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2 麻黄九禁
所以啊,刚刚用这个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事情来谈到这个性欲的问题的时候,其实整件事情都会让人感到有一种绝望。因为,其实补阳药它在一个人身上的作用,也可以说就是要帮助一个人从交感神经转到副交感神经那边去,那可是呢,需要吃补阳药的人其实往往就是他长期这个神经切换都很有问题的人。那你说如何能够做到这个神经是容易切换的,那我觉得我的标准答案都很像卫生署讲的大家来祈祷,就是一般人不太容易做到吧。我想庄子界的标准答案就是,不要被得失心所支配,就是做你觉得有意义,想做的事情,然后不管这件事情会让你赚或者赔都没有关系。那一般人好像不太行啊,一般人都会觉得同一件事情钱比较少啊,那就不要选它,那就科系比较冷门,就不要学,对不对?就是有得没得。所以一般人都被得失心所支配的状况。那既然这样子的话,就是活在恐惧的统治之中,那你要跳出交感神经的支配就非常的不容易了。那所以这个东西就是说起来一句话就讲完,但要做到我想很多人是做不到的。那我们就假设很多人都做不到这件事好了,那神经都切换不过来了,那这样子的人他如果涉入性行为,他的性行为多半也只是损耗阳气而已。那当然你可以说,对,他是不适合性行为的。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这个用补阳药不要有性行为的这个说法,在网路上传播开来之后呢,那当然我们也有一些同业帮人开补阳药治一些病的时候就有叮咛说:要记得哈,这个男生啊这个不要打手枪啊什么的,就这种啊。然后你就会看到那个病人,三天两天就在网路上面回忆说:医生,我已经忍了多少天啦,我是不是要继续忍下去啊。我就说神经病啊,就是当你这样子在压抑的时候,其实也是在交感神经的世界里面非常猛烈的要控制一个什么东西,那一样是交感神经的世界的大有帮助的一个活动啊。所以这样的压抑我不能说去发泄比较好,可是我也不能说这样压抑比较好,这是一个很麻烦的死胡同,就是我们会有这样的问题存在。 那我只能说或许有一些帮忙不大的通融的方法,比如说你尽快让这个人能够交心肾或者通阴阳,就是在破阴实之前你让那个人先能够交心肾或者通阴阳,比如说他的药里面你就加一撮生半夏,因为要一个人的交感神经切换到副交感神经最有效的药是生半夏。你在他的药里面加一撮生半夏,加一撮什么小米或者薏米,就是在里面放半夏秫米汤对不对?不然的话再放一点夏枯草,就是趁早让他能够达成这个自我切换的机能让他维持住,让他可以睡得好一点,让他可以比较容易切换过来,那这样子的话他至少性欲会比较淡一点,这种CASE会变得比较好处理,这样子。所以交心肾或者通阴阳的药要提前放下去,所以一旦要开大剂附子回阳的药,其实你放一点生半夏当做是辅佐的药是有意义的,因为你如果不放的话这人会越来越紧绷。一般人的心理结构的话啊,有的时候,当他遵守一些戒律的时候会越来越紧绷,所以这样子的事情还是要知道一下。所以我觉得禁止房欲跟房事我觉得都是一个已经陷入一个很难解决的死胡同了,然后再找到一些相当消极而妥协型的对应方案。就是禁欲这种事情对我来讲是一个非常消极而妥协性的作为,但是因为没有办法啦,因为大部分的人好像没有办法做到,武医家所说的房中术那个世界的事情,所以这个我们就知道一下。 再来呢,上次说这个慢性水肿还有个重要的方子是鲤鱼汤,那大陆这边关于鲤鱼汤的论文呢,我也今天有发给同学了,那这个的话他剂量都写得很清楚,所以同学就可以自己煮来喝。记得就是要处理肾脏的药的时候,我觉得慢性水肿的病其实历代很多医家都会说你要尽量不要吃到盐巴。那鲤鱼汤你说能不能调味呢?其实你调味看看我不反对,但是至少我们确定对肾脏会造成负担的盐是那个精制盐,所以至少你要放天然盐,就是海盐嘛,如果放海盐还会让这个汤不够有效的话,那你再不加盐。但是原则上我觉得一般性的肾虚的话海盐还不至于会造成多大的伤害,所以海盐可能可以放一放,就是可以调味道啊,葱啊姜啊自己加。那他这个讲义上面讲的说什么样的病可以加什么东西,那我觉得这个加法都很好,同学就回家自己参考。那基本结构大概是鲤鱼跟红豆嘛,然后还可以加一些药物啊,同学自己看,大概都蛮容易理解的。那慢性水肿到底什么时候我们需要用到回阳药,什么时候需要补充蛋白质呢?那我想鲤鱼汤的辨证点就是:当一个人是缺这个鲤鱼的蛋白质而造成这个病的时候,他的皮肤,水肿的地方你摸起来是会觉得比较烫手的。就是如果他的水肿是冷冷的水肿,就是摸起来没有什么特别的温度感的话,那这个可能就用附子剂就可以,但是如果他水肿的地方有阴虚发热,就是你摸他水肿的地方是烫烫的,那就是鲤鱼汤证。所以这个辩证点知道的话,我们就知道在附子回阳剂之外还有哪一种类型的水肿需要用到这样的荤菜,所以我们这些要晓得一下。我想辨证点都不用给太多,这种很单纯的比较好用。 接下来呢,我们要来上《伤寒杂病论》的条文了。那么我们今天呢来……当做复习一下啦,就是我们之前在教麻黄汤的时候,其实有快快带过的这个所谓麻黄九禁,就是“咽、淋、疮、衄、血、汗、寒。”然后再加上“心悸,尺迟微”对不对?这个所谓的麻黄九禁。但是我们那时候麻黄九禁讲的就是针对麻黄剂的一个使用要注意的事情,其实可能我们现在因为是自己学中医啊,所以没有很见多识广,但是其实在临床上面啊,是会遇得到的,就是有某一些人呢就是对某一类的药物有特别激烈的反应。比如说像我的干哥哥家里面,比如我的干姐姐跟干妈,她们两个人就是碰不得一点麻黄,感冒吃一点点有麻黄的药,葛根汤什么的,科学中药一滴滴,就心悸,人就慌掉,就她的体质上就是这样子。那当然我们也会说用大黄也是这样对不对?就是平常吃得很辣的东北人,大黄五钱六钱这样放,其实东北人吃的也不辣,我说两件事。平常吃得很辣的人跟东北人,大黄用的很重都不太会不会怎么样。那我们这种南方人大黄一钱,狂泻不止啊。