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生之学

 11jiuge 2016-04-17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生之学”

  ◎“生生”这个名词的含义

  △“生生不息”之意。生命不停地繁衍、生长(天地之自然功能、天地之大德)易系词:“天地絪缊,萬物化醇;男女構精,萬物化生。”“生生之谓易”,“天地之大德曰生”。

  △使生命生存得健康、完美

  ◎“生生之学”的提出及其所包含的内容

  △“生生之具(术)”与“生生之道(理)”构成“生生之学”。

  前者探讨对人的生命的认识,如生命的来源、生命的价值、生命保养的原则、生命与天地万物的关系等等。

  后者探讨维护人的生命健康的各种方法,包括得病后的治疗方法(“中医”)

  △“生生之学”包括:繁衍生命、延续生命、珍爱生命、保护生命、尊重生命、管理生命、提升生命质量等内容。

  △“生生之学”包括:“养生”和“治疗”的道理和方法、手段、工具等。相当于传统文化中讲的:贵生、尊(遵)生、[善]摄生、卫生[之经]、养生等。

  △“生生之道”通过“生生之具”来落实,“生生之具”要以“生生之道”为指导。所谓“以道统艺,由艺臻道”。

  △陆广莘归结中医药学的学术思想为:“循生生之道,助(培)生生之气,用(凭)生生之具,谋(收)生生之效”。

  ◎“生生之学”以“养生”为本,“治疗”为辅。(“不治已病治未病”,“有病不治常得中医”)

  【"养生"最早见于《庄子·养生主》,所谓"生",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保养、调养、补养、护养之意。】

  △英国学者李约瑟曾说:在世界文化当中,唯独中国人的养生学是其他民族所没有的。

  【丹溪心法(元·朱震亨) 與其救療於有疾之後,不若攝養於無疾之先,蓋疾成而後藥者,徒勞而已。是故已病而後治,所以為醫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攝生之理。夫如是則思患而預防之者,何患之有哉?此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之意也。

  昔黃帝與天師難疑答問之書,未嘗不以攝養為先,始論乎天真,次論乎調神,既以法於陰陽而繼之以調於四時,既曰飲食有節而又繼之以起居有常,諄諄然以養生為急務者,意欲治未然之病,無使至於已病難圖也。】

  △养生的意义,实际上就是要我们把观念从看重"人的病"转变为看重"病的人"。也就是我们学会管理自己的身体和健康。(现代医学对病的重视程度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可是对于人的重视就显得不那么令人满意。结果怎么样呢?医院人满为患,生活中依然大吃大喝。)

  △“养生”与“治疗”的关系:养生是防病(保持身心健康)、养病(使之自愈),而不是治病;养生不能保证人绝对不生病,“百密尚有一疏”。

  △养生首先要端正观念,一是尽其天年,无疾而终,而不是延长生命的时限,二是提高生命的质量。长寿重要,生命质量更重要:身心健康地活着,安详无疾地死去(不是苟延残喘地活着,病痛万分地死去)——是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养生的根本理念和目的。

  【天生阴阳,寒暑燥湿,四时之化,万物之变,莫不为利,莫不为害。圣人察阴阳之宜,辨万物之利以便生,故精神安乎形,而年寿得长焉。长也者,非短而续之也,毕其数也。毕数之务,在乎去害。何谓去害?大甘、大酸、大苦、大辛、大咸,五者充形,则生害矣。大喜、大怒、大忧、大恐、大哀,五者接神,则生害矣。大寒、大热、大燥、大湿、大风、大霖、大雾,七者动精,则生害矣。故凡养生,莫若知本,知本则疾无由至矣。《吕氏春秋·季春纪》】

  △养生以“顺应天道”为根本原则:顺四时昼夜,法阴阳五行,达于“阴阳平衡”、“五行调和”、“中和为用”(“动态平衡”)、“天人合一”、“天人感应”(“整体关联”)。

  【“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灵枢》)】

  【“循天之道以养其身,谓之道也。……能以中和養其身者,其壽極命。”】

  △“养生莫若知本”、“养生必先养心”养心,包括情绪与心胸(情志)。古人崇尚“一生淡泊养心机”古人说:“常观天下之人,凡气之温和者寿,质之慈良者寿,量之宽宏者寿,言之简默者寿。盖四者,仁之端也,故曰仁者寿。”“德者寿”。【“心乱百病生 心静万病除”“养生要在养心 养心要在养德 养德要在明道 明道要在践行”】

