画去写行草书。对于行草书而言,金石气与书卷气之间,颜真卿是最好的桥梁之一,何绍基、赵之谦的行书,都是以颜为基础的。现代书家中,陆俨少吸收了杜牧《张好好诗》的某些因素,正好与颜体有相通的地方,容易达到酣畅、厚重的效果,在点画处理上,加强逆顶涩进,追求点画的厚重老辣,在回旋往复中,表现字的内部张力,艺术特色非常突出。叶文在这些方面,都有所借鉴,而且又有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从而形成了浑厚华滋、天真烂漫的行草风格。而叶文的小行书,又写得文质彬彬,不激不厉,似乎又纯粹是书卷气了。细看他是将王羲之与颜真卿细心地揉合在一起,既取王之雅韵又融颜之宽博,从而细腻、雅致,耐人寻味。叶文的楷书也是不拘一格的,魏碑、唐楷、晋楷、写经以及明清小楷,他都有涉猎,都有表现,正是在相互渗透中,形成了“生意”。字贵熟,然而熟则易俗,所以更高的境界是熟后生。叶文楷书,初看起来总有点不大妥帖、不大顺当的地方,就是取熟而后生。即便是写了千遍万遍的小楷作品,比如《心经》,他也照样能避开甜熟,而有一种碑志感、陌生感,而这种陌生感,正是叶文所苦苦追求的境界吧。尤其出乎我预料者,这里面也有几件探索性的作品。我不懂这类作品,但还是要对他的探索精神表示佩服。胡抗美先生说叶文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书家,我深以为是。

总体上看叶文近年的努力,不由想到苏轼的“八面受敌”读书法。苏轼读书,每读一遍,就有一遍的目的,“以一意求之”,每一书作数次读,最后融会贯通,则八面受敌,皆能应付裕如。叶文学各种书体、各种字体,“贪多务得”,一方面说明他有艺术的敏感性,另一方面,应该是他有意识地积累。厚积才能薄发,厚积甚至能全面开花,以叶文的精神和才华,他一定会一如既往,一往无前的。

期待着叶文兄更大的成就!

2015年8月5日



北京展盛况

河南展盛况

江苏展盛况


部分作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