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道修习是卓越的人生之基_深圳大方家塾

 maket218cyh 2016-04-16
武道修习最重要的目的不是为了表演、比赛或是打人,而是为了磨练我们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心性,一种不断突破自己、完善自己、磨练自己的培养手段,在艰苦卓绝的磨练中塑造出理想的人格。很多重要人生素质,是无法通过读书、听课获得的,练武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古代的贵族阶层以及各领域卓越之人,都是通过练武来提升自我的,因此,不懂得武道修习是作为国人最大的悲哀!
一、自古卓越之人皆是文武兼备
在中国古代很卓越的人,他们都是文武双全的,只是他们在某一领域过于突出,因此忽略了他武道的方面。“诗仙”李白,伟大的诗人,然而少有人知晓李白其实是一个武林高手,他周游天下皆佩剑而行,是路见不平的侠客,他的《侠客行》:“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我们从诗中便能体会到李白的侠义之风。据李长之的《李白传》记载,李白好友吴指南得重病去世,李白为友守丧期间,来了一只猛虎,此时李白如逃走,猛虎便会撕食吴指南尸体而不会追赶他。但李白为了保全朋友的遗体,竟冒着生命危险与猛虎对峙,最后终以手中剑逼退饿虎。若李白复生,知晓后人称之为诗人,还是“浪漫主义诗人”,在那个“诗言志”、鄙视玩弄文字的时代,只怕也会是吐槽无力吧。
武道修习是卓越的人生之基X

被后人尊为“书圣”的大书法家王羲之,酒后醉写《兰亭序》令他的书法名扬天下,千古流芳。但是他的职业却是一名将军,曾担任过临川太守、护国将军、右将军等,走在大街上百姓都称他为“王右军”。另外一个书法家颜真卿,他的武艺也很厉害,“安史之乱”时,他是二十四郡唯一守住了自己城市的太守,在颜真卿奏报送达朝廷之前,唐玄宗以为河北二十四郡皆已降贼,非常失望,感慨道:“二十四郡,曾无一人义士邪!”得到颜真卿的奏报后,唐玄宗颇感欣慰,这么大一个国家总还算有忠臣义士,说道:“朕不识颜真卿作何状,乃能如是!”。
美国《纽约时报》将老子列为世界古今十大作家之首,我们惊叹《道德经》中的智慧,同时很多内家拳高手从《道德经》中发现其思想与拳理相通,推断老子也是内家拳高手,并奉老子为祖师。经中说:“坚强者死之徒也,柔弱者生之徒也”,老子贵柔,有新闻称
一家人开车出门遇到车祸,大人都死掉了,而小孩子没事,因为孩子的身体是软的,大人的身体是僵硬的,如果遇到意外,外部强烈的冲击,活下来的往往是小孩子,他跑跑跳跳摔一跤没关系,但是老人僵硬的身体,颤颤巍巍的,如果摔一跤就是要命的事情。而内家拳也强调柔弱胜刚强,这一点和外家拳不同,练内家拳的人你会发现他的身体是很软的,练拳的过程就像揉面一样,越揉越软,越揉越坚韧,身体如果经过训练,会逐渐达到轻灵协调的状态。求的是“复归于婴儿”的状态,刚出生的婴儿身体软的和面条一样,成人之后便越来越僵硬,但是我们可以越练越柔,柔到极处便会达到“极柔极刚极坚强,无坚不摧”的境界。从《道德经》很多的思想我们推断出老子也是武道修习者,而且境界很高。
同时,包括孔子、庄子、孟子等诸子百家,张良、王阳明、曾国藩等历史上的卓越之人,均是文武双全的,文能安邦,武能定国。
二、武道修习是古代富贵人家提升身心素质的方式
清朝的雍正曾颁布“禁武令”,禁止民间练武,然而在皇族子弟内部,几乎个个练武,尤其是“康乾盛世”时期,文治武功是必须具备的素质,因此出现很多“马上皇帝”,致其整体素质公认为历史上最为杰出的。但是他们尚武的核心目的并非渴望像明成祖朱棣一样上阵杀敌,而是作为外族,统治一个偌大的国家,需要太多的能力和素质,无法通过学习和读书获得,必须通过练武习得。康熙帝极为注重自身尚武精神的培养与发扬,并且开创了皇子教育的“家法”制,强化对皇子们骑射武功的教育,尤其是尚武精神的培养,他在承德建造避暑山庄的初衷不是为了避暑消夏,而是专门作为给后代子孙们骑马涉猎的练武场。康熙和乾隆在皇帝当中是比较长寿,严重超出皇帝们的平均年龄,而且子女众多,可见他们的身体非常好,均与其长年练武有关。
