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未都说陶瓷收藏之瓷中珍品釉里红

 铁木青 2016-04-16
节目导视:收藏专家观复博物馆馆长马未都精彩讲述瓷中珍品釉里红,为我们拨开历史迷雾,揭示这当中的种种谜团。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特别喜欢釉里红,其喜好程度远远程度青花,这背后究竟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秘密呢?釉里红跟青花结合,会衍生出什么新的瓷器品种呢?当今,一个釉里红瓷盘竟然能拍出570万美金的天价呢?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明太祖朱元璋特别喜欢釉里红?其喜好程度远远的超过了青花,这背后究竟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隐情呢?为什么历史上釉里红的烧造会时断时续,有时候停烧时间竟会长达200年之久。这当中究竟有着怎样错综复杂的原因呢?而釉里红跟青花结合,又会衍生出什么样的新的瓷器品种呢?当今为什么一个釉里红瓷盘竟然能拍出570万美金的天价。人们在震惊之余不仅要问釉里红究竟是什么样的瓷器,它的奇特之处究竟表现在什么地方?

    马未都:很长时间我们对釉里红瓷器有很多误解,主要是从烧造起它一直是断断续续的,它跟其他的瓷器有点不一样,首先它跟青花不一样。青花从元代烧起一直没有间断一直到今天700多年,那釉里红它在烧造当中它是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有很多时期它是不烧造的,所以我们对釉里红的了解就不够深。

    釉里红创烧于元代,它与青花几乎是同一个时期,我们仔细去研究它的时候,它可能略早一点。它的废品率大大要高于青花,这就是为什么它少的原因。釉里红它在元代的时候不能说它完全成熟,所以在历代的出土当中釉里红的数量是比较少的,比如我们建国以后比较重要的一次出土就是代的高安的出土里面釉里红只有几件。建国以来釉里红的出土,就是元代的釉里红出土是非常少的。

    节目导视:经过马未都先生的讲述我们知道,元代的釉里红瓷器出土非常少,显然是跟当时釉里红瓷器的废品率很高,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从而导致釉里红瓷器较少的烧造有关。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高废品率的现象发生呢?

    马未都:我们得先解释一下这个烧造的时候,它有一种环境叫气氛,就是专业术语叫气氛,那么瓷器是在某一种气氛中烧成的。气氛一般来说就是两种,一种就是氧化,一种就是还原。我们得简单地跟大家说,因为这个说起来它比较复杂,我们不说它复杂,说的简单一点。氧化是什么呢?这等于我们炉子开着火门,让它有充分的氧气进去这就叫氧化。还原就是闷着火,过去北方话就是把火封了就是这么一种感觉。那么釉里红是在还原气氛中烧成的,简单地说它是闷着火烧成的。

    它是以铜为呈色剂,那么气温稍微高一点,它就会失败,就是立刻会失败。如果温度低了一点,它也失败。温度如果一低,它就变成黑的,非常不好看。如果温度一高,它就飞了,这个颜色没了。这个温度之间允许的差额是多大呢,大约只有十度。我们听着十度的温度好象不是很小,但是放在1300度的高温里10度连1%都没有,我们今天很容易控制这个温度,有这个温度计,你看着炉外的温度计就知道炉膛内的温度,当时是没有温度计的。所有的窑工都是凭眼睛去看这个火,来判断火的温度。这个困难是非常大的。我们用眼睛能看出这个火的温差,大部分人是可以看出来的。你看那个蜡烛,蜡烛是火很弱,是红色的。你看你们家的煤气灶,火是蓝色的,温度很高。但是你要看1300度那种惨白的火中那一点的温差,那是非常困难的。只有具有丰富窑工经验的人才能看出来,这1%的误差就决定了釉里红的生死。元代是釉里红创烧的这个年代,因为失败过多,所以它导致就不能发展了。

    我们知道我们在做一件事的时候,如果你有一次失败你是不怕的,你会继续实验,你会继续获得它的成功。那么你老在失败,那么你就容易放弃。釉里红它是以它特殊的色泽来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在历史上只有元代永宣时期,就是明代初年以及康乾时期这三个时代充分的烧造过釉里红,其他的时期非常地罕见。

