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舜华∣礼乐与明前中期演剧·跋

 沽美酒 2016-04-18



礼乐与明前中期演剧·跋



文 ∣ 李舜华


  李舜华

lishunhua


李舜華,女。號復庵。江西廣昌人。文學博士。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有《禮樂與明前中期演劇》、《明代章回小說的興起》諸作刊行。目前主治傳統詩學、樂學與曲學,偶事辭章,有《冰梔樓剩稿》、《復我庵吟稿》、《滬上吟稿》存。


礼乐与明前中期演剧·跋

百年吹尽红棉,风骚何处梅江冷。将舟失楫,欲呵无壁,萧萧鸿迥。驾鹤归来,还应怕见,芸芸人境。叹九州横肆、斯文兴废,扶日事、凭谁证。  回首万峰烟暝,但疏星、乍惊还醒。良方莫诩,当时热血、尽成新病。且把芙蓉,天涯望断,野蒿初劲。要寒涛怒起,铁弓迸雪,认鱼龙影。

——调寄《水龙吟》

此予避居南粤以来,闲诵《人境庐诗草》,嗟其志之可哀,叹其时之不遇,百年沧桑,都来心底,情非得已,遂发而为词。


数十年来,论文学史者,一及黄公度(遵宪),但推崇其“我手写我口”,进而誉为 “诗界维新”、“诗界革命之先声”云云,此种推许,虽未为无见,然其人内心之委曲反因此而日渐湮没,殆不过后人所拟构,非实相也。所谓“我手写我口”一语,出于《杂感》,不过公度二十一岁所作,大抵少年意气,登东山即小天下,尚不知世事之难卜;及后阅历渐深,心情亦渐变,观其诗作,自晚近龚定庵(自珍)、黄仲则(景仁)、吴梅村(伟业)诸家而上,出入于苏、白、韩、杜之间,迄于六朝汉魏乐府及古歌辞,实欲融新旧古今于一家,而晚年所作七律,使事用典,几无一字无来历,兴寄遥深,不减老杜。盖公度于戊戌变后,遁居梅江之畔,朝思暮省,于维新革命种种事为或亦潜生疑虑。后四年(即光绪二十八年),致书梁任公(启超),尚有意斟酌于弹词粤讴之间,别倡“杂歌谣”体,以写时事;然同年与丘菽园(炜 )书,却于别创诗界之举,倍感苍茫,“吾老且病,无能为役矣”。又三年,与弟牖达(遵概)书,更云:“生平怀抱,一事无成,惟古近体诗能自立耳,然亦无用之物,到此已无可望矣”。


自我手写我口,至取径诸体,以汉魏为上,终致颓然而叹,公度一生求诗之经历与李空同(梦阳)实颇为相近,及晚岁犹念念不忘“杂歌谣”体,与空同酷嗜挂枝儿,亦复相似;无他,礼失而求诸野,其精神皆贯注于国风与雅颂之间,遂生无数希冀、奋发、虚幻与怅恨。如此而言,自公度辈言之,近代文学及其精神之变迁,仍有种种可惊可诧、可叹可惋,隐于缴绕复杂之历史事相背后,非侈言“维新”、“革命”者所能知;而有明中叶以来文学之发展,种种可伤可痛、可哀可悯,亦非所谓“近世精神”可一言以蔽之。


少时读书,也尝为各家文学史与文选所拘,于公度,但知其《哀旅顺》、《哭威海》、《台湾行》;于有明以来之文,惟知诵袁中郎(宏道)之 《满井游记》、归震川(有光)之《项脊轩志》、张陶庵(岱)之《西湖梦寻》、沈三白(复)之《浮生六记》等等,但赏其行文则清丽可喜、抒情复沁人心脾而已。自负笈北上以来,眼界始开。以小说而言,不徒《三国》、《水浒》,早期版本实胜于明末清初诸本,即熊大木诸书,虽复粗陋,也时见其元气淋漓,非后世同类小说可比;以传奇而论,早期如《伍伦》、《双忠》、《宝剑》诸作,虽为后世斥为思想陈腐、音律不谐、结构支蔓,似不足道,实亦雾里看花而已,于其精神皆未能相应;诗文一道,也渐味高季迪(启)、李空同、康对山(海)及后来陈卧子(子龙)诸人之境界,远非袁中郎(宏道)辈所能企及,此亦袁氏自知者也,观小修《李温陵传》一文可知。无他,但以性命之道味之,高下不难立判。昔人有言,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所谓明不如元、元不如宋、宋不如唐,更无论汉魏、先秦,其所着意者岂但文学而已哉,殆不过性命之道,无从寄托,遂不得不援古以讽今耳。


康海在赏鉴元人剧作时,对个中曲意似乎别有会心:“意虽假借而词靡隐逊,盖咸有所依焉。予读之每终篇,或潸然涕焉。”(《题紫阁山人子美游春传奇》)而今,灯前展卷,由公度之诗,复思空同、对山,进则子美、退之,古今同慨。噫,今夕何夕,此何人哉?不明诗词,何以治曲,不明经史,何以治文。然则历史是如此复杂,一代精神之复炽与隳沉,都不过天地间个体性命之浮沉,其间可歌可泣、可悲可壮者,实非笔墨可以形容。所谓曲者乐之支也,予也痴愚,竟欲假此以描摩古士大夫一段精神,是耶?非耶?诚能得古人之心乎?予不知也。昔唐荆川(顺之)、李中麓(开先)诸子,以为文不必作,诗不必写,实性命之道,非文字可托,亦不欲徒托之于文字矣。然漫漫人生,情何以堪。荆川枯坐悟道,最终奋起,不顾天下非议,应嵩党之聘,出山领兵,功未成而身先死;中麓则不过寄身世俗,自矜才情,效白乐天(居易)之习,所谓处世之道,不太过,不太偏,吾执乎中。二者均难免后人之讥,然宁效荆川,不欲为中麓,后者殆不过“乡愿”而已矣。子曰,乡愿,德之贼也。惟当今之世,漫眼浮尘,恐得如中麓者亦不能,又剌剌不休者,何耶?复缀一辞,云:


流云隔断凤凰吟,瑶阁空余七宝琴。

滟滟晴波逐梦远,重重芳树坐春深。
文章自写灯前雨,烟月难凭海底针。

千古风流俱往矣,与谁同泣复同寻?


丙戌夏初风雨大作复庵识



内容简介


近代以来,传统演剧主要是在文学史、政治史和社会史等西学东渐之后的学科分类体系下作为研究对象而受到关注的。相关研究尽管都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绩,但是在总体把握中国传统以礼乐为核心的文化建制方面,尚未能尽如人意。传统演剧与其说是一个可以孤立地被抽绎出来的,为知性所界定的文学及政治社会现象,毋宁说是中国传统礼乐文化总体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对演剧的理解必须植根于对这一整体的把握。本书以明代前中期演剧作为研究对象,在礼乐制度的总体视野之下,在经唐宋以来不断嬗变,并在明代得以确立的以教坊司为核心的演剧制度的基础上,具体地研究了在雅俗之争的名义下,明代前中期官方及民间演剧实践及内在精神的变迁,同时以此为背景考察了演剧文本在内容与形式等方面的一系列重要变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