就是你们同学还说有种逃兵亲张,就是生大黄磨成粉,然后带在身上,下毒在自己的茶水里面,然后呢只要一滴滴,因为台湾人对大黄的抵抗力很弱,所以吃了之后就会狂泻不止,西医怎么样验都验不出来,然后就说你在当地那地方得了脱水性痢疾,然后放了几天就把你放出来了,就在当地。很无聊哈,我意思只是说台湾人对大黄的耐受度很低啦,小孩子不要学。 那麻黄九禁呢,我刚才讲到说,哎,我们如果用一个中医传统的观点,我们可以说这个人气虚啦,血虚啦,阳虚啦,上火啦,这些种种理由,所以他不能够再用麻黄剂去发他的汗。可是呢,有一位前些年才过世不久的一位中医师,就是恽子愉,他是恽铁樵先生的孙儿,那恽子愉在生前的著作里面就有讲,因为恽子愉先生是有学西医的中医,所以他在注解《伤寒论》的时候就说,这个所谓的麻黄九禁,其实脱不开这种人格模式,就是神经紧张的人格模式,这些东西呢,这些体征其实就会发生在一个神经紧张的人身上。那其实他这样讲就是可以,等于是为我们划下了一个很好的框架,就是说,有一种人他平常的生活方式,就是他活成一个阳虚而阴实的人,那这样的人其实就耐受不了麻黄剂,就是他已经没有阳气可以在那里发了,所以麻黄九禁就算细部记不清楚也没有关系,我们用这个九禁来勾勒出这是什么样一种人,可以在生活中跟他聊两句就知道这人不能用麻黄,他不用把脉了,就是可能看得出来不能用麻黄的个人。 一开始呢他说“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那“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我们要先从传统的中医来讲。那传统的中医来讲的话,那咽喉干燥就说,你这个咽喉干燥是广义的咽喉干燥还是狭义的咽喉干燥,狭义的咽喉干燥就是指这个人常常觉得喉咙干,那广义的咽喉干燥就要包含这个人感冒正在喉咙痛,那究竟这个咽喉干燥我们要取狭义还是广义?以正确度来讲的话,是狭义的比较正确。那一个人咽喉会干是为什么?如果以中医的古方派的理论来看,如果以《伤寒论》的逻辑来看,咽喉干的第一理由就会指向少阴不足,就是虽然我们的三阴经都支撑着我们的喉咙,但是少阴经最关系到喉咙,所以尤其是扁桃腺的位置,所以如果你喉咙常常会干的话,代表你这个人的少阴很弱,那少阴很弱的人你一发汗就完蛋了,所以这是最狭义的说法。那狭义中的广义呢,就是说一个人如果肺阴虚,胃阴虚的人其实也是会喉咙干,比如说你如果肺很燥热的时候喉咙会不会干?如果你的胃是在发燥发热喉咙会不会干?这些都会。那一个肺阴虚和胃阴虚的人其实也可以算成是一个不适合用麻黄剂的人,所以在这个狭义的范围里面这样都可以。所以基本上喉咙常常是干燥的人不适合发汗这件事情是通的。那如果要包含到广义的咽喉干燥者,就是包不包含喉咙在发炎,那喉咙在发炎你就要分成两路,一个是太阳风热的发炎,一个是少阴病的发炎,那少阴病是,一开始就打得死死的,说少阴病决不可发汗,所以扁桃腺在肿痛的人当然不可以发汗,那是少阴病的禁忌。那如果把少阴的不可发汗这些再排除掉,那如果这个人是一般太阳表证,然后他喉咙发炎,也就是肺热啊这样子发炎,那早就给发汗了。那这个地方就有商量的余地了,比如说如果他是普通的葛根汤证,他在喉咙痛,而你知道这个喉咙痛并不是少阴病,而是单纯的喉咙发炎而已,那这样的话你说葛根汤加桔梗可不可以啊,那可以啊,或者我们之前讲桂枝汤可不可以配银翘散,可不可以配桑菊饮,都可以啊,葛根汤也可以,所以如果真的是风热性质的喉咙肿痛的话,那就跟发汗没有太多的牵扯了啊,所以这一条如果要完全正确的话,我看还是要用狭义的喉咙干燥来定义才行。 那这个恽子愉先生呢,他就说:喉咙干的人啊,其实你也可以用西医的角度来看他,他举了七个例子,他说有七种人在西医的眼中是会喉咙干的。他说一个人熬夜都是可能会口干,因为熬夜的人缺乏肾上腺皮质素,缺乏褪黑激素,肾阳不足的人一定口干。所以肾上腺素不够的人会口干,熬夜的人就因为这样会口干,那所以这样不是也就代表他肾阳不足,肾虚吗?所以这个也可以算到里面啊。他说一个人贫血,血糖不足的时候会口干,那这个人是有点算到中医的血虚里面对不对?然后他说如果这个人是处于阳明病的状况,就是这个人的肠胃干燥有便秘,这种实热的便秘喉咙会干,那阳明病的人当然不能发太阳病的汗啦,对不对?所以这里也可以通啊。那他就说,如果有一个人是长期的鼻塞,乃至于他只会用嘴巴呼吸,这种人最容易喉咙干,那这能不能发汗啊?这个很难讲啊,这个大概还可以吧。只是长期鼻塞的人,我说这种人……用嘴巴呼吸的人可能任督脉不通了,所以他身体里的那个……其实肾是很虚的。然后他就说一个人啊肺活量不足,二氧化碳在体内含量太多的时候人会口干,而且不但会口干,而且会神经紧张,就是这种人的人格啊是神经紧张的,所以就说这个人什么,肾虚不藏精,肾虚不纳气,这种对中医的这种讲法,所以这样子也是对的。那再来他又说如果是气候太闷热,人被束到了也会喉咙干,那这个情况当然就另外算。他说还有就是老人家身体太虚了,唾腺都不会分泌了,这样会喉咙干,那这个是不是也可以算到肾虚,中医的肾虚里面。所以就是如果你把西医的喉咙干全部放到中医的框架来比对一遍,会发现也可以通。所以大概知道到这样子的话,我们就……我刚举这些有的没的讲一讲,也是为了让同学开始认识说,会被放到麻黄九禁的框框里面的是哪一种人,就说我们现在开始在帮他画素描,一笔一笔勾勒出他是哪一种人。 那再来呢,他说“淋家不可发汗,发汗必便血。”,那这个淋家——要成为家就是很会什么什么的人,叫做淋家对不对?那淋家,淋病呢就是一个人他小便不通或者小便的时候尿尿会涩痛。那这里就有分成广义的淋家跟狭义的淋家了,就是狭义的淋家呢就是指尿道发炎的人,那广义的淋家呢就是一个人如果他是处在小便不太顺畅的状态都可以称之为广义的淋家,所以广义的淋家甚至可以包括到什么频尿啊尿少啊这种都可以算到广义的淋家。那我们在这边所说的淋家是狭义的淋家还是广义的淋家呢?我想张仲景的这一条定义的是狭义的淋家,因为广义的淋家发了汗不会尿血,狭义的淋家会。就是当你的尿道正在大发炎的时候,你一旦发汗让这个人的下焦津液更不足的时候,那这个发炎就会搞到可能会把血烧干,就变成有瘀血,然后破掉然后出血。