    我们近些年出土有一件很重要的元代的釉里红,是在2002年在内蒙的集宁路这个古城遗址出土了一大批瓷器。这个古城路遗址瓷器的出突数量非常大,它是完整的以及可以复原的大约有七千件,囊括了当时就元代当时得几乎所有的窑口的瓷器。除了吉州窑没有发现,比如北方的定窑、钧窑、耀州窑、磁州窑,南方的龙泉、景德镇、建窑都有所发现。那么那里出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玉壶春瓶,我们看一下图。这个瓶子非常地漂亮,它的红的占的面积大约达到了40%,它是一种无意识的装饰,它不是有意识的。我们看到这个色斑的控制是无意的,是甩到上面就可以了,它不是画出来,它不是我是按照某一个图案画出来的。这是釉里红装饰的一个手段。

    一开始釉里红并没有用它主动地装饰一个纹饰,而是让这个色泽来说话。集宁路当时是一个瓷器的集散地,换句话说就是一个大的市场。所出土的这7000多件瓷器可以看出来,当时它就是一个瓷器的集散地,各个窑口都齐全。但是它主要的都是日用瓷,可以看出来它是一个为日用瓷所办的一个市场。像这样一个釉里红的一个瓶子,它是一个观赏瓷,在当时出土的数量是非常罕见的。这个釉里红的瓶子它的装饰风格是非常奔放的,它跟后来的用釉里红去绘画是有明显的区别,这在景德镇的装饰中在当时是独一无二的。

    节目导视:那么这当中出现一个问题,就是瓷器容易摔碎,远不如金属器皿、皮革器皿耐用。而作为当时不断迁徙过着游牧生活的蒙古族,他们用过了耐用的金属器皿、皮革器皿,为什么还会存在很大的瓷器市场呢?

    马未都:集宁路的位置是在蒙古草原南边的边缘,它是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一个相接点。元朝建立以后元政府加强了对外的一个联系,那么这种联系导致中原的瓷器就向草原方向向游牧方向去游动。我们知道瓷器是易碎的,在游牧民族当中是一个不方便的器皿,很容易不小心就(ci0825)了,碎了。你不小心掉在地上就会摔碎,还有就是你游牧民族是不停的要搬家的,经常要随着这个牧草要搬家。所以在搬家的过程中这些东西很容易受损,游牧民族所以爱用金属器,用皮具,用皮囊壶用皮子来盛水。尽管瓷器在这点上,在这个抗外力的情况下不如金属器和皮具,但是它有一个价格的优势,它便宜,所以它导致这个市场的形成。游牧文化跟农耕文化一直有一种潜在的冲突,当这种冲突在经济面前的时候都会退缩,就是说我们在文化中有些冲突,但是有经济这个前提的时候大家都可以让步。元代至元15年,1278年的时候元政府就在景德镇设立了中国的第一个主管瓷器的机构,后来也算是唯一的一个国家专营瓷器的机构叫浮梁瓷局,浮梁我们都知道就是景德镇。釉里红在元朝是一个创新的品种,它从在那么短的时间内能够达到内蒙市场,可见它还是有一定的生命力。由于釉里红的烧造难度非常大,就是我说废品率非常高,所以它在价格上它就大大的要高于青花,那么我废品率高,那么我得把这个废品的成本要加在它烧好的成本身上。在过去的收藏中釉里红一直是青花的十倍,就是这个价钱,很贵。