  ※ 生则谨养,谨养之道,养心为贵;孟夏纪第四<尊师>三

  ※ 知生也者,不以害生,养生之谓也;知死也者,不以害死,安死之谓也。孟冬纪第十 节丧

  【夫形体者,特生之具也,非所以生生也。生生乃以素朴为体,以气为元,以神为形,此乃生之宫庭也。《太平御览》《玄子经》】

  △养生与营养、食补、药补 养生与运动、静修

  △养生的路向:从生理、心理、哲理三个路向入手:【“节欲、养情、明理”】

  生理:饮食男女、起居劳逸

  【食能以时,身必无灾。凡食之道,无饥无饱,是之谓五藏之葆。《吕氏春秋·季春纪》】

  如能节满意之食,省爽口之味,常不至于饱甚者,即顿顿必无伤,物物皆为益。痹论云: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脾胃一衰,何病不起。

  心理:喜怒忧思惊恐悲(见前“去害”)

  哲理:天地、社会、人生(身心)

  嵇康曰:养生有五难,名利不去为一难,喜怒不除为二难,声色不去为三难,滋味不绝为四难,神虑精散为五难。

  △王夫之的六然、四看

  所谓“六然”就是“自处超然”,超凡脱俗,超然达观;“处人蔼然”,与人为善,和蔼相亲;“无事澄然”,澄然明志,宁静致远;“处事断然”,不优柔寡断;“得意淡然”,不居功自傲,忘其所以;“失意泰然”,不灰心丧志,轻装奋进。

  所谓“四看”,就是“大事难事看担当”,能担当得起;“逆境顺境看襟怀”,能承受得了;“临喜临怒看涵养”,能宠辱不惊;“群行群止看识见”,能去留无意。这样才能做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当行则行,当止则止。

  △值得关注的“艺术(文)养生”(走出自我,与人交流,欣赏自然之美,欣赏生命之美,热爱生命、关爱他人)【“先王之制禮樂也,非特以歡耳目、極口腹之欲也,將以教民平好惡,行理義也。”吕氏春秋 仲夏紀<適音>】【艺术应当起“陶冶性情”、“净化人心”、提升人生、和谐社会的功能,不应当把艺术异化为拼比技巧、追逐名利、刺激感官、煽动人欲、腐蚀心灵、污染社会的玩物。】

  【“师天地,心广大;顺自然,致中和”】【“法无定法,因人而异,理有常理,顺其自然”】

  △养生要点:热爱生命、生活——生活自然、简朴——保持一颗善良心、平常心——树信心、重实践、贵坚持

  【忘机便是长生术(唐寅句) 无念诚为自在方】

  【青菜萝卜糙米饭 瓦壶井水菊花茶(郑板桥联)】

  【事能知足心常泰 人到无求品自高(纪晓岚联)】

  【无求便是安心法 不饱真为祛病方(张之洞联)】

  【拍拍打打 蹲蹲起起 扭扭捏捏 溜溜达达

  嘻嘻哈哈 大大咧咧 松松垮垮 从从容容】

  【“非养生难也,闻道难也;非闻道难也,行之难也;非行之难也,终之难也。(葛洪《抱扑子》)”】

  【保生四要:“节饮食 慎风寒 惜精神 戒嗔怒”。“八字诀:童心、蚁食(少量多餐)、龟欲(心境淡泊)、猴行(多运动)”。“三通:血脉要通、心气要通、胃肠要通,要达到吃得下,睡得着,拉得净,放得开”。】

  ◎“治疗” 原则:△治本为本,标本兼治, △“治”、“养”并重 △促自我修复、自我痊愈——西方的“顺势疗法”和“自然疗法”。

  顺势疗法

  各国的医生均逐渐了解在这个世界上并没有一种可治愈疾病的神奇炮弹。由于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生理化学、营养、遗传因子及人生观,在不同的生活环境、文化背景的影响下而产生了不同的反应,传统西方医学使用相同的药物来治疗患有同类疾病的个体的做法,不外是控制疾病而并非治愈疾病。医疗科学已清楚地指出:疾病并不是一个可分割的实体或可隔离的攻击目标,而是生命力的不平衡的表现。

  陈(树祯)博士将向读者展示顺势疗法对一切疾病的治疗,均以增强机体的整体痊愈能力和重获自身稳定或达到平衡为治疗目标。

  加里.J.哈迪写的前言

  顺势疗法,我把它喻为中国传统医学的战友。首光,它们的治疗目的是相同的—通过调整人体机能的平衡,来达到祛病强身用健康人的效果;其次与传统西方医学压制疗法截然不同。

  金乐学的前言

  顺势疗法的特点:

  1.相同定律

  2.宏观诊断

  3.整体治疗、因人而异

  4.赫尔凌的痊愈定律(从上到下,从内至外,从重要到次要)

  5.无穷小剂量(稀释振荡)

  6.测试药物的方法(用健康人测试)