那我们说尿道在发炎的体质,如果一个人一天到晚都在尿道发炎,他根本下焦已经完全是湿热盘踞了,那他的湿热没有排除之前,你就帮他发汗,水在变少,他就烧干掉,就会破,所以三天两头尿道发炎的人,那的确是发汗是有可能便血的。 但是如果我们要说广义的淋家,是不是适合发汗呢?就是一个人如果他是小便尿少、尿频、尿不顺,这种人到底是怎样一种人呢?其实这样的人就是我们中医说的肾阳虚,气化不利的人。那一个已经气化机能都很差的肾阳虚的人,他能够发汗吗?其实是不能的。因为通常我们平常小便很顺利的人,如果用了一次大青龙汤煎剂,可能吃完那帖大青龙汤发了汗,感冒好了,接下来就要吃真武汤了,因为尿尿觉得难尿,就是尿的时候觉得下体木木的,不知道尿完了没,就是会觉得尿尿的感觉会很钝。而且用了麻黄剂,往往小便会开始变得白茫茫的,就是马上那个肾虚,肾阳虚的现象就开始出来了。那就连平常尿尿很顺的人吃了麻黄剂都会这样子,那平常就已经是尿尿不顺,小便泛白的人,那再吃麻黄剂还得了,那会变得不可收拾。所以即使广义的淋家发汗后不会便血,但是大概也不太能够发汗的啊。那如果像恽子愉先生来讲这件事情他就说,其实广义的淋家不一定真尿道发炎,而这种人基本上都是什么人格,那就是神经紧张的人。他说一个人小便会搞到那样的功能变得很糟糕,这个人通常都有前面一半……他的前一段人生大概都是活在神经紧张之中。我想我们大家可能都会有一些印象,比如说赶着交一个报告,或者公司出了什么大娄子,那边很紧张很紧张,压力很大的时候,其实那个时候我们小便机能就会乱乱的对不对?那如果长期在这样的一个心理压力之下,其实很可能造成越来越慢性化的小便机能的失调。那只是现代人看到小便的问题,比较碰到西医的话,可能不太会去思考这个肾阳啊或者是气化的问题,他只会说什么括约肌松弛要动手术,把括约肌拉紧一点,就是下体的拉皮嘛是不是?但是其实可能不能真的解决问题啊,因为当我们治疗小便的问题中药很有效的时候,就会让人觉得就好像西医那边的论点没有办法包含全面的真相。 那再来呢,“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痉。”那这个“痉”字啊,很多版本的伤寒论写一个“痓”字,这是因为我们传抄古书啊,要尊重,所以这个“痉”字呢有的古书传抄成“痓”,我们也把他抄成“痓”,就尊重古书的写法。但是基本上他还是痉挛的“痉”啊,是抽紧抽筋的意思,所以不必等到“痓”这个字,不管他写的什么字,我们读成“jing”。那一个中国人啊,传统的疮家是什么?你说我今天青春痘很大颗,不能发汗,这个不算啊,这个太轻微了。传统的疮家是要像那个韩国连续剧《大长今》里面那个皇上一样,就是一天到晚身体都在溃烂流脓的。那当然你就知道传统的疮家他就是一个已经气血都已经被消耗得都没有了,肉都长不好对不对?那身体里面的毒气恶气都很重,那这样子已经气血两伤,已经没有任何资本的人你能发汗吗?所以他说“虽身疼痛,不可发汗”,就是这个人可能他得的是麻黄汤证,骨节都已经有风寒进来了,他觉得,哇,好难过,对不对?很怕冷,那你会觉得这样赶快用麻黄汤给他发一下。可是如果是已经是那么严重的皮肤溃烂的疮家的话,那他基本上没有这个气血,啊,没有这个气血。那这样气血不足的人我们都会说什么?要吃建中汤,吃到他的尺脉扎实了才能开始发,所以就是虽然不能立刻发,但他还是有一些调节的方法,让他变成能发的状况。 但是呢,我们刚刚讲的那个是狭义的疮家,那广义的疮家是什么呢?比如说我们这个疮家如果再推扩一点,其实还有一种疮家是这个人他的那个淋巴啊一坨一坨的,然后会破会流东西的,那这种我们现代人叫什么,我搞不清楚。那中国古书叫做什么马刀起了挟婴,对不对?马刀是一种贝壳,好像就是身上附着一颗颗的贝壳,那挟婴就是夹在脖子上面的项链,婴,婴儿的婴这个字就是女人的脖子上绕的一颗绕了一圈,这就是项链,也就是那个颈部的这个淋巴,中医叫做瘰疬的这个东西。那这个淋巴一坨一坨的这种东西,也是算到不可发汗的疮家的范围,怎么讲呢?就是淋巴有结坨,它或者有破溃或者没有破溃出来,但是这个东西在张仲景的书里面其实很清楚的是什么?是虚劳证,就是用小建中汤或者是桂枝龙骨牡蛎汤的虚劳症,就是一个人唯有虚劳才会弄到淋巴里面都没有办法流动,然后他会堆东西。那当然你要把这个东西一下子打散,你有柴胡汤可以用,因为柴胡汤专清淋巴,可是柴胡汤吃到有一些效果就要停,就要换成补药,因为柴胡汤不能断根,因为这个东西基本上是虚劳,所以他既然这种病他本身的病机就是小建中汤证,就是桂枝龙牡汤证,那他怎么可以发汗呢是不是?是这种体质。所以疮家也可以把这种体质的人包含进去。 那还有一种再广义的疮家,我觉得我是过去的人生里遇到过三个,而三个都是女生,而三个女生里面,她们做人都有一种类似的调调。那这个最广义的疮家啊,就是恽子愉先生就说得很好,他说如果有一个人,他的毛病是身上很容易莫名其妙的长这个癣那个癣,全身都长得那样,然后一直抓啊,然后皮肤搔得烂烂的抓得烂烂的这样子。这种顽癣缠身的人,恽子愉先生就说,这种病你说他外科病不如说是内科病,就是他会变成这样一定是这个体质对不对?可是他又说,你要说他是内科病不如说是精神病,因为一定是有某种个性,所以是个性影响体质,然后体质影响这样的状态。这样的事情我觉得你学了中医之后反而变得很模糊化,因为你学了中医之后你就会想你要用什么药来医他。可是我觉得我在我学中医之前啊,对这种事情的感觉是好像很清楚的,比如说我那个时候还不会中医啊,那个时候陈助教来找我玩,他是小我八界的我高中的学弟,所以他还是小孩子,然后呢来找我玩,就提到他什么,就是小孩子有点香港脚的问题,那我那时候完全不会中医,我就说我是在一本书上看到说香港脚是因为脾气暴躁才会发生的,那你要不要以后脾气不要暴躁试试看?他就说好,就试试看,就要求自己做一个脾气不暴躁的人,然后香港脚就好了。那我学了中医以后反而会想说,啊这是下体湿热,二妙散,三妙散,就可能会开药。但是开药之前我其实不知道那是一个身体的病,一直以为那是一个精神引起的一个病。