    我刚喜欢陶瓷收藏的时候,人家一提釉里红,我就肃然起敬。说,哎呦,我说我什么时候能够买一件釉里红呢,看不到,因为当时市场不像这么信息透明,而且有大量的商品可供你选择,那个时候都是不是很明朗的,都是偷偷摸摸的,所以在那种情况下你很难按照你的心愿碰到这样的瓷器。我当时记得琉璃厂有的文物商店刚开张的时候,官窑瓷器,就是一般的明清官窑就卖几百块钱,那很贵了,在当时也很贵,但是釉里红要卖到上千块钱。2004年,美国旧金山有一家拍卖行拍卖了一个洪武的大盘,有48公分直径,大约有这么大。当时成交价是570万美金,当时创下了世界纪录。这个盘子在旧金山是偶然发现的,盘子的主人叫卡里斯勒,是个女士,她非常热爱旅游,也特别爱收藏中国艺术品。她在1900年到1925年期间,她曾三次来到中国。我们知道今天从美国到中国就一买张机票过来了。在当时你要远渡重洋要一次中国往返一次,就算点个卯也得一年。时间非常长,所以她在这样一段时间里三次来到中国,可见她对中国这种喜爱。那么她在一种偶然的机会下她买了一个釉里红的大盘,是洪武时期的。她的父亲曾经在19世纪创造了美国一个非常重要的快递公司叫快马快递公司,她这个公司到今天已经成为历史了。我们知道现在世界各国有很多著名的快递公司,我们常用你像UBS,我们自己也有快递。她之所以当时能买这个东西,可见她的家底是非常殷实的。这个瓷器在当年她买的时候,尽管我们用今天的眼光看它可能是很便宜,但在那个时期可能还是很贵的。由于这个盘子的直径硕大,她就用它吃海鲜、搁螃蟹,她这么一吃就在她们家里搁了有快一百年。这一百年一直在她们家使用,盘子的胎比较厚,由于使用比较精心也没有磕碰。那么老太太都已经去世了,她还留有她当年在中国旅游时的照片,坐在一个船上,船后面还有中国的一个船夫,显然她的家族是不知道这个盘子的重要性的。她家族不知道,她一直在用,后来偶然的机会被这个拍卖行发现的时候,说你这个盘子很有意思,你拿过来我们给你拍拍试试看,在一个不大的拍卖行拍卖了570万美金。那么它为什么这么贵呢?首先是它的尺寸。元代瓷器尺寸比较大,它一直影响到洪武,洪武的瓷器尺寸也比较大,所以这个盘子由于它的尺寸决定了它一个价格。故宫呢,故宫的收藏它的釉里红的收藏也有类似的盘子,尺寸大小都差不多。这时候我们想这事就很有意思的,对于她来说就是无意间喜欢中国的艺术品买了一个东西在使用,一百年后惠及后人卖了那么多的钱,这说起来就跟一句俗语一样叫风水轮流转,今天到我家,终于这个东西开始值钱了。收藏的乐趣很多时候就在于此,就是说我不一定知道它什么时候值钱,当它值钱的时候给我们带来的那种乐趣反而比我们预想的更快乐。

    釉里红在过去是没有记载的,根本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它的研究是近些年才开始的,有人认为洪武跟红釉的关系,跟朱元璋本人有很大的关系。故宫的洪武瓷器大约有100多件,80%都是釉里红。

    节目导视:出现这样的现象,实在让人感到纳闷。为什么在元朝的时候釉里红瓷器那么少,而到了明朝初期的洪武年间,釉里红瓷器有突然多了起来,甚至比青花要多得多。这当中到底有什么隐秘呢?广告之后请继续关注。

    马未都:洪武的釉里红多于青花的一个原因有几条,我们猜测大约有三条。

    第一,红色是改朝换代后表示正统的颜色,一般我们都用红色。

    第二,红色在五行学当中主南方,代表南方的颜色。我们说朱雀、玄武、青龙、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青龙代表东方,白虎代表西方,玄武代表北方,朱雀代表南方。比如我们故宫的神武门,原来叫玄武门,避康熙讳的时候改为神武门。玄武就是北门,那朱雀门一定就是南门。朱元璋因为发迹在南方,所以说红色对他来说是非常吉利的颜色。另外他本身姓朱,朱就是红色。洪武又跟红谐音,朱元璋历史上参加的是红巾军,所以导致我们现在今天能看到的洪武时期的瓷器釉里红反而多于青花。

    西藏博物馆收藏一只釉里红执壶,这个执壶它带有盖,有银链相接。我们看一下图,这个链子是银的,这把壶十分的罕见。它表明了洪武明初、明政府跟西藏的一个关系,我们中国历朝历代政府都跟西藏保持很良好的关系,因为那是我们的国土,尽管离得非常远,在古代信息传达缓慢的时候,那个距离显得更长。但是中央政府,历朝历届的中央政府都跟西藏保持了良好的关系。这个壶就是例证,是当时的礼物。这么重要的礼物送到西藏,表明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一个重视。2006年,佳士得在香港拍卖了一个玉壶春釉里红瓶,这个瓶原来是一个英国的夫妇的收藏,在他们家当一个普遍的瓷器没有重视。有一次夫妻俩逛博物馆,偶然间发现博物馆有一个瓶子跟他们家这个瓶子非常的相象,他得想我得找专家看看。他就把拍卖行的专家请来,专家看到这个瓶子以后眼睛就放亮,说我终于找到一个好东西了。你把这个瓶子交给我们,我们给你拍卖。那么这个瓶子就到了香港,在香港佳士得被澳门工商巨头史蒂芬·永利以近8000万的港币买下。买下了以后他就把这个瓶子捐给了澳门博物馆,这是澳门博物馆迄今为止受到的最大的一笔礼物。我们看一下图,就是这个瓶子。这个瓶子是澳门博物馆受到的最重要的一件藏品,也是一笔最大的财富。那么我们就有什么感受呢?就是不管是谁?博物馆是收藏的最后一个归宿,它是造福于社会的,我们为什么要造博物馆呢?博物馆是造福于社会,让我们的后人看到前人的一个辉煌。

