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新潮篆刻的看法

 聽雨軒sjh 2016-04-18

叶一苇

 

新潮篆刻是谈论的一个焦点,论者不一:有的认为,新潮篆刻已取代了过去明、清、民流派,是未来篆刻艺术发展的大趋向,是可喜的;有的认为,新潮篆刻反映了我国篆刻艺术的质量江河日下,未免忧心。这种一喜一忧,我以为都欠全面分析。新潮篆刻主要是中青年阶层的创作,不是全国篆刻艺术创作的全貌。但中青年的篆刻家是未来篆刻艺术的主力军,目前出现这股力量不可忽视。因此对这问题试作一个粗浅的分析。

新潮篆刻已迅速地形成为“潮流”,有它生命力的存在:(1)变,是篆刻艺术发展的规律,时代的审美观要改变篆刻艺术的形式,新潮篆刻是应运而生的必然;(2)篆刻艺术也是抒发作者情感的,新潮篆刻正适合于青年一代艺术创作的时代激情:强烈、痛快、奔放;(3)在新潮篆刻的创作中,无论在章法、篆法和刀法方面,创造了许多前人所未有的天趣,这是难能可贵的;(4)新潮篆刻充满着一种生气勃勃的探索精神,它是篆刻艺术向前发展的动力。

但新潮的形成,既有它的自觉性,也有它的盲目性。自觉性是表现于对篆刻艺术创作的探索,因而有所创造;盲目性是表现于群而趋之的“赶潮”。前者少,后者多。由于新潮篆刻一出现就有先天不足,所以带来了许多弱点或缺点。由于对篆刻艺术史缺乏全面了解,弃旧而喜新,割裂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由于对文学艺术修养的浅薄,流于单纯地追求形式,而缺乏艺术内涵。如有些作者,以及汲取古匋的天趣,或金石的剥蚀,或古印的稚拙,等等,就以为是继承了传统。殊不知继承是一个吸收与消化的过程,须要去粗取精,去伪取真,是一项细致的工作,它不仅仅是形式上的搬摹,而是汲取其神髓。赵之谦研究了汉印得出“浑厚”二字,吴昌硕得出“浑穆”二字,他们都不是片面地从形式上去继承,而是从内涵中去领悟。在新潮篆刻中,汲取黄牧甫一路的也不少,但也只有形式而缺乏探其精蕴。至于边款形式的粗糙与内容的贫乏,那更是显而易见。现在大多数青年,在客观上没有像过去文人那样学习古文字的条件。在这样的情况下,急于去求文字的艺术变化,往往是得趣而失矩,出现错误的。特别是由于创者少,跟者多,形成为千印一面,这是最大的弊病。创者是经过自己的探索,才有所创造的,而跟者是未经自己的探索而拾人之慧的,前者可贵,后者不足取。求变,本在求艺术的多样化,结果是“一样化”,这就违背了艺术要求百花齐放的原则。这次西泠印社的命题:“古不乖时”、“今不同弊”、“不拘一格降人材”是有针对时弊的含意的。

在篆刻艺术发展史中,代有“新潮”,明末清初胡正言的创新,曾风靡一时;清代云间派也曾流行过一隅,在《飞鸿堂印谱》中也可看到当时的新潮。但都成为县花一现。它们有的是“转化”了,有的是淘汰了,都各有其原因。我们今天的新潮篆刻,有不少可贵的创造,也有不少缺点,共同的一点是存在着不稳定的因素。粗要存精,趣要合“理”,要百花齐放,希望能进一步地提高,不以单纯地追求形式,而是从艺术内涵上去完善、丰富,使之成为一种被人们共同欣赏的新风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