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栏|书画收藏要分清真伪流派(上)...

 书画雅苑 2016-04-17
作者/林永恒 编辑/郑涵

艺术圈和收藏圈里的人,常爱在天气晴好时,在艺术市场附近寻地方品茶闲话,最具代表性的聚会点就是与送仙桥古玩市场一河相隔的小茶坊,别看环境不起眼,来往的名家名人甚多,可谓是藏龙卧虎的地方。常有初涉圈子的新人也来这里,看是否有机缘和名家学习请教,由于知识经验的欠缺,他们中的多数人盲目跟风,收藏了时下一些人为功利目的拉帮结派自封的“某某画派”的作品,在请教一些德高望重的书画名家及有经验的收藏家时闹出了笑话。

由于传统中国书画从古至今经过历史发展,时间考验,业内专家名家考证推崇,业外公众熟知认可存在的正规书画流派众多,“艺缘”专栏将分上下两期逐一为大家介绍。

清代中期活跃于扬州地区的一批风格相近的书画家,总称为扬州八怪,属于扬州画派,关于八人的名字,说法却有出入,李玉棻所著《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中的“八怪”为李方膺、李鱓、罗聘、金农、郑燮(郑板桥)、黄慎、高翔和汪士慎,此外别家著书列名“八怪”的,尚有边寿民、闵贞、高凤翔等,说法各异并不统一,今人研究多从李玉棻说。扬州八怪生活在社会中层,均富有正义感,对官场贪污腐败,权贵巧取豪夺深有了解和不忿,结合自身遭遇产生了对社会现状的强烈不满,对于贫富不均,民众受难他们十分同情,常常代其发声;但因当时清朝处于闭关锁国所谓“盛世”时期,扬州八怪受的封建文化教育,其感慨和不满都有局限性,出仕则期望能造福祉,使百姓安居乐业,以维护封建社会秩序,绝意则归隐田园山林,洁身自好不随流俗,避世以清高自居。然而,他们无法摆脱对封建权贵的经济依附,因而常有极端痛苦的思想矛盾,既要愤世嫉俗,又要妥协求生;他们当中郑燮留下言论最多,可谓“八怪”中的思想家,李鱓的痛苦矛盾最多,成为被攻击主要对象。

扬州八怪在艺术观上注重个人风格特色,主张“自立门户”,针对当时扬州商品交易中商人唯利是图的现状,公开宣称自己的作品也要卖钱谋生,一改文人画家把绘画创作视为“雅事”的状况;在作品题材上,一方面传承了文人画的传统风格,以梅、兰、竹、菊、石等为主要描绘对象,除却表现孤傲、清高等思想外,还运用比喻、比拟,象征等手法,通过给作品配写诗文,赋予作品独特的思想表现,深刻的社会内涵;如郑燮(郑板桥)就惯以用竹声比拟民间疾苦声。尽管扬州八怪的艺术当时只在扬州及周边地区流行,却在传承中国水墨写意画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郑燮(郑板桥)《兰竹石》

(二)徐熙画派

五代花鸟画派的一支,也是中国画流派之一,代表画家为徐熙,其为人“志节高迈,放达不羁,以高雅自任”,擅画江河间汀花、水鸟、野竹、鱼虫,蔬果。他在《翠微堂记》中自诩:“落墨之际未尝以傅色晕淡细碎为工。”其笔触粗细兼有,纵横狂野却又灵动飘逸,志在标新立异。北宋郭若虚在著作《图画见闻志》、《论黄、徐体异》中有记载说“黄家宝贵,徐熙野逸。”又说“徐熙江南处士”,“多状江南所有,汀花野竹,水鸟渊鱼。”此派画风多为浓墨粗笔、略添杂彩,而笔迹清晰不隐,素有“落墨花之称”。

中国的花鸟画发展到五代时期趋向成熟,写实再现就是其成熟标志之一,始创于黄荃的勾线填色,初步奠定了工笔花鸟画的基础,具有开宗立派的重要意义,徐熙则以一介平凡布衣,惬意游戏笔墨,将当时已然成熟的水墨山水画技法融入花鸟画中,别有新意地开创了“落墨为格,杂彩副之”的“落墨法”花鸟画新风格,与黄筌的细笔重彩形成两大流派,虽在当时“诸黄”工致精细富丽艳贵的主流画风盛行下,徐熙被讥讽为“恶不入流”,排除在了皇家画院之外,但徐熙的求变恰恰适应了绘画由写实转向写意的发展趋势,此后一千多年间的中国花鸟画历经盛衰起落,绘画风格却一直在这两大流派的影响之下,其中徐熙的画风对后世的影响超过了“诸黄”。