那如果一个人香港脚都如此,如果一个人全身长满各种奇怪的癣,那是怎么样的一种人呢?我想我不能够告诉各位同学绝对的标准答案,因为我说我是遇到过三个,那我只能说这三个人身上我看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 就是……那也是十几二十年前的往事了啊,就是,有一个女孩子,就是在工作的,就是在同样的出版业界认识的,然后你刚认识那个女孩子觉得这个女孩子是一个开朗大方,充满正义感,就是眼光看起来,看人的时候都看得很直,就是看起来很清澈那种感觉的人。就是让人觉得她是一个很正直的人这样子。然后可是她就是顽癣缠身啊,就是那么漂亮的一个人,她的身体如果要开那种袖口啊什么的,都乱七八糟的,然后很麻烦,不知道怎么医才医得好。那结果等到认识久了之后呢,有一次听她讲呢她有一个过去的故事。她说她从前在日本留学的时候曾经遇到过一件怪事情,就是她在一个人家借住,就是有个房东啊,她有一天要回到她住的地方的时候,她房东呢把门锁起来,把她关在外面,然后把她所有的行李丢在门口,然后让她进不去,然后不跟她说一句话,这个房东不知道发什么神经,然后她就因此就流落街头,这样子。就她人生就有这样一段莫名其妙的飞来横祸,不知道对方发什么神经。然后后来呢因为在,这个女孩子就在认识的公司上班,然后才让我们有机会发现说这个人是多可怕的一个人。就是她呢就是非常能够把她的同事逼疯,就是她的所作所为都非常的诡异而霸道,就是完全不考虑别人的感受这样子。然后她就做她自己觉得是正确的事,然后怎样怎样。然后她同事呢都被她逼到变成恶魔,你知道吗?就是同事合力联合起来把她赶出公司这样子,就是她在日本的那种被房东关在门外的事情又重演一遍。可是呢这个女孩子再一次的在我眼前,在我看得到的范围,被同事都逼成发狂一样把她轰走。我看到了,然后我发现了这个女孩子很厉害,很可怕的一件事:她觉得他们都怎么了,我没有做错事啊,我一向都是都在好心跟好意的啊。也就是她的让别人很痛苦的所作所为,她完全觉得我没有这个意思啊。 那我想作为一件事情让人家觉得困扰,而觉得自己没有这个意思的人,在这社会上还是不少啊对不对?我刚才举的例子是比较极端的例子。可是这种活在 “我没有这个意思啊”这个当中的这个人,我们客观的外面的人观察都觉得这个人是死有余辜。为什么大家都是这样把她轰出去怎么样,因为你跟她讲道理也没有用,你跟她讲你怎样怎样,你是何居心?她就说怎么会有居心,我根本没有做你说的事,我要怎样,不知道该讲什么,对不对?她根本不会承认,所以你跟她沟通是没有用的嘛。所以你后来发现沟通无效,所以把她轰出去,所以她都被人家轰得莫名其妙的。可是你如果用……我们这是一个客观的角度会说,啊,这个人是死有余辜这样子。可是你站在她主观立场想,她是怎么样的状况,她会觉得奇怪,我人生都是这样好好的在过日子,可是每隔一段时间,周遭的人就会忽然之间发狂来捅我一刀,这是一个什么世界啊,这是一个邪恶的地球。也就是这种过到这样子的人生,以她本人来讲的话是不是很恐怖,就是人都会莫名其妙的害我。那就是这样子调性的人啊,我遇到的三个皮肤有顽癣的人都是多多少少有这种个性的特征。所以你说这种是不是一种精神紧张,就是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引发的感染。就是活在某一种特殊的紧张之中,弄到她的表皮完全失去正常的抵抗力。那这样子的广义的疮家是不是也可以算是一个肾阳灭绝的人呢,我想也要算是,这样的人也算是肾阳灭绝的人。那这样的人恐怕也不能够发汗,发汗她撑不住。那我刚才讲的当然不能包括所有这种病的患者,我说过我是举一个很偏的例子而已。 那再来呢,我们讲“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当紧。”这个我们的桂林本写“脉当紧”,宋本写“脉急紧”,意思差不多。那出汗了之后呢,他脉会绷紧,然后“直视不能眴”,就是这个人呢眼睛瞪得直直的,连眨眼都觉得好像不太灵便了,然后他会睡不着觉。那这样的一连串的状况,我们在今天其实这一条放过也可以,因为其实这年头的衄家没有很多,你说我们中间有谁是或者认识的人是有哪一个人是三天两头在流鼻血的,有没有?有人有吗?有啊,还是有衄家,那这样就不能发汗了。那这个衄家为什么不能发汗呢?这个如果以中医的立场来讲的话,一个衄家,就是一天到晚流鼻血的人,他其实是一个我们会把他归类成上焦血虚的人。那一个上焦血虚的人啊,如果你把他发汗的时候,因为已经血不够了,你发汗就等于夺走血里面的营养跟能量嘛,那再发汗之后他就会水更不够,于是呢他就会“额上陷”,你们看漫画书有没有看过,漫画书画一个娃娃啊,眼睛鼻子嘴巴,他在生气的时候要画什么,要画这样子对不对?那这是代表什么?代表暴青筋是不是?所以“额上陷”就是暴青筋的相反嘛。就是本来会暴青筋的那个地方现在只能凹下去了,那这个都蛮容易理解的。 那“脉当紧”,这个“脉当紧”这句话,就是张仲景把他的脉应该会照理说会比较紧,但是这个话说起来就会觉得听起来很没有把握,那为什么不写“脉必紧”?因为实际上在那个时候谁去把他的脉啊。就是你说,我上焦血虚了,所以我要帮他把他手上的脉,说果然他的脉变得比较紧,因为他的脉比较没有血来润养他,所以比较干涩,所以比较紧。这种细微的差距,哪个医生学得会啊,我不是脉神哎。所以这样子的话这个“脉当紧”不管他会不会真的紧,其实我都觉得没意义了对不对?因为我们当今在座的各位,我不晓得你们把脉会比我好吧,至少以我的把脉术我想在临床上是没有能力去分辨这个脉有没有变紧的,所以即使有可能他的脉果真是会因为亡阴而变得比较僵硬,但是可能我们把不出来。 那至于说,“直视不能眴,不得眠”,就是当一个人呢,他的上焦的血太不够的时候,他就有可能会是血液不足以润养他所有的机能,所以他可能就会因为这个血液的不够,造成眼睛转起来觉得钝钝的,然后眨眼睛觉得好像要有意识的才能眨眼睛。那上焦血虚的人,其实心阴会不足,那心阴要够的人才好睡觉,有没有听说过朱鸟汤证对不对?