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林黛玉三笑“金玉良缘”

 殘荷聽雨 2016-04-16




一笑:当她听了傻大姐无心吐真言,“泄机关颦儿迷本性”,身子恍恍荡荡,径往怡红院去,说:“我问问宝玉去。”见了正在疯迷中的宝玉,一向含而不露的黛玉,竟对着宝玉傻笑,竟直问宝玉:“宝玉,你为什么病了?”宝玉回答:“我为林姑娘病了。”

 

此情此境,仿佛对面坐的不是林姑娘,而是他们在以口问心,以心答口,自言自语,说得那么直率,竟把在旁的袭人紫鹃吓得“面目改色”,连忙用言语岔开。



 

黛玉与宝玉早已知己相托,但由于封建统治者最忌这种“心病”,于是他们的恋爱始终是潜在的,非但不敢明说,连自己都不敢承认,平时的情感总埋在心理,许多问题不能用嘴来问,只能用心来探索。

 

而此时,一旦得知大事有变,便不自主地失常。只有失常,她才可能如此直接地问宝玉;在那样的社会,那样的家庭,黛玉只有失常,才可能当众吐出她的真情。

 

当她吐出血来,恢复常态时,却一如既往,不能当众道情。



 

二笑:黛玉病体垂危,张罗金玉良缘的长辈们,看她病了,全来探看她。

 

她们劝她:“你养着吧。”

 

她微微一笑把眼睛又闭上了

 

此时精明的黛玉已知逼她走上绝路的就是贾母等。逼迫如斯,冷酷如斯,可反过来,还劝人保重,多么虚伪。黛玉对这主宰她的命运之神,报以轻蔑的微笑,连多看她们一眼的兴致也没有了。



 

她们又说:“我看这孩子的病,不是我咒她,只怕难好。”不仅不体谅苦命的外孙女,反而说“这个病,不但治不好,我也没心肠了。”

 

“心病”不医,身病也不治,何等冷酷,难怪黛玉对她们的劝喻,付之一笑。黛玉这一笑,是划破黑暗长空的闪电,是刺破宗法家庭皇上心肺的利剑。

 

三笑:黛玉之病日重一日,紫鹃怕黛玉难以支持,于是以谎言善意规劝她:“姑娘的心事,我们也都知道,至于意外的事,是并没有的。姑娘不信,只拿宝玉的身子说起,这样大病,怎么做得亲呢?姑娘别听瞎话,自己安心保重才好。”

 

黛玉微微一笑,也不答言



 

她既希望宝玉、宝钗成婚是“瞎话”,但又不相信是“瞎话”(别人可以说瞎话,唯傻大姐不会说瞎话)。

 

她懂得紫鹃不像别人,而是出于疼爱之心,而唯其爱心过重,所以才会在这病重之时骗她。这更反证傻大姐之话并非“瞎话”,多么复杂的心理推断啊,可这些黛玉又何以向紫鹃说得清呢?于是只有无言。

 

在无言之中,正反映黛玉悲痛欲绝,于是又咳出好多血来,这血是悲切的回答。她绝望了,于是将那诗稿一起丢入火炉焚烧起来.可见任何安慰对她都是多余的。



 

如果说,第一笑是傻笑,第二笑是嘲笑,第三笑则是苦笑。这三笑中,除第一笑是非正常的笑,其余两笑均是清醒的笑,黛玉对自己的前途和这种悲剧形成的原因,已有清醒的认识。

 

然而,黛玉对宝玉在造成这种悲剧中究竟充当了一个什么角色,在临死时并不清楚。她临死前对这荒唐的世界付之一笑,而对宝玉却是反常地直声叫道:“宝玉宝玉!你好… … ”

 

这未尽的半句话,或许寄托着无限的哀思和愤慨:宝玉宝玉,你好狠心,你为什么如此负心?



 

就连紫鹃也一时认为是宝玉负心:“今日倒要看看宝玉是何形状,看见了我怎么样过得去。那一年我说了一句谎话,他就急病了,今日竟公然做出这件事来,可知天下男子之心,真真是冰寒雪冷,令人切齿的。”“宝玉我看她明儿死了,你算是躲得过,不见了!你过你那如心如意的事,拿什么脸来见我!”’

 

紫鹃到底还能看到真相。然而黛玉话没问完就咽气了,从此再也得不到真实的回答。

 

直到宝玉来到潇湘馆哭灵,才作回答:“林妹妹,林妹妹,你别怨我,只是父母作主,并不是我负心。”然而林妹妹已谢世,他永远解释不了这天大的误会。生时肝胆相照,诀别却无法交心,叫人焉能不伤悲。



 

在这之前有晴雯的负屈而死,可晴雯临终还能和宝玉谈几句衷心衷情的话,还交换过纪念品,她死而无憾。黛玉却连这点安慰都没有。假如黛玉知道宝玉完婚是病中受骗的,这对她尚有一点安慰——宝玉终是知己不变。然而她是在彻底绝望中死去的,以为世间一切人包括唯一知己相托的宝玉,都抛弃了她……,假如真的是宝玉负心,如《 杜十娘》 中的李甲,读者心中尚可不存遗憾― 原来他是如此,终是不值得爱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