    明初洪武以后紧跟着就是永乐、宣德,我们在前面讲过这一个时期是进入了明朝的初期的盛世叫仁宣盛世。洪武尚红的这个风气直接影响到永乐,这些年景德镇出土了大量的永乐的官窑,其中有尺寸非常高的大瓶又画釉里红龙纹,气势宏伟。

    宣德在历史上我们都知道,宣德的三鱼碗、三果盘,这些都是常见的苹果。到宣德的时候釉里红的烧造就变得游刃有余了。科学上有人认为釉里红不是釉下彩,是釉中彩,这是一个很技术的问题,我们不在这里探讨。但是不管是什么,它是一个釉下呈现的红色。

    很多专家认为红釉真正烧造的成功和娴熟是到了宣德,但是近些年看永乐出土的这些东西可以把这个时期提前。我在早年收藏的时候看到过一个釉里红的三鱼高足碗,当时对这个东西不是很了解,没有见过,别人给拿来看,然后我拿不定主意,觉得这个东西有可能不真。东西搁在我这儿搁了很久,我当时没有办法判定这个东西是不是宣德的?后来又还给人家了。等我后来过了很多年反过头来想的时候,知道这个东西是一个真的时候呢,再去找这个东西已经没了。那么对我来说,因为没见过没比较,我就无法下这个决心,那就煮熟的鸭子又飞了。

    我们今天说越是罕见的东西应该越把握这个机会,可是你有时候没有能力把握这个机会,所以有一句格言说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就是说当时我没有准备,这个东西不该我得,东西不是很贵。今天想起来一件国宝要那个价钱是非常便宜的,可是我当时没有认知就没有能买。

    釉里红瓷器到了宣德的时候就突然销声匿迹了,我们在讲青花的时候讲过,宣德以后进入了瓷器的一个黑暗期,青花都生产得非常少。官窑不见踪迹,釉里红也就停烧了,因为它的难度大嘛。大约过了200年,这一停烧就有200年的时间没有人追求这个事情。到了康熙呢,它又重出江湖。

    节目导视:这就让人觉得非常奇怪,为什么沉寂了那么长一段时间,釉里红又重出江湖了呢?为什么早不出晚不出,刚好在康熙朝出现呢?这背后潜在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马未都:我们很明显地可以看到,这个时期的国力在增强。很多学者认为以科技水平来要求它,这是高于青花的一个品种。当釉里红刚刚恢复的时候,釉里红烧的都偏黑,就是温度偏低。你烧的时候稍微温度一高,我刚才说颜色就没了。那么你放进去是画着有纹饰的,那么高温一过颜色没了,等于是一个白瓶子不好看,所以宁肯控制火低一点。所以早期的康熙早期的釉里红经常是泛黑,后来会烧得得心应手,一开始都是泛黑。康熙时候的釉里红它在民国时期是深深地影响老古玩界,很多老师傅都跟我说康熙的釉里红是不得了的收藏。我在80年代的时候看过一个盘口瓶,画有龙纹,龙纹就黑。当时我就不太能够容忍就黑,我觉得红就是红,如果你红得发黑,感官上不愉悦。所以就没有买,也加上当时觉得价钱偏高,我觉得你应该更红一点,写上康熙年制我就愿意买了。可当时康熙年制这事不是我想写就写上去,是康熙时候他想不想写。康熙时候的工匠并不想写上这几个字,所以这瓷器上就没有字,一泛黑,心里一嘀咕就放弃了。当时的理解力,作为我个人是非常低的。每一个人的理解都是逐渐的提高的,你遇到一个难题的时候你能够获得一次更大提高的机会,所以难题对于一个人来说并不是坏事。