朱鸟汤证就是心阴不足的人睡不着觉。那这样的情况之下,就是上焦血虚的确有可能会发生这样一连串的状况。那如果这个东西要讲得比较西医一点的话呢,就是一个衄家他鼻窦区块的血管啊都已经比较硬化,容易出血了。那你在发汗的时候,这个地方其实血会因为血管硬化啊可能会有一些小小的病变,比如说在视神经的交叉的地方,后面啊会有产生血栓,因为鼻窦病搞到你的眼,那产生血栓的话就会有这种眼睛转不动的这些问题,那都是这都是所谓的推测之词啊,就是听听就算了。那至少如果是衄家的话,那也是要先把气血都补到够才能够发汗的。 那再来呢,“亡血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栗而振。”那当一个人有大量的失血之后呢,是不太适合发汗的。那我的问题是,汉朝的社会,什么样的人叫做亡血家呀?就是那个时代就有古惑仔吗?三天两头就要去跟人家拼杀一场,然后亡血吗?或者是职业军人,动不动就去打仗,所以叫亡血家吗?那我们今天社会上找到亡血家很容易啊,就是捐血车旁边就有很多嘛,一起捐,一起去亡血,这样你就血流啊啊血亡了。那是,台湾亡血家很多,那你知道自己去捐血的人要小心,就是亡血家啊。那古时候也不知道他为什么会失血,可能如果以妇人来讲的话,可能有些月经的什么出血不止啊,崩漏这样的问题的人,那可以算是古时候的亡血家。那一个人如果他是处在失血的状态,不能发汗,那发汗会怎么样?会冷得发抖啊。那这个血液不够嘛,血中的阳气不足嘛,所以阳气再发掉这个人就血太寒对不对?所以血太寒之后就会有这个冷得发抖的现象。那这个其实挂到我们之前讲到的芍药甘草附子汤证,对不对?就是发了汗,这个人就发冷,芍药甘草附子汤,这芍药甘草附子汤我那时候在想到底是什么病啊?那就我最近看什么八卦杂志啊,还真的有人有这个汤证,就是特别怕冷,那听说有一个正式的西医病名,就是有一个香港明星啊,叫做古巨基,他在拍什么沙龙叫什么的时候,就是围着毛巾,戴着帽子,穿着毛衣,不是围着毛巾,围着围巾,穿着毛衣,就想说这个人怎么这个样子?是毛衣狂吗?他说不是,他说他比任何人都怕冷,他夏天都要盖棉被,他说医生诊断说他有红血球细小症,所以呢红血球的这个吸纳的什么东西能力的不够,所以他就会比一般正常人怕冷。所以我们就说,哦,原来这个怕冷还有个西医病名。就我们班上就有同学听到我这样讲就说,那我的红血球也细小也不够啊,可我每天都这样……中医的辨证啊不太容易跟西医这样一对一的扣上来,所以同样是红血球细小,症状不一定一样的。那所以呢我们用中医的讲法,就是血液中的阳虚啊不能发汗,可是这个事情如果你要用西医的讲法其实还可以讲到更单纯一点。就是当一个人啊失血了之后,这个人的身体一定会做什么事啊?他会,比如说一个人失血之后,这个人脾脏就会开始做紧急处理,因为一般来讲老的红血球,这些不太好的红血球,脾脏会把它消灭掉,把它溶掉。可是当你失血的时候,脾脏就会开始放宽标准,这些烂红血球再继续凑合着用,就不会把它消灭掉。那同时呢,这个血管呢会因为你的血液变少了而开始收缩,就是血管已经会变得开始缩窄,为什么要缩窄?因为他如果不缩窄的话,这个空间太大就必需用水来填对不对,那用水来填的话,就变得血液变得非常的稀薄,那里面什么血糖啊,红血球血红素全部都变得很淡很淡,那这样这个人就会昏倒,就是受不了,撑不住这个血的稀薄,所以一定要血管收缩,这样才能够维持他的正常生态。可是如果你用了麻黄剂,就会让血管扩张,那这个人就会继续稀薄下去就会昏倒,所以这样子讲的话也可以理解啊,所以这个亡血家呢不能够发汗的。 那么再来,讲到一个“汗家重发汗,与禹余粮丸”,这个一个汗家,就是很容易出汗的家,当然我们一个容易出汗的人我们可以说他是阴虚啊,阳虚啊,都有可能对不对?或者干脆就说气血虚好了,我们也不要分那么多了。那但是如果不分那么多的话,其实还是有一点点瑕疵,还是要分仔细一点。因为首先是这样子,阴虚盗汗的人,就是睡着了会出一身汗的这种盗汗之人,我们已经确定他就是血虚阴虚嘛,所以这是理所当然不可发汗的汗家,他已经可以入座了,就是具有不可发汗的资格。那另外呢,阳虚的桂枝加附子汤证,阳气那么虚对不对?表阳都不够,动不动就是夏天的时候天气热,哇,汗流不止,人都垮掉了一样,这种人是保证是不适合发汗的体质,那可以对号入座。 那这两种之外呢,剩下一种汗家,就是张仲景的太阳篇里面偶尔出现一下的,就是一个人没什么病,但是常常自己出一身汗的,所谓桂枝汤证的荣卫不调的汗家,那这种要不要算到这里来?那荣卫不调的汗家,其实如果以张仲景的病机论来讲的话要算到汗家里面来,为什么呢?因为张仲景说一个人如果没什么病,他就是容易这样莫名其妙出一身汗,他的身体是发生一个状况是“荣气和,卫气不谐”,就是说人的这个卫气本来是需要荣气分化能量给它对不对?让它能够维持它的运作的,可是呢这个荣气呢……他这个人荣气非常的懒惰,这个人卫气已经很衰弱了,已经在饿了,这个荣气还不分化给他,变得卫气累到空掉,然后就开始流汗,然后过了一下这个荣气终于补给供应上了,于是这个人就停止出汗了。那这样子的状况,你可以说这个人其实常年是处在一个卫阳不足的状态,那卫阳不足的状态可以算是桂枝加附子汤证,也可以算是干姜附子汤证。同学不知道对干姜附子汤有没有印象,就是白天还会烦一烦,晚上都没力气烦了,那就是明显的卫气不够的人,那卫气又是关系到所谓的命门之火的,这是一个非常同进退的东西,就是卫气出于三焦,三焦出于命门这样子。那所以呢,这个卫气不足或者是阴虚,都其实是不适合放到可以发汗的这个范围里面的。那同学你们看啊,这个之前教的这个干姜附子汤,是生附子放得比干姜多一些些,那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禹余粮丸啊,它也是干姜3两的比例对上附子2枚,生附子2枚是6两哦,所以6两的生附子对3两的干姜,生附子是干姜的2倍,像这样子放进这个汤剂的时候,其实这个汤剂里就是有很明显的干姜附子汤结构。就是这个命门火没有,然后这个卫阳虚衰的这个调调。所以从这个自汗出的桂枝汤证的患者来讲的话,的确是有“汗家重发汗”的这个相关性。 