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者关爱】从电影《入殓师》说“临终关怀”

 wsq640 2016-04-15

亲子教育 | 创业职场 | 情感家庭 | 丽人心语 | 长者关爱 | 研究院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4:10 Memory-《入殓师》主题曲 来自心联心

 一个人能否以“死以尊”的姿态走完生命的全程,关乎个人的生命质量,也关乎社会的价值取向。

《入殓师》从人性的角度出发,阐述面对死亡的态度,影片呈现了东方人对待死亡的态度从来都是消极被动,从怕死到死后的悲恸,各类人演绎出了一副对死亡的众生相。而主人公大悟的感情变化和对待逝去生命的尊重,让逝者“优雅的赴死”的态度,让我们想到中国人所缺失的“临终关怀”的教育。


一、何为“临终关怀”

目前在国内,患者在最后的日子里一般会无奈接受两种截然不同的“待遇”:要么在医疗机构继续过度治疗,要么拉回家中放弃治疗。两种选择对患者造成的痛苦都不言而喻,很多患者或家属把“缓和医疗”误认为是放弃治疗,无法接受。

“缓和治疗”(palliative care),即一种“不加速也不拖延死亡”的治疗过程。通常而言,对于预期生命不超过半年的病人采取的“缓和治疗”即为“临终关怀”。

所谓“临终关怀”(hospice),通常是针对癌症晚期患者的治疗方法。《剑桥临终关怀学课程》中对“临终关怀”的定义是:一门专门研究和照顾病情处于活跃期、不断恶化并发展到晚期且预后不容乐观的病人的学科,其照顾重点是保证病人的生活质量。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缓和医疗”三原则是:重视生命并承认死亡是一种正常过程;既不加速也不延后死亡;提供解除临终痛苦和不适的办法。“缓和医疗”不以治愈疾病为目的,重在帮助临终患者缓解痛苦、提高生活质量。“缓和医疗”捅破了最后一层“窗户纸”,不是让患者在“治愈”和“好转”的虚假期待中苦苦挣扎,而是让患者正视死亡,并保持尊严。

其实在这个两难境地之外,病患本应有第三种选择,即接受“缓和治疗”,而发达国家在这一领域已进行了数十年实践。



二、国外的“临终关怀”之路

“临终关怀”的概念最初源于中世纪,是为长途旅行中生病或疲惫的人士提供庇护和休息的地方。而现代“临终关怀”则由英国医师塞西莉·桑德斯于20世纪中期提出并推广。

1967年,桑德斯建立“圣克里斯多夫临终关怀所”,首名病人于同年7月12日被收治,该机构随后于7月24日正式开放。尽管在圣克里斯多夫临终关怀所成立前,社会上也有一些类似救济院的机构存在,但桑德斯的临终关怀所是第一个专门从事临终关怀的现代机构,不仅提供临床护理,也进行相关教育和研究。

圣克里斯多夫的建立标志着现代临终关怀运动的发端,该运动在世界范围内正日益获得认可。

目前,英国的临终关怀机构存在于很多医疗机构,患者可在医院、养老院等接受临终关怀服务,很多机构也提供上门服务。从事临终关怀服务的人员包括医生、护士、社会工作者、心理治疗师以及接受过训练的志愿者等,临终关怀的工作则包括药物治疗、护理、物理疗法、职业疗法、补充疗法(例如按摩)、康复运动、丧亲关怀、精神心理帮助等。

最值得称道的一点是,所有临终关怀都是免费的。同时,美国和日本均将这一治疗过程纳入医保。

1982年,美国国家老年人医疗保险将临终关怀纳入保险投保范围。同年,时任美国总统里根宣布1982年11月7日至14日为国家临终关怀周。此后,临终关怀在美国日益被人们接受。

2002年,日本政府将“缓和治疗”(日本称“缓和医疗”)作为医保报销对象,消除患者后顾之忧。70岁以上患者月均个人负担仅为2000元人民币左右。

在日本,“缓和治疗”作为一种尊重人性的治疗手段,日本政府通过法律、财政等各种措施予以大力扶持。2006年,日本政府出台《癌症对策基本法》,明确提出推进缓和治疗,减轻患者痛苦。厚生劳动省还根据《癌症对策基本法》,于2007年启动全国性“缓和治疗”知识普及活动,委托相关团体实施。

除政府外,日本医学界也大力鼓励推广缓和治疗。从日本缓和医疗学会、日本缓和医疗和在家医疗研究会等特定非营利团体,到“缓和医疗”财团等公益财团,日本医学界成立多个团体,为缓和治疗普及发挥重要作用。



三、国内“临终关怀”发力不足

临终关怀概念于上世纪80年代进入中国,1988年,中国第一个临终关怀研究机构——天津医学院临终关怀研究中心成立。目前中国大约有100多家临终关怀机构。

香港的学者 将“hospice care”称之为“善终服务”,在台湾被称为“安宁照顾”。在香港,从事临终关怀的护士被称为“握手护士”、“握手姑娘”,她们倍受民众尊重。

