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农学院新媒体影音团队出品 ▌策划 / 金山、小雨 主播 / 涛涛 制作 / 小帮、双双、亮亮等
文字部分: 休闲农业简单的说,就是农业+旅游业,昨天有位朋友问了,在做休闲农庄的时候我们到底应该以什么为主,其实,休闲园区有很多模式,不同盈利模式有不同的主次,今天我们就把园区分为以下四种来聊聊,看看不同类型的园子,到底应以谁为主? 1、“农为旅种”型: 这种类型的园区较多出现在南方丘陵山区,这些地方耕地虽然少且分散,但胜在山里植被多空气也好。 这种情况下,死磕纯农业是不明智的,应该扬长避短,发挥自己山林生态优势搞旅游,而农业的种植也应配合旅游开展。 比如强调“花色”、强调“采摘”,强调不同季节能变换不同品种供游客观赏采摘等。例如:某乡村地区,因油菜花收到游客欢迎,就干脆把其它主流作物都改种油菜--进一步又规划出画海的创意造型种植。这纯粹是从旅游价值考虑,而不是比较不同农作物本身产值的结果。 2、“旅因农附”型: 要做这种类型的园区有个前提条件,就是农业产值本身特别高。例如高端有机农业、精品水果等。 例如欧美引进、近年兴起于中国大城市的CSA农场(CSA翻译过来就是“社区支持农业”),其种植的就是质优价高的有机蔬菜,直供城市高端人群。因本身产值不错。所以部分CSA农场都在远郊或不具备风景旅游条件的地区低价流转土地,搞有机农业种植,取得的收益不逊于休闲农业业态的收益。而条件稍好的CSA农场也会顺带搞点“亲子游”、作为补充——这就是典型“旅因农附”型。 3、“农、旅合一”型: 北京蟹岛农庄就是‘农旅合一’的一个典型案例。蟹岛总结出了一条“前店后园”的模式,其实质就是典型农旅互动、农旅合一的模式。 所谓“前店”,实际就是面向游客;所谓“后园”实际上就是农业种植。在经营上,后店的初级农产品就是前店游客的食材原料、后店的农业加工产品在前店包装成礼盒销售给游客,两者以此就实现了高度的互动。 4、综合型: 这种类型的园区都有大面积的现代农业园区(一般都在5000亩以上),一般都包含有:农业科研、农业物流、农业深加工、高效农业种植、农业旅游等。 这种就很难说以谁为主了,往往一个园区里即有直接面向游客的休闲项目:如蓝莓采摘、四季花海;也有不直接面对旅游的项目:如高科技育苗企业、花卉苗木企业。 应该说“农旅合一”是当前很多农庄投资者最青睐的一种模式了。 那各位庄主们,你们的园区考虑好以谁为主了吗? 《农业如何申请补贴?》 《农业项目如何融资?》 《休闲农业怎么做?》 … 见小帮朋友圈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