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史知识】中国美丽的传统爱情故事

 茂林之家 2016-04-16


今天是七夕节,这一天又被称为乞巧节,是女性向织女乞求智巧的日子。现代人将七夕视作中国的情人节。今天,我们就来讲讲中国古代几个脍炙人口的爱情故事。


▲牛郎织女



牛郎织女的故事是中国最著名的民间传说之一。传说天上的王母娘娘的外孙女看上了人间放牛的牛郎。二人结婚后生下了一男一女,十分恩爱。但天庭不容,王母将织女捉回。牛郎身披老牛皮携儿女追逐。王母用发簪在二人之间划出一道天河。从此,牛郎和织女只能天各一方,化为牵牛星和织女星,在每年的七夕二人才能靠喜鹊桥相会。


这个故事是从牛郎星和织女星演化而来。牵牛、织女之名《诗经》中就有。汉魏间,两星开始人格化。汉代的乐府诗《迢迢牵牛星》有关于他们的歌咏。南朝梁的《荆楚岁时记》中有故事的较早面貌。里面说:天帝的女儿住在天河的东边,她年年在织布机上劳作,织出锦绣天衣,都没空打扮容貌。天帝可怜她,准许她嫁给天河西边的牵牛郎,织女出嫁后荒废了纺织的工作。天帝大怒,责令她回到天河东边,只许他们一年相会一次。每年入秋的第七天,喜鹊的头顶会突然秃去。相传这天牛郎和织女在银河的东岸相会,以喜鹊为桥梁,所以喜鹊头上的毛都被踩秃了。


牛郎织女的故事在流传演变中,融进了人们对二人的同情,增加了理想的成分,还衍生出许多变异的说法。如在内蒙古地区的流传中,老牛就成了帮助牛郎战胜哥嫂的助手,并且有岳父考验女婿的情节。牛郎忘了织女嘱咐的话,结果被天河所隔。




▲孟姜女




孟姜女的传说流传了千百年。传说,秦始皇修长城四处抓壮丁,孟姜女的丈夫万喜良被抓了去。结果被活活累死,还被埋在了长城里面。孟姜女千里送寒衣,闻听此话,放声大哭,哭声感天动地,哭倒长城八百里,现出了丈夫尸骨。秦始皇见孟姜女美貌,欲纳为妃,并答应了她披麻戴孝为丈夫发丧的条件。孟姜女最后投海而死。


孟姜女的原型为春秋齐国的杞梁之妻,在《左传》中是一个知礼的妇女形象。杞梁攻莒战死,齐侯欲郊吊,杞梁妻因郊中不是吊丧之地加以拒绝,齐侯不得不改在杞梁家里吊唁。传说从此发端。汉代已经派生出杞梁妻哭倒城墙(或山),负尸骨归,最后投水而死的情节。北齐屡筑长城,徭役繁重,民间多征夫怨女。杞梁变成被打杀的筑城民夫,杞梁妻成为寻夫认骨、哭倒长城的人物。唐代《雕玉集》所引《同贤记》中,这个故事已成雏形。杞梁妻的名字被说成孟仲姿,并且有她滴血认夫尸骨的情节。在敦煌曲子词中,她正式被称为“孟姜女”。明清以来,孟姜女被说成是葫芦所生,由于葫芦(或瓜)牵连到比邻的孟姜两家,故名“孟姜女”。并增加了不少新情节,故事终于定型。明清时期,随着孟姜女庙、孟姜女坟等的建立,各地方志与碑刻的记述尤多。孟姜女的故事在各地戏曲、唱本中也成为常见题材。




天仙配


“天仙配”的男女主角分别是董永和七仙女。孝顺的董永卖身葬父,要在傅员外家为奴三年。他的孝行感动了私自下凡的玉帝的第七女七仙女。两人以大槐树为媒,结为夫妇。七仙女一夜织锦10匹,帮助董永改三年长工为百日。百日期满,玉帝逼迫七仙女返回天庭。夫妻不得不忍痛分别。


董永的孝行始见于东汉末年武梁祠石刻画像。魏晋时期,曹植的《灵芝篇》和干宝的《搜神记》增加了天帝派遣神女下凡,帮助董永偿债的情节。唐代的敦煌变文和宋元话本《董永遇仙传》对故事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着重描写路遇、偿债、诀别等部分。增加了董永和仙女一起生活的时间,二人在生离时更加摧心恸肝。明代的青阳腔《织锦记》又丰富了变文和话本的描写,对后世戏曲有很大的影响。


