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职业女性当全职太太,浪费资源还是持家有道?

 索子资料馆 2016-04-15

现象 世界上最具风险的职业

“全职太太结婚七八年 一朝面临净身出户”,近日,朱女士的这则网络求助帖再次引发网友对全职太太的关注。职业和婚姻是人生中最重要、最迥异的两个选项,全职太太却合二为一,情感和事业的重叠会让它承担怎样的风险?称呼的背后反映了什么社会现实?

1.离婚议价风险

在该帖中,朱女士最大的困难就是“如何证明丈夫外遇”。根据婚姻法规定“只要证明一方存在婚姻过错,就能获取相应的婚姻补偿”,但是,除了家庭生活,朱女士对老公的休闲和工作领域知之甚少。“情天在线”两性情感研究创办人、资深情感顾问左亮坦言,在婚姻里全职太太所面临的老公出轨率和离婚率稳居榜首。在《新婚姻法》中,全职太太确实吃亏,法律不认可和保护全职太太在家庭中的劳务付出和努力,在一场离婚官司中,全职太太的议价能力明显不足。

2.模式转型艰难

对于全职太太,无论将来她们是重新回到社会做职业女性,还是做一个兼顾家庭和事业的半职太太,或者永远不工作,都面临同一个问题,那就是心态和生活模式的转型。不同个体的全职太太,在女性自我开发以及创造未来生活多样性、丰富性方面缺少一定的施展空间。朱女士谈到自己的心境时表明:“社交领域和圈子,仅限于孩子家长,插花,剪纸,家政,几乎都是同性的全职妈妈扎堆儿的地方。”“待孩子成长,回归社会,会有巨大的心理落差和工作节奏的不适应感。”

3.社会价值难提现

湖北大学经济学院的一名女生龚晶在网上发布了一篇名为《全职太太的劳动社会价值研究》论文,论证了全职太太担任了10种社会角色,以武汉市当前的薪资水平来看,职业太太每月创造劳动价值大约为9600元,年薪将近12万元。全职太太最大的特殊性在于不直接产生社会效益,必须通过男人或者孩子这个中介来被社会承认。当然,也不排除家境富裕和能力强的全职太太,不仅在婚姻中经营感情,更懂得经营资产,物化婚姻生活带来的感情回报和物质回报。

选择 社会漩涡难自拔 大部分是生活所迫

每个人都有自由选择生存状态的权利,女性是如何看待这种身份的呢?

根据某女性移动社区《中国全职太太调查报告》数据显示,只有28.6%的人愿意选择回归家庭;与我们通常认为有良好的家庭经济环境,妻子才能当全职太太的想法不同,在报告中,有超过八成受访者表示,选择当全职太太的主要原因是更好地照顾孩子,而只有12.8%的受访者选择经济条件允许,自愿选择。

数据来源:《2015年中国全职太太调查报告》数据来源:《2015年中国全职太太调查报告》

这说明更多女性选择当全职太太并非主动意愿而是被迫。家庭责任与工作要求的冲突迫使女性进行了权衡。

因此,全职太太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生活在中下层的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的女性,因为薪资水平与照顾家庭不对等,于是选择家庭,终日被琐事所累,经济完全依赖丈夫;另一种是家庭收入不菲,或认为家庭比工作更重要而选择家庭为重心的人,很多甚至是高学历,且在事业上有一定的高度,他们懂得家庭、工作这些辩证关系。比如巴菲特和马云的妻子,面对辉煌的事业,妥协选择照顾孩子。

接受大粤财经采访的张小姐,曾经是多家美容院的老板,却选择关店并当了10年的全职太太。她表示,年收入5万、10万,甚至20万、30年又如何,这换不回孩子快乐成长和获得优质教育的经历,有些时光错过了就永远错过了。全职太太也是人生的一个历史使命。她认为,当全职太太不代表就一定会与社会脱节,涉及到的孩子教育、家庭各种事务处理等都是一个学问,做好这职业也需不断的学习,或者还可以在这领域中得以新启发,从而获得一个更新、更贴合社会目前需求的职业。

关于女性在家庭与工作冲突中进行抉择的问题,社会和男性又是如何看待?

