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话与珠宝玉石有关的中国神

 赵东华 2016-04-18
与珠宝玉石有关的中国神

来源: 中国期刊网      更新时间:2015-3-13    点击数:422

  一、女娲补天

  《淮南子》记载了女娲炼五彩石补天故事。原来,共工与颛顼争帝,不胜,乃怒触不周山,使天倾地陷,天不足西北,于是女娲决计炼五色石进行修补。在大荒山无稽崖,女娲炼成了高12丈、24丈见方的顽石达36501块,进而断鳌脚撑住了四方的天,积聚芦灰止住了洪水。可是,女娲只用了其中的36500块,单单剩下一块未用,抛弃在青埂峰下。“谁知此石自经锻炼之后,灵性已通,自去自来,可大可小。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才,不得入选,遂自怨自愧,日夜悲哀”。不知道过了“几世几劫”,有一个空空道人访道去仙,从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经过,看见一块大石上字迹分明。他从头一看“原来是无才补天、幻形人世、被那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引登彼岸的一块顽石。 《《《《《 推荐阅读:浅谈修辞特色对比英汉公益广告

  至于此石究竟是什么石头,姑苏城仁清巷“葫芦庙”旁住着的一家乡宦甄士隐在梦幻中与一僧一道对话时悟出了“玄机”。原来,它是一块“鲜明美玉”,上面字迹分明,镌刻着“通灵宝玉”四字。虽然曹雪芹在《石头记》中设计或塑造了众僧众道,出现了不少神怪之说,但他仍然确信顽石美玉是天生的,即“玲珑出自然”,而非人工所为。

  二、精卫填海

  炎帝的女儿在东海被淹死,化为精卫鸟,每天衔西山之木石填东海(见于山海经·北山经),后来用精卫填海比喻有深仇大恨,立志必报,也可比喻,不畏艰难努力奋斗。

  三、大禹治水

  大禹治水玉尺的,传说,大禹治水,量度天地,用的是一把玉尺,这玉尺的来头同一段神话故事有关。

  大禹治水初期,要去考察龙关山。龙关山在今山西省河津市西北,面临黄河,对面就是陕西省韩城。龙关山地跨黄河咽喉,形似门阙,故此又称龙门。

  一天大禹来到龙门,发现一个石洞,洞深数十里,幽暗不可步行。于是,大禹点起一个火把,走进洞内。

  大禹在洞里走着走着,面前出现一头猪,猪的嘴里衔着一个夜明珠,光亮如同蜡烛。大禹在猪的引导下,继续往里走。走着走着,面前又出现一条青色大狗,狂叫着,同猪一起为大禹继续开路向洞的深处走去。

  尽管有了夜明珠,但洞里仍然很黑,大约走了有十数里,前面开始明亮起来。大禹再看那猪和狗时,竟然都变成了穿着衣服的人了。大禹正在纳闷和感到奇怪时,面前竟然又出现了一位蛇身人面的神仙。大禹不但不害怕,反而高兴地同这位神仙谈起话来。

  大禹谈到要治好天下洪水时,这位神仙拿出一张八卦图,展示在大禹面前,指点大禹如何治水。当大禹谈到量度天地时,这位神仙又拿出一把玉尺,交给大禹,让大禹用这把玉尺来量度天地、河川。玉尺长一尺一寸,以合十二时时数。这是大禹治水梦寐以求的东西。

  大禹非常感激这位神仙,但不知道这位神仙究竟是谁。大禹怀疑地问道,:“华胥生圣子,是你吗?”神仙答道:“华胥是九河仙女,我是她生的。”

  华胥所生的这位圣子,不是别人,正是祖先--蛇身人面的伏羲氏。而大禹治水的这把玉尺,原来是这位祖先伏羲氏特意赠送的。

  四、黄帝与玉礼器,玉兵器和玉乐器

  据《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轩辕,是黄帝居住的地名,以居地取名,所以也称轩辕黄帝。又因黄帝为有熊国(故地在今河南省新郑县)的国君,所以号称有熊氏。黄帝有土德之瑞,而土呈黄色,故而才有黄帝之称。

  考古和历史学家们认为,黄帝当属中国新石器时代,而新石器时代中国治玉正值发展阶段,所以史书有“黄帝以玉为兵”之说。黄帝时的玉璧、玉琮、玉圭、玉璋之类的玉器,都是礼儀之器。据晋代王嘉在《拾遗记》中载:黄帝“诏使百辟群臣受德教者,先列圭玉于兰蒲席上,燃沉榆之香,舂杂难宝为屑,以沉榆之膠和之为泥,以涂地,分别尊卑华戎之位也。”也就是说,黄帝用玉圭诏使群臣,礼节相当讲究。

  相传,黄帝时有位叫伶伦的人,截竹为筒,以筒的长短,分别声音之清濁高下,能吹奏出十二种音调,称为二十二月音。並且以此音调为其他乐器定音,所以又为十二律。不久,黄帝又将定音的竹筒用玉制成,再为“玉律”。玉律,可再之为黄帝时的玉笛,而且在行乐时黄帝同当时最有名的乐师--师延,一起吹奏玉笛,宫女们在音乐伴奏下,长歌起舞。

  当时,师延任黄帝的“司乐官”,是一位神化了的乐师。据史书记述,师延除了精通三皇五帝之乐外,还精术阴阳,晓明象外,(巫术之类),为人莫测,或出或隐,到黄帝时已有数百岁。在黄帝那里当乐官时“一琴则地祗(神)皆昇,吹玉律则天神俱降。”原来,师延是最善吹玉笛的人,直到武王伐纣时淹死于濮水。

  另据记载,秦始皇时有“诏华之琯”,琯即以玉制成的玉笛或玉律。早先,北京潭柘寺廟中藏有一件玉笛。可惜,黄帝时吹的玉律,秦始皇的“琯”以及漢代的玉笛都不知道湮泯於何地了。

  五、丹丘鬼血,玛瑙翁

  丹丘国,在今浙江省宁海市南。传说,丹丘为神仙聚居之地,所以古有“访羽人於丹丘,寻不死之福庭。”

  据《拾遗记》载:“丹丘之野多鬼血,化为丹石,即玛瑙也。”这里只是神话传说,正像印度人把玛瑙说成是马腦变的一样。

  另有神话相传,黄帝除蚩尤及四方群凶,积血成池,呼池血为蚩尤血。数年中,鬼血凝如石,即成红色玛瑙。

  丹丘国用鬼血凝成的玛瑙制成瓮,献给黄帝,此瓮可容八斗,以应八方之数。於是黄帝用其盛甘露,赏赐群臣。玛瑙瓮到堯时猶存,甘露在其中,盈而不竭,称之谓宝露。到舜时,玛瑙瓮中的甘露已渐減。舜帝会将瓮还至衡山,建起宝露壇,並在壇下又建宫殿,再为“月馆”,以望夕月。舜帝南巡衡山时,像黄帝时一样用甘露赏赐群臣。当时,发现宝露壇时雲氣而生,舜帝又将瓮还至靈陵。舜死后,瓮埋於地下。

  到了秦代,秦始皇南下通汨罗江,从长沙行至零陵时,掘地重新得玛瑙瓮,並将它放在舜廟堂前。然而有不少人並不知道此瓮的来历。直到后漢漢武帝时,有位名叫东方朔的人,考察玛瑙瓮作《宝瓮铭》,以示后人。东方朔写道:“宝雲生於露壇,祥风起於月馆,望三亚如盈尺,视八鸿如乐带。”其后,玛瑙瓮下落不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