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细胞减少症名医的各种医方

 觉金 2016-04-18

白细胞减少症

概  述

白细胞减少症系指周围血象中,白细胞总数持续低于4.0×109/L(4000/mm3)者。现代医学认为既可见于继发者,也有部分原因不明。临床上,药物引起的白细胞减少时有所见,且机理不明;恶性肿瘤病人接受放、化疗后的主要副反应就是白细胞减少,致使患者不能坚持而影响治疗,因而对此颇感棘手。西医用维生素B4、鲨肝醇、利血生及激素药物治疗,有一定疗效,但在停药以后,白细胞往往会重新跌落。
中医一般把本症归入“虚劳(血虚)”或“眩晕”等范畴,古代无相似的病名,也无专门论述,但有土些症状记载与本症相似。如《灵枢·海论》所述:“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目无所见,懈怠安卧。”《理虚元鉴》提到:“腿酸脚软,蒸蒸内热,胸中邪气隔紧,食不易饥。”中医治疗本症可从中得到启发和借鉴。
现代中医对本症临床研究的报道始见于60年代。1965年有人用鸡血藤制剂治疗因放射线引起的白细胞减少。之后,70~80年代大致从脾肾两虚的角度进行论治,各家则根据各自的临床经验,侧重又有所不同。特别是80年代初期,根据叶天士“初病在气,久病入血”,“瘀血不去,新血不生”等理论,在补益脾肾或补益气血的基础上,选用少量的活血药物,从而提高了疗效。目前,中医治疗本病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总病例数已达4000例之多,其中以专方治疗的病例占一半以上,有些病例即使是分型治疗,也是在一个专方的基础上随证加减,这反映了目前中医治疗本病的一种趋向。近年的报道强调,在辨证治疗的同时,最好配合具有升高白细胞作用的药物。并认为,选用这些药物一定要在辨证施治的原则指导下进行,才能提高疗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既不失传统中医特色,又吸收了现代医学的研究成果,这是中医治疗本病能不断提高疗效的重要原因。与西医相比,中医药治疗本病,不仅近期疗效满意,而且远期疗效也较巩固,因而具有一定的优势。

病因病机

中医对白细胞减少症的病因病机认识,基本趋于一致,认为与五脏之心、肝、脾、肾四脏有关,其中脾、肾两脏的关系尤为密切。本虚(即脾肾两虚)是白细胞减少症的根本原因,此外,热毒侵袭和瘀血凝结也是引起和加重本病的重要原因。
本虚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五脏六腑赖以滋养,若脾虚气血无以生化,则成血虚之证;肾为先天之本,主骨生髓,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若肾气不足,则髓海不充,精血同源,气血生成也受影响。脾虚,运化水谷精微的滋养功能失常,可导致肾气虚弱;反之,肾阳不足,则不能温煦脾阳,两者相互影响,以致脾肾两虚,营卫气血不足而成本病。
热毒
由放、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中医一般认为是热毒之邪侵犯人体,营阴被劫之故。大部分表现为气阴两虚之证,少数则兼有血热之证。
血瘀
根据“久病必瘀”的传统认识,白细胞减少症患者久治不愈,往往见有血瘀的临床症状表现。

 

辨证分型

白细胞减少症一般以头昏眩晕,倦怠乏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参之以其他见症,可分为脾肾阳虚、肝肾阴虚和气血两虚三型。此外,临床上还可见到部分病人兼有瘀血征,活血法常用作辅助治疗,甚至有人专以活血化瘀法治疗本病,也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因此,辨证分型大致有如下四型:
1.脾肾阳虚
面色黄咣白,精神不振,失眠,头昏,倦怠气短,不思饮食,大便稀溏,或黎明即泻,小便清长,畏寒肢冷,腰际酸楚,阳事不举,精冷,带下。舌质淡,苔薄,脉沉细。
2.肝肾阴虚
眩晕、倦怠,耳鸣,面色少华,心烦失眠,消瘦,腰膝酸软,遗精盗汗,月经不调。舌红或淡红,苔少,脉细数或细弱。
3.气血两虚
头晕,少气懒言,倦怠疲乏,面色滞暗或咣白。舌胖色淡,脉细或虚大无力。
4.气虚血瘀
神疲懒言,腹满纳差,面色晦暗,或咣白无华,头发枯槁稀疏,肢体麻木,肌肤甲错。舌有瘀点或瘀斑,脉沉涩无力。
尚有一些其他分型,如湿温型,但为数不多,心脾两虚、气阴两虚、中气不足等,则由于气血、阴阳的偏衰而有所侧重,上述分型基本可概括之。