  ◎《汉书·艺文志·方技略》的理念

  【 医经者,原人血脉经落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度箴石汤火所施,调百药齐和之所宜。至齐之得,犹磁石取铁,以物相使。拙者失理,以愈为剧,以生为死。

  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辩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及失其宜者,以热益热,以寒增寒,精气内伤,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故谚曰:“有病不治,常得中医。”(钱大昭曰:今吴人犹云:不服药为中医。《汉书辨疑》)

  房中者,情性之极,至道之际,是以圣王制外乐以禁内情,而为之节文。传曰:“先王之所乐,所以节百事也。”乐而有节,则和平寿考。及迷者弗顾,以生疾而陨性命。

  神仙者,所以保性命之真,而游求于其外者也。聊以荡意平心,同死生之域,而无怵惕于胸中。然而或者专以为务,则诞欺怪迂之文弥以益多,非圣王之所以教也。孔子曰:“索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不为之矣。”

  方技者,皆生生之具,王官之一守也。太古有岐伯、俞拊,中世有扁鹊、秦和,盖论病以及国,原诊以知政。汉兴有仓公。今其技术晻昧,故论其书,以序方技为四种。】

  【隋书·艺文志 医方者,所以除疾病,保性命之术者也。天有阴阳风雨晦明之气,人有喜怒哀乐好恶之情。节而行之,则和平调理,专壹其情,则溺而生火。是以圣人原血脉之本,因针石之用,假药物之滋,调中养气,通滞解结,而反之于素。其善者,则原脉以知政,推疾以及国。《周官》:医师之职“掌聚诸药物,凡有疾者治之”,是其事也。鄙者为之,则反本伤性。故曰:“有疾不治,恆得中医。】

  ◎“生生之学”最全面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哲学)的根本观念和思维方式

  中国哲学是以探讨生命为中心的哲学

  △其核心理念是:天人相应(天人合一) 身心一体

  △其基本理论构架是:阴阳五行 脏腑经络 气化传变

  △其重要原则是:

  ※ 治未病:明“生生之道”——摄生、养生、卫生——节欲、养情、明理

  ※ 促自愈:用“生生之具”——通闭解塞、推齐致平

  ※ 重治本:找病因

  ※ 尚差异:地域差异 时令差异 体质差异

  △其养治重点是:重治人——“中医治人,下医治病” 重预防——“有病不治常得中医” 重自愈——“不服药为中医” 重治心——养治都关注心

  △与中国传统文化(哲学)相应的理论、观念和方法

  ※ 整体关联 ※ 动态平衡 ※ 举本统末 ※ 自然合理

  ◎当今的现象,用《史记·扁鹊传》的一句话来形容:“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

  ※ 盖医之为道。所以续斯人之命。而与天地生生之德不可一朝泯也。

  ※ 医者生生之具。

  ※ 医虽方伎尔。然理微而道大。用广而功切。故称仁术焉。

  ※ 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 说山训

  【晋嵇含娱蜡赋序曰:玄象运而寒暑交,节会至而万物迁,天地之化,固以不停,况於人道之不变乎,是以百年忧喜相参,能达要终之数,悟生生之宜者,百世不过○明本作周。其人,大蜡之夕,虽天下同有,携金兰以齐馨利,贵得意以遣荣势,孰我尚哉。

  藝文類聚 卷第五 歲時下 蜡】

  因厚生而害生:【夫人之所以不能终其寿命,而中道夭于刑戮者,何也?以其生生之厚。夫惟能无以生为者,则所以修得生也。 淮南子精神训】

  【人莫不以其生生,而不知其所以生。人莫不以其知知,而不知其所以知。知其所以知之謂知道,不知其所以知之謂棄寶。棄寶者必離其咎。……寒溫勞逸饑飽,此六者非適也。凡養也者,瞻非適而以之適者也。能以久處其適,則生長矣。仲夏紀<侈樂>】

  ※ 精、气、神,生生之本也。精伤无以生气,气伤无以生神。

  ※ 顺承天时,以养生生之气。

  ※ 果能顺天之气以为气,寒暑温凉与天合气,不但志意安和而已,抑且生生之气,永固无虞矣。

  ※ 交通天地之气,和合阴阳生生不息之机。

  ※ 阴阳相推,生生不已,故得神全精复,与天地相久。

  ※ 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

  无病服药辨 谚曰:无病服药,如壁瑞安柱,此无稽之说,为害甚大。夫天之生物,五味备焉,食之以调五脏,过则生疾。……五味口嗜而欲食之,必自裁制,勿使过焉。至于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食之,补精益气,倘用之不时,食之不节,犹或生疾,况药乃攻邪之物,无病而可服焉。