    康熙以后进入雍正以后,雍正对瓷器的要求导致雍正的釉里红画的非常的精细,它主要的特征就是轻描淡写,画得笔道都非常细,一点都不晕散。乾隆四年《清档·唐英奏折六十二号》有这样一个记载,说1025日唐英在北京,太监胡世杰奉乾隆皇帝之命,交给唐英釉里红挂瓶一件,画样一张,并传旨:看明瓷器釉色,照纸样花纹烧造几件送来。务要花纹清真,并将古瓷样式好看,捡选几种。亦烧造釉里红颜色,倶写乾隆年款送来呈览。这个乾隆的谕旨说得很清楚,说你看清楚这个样子,当时宫廷很多瓷器是事先画纸样的,不是凭你凭空想像给我往瓶子上画。我先让画家设计一个纸样,瓶子看着不错,照这个样子画,就把纸样给他了。那么唐英看完这个样子,就把这个样子记在脑子里,然后就拿着这个纸样就恭恭敬敬回到了景德镇。然后就遵旨开始找最好的工匠,找最好的式样开始烧造。唐英曾经交代窑工就说你要认真地去做这个事情,要把釉里红这个颜色充分的表现出来,这个釉水要肥润,颜色要鲜明交代的非常的清楚。他实际上是把皇上交代给他这个事情,原封不动又交代给员工。唐英后来又给乾隆上了一个奏折告诉皇上,他说等烧造好后奴才亲自拣选送京恭呈预览。就是很重视这事,此事发生在乾隆初年,说明当时对釉里红的重视程度非常高,宫廷非常重视这件事。釉里红的地位也显得非常高。

    那他这里说的这个挂瓶是个什么呢?我们今天好象听得不是很懂,挂瓶是一种壁瓶,一般情况下是指瓷器的半个状态,后面是平的,有一个能悬挂的地方,可以挂在墙上。乾隆非常喜欢挂瓶,我们有机会去故宫参观的时候看看他那个三希堂,他三希堂有一面墙上挂满了这种挂瓶,乾隆很喜欢这个瓷器的瓶子。但是到了乾隆后期,釉里红就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它就没有突破,大家都限于一种程式,不再想突破这件事了。那么随着乾隆盛世的一个结束呢,釉里红的黄金时代也就结束了。晚晴的时候,咸丰一朝曾经烧过一些,画得就更加细弱,以后就没有再烧造。这是釉里红的整个发展的一个脉络。

    釉里红的这个衰败,我们也想想它的原因。第一个原因是清代的其他彩瓷品种的出现,清代有很多其他的彩瓷大量的出现,尤其粉彩的出现对釉里红产生了强烈的冲击。釉里红从清雅角度上讲不济青花,它是暖调子的,就是青花是冷调子的。它热烈又不及其他彩瓷,比如五彩、斗彩、粉彩、珐琅彩都比它显得热烈。所以从两个角度去要求它,显不出它的优势。

    第二,康熙时期的红釉不仅仅是釉里红,还有其他的红釉。比如说郎窑红、豇豆红,雍正时期的祭红,乾隆时期的珊瑚红、矾红,各种红釉的出现导致大家对釉里红的那个红的兴趣逐渐丧失。这是第二个衰落的原因。

    第三,釉里红尽管它工艺成熟了,但是它烧造难度和成本依然很大,它在市场上就缺乏相应的竞争力。清代有一个很喜欢写陶瓷诗歌的一个诗人叫龚鉽,他在《景德镇陶歌》中这样写道,他说市上今传釉里红,唐窑独著百年中,暗然淡简温而理,都识先生尚古风。他这里提到了唐窑,就是唐英。他说乾隆时期市上还很流行釉里红,唐英能够把这个釉里红的生产能够独领风骚一百年。但是它这个瓷器还是显得比较暗淡,还显得比较温和,所以就只有唐英一个人能够认识这个古代的这种风尚。他说的是这个意思。

    节目导视:在瓷器的烧造上,唐英确实为后人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让人感到惊讶的是釉里红这个瓷器品种竟然跟另外一个瓷器品种青花结合,从而衍生出一个新的瓷器品种,那么这又会是什么呢?它又有着怎样的特点?广告之后,请继续关注。

