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选购翡翠不得不知的这些“地方话”

 拉芳1984 2016-04-17

在翡翠圈内,经常听行家们说一些听不懂的行话,常常让我们这些收藏者摸不到头绪。本来就觉得翡翠里面水特别深,一听到行话,就又给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对于刚刚踏入收藏行列的我们来说,这些行话确实很陌生,然而行有行规,翡翠也有它独特的文化在里面,只要我们弄懂了里面的诀窍,顺口说几句,也会让人感觉我就是行家呢!

 

  种:也称“种份”这是一个模糊的概念,种的使用比较混乱,具体称呼五花八门。例如,按照透明度划分为“透明度高,则种好”,反之则种差;透明度很好的种称为“老坑种”,透明度差的称为“新种”,透明度介于两者之间的称为“新老种”;也有“玻璃种”(透明度很好)、“冰种”(透明度较好)等称呼。按照矿床类型有“老坑种”(即籽料)、“新坑种”(即山料)之分。按颜色和透明度的好坏,有“花青种”、“油青种”之分等等。

  

  水头:指翡翠的透明度。水头长或水头足表示透明度好。也常用“一分水”、“二分水”来形容翡翠的透明度。一分水是指可以看到3mm深处的矿物,二分水是指能看到6mm深处的矿物,能达到二分水的翡翠,其透明度就非常好了。水头长、水头足、或者一分水、二分水都只是一个定性的描述,而观察时候的光线强弱,对透明度都有明显影响。水头短、水头差是指透明度不好,也称为“干”。

  翠性:翡翠中单斜辉石的解理面或者晶面,对光的反射(有时反射光可发生干涉并形成干涉色),看上去呈片状、针状或星点状闪光,这种现象称为“翠性”行内人士形象的描述为“苍蝇翅”。一般来说,单斜辉石颗粒越粗大,翠性越容易看到。

  地子:也称“底子”。是指翡翠的质地,主要由结构、透明度及颜色决定。例如结构致密细致,透明度很好,似玻璃一般,称为“玻璃地”;透明度很差,呈白色者称为“干白地”;透明度较好,像藕粉一样,常常有粉色或者紫色的地子,称为“藕粉地”,等等。

  

  皮:也称“璞”,是指翡翠在风化过程中形成的外部风化层。皮的厚度有薄有厚,颜色有深有浅,主要颜色有黄褐色、棕红色、灰白色、黑绿色、黑色等。

  籽料:也称“老坑料,水石”,是指原生翡翠经大自然机械破碎、搬运滚磨,在山坡、河床等处堆积的砾石,一般呈浑圆形至圆形,俗称鹅卵石。籽料表层由风化作用形成的皮壳。由于经过漫长时期的磨蚀和水浸,其透明度较好,质地温润,一般优于山料。

  

  山料:也称:“新坑料”是指从矿山开采出来的原生翡翠矿石。山料表面新鲜,无风化皮壳,多呈带棱角的块状,透明度一般不如籽料。

  石花:是指翡翠中的白色絮状斑块。

  翡翠A货:指仅经过机械加工,其颜色、结构、透明度等均保持天然状态的翡翠,即天然翡翠。

  翡翠B货:对于那些含杂质较多品质欠缺的翡翠,用强酸清洗漂白(即腐蚀)以除去杂质。这样做,会使翡翠的结构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为了填平缝隙,增强其坚固性,往往需要做注胶处理,这种翡翠称为“B货”。时间久了,注入的胶质会渐渐变黄。

 

  翡翠C货:那些天然颜色较差,经过人工方法增色,例如染色,使翡翠产生理想的颜色,这种翡翠称为“C货”。利用人工方法使翡翠增色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方法。有些翡翠经过酸洗后,在注胶结固之前,还要增色处理,这种翡翠俗称为“B C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