媒体调查显示,大约85%的男性赞成女性担任全职太太;另外,在社会研究方面,前年,南京师范大学刘学明发表了关于性别意识的学术研究,从表中可看出,“丈夫的职业发展比妻子的职业发展重要”,“女性应该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家庭上”两项看法的均值都接近标准分3分,说明职业女性在工作和家庭中偏向于选择家庭,反映了传统性别制度中“男主外,女主内”思想的仍根深蒂固。

因此,两大矛盾点出现:一方面,工作和家庭冲突的让具有传统性别意识的女性回归家庭;另一方面,职业太太又存在诸多压力和风险,造成自有资产的不稳定。

对比 中外福利差异巨大 中国家庭政策不完善

改革开放前,单位和双职工制度分担了部分的家庭责任;改革开往后,家庭压力由企业直接转移给了家庭,致使生活压力巨大,不得不迫使一方退出职场,职业太太的称谓再度出现。

“一般家里有事处理,我只能自己调解,要不请假要不延后处理,主要看哪个比较重要。有时同事会帮忙调班,单位领导也会给批假,有时就只能请求邻居等朋友帮忙处理。”接受采访的黄小姐表示。现实生活中,大部分的职业女性支持来源于家人和朋友,来自公共组织的力量几乎没有。这也充分说明了政府责任的缺失和家庭政策的不完善。

在我国现有人口总量大、基数大的情况下,国家政府更看重人口数量的控制,生育和养育一个孩子似乎是家庭内部的事务,生育的社会价值没有得到承认。虽然女性有较高的职业发展期望,但是往往因为生育问题导致社会生活参与的不利状态。

在西方,“Full-time housewife”属于一个正式的职业范畴,受到完全的尊重,诸多国家出台了完备的福利政策和法律政策,赋予其经济和社会地位。比如,“housewife”是个人填写工作状况的选项之一,而在中国,是没有办法得到认同的。

家庭主妇的经济地位也是可以得到保障:美国规定家庭主妇在退休时,可以拿到丈夫一半的退休金,且不影响丈夫的退休金额;在韩国,政府部门会向全职太太们提供摄影、法律等课程;德国的全职妈妈每个月会享受国家发放的300欧元津贴;意大利的法律规定,在丈夫主动提出的离婚诉讼中,若全职妈妈不是过错方,丈夫会被法院判付给全职妈妈一定的生活费,直到她找到工作或新老公。

寄望 政府和社会多给女性平衡事业与家庭的支持

仔细观察,围绕女性的标签总是数不胜数。当女性致力于职场,“女强人”的称谓、天花板似的性别歧视让女性想从社会回归家庭;当女性致力于家庭,经济价值和社会地位却无法得到相应保障。政府和社会有责任给予职业女性和全职太太平衡工作和家庭的支持,让女性的职业选择成为一项自由的人生选项。

最近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屠呦呦,她一心扑在自己的科研事业当中,而她的丈夫全力支持她的工作,“家里的事都归老李管,他是个很好的丈夫。”并不是说全职主妇或主夫没有价值,而是有多少当全职妈妈的人是迫于压力和社会成见,不得不放弃自己学业和事业的,又有多少是发自内心的自由选择?社会是不是该给这些女性更多支持而不是打压?

“女性主义不是用一种新的女性理想来代替旧的女性规范,而是要建立一种法律秩序,保证具有各种不同理想的女性都能与男性一样受到公平公正的对待”。如果某一天,这个社会的全职爸爸和全职妈妈数量差不多,愿意放弃事业支持家庭的男性和女性的数量也差不多,那时,大家确实是选择了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社会才实现了真正的平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