那重发汗的意思就是不止发一次汗,就是他发了又发,因为可能啊,单纯的汗家其实不一定那么的虚啊,但是发了两道汗之后呢,这个人会怎么样?会“恍惚心乱,小便已阴痛”。那这个“恍惚心乱”是怎么讲啊?就是我们说一个人如果心阴虚心血虚,这个人会烦。如果一个人心阳虚会心悸,那心乱,可能是阴阳两虚加上阳气浮越才会变成说,人会变成莽莽的呆呆的,可是想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那当一个人处在恍惚心乱的状态的时候,其实可以说,他的心气涣散之外,但他的命门之火已经被拔动,就是因为发汗把命门之火向外抽掉,那这样的一种体质的状态会发生恍惚心乱的状态。而这样的一个体质状态呢,又会发生另外一个奇怪的现象,叫做尿尿尿完了之后尿道会觉得抽痛,这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症状。因为你想想看,如果是淋家的话,他尿道发炎的人,他可能是小便出来之前痛,尿的时候痛,但是并不会只在尿完之后痛。那尿完之后才痛就变成一个禹余粮丸标识他的一个很特殊的主证,那同学啊有没有人有过尿完尿尿道才开始痛的经验?有没有?有没有过?我有过啊,所以你大概都还没有经验过禹余粮丸证。 那禹余粮丸呢是一个宋本没有啊,一直到桂林本出来我们才知道它的方剂结构的一个方子。那因为宋本没有,所以历代对于这一条就比较不在乎,因为没有药可以医嘛。所以在注解它的时候就随便讲讲,小便已阴痛觉得他就是淋家啊,就是尿道发炎,就是历代注家在这个症状上面其实多半都是很随便的。那不过一旦禹余粮丸这个方子出来了,那就会让人看到,禹余粮这味药的确是关系到小便已阴痛的,不是小便前阴痛,也不是小便时阴痛,他的症状为他到底在做什么呢?那我们呢就是先把禹余粮这味药呢来介绍一下,那我们再回头来看怎么样来看他的这个病机。 那禹余粮啊,我收录《神农本草经》的时候呢,就顺便把它隔壁一味药也收录进来,叫做太乙余粮。其实啊,太乙余粮跟禹余粮我们到后来用药的时候都没有什么差别在用,就是药房你买到的东西,可能是太乙余粮,可能是禹余粮,甚至后代有些本草书就把他们合并起来,说太乙禹余粮。这个禹余粮就是大禹吃剩的便当嘛对不对?大禹治水啊,吃剩的便当叫做禹余粮。那太乙是谁啊,这个太乙真人据说是,传说啊,好像是大禹的老师啊。所以就是学生吃剩的便当跟老师吃剩的便当都是同一个学校的便当,那有这种感觉,所以现在混在一起用嘛,就是好像日本的鸡肉鸡蛋饭一样对不对?就是老师学生炒到一起了。那这个药效大概是差没有很多啦,不过要讲到这个中医的关于一味药的这种象征符号的这种本草故事来讲的话,那的确可以说太乙余粮跟禹余粮的药性,他们的故事是不一样的。怎么样讲呢?就是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呢?我记得我高中的时候啊,很喜欢看那些奇奇怪怪的那种道家的书,就是觉得看那些炼仙人的书觉得很好玩,好像看科幻小说一样。那那个时候晋朝葛洪的《抱朴子》里面,就有讲到一种养生的食品。他说如果你到山里面的河里面发现有一个这么大的圆形的这种鸡蛋形的石头,那这个石头可能真的是大宇宙送给你的鸡蛋啊,你要把它凿开,这个石头里面呢就会有一种像蛋黄一样的黄黄的溶液,那你赶快趁它还没有凝固以前抓起来喝,这样可以延年益寿成仙。但是如果等到它……你不喝,它干掉了,水开始流掉,干掉了,那再磨成粉效益就比较差。当然我这个人是懒鬼一只,从来不会带凿石头的工具去爬山的啊,但是呢偶尔去爬山的时候走在山上吸烟,想到《抱朴子》说的那段话,就看着河里面的石头,嘴馋啊,发现说万一里面有蛋黄呢。就是这样子,去看看石头会嘴馋啊,对不对?都呆坏了。那其实这样的东西就是所谓的余粮类的中药,那在中药的世界里面当然不会把它讲得那么神。那这种石头里面啊,打出来的黄……打破一个石头中间有那种黄粉,那种黄粉其实也就是些矿物质啊,就是氧化铁啊之类的一些其他成分。那打破的石头里面挖到的黄粉,其实你说是真的像古时候人讲的一个巨型的石头的鸡蛋,那挑破蛋可以,其实也未见得,现在小说都很随便,就是侏罗纪演成这样的整片悬崖挖得出来也就有了,不一定像古时候那么乖,从石头里面去凿出来。那我们中药领域的分法是这样子,里面的那个水水的东西,就是石钟黄水,那如果是粉粉状态的称之为禹余粮,如果是硬块硬块的叫做石钟黄。那禹余粮跟太乙余粮呢都是黄粉,那它们的差别是在于,禹余粮是在河里面打破的石头才算,那在山顶上啊,山腰上,就是没有河的地方,在山顶山谷里面打破的石头挖到的就是太乙余粮,就是大禹余粮就是在水里面治水的,那太乙余粮就是在山上敲来敲去这样子,那就是这两种不同的人他们遗失便当的地方会不一样啊。大禹的便当,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便当到底是在水里啊,那这个他师父到底是在山上的,那就是这样的说法。 那张仲景的方子里面呢,用禹余粮是在处理什么病呢?那禹余粮在张仲景的方子里面是一个止涩剂。然后呢,它最主要的功能是固涩下窍,也就是让你的大便啊,或者是你的小便,能够让这个肠子比较有一点摩擦力,让你这个大便小便不要流出来,所以就是在某些情况的下利的病,张仲景会用这个赤石脂禹余粮汤,就是用这个红色高岭土,这个赤石脂跟黄色的禹余粮一起煮成水,喝了之后就让这个肠子比较有摩擦力啊,然后这样子大便就比较不会滑脱。那涩肠之法呢也是这个张仲景治拉肚子的几个方法之一,我们大概不久之后就会读到这个条文了。那这个固涩下窍的效果呢,这个同学我们会不会有一点疑问,就是说,为什么一个人小便完了之后尿道痛需要用到禹余粮呢?其实正是因为小便完了尿道会痛所以才用到禹余粮。这个话怎么讲,就是我们之前已经跟同学讲过不止一次我们的膀胱气化机能对不对?就是我们人一定要把我们膀胱里面的水里面的这个属于生命能,形而上的世界看不到的生命能抽走了,让它变成一个死水,我们身体才会很安心的放他走对不对?