分型治疗

(1)脾肾阳虚
治法:温补脾肾。
处方:鸡血藤30克,补骨脂15克,炮甲珠10克,仙灵脾30克,黄芪30克,茯苓18克。
加减:偏脾虚者加白术或淮山药;偏肾虚者加菟丝子、枸杞子、官桂。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疗效:用上方共治疗83例,显效54例,有效17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85.5%。
常用成方:可选温肾汤。
(2)肝肾阴虚
治法:益气养阴,滋补肝肾。
处方:女贞子30克,旱莲草30克,制首乌30克,鸡血藤30克,淮山药30克,丹参15克,生地15克,陈皮9克,当归9克,炙甘草12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疗效:本方共治疗30例本型患者,显效14例,有效1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0%。
常用成方:可选大补阴丸、龟鹿二仙胶加味、当归补血汤合左归丸或二至丸合地黄汤。
(3)气血两虚
治法:益气养血。
处方:黄芪60克,肉桂6克,升麻6克,炙首乌30克,鸡血藤30克,枸杞子1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疗效:上方治疗本型患者30例,显效14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
常用成方:可选归脾汤、十全大补汤。
(4)气虚血瘀
治法:益气活血。
处方:当归、川芎、丹参各15克,红花8克,鸡血藤30克,赤芍20克,党参15克,黄芪15克,白术10克,山楂10克,厚朴10克,陈皮10克,谷芽15克。
加减:肾阳虚加肉桂10克,制附片15克,肉苁蓉15克,淫羊藿15克,菟丝子15克;伴感染加蒲公英20克,野菊花20克,千里光30克,蚤休8克,山豆根10克,板蓝根15克,贯仲1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女性月经期暂停服中药3~5天。
疗效:用上方加减治疗本型患者23例,其中显效8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1.3%。
常用成方:可以四物汤合归脾汤进行加减。

专方治疗

(1)升白片
组成:补骨脂30克,淫羊藿15克,胎盘粉15克,女贞子60克,山萸肉15克,黄芪30克,大枣30克,当归15克,丹参15克,鸡血藤60克,三七粉9克,虎杖30克。
用法:上药制成片剂,每片含生药1.85克。每日3次,每次5片,2周为一个疗程。
疗效:上药共治疗223例白细胞减少症患者(其中46例为肿瘤化疗所致),显效164例,有效36例,无效23例,总有效率为89.69%。
(2)升白饮
组成:党参15克,黄芪15克,当归15克,熟地15克,女贞子15克,鸡血藤15克,土茯苓15克,焦白术10克,补骨脂10克,炙山甲6克,焦山楂9克,焦神曲9克。
加减:阴虚加生地、龟版;阳虚加巴戟天、仙茅;心血不足加酸枣仁、夜交藤;湿热加黄柏、泽泻。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7天复查血象。
疗效:本方治疗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120例,显效8例,有效10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3%。
(3)升白冲剂
组成:1号方:鸡血藤300O克,炒白术1500克,女贞子1500克,黄芪1500克,补骨脂1500克,灵芝600克,苎麻根800克。2号方:鸡血藤1500克,白术750克,女贞750克,黄芪750克,补骨脂750克,灵芝300克,?麻根350克,虎杖1000克,紫丹参1000克,五灵脂500克,没药300克。
用法:上药研极细末,烘干,加白糖、淀粉适量做成颗粒冲剂,小袋分装,每包30克,开水冲服91日3次,每次1包。先服1号方4周,如白细胞回升不明显,则改用2号方,总疗程为2~3个月。
疗效:本方共治疗101例,显效76例,有效13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89%。
(4)复方龙枣汤
组成:仙鹤草90克,小红枣50克,赤小豆50克,黄精30克,山楂30克,鸡血藤30克,甘草20克,当归20克,补骨脂20克。
加减:气虚加党参;肝气郁积加三棱、莪术、制香附、郁金、丹参;脾肾阳虚加附子、仙灵脾;肾阴不足加生地、萸肉、首乌。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服时加红糖30克,黄酒10毫升,1个月为一疗程。
疗效:共治疗96例,显效85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96%。
(5)二至地黄汤
组成:熟女贞15克,旱莲草15克,熟地15克,山药15克,山萸肉10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丹皮10克。
加减:偏肾阴虚者加龟版、阿胶;偏阳虚者加巴戟天、补骨脂、仙灵脾。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疗效:共治疗78例,显效47例,有效2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6.1%。
(6)升白汤
组成:生白芍25克,当归25克,生首乌25克,补骨脂25克,虎杖25克,地骨皮25克,生黄芪50克,鸡血藤50克,仙灵脾15克,鹿角胶(烊化)1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3次,取汁300ml,日服3次,每次100毫升,2周为一疗程。
疗效:上方治疗因抗甲状腺药物所致白细胞减少患者32例,2个疗程后显效25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9%。

全国名老中医张达旭治白细胞减少症经验

 外周血象中白细胞计数持续低于4×109/L者粒细胞百分比正常或轻度下降者,称为白细胞减少症。属中医“血虚”范畴。其病因虽有禀赋不足,劳倦内伤,药物伐损,病后失调之不同,但总不离“虚”者一字。分以下三型论治。