武道修习是卓越的人生之基
三、日本民族的尚武之风
日本作为一个资源匮乏、国土狭小的民族,不但在我们熟知的甲午战争、抗日战争中令我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也是俄、美等强国不愿面对的国家,同样吃了很多苦头,最终美国在二战中的胜利,是依靠强大的物资后援才打败日本。日本之所以如此顽强,在于其强大的精神力量,在于武士道精神,他们将荣誉看得比生命还要重要,因此我们发现在战中少有日本官兵投降做俘虏的,这种素质和精神造就了日本成为世界上最有竞争力的国家。自古以来在日本就设立很多武馆,很多小孩子从小就开始武道修习,接受严格的训练,他们相信尚武可以培养一个人的气质和精神,在现代也有很多日本年轻人,他们都不是专业“武术”家,他们有自己的职业,却练武来提升自己的社会竞争力以及精神品质,相比来说,国内的武馆练的往往有些花拳绣腿。日本当年其实是我们的小学生,其尚武精神可以追溯到唐朝,唐朝举国上下皆有尚武之风,“宁做百夫长,不做一书生”,是当时的价值取向,李、杜等诗人皆腰中佩剑,因此后来日本武士配刀也是这个原因,但是宋朝之后为了方便皇权的统一,实行了重文轻武的政策,尚武之风便渐渐远去,民风也逐渐积弱,武人的地位逐渐下降,同一时期的日本建立起以武士为中心的武家社会,武士代表了日本的精英阶层,武士道也由此产生。日本地图狭小,人口少,如果不是全国尚武,很容易遭受外族侵略,忽必烈的铁骑横行天下,两次入侵日本却均宣告失败。同时,日本灾害频发,地政、海啸是常有的是,他们需要从精神上树立起坚强不屈、临危不惧的精神品质,而明清之后,国人逐渐认同“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价值观,将科举考试作为华山一条路,其精神品质也继续积弱,一旦发生战争,只有任人宰割的份。
武道修习是卓越的人生之基
四、现代企业家推广太极拳
在物质文明逐渐提高的今天,人们更希望精神层次的提升,尤其是那些已经在世俗世界中获得成就的人,比如中国的一些知名企业家: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已经在北京的六星级酒店建立了太极拳馆;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执行官马云,要求公司七千人必须练太极;证大集团董事长戴志康,也已经在他六星级酒店的顶楼开设了两层的太极院……
武道修习是卓越的人生之基
马云作为商界精英为大家所熟知,其实除此之外,马云是一个太极拳的忠实爱好者,马云很小的时候就痴迷打太极拳,并且专门拜过师,甚至阿里巴巴招聘时也会要求应聘者打段太极拳。在解释为什么钟情于太极拳时,马云说:“越学习太极越发现,其实我做企业,无论是企业内部员工的管理还是跟客户、跟竞争者的关系,几乎完全按照太极的宗旨。”太极拳不仅仅是一种古老的拳术,它还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在拳理、拳术之中充满了中国式的哲理和东方智慧。不但能运用于企业管理,同样也是一本职场生存的宝典、职场智慧,作为一位善于思考的商人,马云关于太极拳的感悟:“人要活得长,要少动;要活得好,要多动。人生和公司一样,要想活得又长又好,就得练太极拳,慢慢动。”太极拳讲究快慢张弛,互联网公司运转节奏快,马云试图通过太极文化消除同事们内心的焦躁。功夫巨星李连杰在马尔代夫经历了海啸,与死亡擦肩而过之后,他开始更仔细的思考人生,将推广太极做为他后半生最有价值的事业。后来他和马云一拍即合,最近几年两个人合作推广太极拳,在杭州建立了太极禅院。马云也表示:“只要条件允许,它会在世界各地落地开花,成为传播传统文化的的新阵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