不然的话呢,就好像我家里面,我家外婆啊,丢剩菜是非常狠的,一盘菜就拿去倒,那我就要追着她一直跑,“里面还有牛肉丝啊,不要这么浪费,把它吃掉你再丢啊。”就追那个牛肉丝。就是同样的,如果你的这个膀胱的气化机能没有做完,你的这个尿道就傻乎乎的恍惚心乱就放水了,那这个时候你的身体会非常紧张,因为它觉得这个水里面还有可以用的生命能怎么就放出去了呢?所以这个时候他的感觉就跟亡血的感觉是一样的啊,就是里面还有生命能啊怎么就走了呢?所以他这个身体就会拼命的想要把这个水拉回来,那拉不回来呢,这个尿道就在水离开以后在那边痛。尿道在心痛啊,就是觉得说太可惜了,里面还有太多的杀鸡没有拿出来就一整盘就倒掉了,真是太可恶了,太浪费了,所以这个尿道就会为了想把这个水拉回来会有这样的反应,所以就会是小便完了之后他的尿道在痛。那这个时候是不是就是要用固涩剂对不对?要让这个人的小便不要走得那么快,停下来想清楚有没有东西忘记带,手帕卫生纸都带好了,可以上校车了,就是这样。就是让他有一点时间停下来想一想,那要让这个水呢停下来想一想,当然要用什么药啊?用一种在水里面凝固出来变成石头,石头里面的一种黄土,就是把这个水流里面的这个,像中流砥柱一样,把这个水流的力量都承载下来,然后变成泥土,所以这个化生于水而化为土,化水为土的禹余粮,是不是就是可以达到这个功用,就是以中医神话来讲。 那我们停下来,让助教换一下带子。
禹余粮的这种特质呢,刚好是可以拿来镇水治水的,这是中国人对禹余粮这味药的看法。就是当你这个人的身体的液体不照着正道流动的时候,禹余粮可以好像纠察队一样,把它疏导回正轨,所以中国历代对禹余粮的看法哦,它会说治疗“咳逆寒热烦满,下痢赤白,血闭,症瘕大热”。也就是说,我们这里的液体,可能有鼻涕,有眼泪,有津液,有血液对不对,那肺里的痰啦鼻涕这个东西不听话,那这个人会“咳逆烦满”,那他的血液呢,不走该走的地方,它会“下痢赤白”,是就水会掉下去,掉下来。那血不顺着走,然后倒着走,然后在哪地方堵住了,就会“血闭症瘕”,就会得子宫肌瘤什么的,所以中国人会认为说,它就是可以让人身里的液体循着正道来运行,无论是禹余粮还是太一禹余粮都有类似的说法。不过呢,两个余粮都说有破症瘕的效果,但是临床却找不到什么好方来证明这件事情,就是我们一般来讲化瘀血的药还是有直接破血的药,用禹余粮来化瘀血好像有名而有效的方法还没遇到过,所以这个功用只好让它留在《神农本草经》喔,我们未来的人可能再慢慢发现,因为现在我还找不到适当的资料证明这件事情,所以说它可以调理人体的水会走正道这个也是到今天为止还算是中医神话啦,当然对于这个大小便的确是有效果的,至少我们知道这件事。 那我们看禹余粮丸的组方结构,你看喔,它就是因为这个人的胃气,汗家再发汗,这个人一定是胃气极度虚衰,所以用生附子跟干姜来补胃气对不对,这我们在干姜附子汤结构里面已认识到了。那当一个人呢发汗发到心阳也散了,肾阳也散了,津液也损耗了,那要抓住心阳抓住肾阳让它不要散,最代表性的药是什么啊?五味子对不对,所以要放一点用五味子啊。那你也可以说五味子跟人参加起来,大半截的生脉散结构已经在里面了,因为这个东西,人参直接补津液的,这个比较是阳虚哦,不是阴虚,所以麦门冬不要有也无所谓,所以他就人参五味子,半贴生脉散在里面。如果禹余粮丸的病,他是淋家,如果它是一个人的膀胱气化机能不足,在张仲景的药法,照理说是会用苓桂结构,就是茯苓跟桂枝的搭配,当然这个桂枝可能用到肉桂,而禹余粮丸里面并没有用到苓桂结构,它用的是禹余粮跟茯苓的搭配,所以就知道,它的问题并不在于气化机能,而在于太早放水。如果是气化机能有问题的话会用到苓桂结构才对的,所以这样子来看这个方子,虽然它是一个千古以来没有人用过的方,但是也不会觉得很难以理解。 那么禹余粮丸这个方子啊,其实可以用在很邪恶的地方的,这男人很多毛病跟这个很像的,就是这东西可以是壮阳药喔。所以就是这个男人啊恍惚心乱啊,容易出汗啊,然后呢射精之后很心痛啊之类的,不能再讲多了,再讲多我这课就邪恶了,大概知道一下。 那禹余粮这味药呢我们在使用它的时候,有的时候会拿来跟赤石脂这味药来做对比。怎么讲呢?同样是石头里面的,同样是矿物粉,像泥土一样的东西,同样是固涩的药。一般的本草研究者或者是用经方的人往往会觉得说,赤石脂、禹余粮,真的是没差啦,就是赤石脂也是固涩的,禹余粮也是固涩的,所以就是1加1等于2,加强效果这两种药都放下去。但是其实比较细心的研究经方本草的人他们是认为赤石脂跟禹余粮它们的作用方法是不一样的,它们的童话故事是不一样的。就是赤石脂的固涩喔,我们本草学家观察这味药会说,赤石脂这种红色高嶺土,它老是在山里面的石头,石头与石头之间,借着赤石脂粘合在一起,好像石头的粘着剂一样,那石头缝里面粘着石头的这个红色高岭土——赤石脂的话——我们中国人用赤石脂用它来干嘛?用来焊接气血,就是如果你有一些补药的药丸子里面有加一些赤石脂,吃长期了之后,如果你是男人,可能你会发现你在泄精的时候,你觉得身体什么地方会抽到一下,就是你身体里的精会跟身体连到一起,拔出去会扯到你身体里面的某个部位,就是赤石脂有这种焊接气血的效果。那这个焊接气血这个效果,可以突显在有个乌头赤石脂丸,就是这个人心脏病发作时候,心痛彻背,背痛彻心,心脏病发作的时候,跳动的这个心脏跟背后的心俞连在一起抽动的,那就要用赤石脂来焊接这个药性,那这个东西是禹余粮没有的效果。那同样的,禹余粮它是化水成土这个药性的,那也是赤石脂所没有的。所以禹余粮一般来讲止泻啦,一些方子里面什么下痢不止啦,或者是女人漏下啦这种东西,赤石脂当然也会用了,但如果是治疗到白带的时候就不用赤石脂啦,就是用禹余粮跟干姜两味药治疗白带,就是因为这个比较偏到水这边,比较无所谓焊接气血问题,所以它们两个药是有差别的。当然也可以从药性来讲,就是赤石脂的药性是温温的,那禹余粮是平平的,就是禹余粮没什么寒热,赤石脂比较温。那禹余粮比较重,赤石脂比较轻,就是质地上来讲是有点不一样的。 