(三)海上画派

十九世纪中叶(1843年)至廿世纪初期(1927年)时,一群活跃于上海地区从事绘画创作的画家,被称为海上画派,他们依赖于上海地区的繁荣发展,顺应画作为商品交易的风潮,真正以画为谋生的职业,擅于根据仕绅商贾的需求为其作画,题材多样,诸如表现吉祥寓意、道德品评、愿望理想的,甚至以喜怒哀乐为内涵的具有“情绪”性的创作,内容多以容易表现寓意的花鸟画为主,能根据订画者需求有效率完成,画风趋向民俗性的画作,为更快时间完成,既要满足订画者需求,又要在简笔中有一定的人文精神内涵,是很多画家追求的乐事,按画风可略为介绍如下:

1、民间画派者:专攻花卉的朱熊,师法白阳山人,笔法简单飘逸;习花卉的王礼,取径新罗、陈老莲等人,弟子有任颐(任伯年)等人;善人物花鸟的任熊,构图新奇且多变化,与任颐、任薰,任预被称为早期海派“四任”;钱慧安主攻人物、花卉次之,弟子众多;任熏,无论山水、人物,花卉皆师其兄任熊之笔法;任颐,人物、花鸟,走兽画技俱佳,画风更近民间现实主义;此派风格延续中上层社会中,传承的美学理念在文人画基础上加入通俗题材,且开始有西方式写生事实,开始影响近代五十年的中国画风。

任颐(任伯年)《松鹤双寿》

2、金石画派者:虽也有文人画形式,却融书法写意为主,尤为重要是开始使中国画形式化,书画皆佳的赵之谦,善金石考据,擅花鸟画,笔调涵有金石气质,以书法线条为行笔方式;以青藤、白阳为宗的蒲华,笔墨奔放肆意,朴实真率;吴昌硕书画印均为所长,行笔如写,画境质朴,力求画面平衡光整,齐白石、潘天寿等均受其影响;此画派特色均为强调书画同源,书法如同画法,以书法笔法运用于作画,力使笔墨古朴老辣。

3、其它有关海派画家甚多,诸如陆恢、吴石价、胡公寿,程璋等等,都直接或间接影响了后世书画发展,他们强调笔墨技法、重视师承渊源、继承传统文化、既要求古风,又结合现实,除却附庸风雅外,卖画教画以维持生活也是重点;换言之,由业余爱好到职业需求,使画作从随意到开始刻意量化的趋势,也起源于此时。

(四)吴门画派

明代中期随着政治清明,社会经济繁荣,在素称“丝绸之路、鱼米之乡”的苏州(俗称吴门),涌现出一大批卓有成就的画家,以沈周、文徵明、唐寅(唐伯虎)、仇英四家最为著名有代表性,人称“吴门画派”。他们的作品大多数表现了江南文人惬意自在、优雅闲适的生活情趣。

“吴门画派”四大家可谓各有千秋,其创始人沈周画功深厚,一生闲云野鹤,不慕功名,最富文人优雅气质,他具有近乎全面的文化修养,书法浑朴厚实,兼攻山水、人物,花鸟,中年画法细致严谨,用笔沉稳劲练,以骨力胜,晚年笔墨简逸豪放,气势甚强,所作不拘一格,率性寓有野逸之趣,成为明代复兴文人画的先锋之躯。

沈周的弟子文徵明,曾在年轻时为功名利禄所驱,受举荐入京为翰林待诏,后官场屡屡不得意,辞官回归故里,书画相伴终老。他的书画技艺也很全面,可谓深得沈周真传,画风清丽,笔墨含蓄,文徵明一生长寿而勤奋,经典传世作品甚多,子侄、弟子众多,门派画风传承至清初不衰,故而他也成为“吴门画派”中影响最大的人物。

文徵明的好友唐寅(唐伯虎),天资甚高,颖悟异常,年青时应试,即高中应天府(今南京)解元,后入京会试,因遭受舞弊案牵连下狱,被罢为吏。他一气之下绝意宦途,回归故里,放情声色,以贩卖诗文书画为生。 唐寅的作品大多都以工细为主,又兼有文人的笔墨,富有诗歌意境;书法遒劲飘逸、风格洒脱,绘画山水、人物,花鸟皆擅长,构图精致,画风雅俗共赏,深受民间欢迎。他因命运跌宕起伏,生活多趣,风流不羁,而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江南才子。

唐寅(唐伯虎)《云山访友图》

文、唐的画友仇英,虽出身于工匠,但却勤奋好学,创作态度十分严谨认真,所绘山水,人物精工细致,设色清丽,构图繁密,意境深远,文匠心独运,雅而严谨,为他人所不及。故而他的艺术成就也赢得画坛的尊重,成为“吴门画派”四家之一。

“吴门画派”是一个兼有职业画家、文人画家及画工的群体,它的出现和兴盛,既传承振兴了文人画,又根治规范了“浙派”末流技法的粗陋之习,推动了明代绘画蓬勃深入地发展。

本期“艺缘”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谢谢关注和喜爱,下期将继续为大家介绍米派、岭南画派、松江画派等,还有我们本土的巴蜀画派,敬请期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