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日聚焦:乡愁何处觅徽州?官员何时不拍头?

 秦岭之尖 2016-04-16

你知道安徽省名字是怎么来的吗?

清朝时期的公元1667年,富庶的江南省拆分,东边的是江苏省,名字来源于“江宁府”和“苏州府”的首字西边的是安徽省,名字来源于“安庆府”和“徽州府”的首字。

一个省的名字,来自这两个府,它们的历史地位,可见一斑!

但是,你现在看看安徽地图,却只能找到安庆市,怎么也找不到徽州市。

千年徽州,就这样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文化韵味缺乏的黄山市。(目前仍然存在的同名市辖区,则不可同日而语了。)

 

要知道,千年徽州支撑起的,可不仅仅是安徽省这个名字这么简单。就连介绍黄山市的百科资料上,都这样介绍:谈及黄山市的人文必须从徽州二字谈起,徽州是黄山城市文化脉络的体现,离开了这个名词,那也只是一座山的名字罢了。在此,还必须带上绩溪县和婺源县,因为他们构成了完整的徽州文化体系。

这么好的一张名片,什么时候丢了呢?我们只能说,是地方长官一拍脑袋,头脑冲动的时候。

徽州地区更名为黄山市,始于1987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可以肯定地说,当时的决策者更多地看到了旅游热给黄山带来的美誉度。想用世界知名旅游胜地的金字招牌,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但是,当他们将“徽州市”的名字弃而不用之后,大家才越来越发现,有一个传承千年的名字,摆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当我失去他的时候,才追悔莫及……

 

当时的决策者,是出于什么原因作出了这个决定呢?或者,换个角度,怎样做才能避免这么弱智的政府决策出笼呢?

最根本的是,决策者,也就是政府官员要多一些敬畏之心。

首先,官员要对权力有敬畏之心。要记得,权力越大,责任越大。掌权者的任何一个决策,都会影响到很大一批人。权力,不是心血来潮的玩具。用权,不可不慎。

其次,官员要对文化有敬畏之心。官员最好有文化,这样没文化的事儿就会少一点,切断文化传统的事儿也就少干一些。如果官员自己没文化,也要对文化有敬畏之心。如此,对古城的大拆大建,也不至于如此大刀阔斧,破坏力度也不至于如此之深。如此,对知名古地名的态度,也不至于弃如敝履。自己切断自己的文化之根,是最愚昧的做法。

 

再次,官员要对历史有敬畏之心。历史无言,但一切都被历史如实记录。今天的城市,今天的建筑,今天的地名,是来自历史的传承。我们今天的所作所为,每一个建筑的拆除和建设,每一个名字的变更,也会成为我们子孙的历史。在厚重的历史面前,任何人都是微不足道的。不要用对待下属的颐指气使,对待历史。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要对人民群众有敬畏之心。一个城市的改名,不是官员改自己的名字,那绝对不是一个人、一帮人的事儿。一个地方的名字,与祖祖辈辈生活在这方土地上的人民,关系密切。

百姓“生于斯,歌于斯,哭于斯,葬于斯,聚家族于斯”,即使到外地、外国生活,割不断的乡愁拴着的还是这个城市的名字。更不用说,一个城市的名字与老百姓的身份证、户口本密切相关,一改俱改。对一个城市的名字,老百姓有权发言,有绝对的权力发言!反倒是外地来的地方长官,为官一任,长则四五年,短则两三年,为了个人政绩推动的城市更名,最值得群众警惕!

 

这一次,黄山市改回徽州市的呼声很高。希望,当地官员不管最终决定改,还是不改,都要心怀敬畏之心,对权力负责,对文化负责,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

(作者:何评时代,传统文化爱好者,创办微信公众号“古语今世”,研读孔孟老庄,拆解典籍史实,与您共享智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