那至于说禹余粮有一个很无聊的用途啦,我到今天没有用过,就是去疤,就是如果有一个疤痕突出皮肤表面你觉得它很丑要把它去掉的话,那你就拿一块布把它擦得很红很红,然后你就——这是古书写的啊,就是生半夏和禹余粮一起弄成粉,然后调在鸡蛋黄里面,先把那个疤痕擦到红红痛痛的,然后再把鸡蛋黄和的这个液体涂在上面,那每天要涂两次,然后据说可以去疤的,据说喔。这也是一个很代替的方,中国古时候去疤的药好像第一名跟第二名是那个老鹰大便的鹰屎白跟那个书里面的书蠹虫,书中的白蚁。老鹰大便是什么?就是老鹰什么颜色的肉都吃,吃了之后大便都是白的,所以涂了脸一定会白,不管什么颜色的脸涂老鹰大便都会白,就是这种很奇怪的中医的这种论点。或者是蚁中白蚁,就是这种小虫爬过去的地方都留一层白粉,凡走过必留下痕迹,可是白粉随便挥一下就飞掉了,所以痕迹毕消,就可以去疤。这些是奇奇怪怪的说法啊,但是也有道理,因为蚁中白蚁是钻在书里面吃木头的对不对,它是一种驱风的东西,它能够钻在里面去风,那中国人就认为说,一个疤会纠结成这样子,里面一定是有勾芒之气散不掉,所以那个肉才会被纠在那边,所以要把里面那个风气给拔掉,就是之类之类的,那这些都太玄了。所以书蠹虫跟老鹰大便都很难找到的,我家所有的书都翻出来也找不到三只这样子,那老鹰大便我就去山里面问阿财,说你上网交网友啦,认识一个养老鹰的。所以第三名就变成禹余粮跟生半夏,说不定会很痛哦,而且说不定没有效。 我觉得去疤的比较有效的东西是吃一年的天门冬,天门冬以后再讲,就是用天门冬泡酒的方法,吃一年的天门冬还是效果还比较好。那当然受伤的时候赶快外敷王不留行散,内吃生肌散,然后呢再喝天门冬酒,然后再用沉香祛疤那效果是一流。因为这样子,昨天半夜心痛到睡不着觉,我花了几千块钱去刺青,结果吃了太好的去疤药,整个刺青掉下来,颜色没有留在身上,吃药都不留痕迹这样子,太可怕了。所以中药的威力到这样也未免很让人伤心,我刺的时候很痛呢,然后所有的痛就化为流水,全部都掉掉了,整个刺青都脱落了,伤口愈合得太好,所有不要的东西都推回去了,受不了。那这个我们就认识一下禹余粮这味药,其实张仲景的书也没有用得很多。 那下课之前我们再讲一条,就是这个病人“有寒,复发汗,胃中冷,必吐逆”,这个吐逆呢,宋本是写吐蛔啊,这就是蛔虫的蛔,写成蚘就念蛔。为什么要写成蚘字,有没有听中国人说这个人是个尤物,尤物是什么东西啊,不是美丽的女人喔,是美丽的坏女人,因为尤是一种妖孽之龙叫做尤,什么东西加个虫字就会变得比较小只,所以蛔虫的蛔是尤字加一个虫,那中国古时候什么东西加个马字旁就变得比较大只,加虫字旁就变得比较小只,还是那个形状的东西。 那一个体质寒的人呢,如果发汗,他就会胃太冷,那胃太冷它就会怎么样?宋本说吐蛔就是说这个人他身体冷了蛔虫就住不下去了,然后搬家就从嘴巴跑出来,这是个最粗浅的讲法。所以吐蛔这件事情我已经不想分析它的细部原因了,为什么?因为现在人没有这么多蛔虫可以吐了,所以就没什么要紧,我觉得桂林本改成“吐逆”是不错。主要是这个人消化系统太冷了,一发汗变得更冷,那中寒家,中焦寒的人,消化系统一冷了他就变成——胃冷会怎么样?会很容易呕吐,胃寒是会呕吐的,所以吐逆是对的。但如果这个人胃寒顺便到小肠也寒了,那因为平常住在小肠里的蛔虫觉得环境不对,就往上面跑,然后就一起被吐出来。但是因为这样,因为蛔虫住在小肠,所以说这个发展到了小肠寒,这个说法是有值得商榷的余地,因为人如果真的是小肠变寒了,他的主要症状不是吐,而是狂拉,是大水泻,不是吐,所以说基本上我们只敢说到是脾胃寒,还不敢说到是小肠寒。 可能因为我的课程一直在洗脑,说我们台湾人都很寒啦,吃很多青菜水果,所以我们现在好像很容易会觉得人是一个体质寒的人,但是其实你看到外面有些人看起来活活泼泼的,那他也未见得是体质寒啦对不对?就是我们至少第一印象不太会硬给他贴标签说他是体质寒的人,那如果这个病人“有寒复发汗”,如果我们连这个人有没有寒都不知道的话,那我们如何能够知道应不应该给他发汗呢?那当然最基本我们用中医的框架来讲就是,把脉啦,证明他脉是沉沉的,冬天就是手脚冰冷的,那这样子当然比较容易辨认。但是这世界上骗子很多啦,很多人他体质寒得不得了,冬天都还穿短袖哦对不对,就是他已经寒到虚阳外浮啦,满脸青春痘,冬天穿短袖,可他体质是寒的不得了,你有办法吗。所以一个体寒的人,我们说他是一个血液流量比较低,血糖比较不足,抵抗力比较不足,内分泌不正常的人,当然这种人你出手尽量要用桂枝汤不要用麻黄汤。那一个体质寒的人如果你要用生活方式来讲的话,神经质而晚上容易失眠的人,其实多半都是体质寒的人,大概有一些其他参考点。如果你遇到一个病人他是常常失眠的人,可你要想他是不是体质寒的人,你发汗就要小心,因为体质寒这件事情不一定呈现在手脚冰冷,可能呈现在他心情容易紧张,可能呈现在他容易恐惧,容易失眠,容易想心事这件事情上面,所以这一整个的框架都要知道。 所以呢,我们把几种不能发汗的状况说明的时候,其实我们是不是可以约略勾勒出某一种人的画面,能够让我们想到,哦,我认识一个某某某就不能发汗,就是能不能做到这一点。因为我觉得,到时候临床什么人不能发汗这一条文,可能我们终究会忘记,因为实际上就是我在帮别人开麻黄汤的时候,我这辈子还没问过“你容不容易流鼻血,你喉咙会不会干?”,没有问过一次,但是“麻黄九禁”它现在存在也重要,可是我们问诊的时候就是没有观念和办法。那这样子时候,我想至少要把这所有九禁的具体内容全部统合起来,让你能够模模糊糊的认出某一种人不是不适合用麻黄的,这样子可能可以帮同学挂到一个保险,不然的话用麻黄剂就会很麻烦。当然有麻烦你不能什么都靠真武汤救喔,因为真武汤这个证就包括阳虚小便气化不利,有些人用了麻黄剂之后,他那个虚损的状况是需要用大补血的药的,什么熟地啊,党参啊这样子同用的,还不一定是用补阳的药哦,所以万一用坏了麻黄汤的话,收摄阳气的药只是一种做法,但实际上还有大补血的药要用到喔,所以这几种药要知道一下。 今天就这样子上一些比较次要的条文喔。(布衣整理 思生活一校 问道二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