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留春不住, 费尽莺儿语。*

 飘影23号 2016-04-15


《 清 平 乐 》

【宋】王安国

    留春不住,

    费尽莺儿语。

    满地残红宫锦污,

    昨夜南园风雨。

    小怜初上琵琶,

    晓来思绕天涯。

    不肯画堂朱户,

     春风自在杨花。 


【注  释】

①清平乐:《唐宋诸贤绝妙词选》于词牌下,有后人拟题“春晚”二字。 

②宫锦:宫中的锦绣,比喻落花。  

③小怜:冯小怜,借为乐妓歌女名。原是高纬的皇后穆邪利身边的侍女,穆邪利失宠后,将冯小怜进献给高纬,她慧而有色,善弹琵琶,尤工歌舞,为北齐后主高纬所宠,立为淑妃。

【译  文】

怎么也未能把春天留住,白白地让黄莺唱个不停。满地都是脏污的红锦落花,那是昨夜南园里有一场风雨的缘故。

这歌女刚刚弹起琵琶,拂晓她思绪万千萦绕天边。她不肯过画堂朱门的富贵生活,宁可作春风中自由自在飞舞的杨花。

【赏  析】

这首小令构思甚巧,格调也高,是难得的佳作。词写晚春残景和一位身为乐妓、却心气高傲的女子。全词写景与写人彼此相关,不同于通常景物只是作人物的活动环境而存在,它有更深一层的象征意味。

作者借“小怜”之名来称一位大概出于乐籍的女子,因为彼此有共同之点:(一)历史上的冯小怜聪慧美貌,善弹琵琶,词中写的正是琵琶女;(二)冯原是身世卑微的“从婢”,乐妓亦然;(三)冯为帝王家所宠,妓亦得“画堂朱户”之家所爱。但有一点是截然不同的;史书上的,接受宠幸,被封为淑妃;词中写的,却“不肯画堂朱户”,宁可做漂泊无定的“杨花”,在春风中得到“自在”。一个美丽的乐籍女子,若被豪门权贵看中,你“不肯”,他能由你“自在”吗?恐怕是难以逃脱被摧残的命运的。花本怯弱,怎禁风雨?想保住自身无损,就跟想留住春天一样难啊!这样,我们忽然领悟了作者写残春景象的用意,那是“小怜”命运的象征性的写照,或者竟是她琵琶弦上所倾诉的哀怨曲衷。

这使我想起韦庄《菩萨蛮>的两句词来:“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唐代大词家既已将莺语比喻琵琶声,那么,此词是否也可能借其喻来暗示小怜所弹之琵琶,在尽情诉说“留春不住”呢?如果这样理解不失之穿凿的话,那么,表明春去的夜来遭风雨、落红污宫锦的隐义,当可不言自明了。尽管“昨夜”已如此,然“晓来思绕天涯’’,她的心却仍执著地思念“天涯”之人,有着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她要学“春风自在杨花”那样飞去,哪怕飞不到天的尽头,竟成了“沾泥絮”也在所不惜,总“不肯”屈从于“画堂朱户”。

【作  者】 

王安国(1028年-1074年)字平甫,王安石大弟。熙宁进士。北宋临川(今江西省东乡县上池村)人。北宋著名诗人。世称王安礼、王安国、王雱为“临川三王”。王安国器识磊落,文思敏捷,曾巩谓其“于书无所不通,其明于是非得失之理为尤详,其文闳富典重,其诗博而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