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机工代替手工,颠覆时代还是一场闹剧?

 文山书院 2016-04-16
机工代替手工,颠覆时代还是一场闹剧?
两者艺术性、灵活性悬殊 未来或会两极分化,业界呼吁加强手工艺保护

    位于湖南大剧院一楼的祥绅玉宝里有不少国家级大师的作品,这些作品从构思到完成往往历时半年甚至更久。

    清心师傅在工作室手工制作核雕。

    众所周知,如今的手工艺品市场上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机工作品。随着时间推移,这些使用机器大批量生产的工艺品在外形的雕刻塑造上也日趋精致。这不由引发了人们更深层次的担忧,在未来人工智能的环境下,机工是否会彻底取代手工?

    机工“叫板”手工?

    为了解机工在玉雕行业中的市场占有率,记者来到了位于湖南大剧院一楼的祥绅玉宝。老板申淅铭介绍,如今市场上的玉雕大致分为三种,一种是纯人工雕刻的,一种是由机工雕刻后再经人工手修的,还有一种则是纯机工雕刻的。而在祥绅玉宝,只有百分之五的产品是来自于机雕加手修,其余的绝大部分都是纯手工雕刻,纯机器雕刻的几乎没有。“机雕的和田玉不被消费者认可,很多顾客听到是机雕的就不要了。”申淅铭如是说。

    然而,纯手工制造的市场占有率在核雕行业似乎并不乐观。记者在淘宝上随手输入“十八罗汉手工核雕”的字样,网站首页随即弹出大量售卖信息,这些核雕被标注着200—1000元不等的价格,价格最低的单颗“罗汉”只要0.99元。

    纯手工核雕竟然如此廉价?带着疑问,记者咨询了株洲清心核雕负责人、在核雕业有着五年从业经验的清心师傅。清心师傅告诉记者,核雕行业机工泛滥,这些带着纯手工制造字样的核雕都是典型的机工。“网上销售的机器工比例在80%,而且还有一部分是机器做出来后手修一下冒充纯手工出售的。”清心师傅透露,网上同款的纯手工十八罗汉核雕在自己这里可以卖5000—6000元,而如果遇到极好的料子和极其精细的雕工,价格过万也是常有的事。

    无独有偶,湘绣业也面临着与核雕业相似的窘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柳建新的女儿刘雅告诉记者,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市场上确实充斥着越来越多的机工刺绣,而这些由机器完成的绣品,只能称为刺绣,而不能称为湘绣。

     机工的市场又在哪 

    一串纯手工雕刻的十八罗汉核雕手钏售价动辄过万,而相同款式机工雕刻的产品却普遍只能卖到几百元。手工与机工,二者间质量上的差距可想而知。可为何在质量差距如此悬殊的情况下,机工雕刻反而能够赢得庞大的市场?

    “手工出作品速度慢,以一串双面十八罗汉为例,快一点要将近20天,如果要做到极致的话,甚至要两个月。而机工只需要几个小时就可以批量生产,价格便宜很多。”清心师傅认为造成机工雕刻在市场上走俏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因为绝大部分核雕玩家对工艺不了解,仅仅是出于跟风的心理购买。而手工出品的核雕价格相对高,其购买力与之不成正比。机工核雕低廉的价格恰巧弥补了新手对于核雕的初级要求空缺,因此给了机器工一定的机会。二是因为近些年来文玩渐渐成为一种潮流,商家以赚钱为唯一目的进行恶性炒作,导致机工核雕在市场泛滥。

    “绣二代”刘雅也给出了相似的意见:“机器生产成本低廉且耗时短,可以大批量复制。”此外,刘雅认为服装制造业对机器刺绣的需求也对行业产生了一定影响:“机绣在服装制造中运用比较多,因为其耐磨性好,而手工刺绣则更为娇贵。”

    即便是在手工制造环境稍好的玉雕行业,机雕成本低廉也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湖南省知名玉雕大师曾令辉告诉记者,以一个4cm×6cm的玉雕挂牌为例,制作纯手工雕刻的挂牌,按每天工作六小时的时间计算,至少需要三到五天的时间方能完成,而电脑雕刻的话只需要三个小时。当然,二者之间的售价也是天差地远,前者的费用大概在数千元,如果料子好一点,甚至能达到一两万,而后者最多只要五六百元。