  唐孙思邈言药势有所偏胜,……夫药以攻疾,无疾不可饵。

  洁古老人云:无病服药,乃无事生事,此诚不易之论。人之养身,幸五脏之安泰,六腑之和平。谨于摄生,春夏奉以生长之道,秋冬奉以收藏之理,饮食之有节,起居而有常,少思寡欲,恬淡虚无,精神内守,此无病之时,不药之药也。噫!彼数人者既往不咎矣,后人当以此为龟鉴乎。

  清 孟今氏:《医医医》

  古今天下之病,推而广之,不知几千万种,而一证又千头万绪,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诚不易言医治。约而言之,又不过外感、内伤两病,外感则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气为之,内伤则喜、怒、哀、乐、爱、恶、欲七情所发,合之所谓十三因也。然人能慎起居而适其寒温,自可以却外感,且外感除伤寒两感、温疫四感与中风之直中脏者,则俱可以不死,而世之多死于外感者,皆医药误之也。内伤则无不死者,何也?本非草木无情可治也。

  间尝窃论神农、黄帝、岐伯、仲景为外感之国手,若内伤则孔孟为国手,降而宋儒、明儒,旁及老庄、佛氏亦内伤之好手,其书千言万语,莫非治人性情,洵为内伤良药。惜古今天下人无一善读而觉者,古今天下医更无一梦见而觉者,故死于内伤者又不知何限。今特为世界医界大放光明,如此于岐景孔孟之书以及各大家诸大儒之语论一一寻绎,融会深长思之,则外感内伤无不毕治矣。明儒吕新吾先生有曰:以淡食为二陈,以寡欲为四物,以清心省事为四君子,无方之药,不名之医,取诸身而已。旨哉斯言,庶几与吾不谋而合,惟惜阐发未尽耳。吾尝于内伤之证,辄先以言语之药为治,其情并属病者,以情治情,无如皆以为迂腐,不但不服此方,且非笑之,而唯乞灵于草木,曷可得耶?

  治外感则歧景为国手。治内伤则孔孟为国手,降而宋儒、明儒以及老庄释迦,古今大词章家(诗古文词佳者,大可感发人之志气,宣畅性情,时一为之,亦足抒写郁抱)。它如各国诸哲学家亦皆治内伤好手,学人诚能祖述歧景,宪章孔孟,旁及诸子百家,则外感内伤无不毕治。此虽创论,实是至理。

  圣贤千言万语,无非使人节制性情,发抒性情。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天地位而万物育,又何有于七情之害,《论语》二十篇孔圣答诸贤之问,莫不各就其性情之偏而医之,《孟子》七篇,七年之病,三年之艾,如耻之莫若师文王与夫好勇、好货、好色之喻,心不若人则不知恶之类,亦皆因其所病而医之,此非孔孟治内伤之圣剂哉?类推者不可殚述,奈世人皆不知服此等药,以为自治而入圣贤之阶,有内伤者仍不肯服此等药,以为自治其情之剂,而唯乞灵于草木。不知草木之品,神农、黄帝、岐伯、仲景所以治外感也,若内伤则必须服圣贤语言之药,以情治情,自为节制,或藉草木之品,聊与宣通血气,始为治内伤者之至良法。医者苟能预诸此等良方,遇内伤者即以投之。内伤者如能顺受其治,则世界自无不治之内伤,且皆以自治而入圣贤之途,学人当亦闻所未闻也,西医不更闻所未闻乎。

  《医医医》卷三

  《内经》治病之法,针灸为本而佐之以砭石、熨浴、按摩、导引、酒醴等法,病各有宜,缺一不可,今世只一汤剂了事。 汤者,荡也,其行速,其质轻,其力易过而不留,唯病在经络、营卫、肠胃者其效最速,其余诸平病有宜丸者,宜散者,宜膏者,非各适宜则难奏效。若邪在筋骨肌肉之中,则病属有形,药之气味不能奏功也,必用针灸等法以适其宜,而委曲施治,病始无遁形。《灵》《素》两经,其详论脏腑经穴疾病等说,为针法言者十之七八,为方药言者十之二三。上古之重针法如此,然针道难而方药易,病者亦乐于药而苦于针,所以后世方药盛行而针法不讲。

  《医医医》卷三

  人禀天地之气以生,人亦因天地之气以病,医者不明三才相应之理,侈口言医,是犹出门而不由户也。天地只此阴阳,化生五运六气,人身亦只此阴阳,生成五脏六腑,万病莫不由五运六气五脏六腑所生。不深究夫气化之源,而徒执乎中西之见,皆属梦中说梦耳。

  《医医医》卷三

  曾国藩:治心以广大二字为药,治身以不药二字为药。 药能活人,亦能害人。 药虽有利,害亦随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