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蘇軾《于潛僧綠筠軒》中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文人墨客又言:家中無墨寶,俗家不可奈。說的是,士子們崇尚居住環境高雅的品位、追求雅緻的氣節與情操。家中有書畫,尺幅春秋,書畫人生!因為那是生命歲月的積澱,滄桑人生的精華。體現了主人家通過書畫表達了對生活的感悟和對生命的創見。家中有書畫,安靜的斗室就氤氳彌漫墨香,家有書畫氣自華。 家父是儒雅之人,好書畫,也揮毫開筆,家鄉村內宗祠、橋頭碑文、榕樹下的"壽"碑、門庭的石聯對楹、廈門海滄慈濟東宮的山石,亭柱…都有他的墨跡。 如此愛好書畫,故宅第書畫確實多,以至家中四面牆皆掛滿,時爾更換,做兒女的時常笑侃似個家庭書畫聯展。可他,自我欣賞,怡然自得,陶醉其中! 現掛在家中的許多書畫皆是家父摯友知己友人所贈,巳駕鶴西歸余綱、高懷、朱嗚崗、張人希、吳江陵、方文圖諸老書法家的遺作,彌足珍貴,父親珍之惜之,見物思故友,滿滿的思念,友情篤誠! 父親九十三高齡,最為敬重年長他幾載的著名書法家朱鳴崗教授,在九十五歲高壽時自喻"九五叟"揮毫赠送的:"不羡牡丹稱富貴,愛蓮風範憶君家"字幅,渾厚、瀟灑,蒼勁、有力,欣賞之至的父親至今仍為之讚嘆有加! 耆耄之交的市方志辦主任、市文史專家方文圖先生為父親愛蓮風範作書:"衍派清溪福澤饒,愛蓮家世看今朝。生成高第春風暖,老大華堂紫氣昭。孚譽南僑充信使,熱心台海架金橋。相知莫謂在耆耄,百歲歲筵待寵邀"。彰顯了惺惺相惜之情! "學富經綸閩臺載譽,輝光星斗海屋添籌"亦是方老先生贈父親八十壽辰的賀聯,"壽而康"是父親在中風後連筆都握不穩的狀態下,堅持用左手扶穩右手寫下的祝賀語,表達了他的心聲,祝願天下人生命里有長度更有寬度,長壽且健康! 書畫是生命中最長情最有高度的陪伴,她像一本書,一位知心朋友、戀人…終生與父親相伴,歲月悠悠,唯書畫靜好! 學習美篇發此帖,起念於同窗朋輩日前群聊,畫來詩往,詩因名傳,畫因詩顯,贈藏頭詩"周苑藏書多,逹舟學海闊,芬磬筆墨溢蘭蕙亦婀娜"中的"周苑藏書多"由感而發而制作獻給父親。 |
|
来自: 昵称32291718 > 《同学文件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