    ■文/见习记者 蔡旻旼

    比对

   性价比:有50至100倍的价格差

    在工艺品行业中,纯手工制造的价格比机工制造要贵得多。以玉雕为例,申淅铭告诉记者,机工雕刻的费用最多不会超过800元,而手工雕刻,即便是最普通的师傅收费也要2500元起,省级大师要4000元到上万元,而国家级大师则按每克50元甚至上万元的单位价格计算, 50克一件的产品手工费用能达到几万甚至几十万不等。

    “核雕行业也同样如此,相同题材的作品,两者的价格可以形成将近50倍甚至100倍的价格差,名家作品更为昂贵。”清心师傅这样说道。尽管机工作品远比手工作品便宜得多,可仍有相当的客户群体对手工作品趋之若鹜。

      艺术性:手工作品被赋予灵魂

    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以玉雕行业为例,申淅铭认为,一块好的玉料,除了其本身质素外,更需要通过玉雕大师的智慧,经过长时间的想象与构思,最终被赋予灵魂与意义。而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将会在藏家把玩的过程中逐渐呈现,并激发其无限的想象力,充分体现了其艺术延展性。而机器雕刻的作品通常比较粗糙,很难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更经不起藏家的反复玩味与推敲。“手工作品蕴含的不仅是雕工,还有作者巧妙的构思以及多年从事手工雕刻练就的独一无二的刀法。”清心师傅如是说。

     灵活性:机工作品往往千篇一律

    清心师傅认为,手工比起机工还有一个明显的优势是具有灵活性。“手工作品从选材这一步就已经拉开优势了,选料、构思、构图、因材施工、细节处理,这些都是机工不具备的。”记者了解到,机器的模板都是固定的,机工所呈现出的作品往往千篇一律。而手工则不然,手工可以通过原料的材质、形状寻找不同打磨方案,并在创作过程中不断挖掘新的灵感。同时,机工很难改变原材料本身的特点,而手工则可以充分运用其灵活性,不仅可以在创作中去掉原材料的瑕疵,更有可能化腐朽为神奇,将原本的瑕疵变为亮点。

     收藏性:手工作品增值空间大

    在祥绅玉宝珍藏着一块镇店之宝——托钵罗汉。托钵罗汉是国家级大师崔磊的玉雕作品,重约1800克,在2014年被评估价值60万。据申淅铭透露,崔磊大师如今的身价水涨船高,而这座托钵罗汉的价值更是难以估量,一旦流向市场,一定会有大批人马争相抢购。“这个行业资金回笼慢,但是没有损耗,风险小。所以越好的产品越有收藏价值,增值空间越高。”申女士认为,比起机工作品,手工作品还具有收藏性,而机工则完全不具备,更没有增值空间。

     唯一性:每件手工作品不尽相同

    除了手工作品的艺术性、灵活性、收藏性外,被提及最多的是手工作品的唯一性。刘雅告诉记者,在手工创作的过程中,每一件作品都不会是完全相同的。“手工创作者是富有情感的,不同于电脑定制的模板,它会随着创作者的情感变化而变化。同样的题材,同样的图案,可能创作者心态不同,表达方式也不同”。清心师傅认为,每一件手工作品从最初的构思开始,都会被赋予不同的思想情感,具有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而机工作品则是大批量的重复。

       观点

   手工艺

    需要被保护和传承

    未来机工是否会取代手工,记者仍然得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在行业未来的发展中,会逐渐向两个极端分化。”清心师傅认为,好的手工将会越来越贵,而机工则会越来越便宜。随着新手玩家慢慢成长,他们对工艺品的要求会逐步提高,最终机器还是满足不了所有玩家的需求,消费者仍然会投向手工的怀抱。但是机工肯定会一直存在,因为不断会有新手玩家入门。

    而刘雅女士的态度显然没有这么乐观,她认为手工业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在工业化时代,机器成本低廉,虽然机工不能完全取代手工,却会使手工业者受到巨大冲击,生存越来越困难,甚至会濒临消失。“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保护才不会被取代,而这些需要国家大力支持与投入,保护好手艺与人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