    马未都:衍生出一个其他的品种叫青花釉里红。说起来这是一个副产品,青花釉里红的发明到了乾隆以后被老百姓俗称叫青花加紫,青花上加了一点紫色,紫就是红。青花釉里红在元代已经非常的成熟了,1964年保定出土了一批特别重要的窑藏,里头有11件,元代的青花釉里红大罐,我们看一下图。这个红花是釉里红体现出来的,剩下都是青花,这个被列为国宝。非常有意思的是早期的釉里红和青花是对半分的,平分秋色。永乐时期的那个梅瓶它有生产出来有青花有釉里红,有青花釉里红,有各种品种都是一样的,纹饰是一样的,只是颜色不同。那可见当时的工匠一直在摸索一个路子,清代的釉里红更多的青花是一个点缀。它要扬长避短,有釉里红画的非常漂亮的釉里红大罐,比如康熙的龙纹的、鱼藻纹的,它的眼睛是用青花点的,就是画龙点睛之作。康熙的红鱼我见过,我们曾经在香港买过一个在拍卖,当时那个没有款。这种东西多数都不写款,很多人会误认为它是民窑。当时宫廷,尤其康熙时期的宫廷不要求所有的官窑都写款,尤其是大器,大器写款是非常的麻烦的。我们从工艺角度上讲,大器翻身是很困难的。我们今天很多人不了解瓷器的烧造工艺,瓷器在未烧造之前未入窑之前,它的强度是有限的。当你把它翻过身来时候,它很容易破碎。我们把一个瓷器全部都做好了画好了,非要翻身在底下写字的时候是很危险的,容易破碎。所以大器有很多底下并不写款。康熙时期的这种瓮形的这种缸大量地画釉里红点青花,我们看一下图。这是康熙的红鱼,远处看不清楚,点有蓝眼。康熙这种大缸往往都是画满红釉,红鱼、红龙点上蓝眼非常的漂亮非常的生动。我曾经碰到过一件事,我有一个不熟的朋友给我拿来了一只康熙青花釉里红的摇铃尊。这个东西非常罕见,他给我拿来的时候是一个木盒子,一看这个盒子就非常的老,里头有三个窝,但是只有一个瓶子。就是换句话说这个盒里原先有三个瓶子,我就问他,我说那两件呢?他说没有了,什么时候没有的我不知道,现在这盒里就这一个瓶子。我说需要多少钱呢?这是在十年前,他说需要60万。我说那这东西太贵了,买不起。然后他说这东西也不是我的,是我活拿的。活拿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没给钱,我从人家家里拿出来的,我忽悠着去卖,我卖掉了我就把钱给人家,我要卖不掉我就把东西还给人家,这叫活拿。然后我看了看那个窝呢,我觉得那俩窝挺新的。换句话说那两个瓶子离散这个盒的时间不应该很久,能看出那个痕迹来,然后这个事就过去了,也没买过去了。过去了很久以后,有个人跟我说他买了一盒摇铃尊,然后我脑子就一愣。我说你那东西能拿过来让我瞧瞧吗?就另外这个人拿这个盒子让我瞧,我一看就是那个东西。但是里头确实三个摇铃尊都在里面,然后我就想当时是什么缘故他只给我看一件,不给我看三件呢?他买走了多少钱他也不会说,后来我就找到那个人,我就问他。我说当年这个东西并没有失散,你给我看的时候为什么不看全呢?他说这事我很后悔,我当时我因为贪心太重。他说我从人家拿出来的时候是仨,我把俩留在我们家了,我给你看一个呢,我是想这一个就把仨钱全卖出来了吗?我不是卖了这一个,我不就白落俩吗?所以收藏的时候有时候不能太贪心,你过于贪,如果当时你搁进俩去,你说少了一个你留一个,这还有情可原。人家本主,后来我打听那个事人家本主就要60万,他想一个买60万,自己白落俩,这个心比较大。有时候说心有多大,天地就有多大,但是你不能老站在顶峰,让人家都在低谷里头,收藏也是这样,如果你有这么一个机会获得这样一个非常难得的收藏机会,你应该跟大家共享。结果他也没有做成这个生意,又给人送回去了,又送回人家本主,本主过了很久又卖给别人了。所以就把机会给丧失了。

    釉里红是中国陶瓷中的一个非常罕见的品种,烧造的难度是非常大,所以在历史上只有鼎盛时期它才能出现,即便在永宣和康熙时期这些品种也不是很多,所以从收藏角度上讲,釉里红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品种。由于过去的收藏观念,釉里红是大大的高于青花,但是我们今天对釉里红的认知是非常不够的。我们今天根本不能想像过去的价位,过去你拿一个釉里红,你拿一个青花,那没人会认为釉里红不如青花,可今天很多青花比釉里红卖得还贵。那么从这个角度上讲,今天就有很多机会在等待着你。我们讲釉里红是以纹饰作为表现形式的,它的特点是它要画较为具体的内容,除了早期的元代釉里红有那种大色块出现,后来的釉里红都是非常具体的纹饰。那么后釉还有其他的表现形式,不强调具体内容。你比如宣德的宝石红,雍正的祭红,其他的颜色也有相同的表现形式,比如永乐的甜白,宣德的青金蓝,弘治的鸡油黄,康熙的苹果绿,雍正的腌制红等等。这些都是单色陶瓷在陶瓷美学中一个重要的力量,那么我们下一讲就讲颜色釉。谢谢大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