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子兵法选评(六)

 阅读是无上乐趣 2016-04-15
虚实第六 


“孙子曰: 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 

【释】孙子说,凡是先到达战地等待敌军一方必然安适,后到达战地,匆忙交战者必然劳累。所以,善战者调动敌人而不为敌人调动。能使敌人自动前来就范,是因为用利引诱之;能使敌人无法先到战场,是己方阻挠的结果。善战者能使安逸的敌人疲劳,使粮食充足的敌人匮乏,使固守的敌人疲于奔命。 

【评】这是说“以逸待劳”的基本原则,也就是一定要确保我方战士精力充沛,敌方劳顿不堪,为此必须采用种种手段造成己逸敌劳,己饱敌饥,己安敌动。 

孙子在此看到了先抢占战场造成的劳逸对比优势,却忽略了先到达战场者可以占到地利,而这在古代战争非常重要。相比之下,西方军事学论述就比这全面明确:让敌人在你自己选定的战场、选定的时间与你交战,这样各方面的因素都有利于己。威灵顿战胜拿破仑就是遵循了这一原则。他与法军打过一场遭遇战后立即撤退到滑铁卢,专等老拿去仰攻他。 


“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必攻也。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 ” 

【释】在敌人不设防的地区进军,在敌人意想不到的时刻攻击敌人意料之外的地点。行军千里而不劳顿,是因为没有敌人防守。攻必克,是因为攻击的是敌人不防守的地方。己方防守坚固,是因为守住了敌人必然进攻的地方。所以善于进攻的能让敌方不知道该在何处防守;善于防守的能使敌人不知道该在何处进攻。精妙到不露形迹;神奇到无声无息,所以能主宰敌人的命运。 

【评】此段论述极为精彩,古今中外有无数辉煌战例。 

古代如韩信著名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邓艾翻山越岭,提数千之旅,穿越蜀军不设防区域,如神兵天降一般出现在成都平原上,从心理上摧毁了蜀国君臣的斗志;如中印自慰反击战中,共军从贝利小道插入印军后方,使得印军全线崩溃。外国如二战初,德国将领曼施泰因反对统帅部实施一战用过的施列芬计划,提出以攻入比利时的集团军为佯攻,将英法联军吸引到北部去,主力从大众认为坦克无法通行的阿登森林冲出,绕过马奇诺防线,直趋英吉利海峡,如入无人之境,几周后就结束了战争。 


“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战,虽画地而守之,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 

【释】进攻时敌人无法抵御,是因为攻击了敌人兵力空虚之处;撤退时敌人无法追击,那是行动迅速,敌人无法追上。我若要交战,敌人就算深沟高垒,也不得不与我交战,那是因为我攻击的是它非救不可的地方;我若不想交战,哪怕只是在地上画个防线,敌人也无法与我军交战,那是因为我使敌偏离了进攻方向。 

【评】这段也很精彩,强调了争取主动权的重要。但孙子没怎么讲清楚,所以读者若不加细辨就会犯迷糊:前面不是说攻击点应该选在敌人空虚之处么?后面怎么又说要“攻敌所必救”?难道这种地方敌军的防守还会空虚不成?其实前面说的是发动进攻时必须选取薄弱点突破,后面说的其实不是攻坚战,而是寻求决战时调动敌人的手段。古代最有名的战例就是孙膑的“围魏救赵”,那目的并不是要真的进攻魏国,而是把魏国军队从赵国调回来,既为赵国解围,又以逸待劳,在运动中歼灭回援的魏军。共军在内战中最爱搞的“围城打援”也是这把戏。 


“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敌寡,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则敌所备者多,敌所备者多,则吾所与战者寡矣。 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 

【释】若敌军处于暴露状态而我军处于隐蔽状态,我军兵力就能集中,而敌军兵力就不得不分散。我集中兵力于一点,敌人分散为十处,那我就是以十攻一。这样就能造成局部的我众敌寡。以众击寡则打仗就简单容易。敌军不知道我军将在何处与之作战,就会处处分兵防备,防备的地方越多,与我军交战的敌军就越少,防备了前面,后面兵力不足,防备了后面,前面兵力不足,防备了左方,右方兵力不足,防备了右方,左方兵力不足,所有的地方都防备,则所有的地方都兵力不足。兵力不足是因为分兵防御敌人;兵力充足是因为迫使敌人分兵防御我方。 

