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姓的帝王

 宜春张会生 2016-04-17
十六国有前凉张轨(历九主),北宋末有伪楚张邦昌,元末有大周张士诚,明末有大西张献忠
有10个张姓的帝王 前凉8帝 皇 帝 在 位 时 间 简 介 1 张轨(公元?~314年) 公元301~314年为期十四年 西晋初年张轨曾是朝中的五品官。因为在讨论经义、损益政事方面表现出非凡的才能,受到中书监张华的器重,历任太子舍人、散骑常侍、征西军司等职。待到发生西晋“八王之乱”后,中原民不聊生,国家无宁日,张轨就想家乡,据有河西之地,以保境安民。于是他上书朝廷,请求出任凉州刺史。朝廷大臣知他有御边镇远的才干,就在汉永宁元年(公元301年)任命他为凉州刺史、护羌校尉。张轨走马上任后,镇压了当地的鲜卑族人民起义,又降服了刺杀秦州刺史的东羌校尉韩雅,并出兵勤征,遣使奉献。朝廷见他忠诚,就下诏给他:“自陇西以西,征伐断割悉以相委。”后来他又挫败了凉州大族张镇、张越兄弟欲取而代之的图谋,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张轨采取积极措施,兴办学校,培养和搜罗人才,发展生产,铸造货币,鼓励工商。经过十三年的努力,终于“威著西州,化行河右”,使凉州成为西晋末年中国北方的一块乐土,于是饱受战祸的中原士庶纷纷“避难而来,日月相继”。张轨逝世后,他的子孙继续据有凉州,前后凡十世,共七十六年。他们虽然向司马氏称臣,接受了东晋朝廷的封号,但不使用东晋通行的年号,自行任用官吏,实际上是一个独立的国家政权,历史上称“前凉”,被列入“十六国”之一。 2 高祖明王张 实(公元271~320年) 公元314~320年为期七年,终年五十岁 公元301年西晋任张轨为凉州刺史,保据一方,公元314年病逝后,其子张实继之,公元317年西晋灭亡,张氏以姑臧为中心世守凉州。 3 太宗成王张 茂(公元277~324年) 公元320~324年为期五年,终年四十八岁 公元320年6月张实被部下杀害,实子骏年幼,茂袭平西将军行都督凉州诸军事,护羌校尉,凉州牧,西平公。 4 世祖文王张 骏(公元307~346年) 公元324~346年为期二十三年,终年四十岁 张茂摄位,立骏为抚军将军,武威太守,西平公世子,茂死,无子,张骏立,于公元345年称假凉王。 5 世祖桓皇帝张重华(公元328~354年) 公元346~354年为期八年,终年二十七岁 张骏二子, 以世子即位。 6 威王张 祚(公元?~355年) 公元354~355年为期两年,终年岁数待考 张轨之庶长子,张重华之兄,张重华死,其幼子灵曜嗣立,张祚以其年幼,废之为宁凉侯,自立为大将军、凉州牧、凉公,两年后为其臣下张玄靓所杀 7 冲王张玄靓(公元350~363年) 公元355~363年为期九年,终年十四岁 张骏少子,张重华之弟,公元363年杀张玄靓,自立为凉州牧,号西平公。 8 末王张玄锡(生卒年待考) 公元363~376年为期十四年,终年岁数待考 张骏末子,张重华之弟,公元363年与兄张玄靓合杀张玄靓,自立为凉州牧,号西平公,公元376年奉凉州献降于前秦,前凉国灭亡。 大周国1帝 皇 帝 在 位 时 间 简 介 1 张士诚(公元1321~1367年) 公元1354~1357年、1363~1367年合计为期八年,终年四十六岁 小名九四,泰州白驹场人(今江苏大丰白驹)。著名元末农民起义领袖之一,诚王、吴王,大周国建立者,张士诚出身盐贩,元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与其弟张士义、张士德、张士信及好友李伯升等率盐丁起兵反元,攻占了江苏的泰州、兴化、高邮等地。次年(公元1354年)农历1月在高邮自称诚王,建国号大周,改元天。高邮曾一度被元朝大军包围,当他危困之时,却因元军主帅丞相脱脱临阵遭元廷贬斥,元军自乱,他便乘势出击,大获全胜,声誉隆起。元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张士诚由通州(今江苏南通)渡江南攻,于次年(公元1356年)初攻占了常熟(今江苏常熟)、平江(今江苏苏州)、松江(今上海)、常州(今江苏常州)等地,并定都于平江。随后,张士诚与朱元璋军交兵,于元至正十七年(公元1357年)败于朱元璋军,他便反而投降了元朝,被封为太尉。此后,张士诚成为割据浙江西部地区的一大势力,曾多次运粮接济元朝首府大都。元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张士诚率兵进攻安丰(今安徽寿县),逼走了红巾军首领刘福通和韩林儿,又自称吴王。元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张士诚及所部在平江大败于朱元璋大军,被俘至应天府(今江苏南京)自缢而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