反观临终关怀在国内的推广,目前“临终关怀”在国内的发展遭遇众多瓶颈。比如死亡教育的缺失以及对其的普及推广,不少人依然秉承“到临终关怀病房就是等死,是儿女不孝的表现”的传统观念,无法正确看待“临终关怀”。

中国古语中有“五福临门”一词,有人认为“五福”是“福禄寿喜财”,其实它真正源自《书经·洪范》:“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而“考终命”就是善终、寿终正寝,古人认为是一种福气。“那些恐惧临终关怀的人知道‘五福’的真正含义后,恐怕不会再敢把‘五福临门’贴在自家门口了。”


2014年安徽卫视和北京卫视播出电视连续剧——《青年医生》,剧中,关于昆曲演员美凤的故事,则第一次让观众体验了“生命的尊严”——在朝夕相处间已与病人结下深厚情谊的程俊与欧阳,在病人的生命终点即将到来时,尊重她“有尊严地死去”的遗愿,为她装扮,不过度抢救,让生命安静地流转。


四、如何进行临终关怀

著名心理学家库伯勒·罗丝在其《论死亡和濒临死亡》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库伯勒·罗丝模型,即人在死亡前五阶段的心理变化。其分别是:

第一阶段:(Denial)否认与隔绝

大多数患者无论是在一开始就被明确告知病情或是起初不明真相、随后意识到自己患有绝症时,第一反应往往经历否认这一阶段,产生不同程度的否认情绪。否认是暂时的自我防御机制,它的意义在于抗击痛苦,帮助重拾自我,激发出其他的、稍平和一些的心理防御机制,不久就转为在一定程度上的接受态度。

第二阶段:(Anger)愤怒

当最初的否认无济于事,愤怒、狂燥、嫉妒、怨恨之情便开始出现,会自然而然的想:为什么会是我。愤怒的根源是由于生活秩序完全被打乱,无法充分享受生活、实现自己的人生计划等。常常把怨气撒在他人的身上。

第三阶段:(Bargaining) 交涉

这个阶段其实即是与残酷的事实讨价还价、做交涉和拖延时间,自我设定一个最后期限,在这个期限内实现一桩心愿、完成一件自我的承诺。

 第四阶段:(Depression) 抑郁

 当晚期患者对自己的状况再也无法否认,当他出现越来越多的征兆、变得越来越虚弱时,他无法做到一笑了之、无动于衷,也无法做到怨气冲天时,取而代之的将是一种强烈的失落感和焦虑,这种焦虑来自对生活、情感、工作等的焦虑,也来自病人在等待与这个世界永别的过程中产生的悲伤。

第五阶段:(Acception)接受

经历了前面的几个阶段,最终进入到对死亡即不感沮丧又不感愤怒的阶段,这时候,不再惋惜自己将失去精彩的人生美景,而是开始默默守候离去的那一刻,这一阶段的睡眠变得象婴儿一样单纯,对一切事物都不再有任何兴趣,重新找到了安宁。


对于家属来说,关于临终关怀方法与技巧,目前有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参考。

首先,对症处理疼痛,减轻患者痛苦。常见慢性疾病患者临终前的痛苦主要来自肉体和精神两个方面。临终关怀对躯体疼痛的处理的原则是,以患者无痛苦为目的。另外,心理护理至关重要,使其适应并接受死亡是生命正常发展过程这一事实,解除心理压力和痛苦,安然祥和地告别人生。

其次,面对精神上的痛苦时,通过和医生、护理人员齐心协力,主动倾听病人诉说,而后根据病人心理状况予以解脱,使其安度余生。

再次,美化生活环境,慰藉患者心灵。临终作为人生的最后阶段,关怀的目的是实现“优死,安乐”,因而,使其在“有生之年”活得更逍遥自在。


五、总结

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曾说:让生命如夏花般灿烂,让死亡如秋叶般静美。

生来病死,轮回有律。生命奔腾不息,由生向死,死亡终是归宿。然而,生活中不同的人面对死亡有着不同的态度和选择,亦坦然、亦恐惧、亦孤寂、亦温暖。死亡本与新生平起平坐,我们却常见生命新生的欢呼,不见音容逝去的平静。一个人能否以“死以尊”的姿态走完生命的全程,关乎个人的生命质量,也关乎社会的价值取向。


分享一则TED演讲视频《如何面对死亡》,希望能为您带来一些思考!




【长者关爱】领域

心理顾问推荐

丁忠花
点击头像与她对话
医学与心理学双学历背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萨提亚模式治疗师、家庭成长顾问。
从事医务工作十多年,2008年始系统学习心理学,多年癌症病人团体带领经验,擅长整合应用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心理学。

江一萍
点击头像与她对话

接受精神分析专业训练多年,师从申荷永团队学习荣格分析心理学,上海儿童福利院康复中心的志愿者及沙盘游戏治疗师,与自闭症儿童工作数年。同时在其他机构任专职咨询师,咨询时长1000小时以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