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视听经典:威尼斯水乡画——肖邦《船歌》OP.60

 红豆居士 2016-04-15


威尼斯水乡画——肖邦《船歌》OP.60


随着“宫德拉”游览艇的节奏音型奏出,右手流露出优美动人的主题旋律,顿时让人心旷神怡,肖邦以纤细秀丽的笔触,以及丰富多变的和声色彩,风摇树影,扁舟轻渡,栩栩如生,犹如一幅威尼斯水乡的幻境,但音乐不只是描绘,还有孤独与悲愁的人情......


视听经典 船歌(四个版本)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Barcarolle in F-Sharp Major, Op. 60 Maurizio Pollini - Chopin Gold


肖邦的《升F大调船歌》OP.60,作于1845-1846年,出版于1846年,呈献给斯托克豪森男爵夫人。船歌(Barcarolle)起源于意大利语中Barca一词,据说是由威尼斯船夫的传唱民歌演变而来,多为6/8或3/8拍,小船起伏荡漾的感觉在歌声中悠悠起伏。后来船歌泛指按这一体裁写成的声乐或器乐曲,比如门德尔松的《威尼斯船歌》,还有肖邦和福莱的钢琴曲《船歌》。肖邦创造性在于将以往典型的船歌6/8拍子,其强拍在第一拍,弱拍在第四拍,变为12/8拍,把强拍放在第一拍及第七拍,弱拍在第四拍及第十拍,并且将旋律线延长,使之更为流畅。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Barcarolle in F-Flat Major Vladimir Ashkenazy - Chopin: The Bicentennial Comparative Edition - Volume 1

创作此曲时,肖邦与乔治·桑的感情即将破灭之前,肖邦自认为这是坐在船上,只知道自己天地的一对恋人,表现情意绵绵的戏剧性。”乐曲充分反映了肖邦这一时期内心的孤独与悲愁。这首乐曲的构成,不论是从整体或者是从主题材料精密的发展,旋律或和声上的优雅等等,都称得上是肖邦最完美的杰出作品。这也是肖邦全部作品中最要求表现手法及用心来演奏的很难的乐曲之一。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Barcarolle in F-Sharp Minor, Op. 60: Allegretto Nelson Goerner - 100 Best Chopin


肖邦的《船歌》低音声部模仿了“宫德拉”游览艇的节奏音型,肖邦以纤细秀丽的笔触,丰富多变的和声色彩,栩栩如生地刻画出“风摇树影,扁舟轻渡”,使人恍然进入美的幻境(威尼斯水乡画)。与第一主题相对比的是激情似火的第二主题。钢琴家傅聪曾言肖邦的音乐有一种无限的惋惜,一种无可奈何的悲哀,一种无穷的怀念,肖邦音乐的那种境界,那种感情深入她的音乐里,到处都是一个“情”字。肖邦古典音乐的根是很深的,它的音乐和声非常丰富,可以说,他的音乐里包含着中国画,特别是山水画里线条的艺术,肖邦的旋律是很美的,它的音乐是上头有个美丽的线条在那儿,下头还有几个美丽的线条无孔不入,有很多的表现。


克里斯蒂安·齐默尔曼 Krystian Zimerman


素材来源网络,特此感谢!

本刊编辑:Muses


本公益平台原创素材、以及部分来源于期刊和网络已授权的素材,欢迎只为交流和学习的转载,实现原文的文化增值,以达尚音爱乐,人生新境界。对原文作者我们一起深表谢意,如有版权异议,请告知我们!我们当及时处理。



尚音爱乐

shangyinaiyue

聆听世界 感悟人生



长按或轻点后右上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