【评】这段话就是共军取胜的秘诀。这倒不是因为国军不懂这套,而是政府军相对于造反军的天然劣势使然:政府军守土有责,不能随便让辖区沦入敌手,而造反军毫无此类精神负担,可以 “不计较一城一地得失”,大踏步前进后退;政府必须保障百姓安居乐业,而叛军对人民毫不负责。因此政府军在收复叛区后不但得分兵把守,确保治安,还得投入人力物力去恢复百业,因此必然“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处处把守,处处兵力单薄,而且也无法如叛军那样隐蔽,只可能固守公开目标,处处陷入被动。许多评述历史的人看不到这点,以为共军真是用兵如神,未免简化了历史。 


“故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不知战之地,不知战日,则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而况远者数十里,近者数里乎! 以吾度之,越人之兵虽多,亦奚益于胜哉! 故曰:胜可为也。敌虽众,可使无斗。 

【释】所以,如果知道该在何处何时与敌人交战,那么即使行军千里也可以去会战。如不知道该在何时何处交战,那么必然陷入被动,左翼不能救右翼,右翼不能救左翼,前军不能救后军,后军不能救前军,何况在战场上各军相距一般起码在数里之外呢?依我看,越国军队虽然人多,但对取胜又有何益? 所以说,胜利是可以创造的,敌人虽然兵多,但可以使之无法战斗。 

【评】这段话除了强调必须掌握主动权,避免陷入被动,以致左右不能相救之外,其余不知所云,而且直接与前文“胜可知而不可为”相矛盾。 


“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因形而措胜于众,众不能知。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 

【释】谋划可以知道得失;作弄敌人可以查明敌方动向;考察地形可知何处是生地,何处是死地;试探性进攻可以探明敌方兵力虚实。“形兵”的极致是无形。一旦到了无形的境界,则深藏的间谍不能探明我方虚实,智者也无从图谋我军。根据形兵的原则制定的措施是众人无法看穿的。别人只能从外表知道我取胜的形式,却无法知道我何以会取胜的秘诀。所以,战胜敌人的手段不会重复,根据“形”的应变是无穷无尽的。 

【评】古文之所以费解,不是因为古人思想深奥,而是因为语言太原始粗陋,使用的概念极度模糊混乱,因此不但费解而且语义多岐,跟中医号脉一样,一百个大夫有一百个不同的脉案。此段就是最辉煌的例证。 

前面讲的“势”我已经破解过了,有战略和战术上的不同涵义。此段谈的“形”则是个更加混乱笼统模糊的大杂烩。 “形”字在这段话里多次出现,但几乎每次意义都不一样。笼而统之地说,这“形”乃是个模糊的appearance。它可以指地形地貌,可以指阵形,也可以指一切表面现象,包括兵力分布、军队动向、能看到的统帅意图……,等等。孙子在这儿谈的“形兵之道”,既包括查明敌方真实的情形,包括所处地形、兵力分布的虚实强弱、统帅意图、军队动向等等,又包括自己怎么在这些方面制造假象,给对方造成错觉。因此,它实在是一个概念大杂烩,同时包括战略战术问题在内。这当然也不奇怪,盖古人似乎从未把战略与战术分开,这区分是从西方进口的。 

因为使用笼统含混概念,所以这段话没什么意义,中心意思就是“尽可能查明敌人的真情,避免暴露自己的真情”,又是“伏尔加河流入里海”式千真万确的真理。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故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 

【释】兵的“形”象水,水性是避开高处流向低处,兵的形是避实击虚。水根据地势来决定流向,军队根据敌情来决定取胜的方略。所以,用兵没有常势,正如流水没有常形一般。能够因敌变化而取胜的,就叫做用兵如神。五行之中没有能克住其他各行的一行;四季没有不变的季节,白日有长有短,月亮有圆有缺。 

【评】此段唯一有用的就一句话:“兵之形,避实而击虚。”其他都是典型的基于荒唐类比的“辩证法”屁话,只反映了古人思维之原始粗陋,不理可也。 

本章我认为是写得比较好的一章,错误较少,除了后三段不知所云外,前四段说的都是至理明言,可惜就全书而言,这种段落实在太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