我国很多地方戏种都曾演绎过“天仙配”的故事,其中以黄梅戏最为有名。今本黄梅戏《天仙配》是剧作家陆洪非根据老艺人胡玉庭的口述改编的。剧本剔除了董永与七仙女离合系由天定的宿命论思想,对七仙女的大胆、直率,董永的忠厚、淳朴,都有动人的刻画。1953年,由安徽省黄梅戏剧团演出。1955年,由严凤英、王少舫主演,并被摄制成电影。“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你我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等唱词,至今流传于神州各处。



黄梅戏老电影《天仙配》剧照




▲梁祝传说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传说已流传千年:东晋时,浙江上虞祝员外之女英台女扮男装去杭州求学。途中与书生梁山伯相识,二人一见如故,义结金兰。二人同学三年,英台深爱山伯,但山伯却不知她是女子。后英台回乡,梁祝分手,依依不舍。在十八里相送途中,英台不断借物抚意,暗示爱情。山伯忠厚淳朴,不解其故。英台谎称家中有九妹品貌与己酷似,愿替山伯做媒,可是梁山伯家贫,未能如期而至。待山伯去祝家求婚时,英台已被许配给太守之子马文才。后山伯被朝廷诏为鄞县令,但他忧郁成疾,不久身亡。英台被迫出嫁时,绕道去梁山伯墓前祭奠。在祝英台哀恸感应下,风雨雷电大作,坟墓爆裂。英台翩然跃入坟中,墓复合拢,风停雨霁,梁祝化为蝴蝶,在人间蹁跹飞舞。


记载梁祝传说的最早文献是初唐梁载言的《十道四蕃志》。晚唐张读的《宣室志》中基本上有了这一传说的全貌。梁祝传说在元代已经改编成戏曲。明代则有《同窗记》,还有《英伯相别回家》的单出戏曲。《山伯千里赴约》《楼台会》《祝庄访友》等都是以这个传说为题材的戏曲传统剧目。现代戏曲有川剧和越剧的《柳荫记》与《梁山伯与祝英台》等。文学、音乐、舞蹈等领域也都有根据梁祝题材创作的作品,具有广泛的影响。



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




▲白蛇传说


白蛇传说讲述的是蛇仙白娘子与许仙的爱情故事。修炼有成的白娘子通过一系列有意的安排,与许仙相见、相爱、成婚。婚后夫妻在镇江开药店为生。与白蛇有仇的蛤蟆精变作法海和尚,唆使许仙让白娘子在端午饮下雄黄酒,现出原形。许仙吓死。白娘子与青蛇所变的小青盗得仙草救活许仙。法海又将许仙骗至金山寺,使夫妻分离。白娘子与小青水漫金山大战法海,但白娘子因有孕未能取胜,回到杭州。在西湖断桥白娘子与逃出来的许仙相遇,夫妻团圆,并获贵子。法海又将白娘子镇于雷峰塔下。故事结局,一说小青苦修法术,后来毁塔救出白娘子,并一起打败法海,并将他定在螃蟹的肚脐内;一说白娘子的儿子中了状元,救出母亲。


这一传说雏形可追溯到宋代,最初可能起源于民间发现巨蟒的传闻,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唐传奇《白蛇记》的影响。传说在流传中的发展大致有四个阶段:以《西湖三塔记》和明末《警世通言》中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为代表的前两个阶段,强调的是白蛇的妖性,写人妖间的感情纠葛,主题是歌颂佛法无边、镇压妖魔。以清初传奇《雷峰塔》和田汉改编的京剧《白蛇传》为代表的后两个阶段,歌颂白娘子追求自由爱情,突出女性的反压迫意义。多种戏曲和多部影视剧都演绎过这段爱情传奇。



京剧《白蛇传》


文史天地』伴你欣赏历史的精彩片段

我们为你介绍历史上的重要人物,讲述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如果您有更多关于历史的精彩内容可以通过我们分享给大家。

订阅:点击大标题下的?文史天地-->再点击?关注 按钮即可订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