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光伏产业背后的传教士——德国莱茵TUV集团

 yahoohaha88 2016-04-16

       天合光能、晶科能源、阳光电源等企业,这些名字都是耳熟能详,被人们所熟知,在业内也是风光无限。然而,在中国有一句老话:“成功者的背后,必定有一个默默付出的人”,在光伏行业如此火热的现状下,德国莱茵TUV集团毫无疑问就是那默默付出,不断推动光伏行业健康发展的传教士。

       一个优秀及合理的设计方案,是保障电站良好收益的前提条件。德国莱茵TUV集团作为一家来自德国专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旨在把在德国成功的经验带回国内。从一开始,TUV莱茵就希望在项目前期能给设计方提出一些有效的建议,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提供一系列服务来保障投资者的收益,从而真正体现出作为第三方的价值所在。

       4月13-14日,2016质胜光伏峰会在嘉兴召开。会上,众多行业专家上台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心得,从政策、技术、市场、未来趋势等不同角度出发,剖析了光伏产业的起起伏伏。除了演讲之外,TUV莱茵特意举办了一场媒体交流会,作为第三方检测机构他们对于一些问题的态度和做法上是如何看待的。

       光伏作为新能源发展中最为重要的一员,起到的作用不容小觑,从而受到众人追捧。TUV莱茵认为,资本投资的热情性和冲动性一开始可能会占主导,所以作为新能源的光伏在起步阶段会有许多企业蜂拥而入。但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和沉淀之后,制造链、组件、零部件等方面全都变得更加理性,企业也不断从谨慎和理性的角度控制,以求更准确的定位

       或许有人会问,基于这样的情况,如今越来越多的组件厂商却在扩大各种产线,产能的过剩的现象是否会出现?邹驰骋对于这个问题这样解释到:“行业从去年开始好转,企业新一轮的扩张已经开始,在新一轮扩张到来时,没有服务能力导致的就是丢失客户,因此迫于外界的影响和压力,企业也不得不扩张,当然扩张肯定不是盲目的,必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另一方面,扩张的另一个方向就是海外,海外在“双反”和新兴市场双因素驱动下,势必要打破贸易壁垒,找出新产地,跨过政策障碍。”

       其实不管是观念的改变,还是企业的扩张,最终都是以光伏行业的稳定成长表现出来。同时跨界企业的不断加入,也让这个行业百家争鸣。正所谓不进则退,在这样的环境下企业和产业如果想要取得突破性发展,技术就要不断创新,在技术的创新过程中,问题和不足难以避免,因此,TUV莱茵作为第三方又该如何做呢?以当下光伏行业的1500V系统来说,它本身可以说是一种创新技术,也可说是一种趋势。虽然其在经济性上有着不错的提升,但无论是技术上,还是标准上都是初级阶段,安全性也还在摸索阶段。TUV莱茵作为认证机构也始终在不断提供技术支持,并且认为1500V技术在成本上、效率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并且在未来要尽快将这些应用经验总结起来,形成标准,从而形成规范。

       不仅如此,“单晶技术、多晶技术到底哪个好?”也是众多业内人士所讨论的热门话题。其实这个问题,不论是作为第三方的TUV莱茵,还是国内众多大企业都十分关注。在TUV莱茵看来,从以往项目经验来看,即便能够典型的反映一些问题,但也并不能反映全部问题。因为TUV莱茵在评比,或者判断一个技术发电量优势的时候,要看它的外界条件。因为同样的方案,同样的技术放到不同的气侯条件下,产生的结果肯定也会不一样。从企业来说,在对单晶或者多晶发表观点时,数据的支撑才是一切,不能一概而就,因此TUV莱茵希望行业能够推动以第三方客观公正的数据作为佐证,更好的帮助各大企业。

       有趣的是,每当人们说着技术的时候,“智能质造”就会很自然的被谈及,在本次交流会上,这个问题自然也不会放过。在光伏企业智能质造的问题上邹驰骋表示,之所以要走智能质造,首先因为企业不断扩大,需要通过智能化,管控工厂的生产质量,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和性能,以及协调各个基地的生产。其次,天合光能、华为等企业,他们的生产量在组建行业里是非常巨大的,物料管理,整个零部件的管理,都需要很强大的智能化管理生产系统去支撑它。因此无论是国家规划的需要,还是企业自身的发展,智能化生产都是必不可少的。但作为一个第三方,TUV莱茵始终关心的是质量问题,不管企业用什么方式实现智能化,亦或者执行智能化制造,作为第三方,任何系统在执行过程中,它会不会影响到产品的质量、产品的性能才是TUV莱茵所关注的。

       另外,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导致TUV莱茵在电站检测过程中,不管是在组件端,还是安装端都发现了许多问题。在其看来,行业目前对于电站质量和EPC公司在施建的前中后期对于质量的把控,无法达成一个统一的认识和标准,这也是目前最为严重的一个问题。究其原因,我们不难看出,整个产业链中电站处于下游,其配套处在上游,上游和下游之间技术的交流和结合相对来说比较松散,不能紧密的连接在一起,最终导致了这一现象。而TUV莱茵提供的平台,是希望让游、下游企业能够连接在一起,看到相互所面临的问题,当标准逐渐建立之后,后续整个电站投资的风险便可得到有效的把控

       值得一体的是,储能的问题也是许多人士所关心的,针对该问题,李卫春从两方面来阐述了这个问题。 第一,储能技术储备的问题。储能作为一个新技术,在行业里有长期规划和发展的可能性,潜力非常大而TUV莱茵不管在光伏行业发展的哪个节点,都会对储能进行技术积累和储备,将其坚持下去。第二,从行业方面。2016年对于中国储能市场非常关键,如何将其进行发展、把试点示范转向商业化、落地的可行性、并推出相应的产业配套政策等等,都是需要不断摸索研究。同时,成本问题,也是储能面临的主要问题,这也是为什么至今还没有见到其被大规模应用的原因所在

       不言而喻,光伏产业的不断成熟与深化发展势必不可阻挡,从媒体交流会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光伏作为德国莱茵TUV集团最为重要的领域之一,在光伏未来的发展道路上TUV莱茵作为第三方必定会不遗余力为行业出谋划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