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86中国流行音乐的青春记忆(2)

 阿里山图书馆 2016-04-17

机会在1986年到来了。
这年年初的一天,从广东探亲归来的“中录”录音师张丹丽把一盒“水货”磁带拍在了吴海岗的办公桌上——“我一听,懵了——这就是我们要找的东西!”

是什么让吴海岗如此激动?原来,1985年,为赈济非洲饥民,当时如日中天的流行天王迈克尔·杰克逊和莱昂纳尔·里奇联合40多位欧美一线歌星,组织了一场大型公益演唱会,并共同演唱了一曲温暖人心的《We Are The World》。“这场演唱会引起空前轰动,当时全世界所有具备转播条件的国家——除了中国之外——都转播了这场演唱会,甚至包括苏联。”乐评人金兆钧说,“杰克逊他们原来的计划是募集300万美元,最后一共募到了3700万美元,全部捐给了非洲。”

受《We Are The World》的启发,那年年底,台湾音乐人张艾嘉也组织了一场公益演唱会,推出了由罗大佑创作、60名港台歌星共同演唱的《明天会更好》——张丹丽带回来的就是这场音乐会的原声磁带。“我们那时候常开玩笑——是两个姓张的女人改变了中国流行音乐史,”吴海岗说,“我和张丹丽一合计,我们也可以写一首这种宏大主题的歌曲呀!他们搞40人、60人同唱一首歌,我们就搞个100人的!”

中国录音录像出版总社直属于文化部艺术局,当时的社长孟希非、编辑部主任丁颖,都是文艺界敏锐而开明的人物,吴海岗的想法很快获得了他们的首肯。不过在最初的计划里,“中录”只是想把100名流行歌手请来,唱一首“大歌”,录一盒畅销磁带——是一张报纸的出现,陡然为这件事赋予了一层新的、更深的意义。

“记得是那年春节之后,我无意中读到《参考消息》上的一条新闻,说1986年是联合国的‘国际和平年’。”吴海岗说,“我猛然意识到,这两件事可以联系起来。就像《We Are The World》为非洲赈灾一样,我们可以把这首歌作为献给国际和平年的礼物!”

刚巧,吴海岗一位战友的父亲是时任对外友协会长的章文晋。面对吴海岗冒昧的登门拜访,章文晋给了年轻人热情的支持和鼓励。他告诉吴海岗,中国已经成立了国际和平年活动组委会,他本人就是副主任委员之一,组委会正在策划一系列相关的献礼活动,“‘百名歌手献礼国际和平年’的创意非常好,完全可以纳入进去。”

流行乐与“和平年”的结合,其实并非一种偶然,“与严肃音乐相比,通俗音乐最善于表达群众的强烈愿望,”词作家付林认为,“它最能够表现时代的尖锐主题,包括政治性的题材。”

问题是,这样一首同时拥有“国际和平年”宏大主题和“百名歌手”庞大规模的歌曲,哪个作曲家能够驾驭?“中录”曾经考虑过谷建芬、施光南这样的大家,最终又被一一否决,“大家还是想要一个更有时代感,更能代表年轻人思想的人来作曲。”吴海岗说。

23岁的郭峰就在此时进入了吴海岗的视野。彼时的他还是个刚从四川来到北京的青涩小伙,之前和吴海岗有过几次合作,郭峰的才气和良好的古典音乐功底给吴海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郭峰回忆说,当时他手里正好有一首写了一半的歌,叫《走向明天》,“原本是写给韦唯的。我拿给吴海岗看,他觉得很好,但是不够‘大’。”

由于两人相似的古典音乐背景,吴海岗和郭峰很快就确定了创作的大方向——以《走向明天》为基础,写一首三个乐章组成的“声乐套曲”。用郭峰的话说,“我们是用流行音乐的外壳加古典音乐的形式,打一个‘擦边球’。”

郭峰虽然年轻,毕竟还有些作曲的经验,和他相比,吴海岗选择的词作者更令“中录”的领导和同事们大跌眼镜——陈哲,一个家境清贫的普通工人,准确地说,是刚刚从首钢离职的“前工人”。

“从一开始,我就认定这首歌只有陈哲能写——他对社会的洞察力,他作品中的哲理性不是一般人能有的。”吴海岗已经记不得是何时听说了陈哲,只记得自己当时近乎冒险的偏执——他甚至连陈哲本人还没见过。

怀着这样的执著,吴海岗亲自登门“搬请”陈哲,生性很“闷”的陈哲却让急脾气的吴海岗也没了脾气,“我跟他谈了一下午加一晚上,他还是那句话——‘考虑考虑’。最后我撂了句‘狠话’——这可能是你一辈子仅有一次的机会,看你愿不愿意抓住了!”

“我明白吴海岗的意思,他想找一个代言人,表达那个年代年轻人的社会感和立场感,一种与意识形态无关的、人文的、博爱的、温馨的情愫。”陈哲这样解释自己当年犹豫的原因,“我对自己有信心,但能不能与其他人的思想统一?我不太自信。”

经过一夜的思考,第二天一早,陈哲还是拨通了吴海岗的电话,“思路我有了,你来吧。”很快,在吴海岗、尉迟焕辉、吴璐琪等几位“中录”老编辑的策划下,“创作组”正式成立。陈哲、郭峰和另一位词作者小林一起搬进了“中录”在工体北侧华夏宾馆租下的房间,开始“闭门造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