  1.脾肾气虚型:患者头晕,乏力,大便溏,腰酸,舌质淡苔白,脉弱,实验室骨髓检查再生低下。

    治则:健脾温肾,补益卫气。

    处方:党参、黄芪、熟地各15克,淮山、白术、杜仲各12克,肉桂(后下)3克,熟附子、丹参各10克。水煎分3次服。

  2.肺肾两虚型:患者头晕目眩,少气懒言,自汗,易于伤风感冒,舌淡苔白,脉虚大。

    治则:益肺补肾,养卫。

    处方:麦冬9克,五味子3克,淮山20克,枸杞子、党参、当归、熟地、菟丝子各10克,川芎、炙甘草各6克。水煎分3次服。

  3.肝肾阴虚型:患者头晕头痛、耳鸣、腰肋酸软,胁肋隐痛,口渴咽干,舌红苔少,脉细数。

  治则:滋阴填精,积精化气。

    处方:淮山30克,熟地、太子参各15克,当归、女贞子、枸杞子、白芍、川楝子各10克,五味子3克,炙甘草8克。水煎分3次服。

《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整理与继承》

 .治白细胞减少症 鸡血藤15g,黄芪12g,白术、茜草根各9g。水煎服,每日1剂。(《益寿中草药选解》)

一:鸡血藤妙治白细胞减少症

     鸡血藤,《本草纲目》未载,始见于赵学敏《拾遗》。清人用鸡血藤似不太多;即用,也多用于“活血”、“去瘀”、“通利经脉”、“治手足拘挛麻木”,今人在实践中发现它养血补血作用也不错。

    20世纪60年代中期,友人任和平先生的妻子患白细胞减少症,问我有什么好方法,我说药店里有鸡血藤浸膏片,不妨一试。药仅0.31瓶,10瓶才3块钱。服至一半,再复查,白细胞居然由2000升至4000,我们都很惊喜。从此,凡遇白细胞减少,我即用鸡血藤浸膏片,观察多例,效果不错。80年代初,贵阳毛某的妻子因肺癌专程到北京接受放射线治疗,当时患者的白细胞也只有2000,我让她服鸡血藤浸膏片。一个疗程下来,患者前胸后背都烤焦了,苦不堪言,但白细胞反而升到3000,毛某夫妇也都认为能有如此血象,系鸡血藤之

鸡血藤浸膏片 鸡血藤粉400g,鸡血藤清膏 1 000g。将鸡血藤研成细粉,过80目筛,即得鸡血藤粉。将鸡血藤适量水煎2次,合并滤液。取鸡血藤粉与清膏搅和,干燥,制成颗粒,压制成片。每片重 0.25g。为棕褐色;味涩。显微特征:石细胞2—4个聚集或多数聚成群。类长方形或类长圆形。导管碎片大而明显,为网纹导管,纤维单个散在或成束,非木化至微木化,为晶纤维。取本品研细,加水提取,滤过,取滤液,加三氯化铁试液2滴,即显灰黑色,并有沉淀析出。功能补血,活血,舒筋通络。用于血虚,腰膝酸痛,关节不利,风湿痹痛及妇女月经不调等症。口服,每次4片,每日3次。孕妇忌服。(《上海市药品标准》1980年;《河南省药品标准》1984年;《江西省药品标准》 1983—1989年)
二:白细胞减少症验方 

    1.银耳15克,黄芪18克。水煎服,每日1剂,每剂煎两次,早晚各服1次。适用于各种白细胞减少症。
    2.
鸡血藤30克,女贞子18克。水煎服,每日1剂,每剂煎两次,早晚各服1次。适用于因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
    3.
山萸肉30克,补骨脂12克。水煎服,每日1剂,每剂煎两次,早晚各服1次。适用于放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

三:白细胞减少症家庭调养法

          白细胞减少症,是慢性血液病之一。白细胞属于人体免疫系统的一支“国防军”,是专门歼灭侵入人体的细菌、病毒的。人体外周白细胞计数若持续低于3000,就可诊断为白细胞减少,若患者又表现出头昏眼花、疲倦无力,心悸气短,健忘失眠,舌淡苔白,脉缓无力等属于中医“心脾两虚,气血不足”的证候,就称为慢性白血球减少症。引起本病的原因很多,无论什么原因造成的慢性白血球减少症,都可用如下家庭调养法。

    一、加强营养,补充损耗

    各种原因引起的白细胞减少,都与人体造血机能受到破坏抑制有关,所以要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瘦肉、鱼、大豆制品、牛奶和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为白血球的生成提供充足的原料。

    二、避免损伤,审慎用药

    避免接触放射性物质和含苯的化学物质,没有必要,不作光透视、照片等方面的检查和治疗。一些破坏白血球的药物如保泰松、眠尔通、氯霉素、磺胺类药物等要禁止服用。因患其它病就医时,要主动告诉医生自己白细胞减少的状况,以免医生误开损伤白细胞的药物。

    三、食疗验方,辨证选用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患白血球减少症者甚多,各地医生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其中有不少行之有效的食疗方和验方可以选用。

     1、黄芪血藤饮:去中药店选购北箭芪山西、内蒙产者30克、鸡血藤30克,煎取毫升药液,调入适量蜂蜜,一日分数次当饮料饮完。连饮半个月以上,多可使各种原因致白细胞减少患者的白细胞回升。

     2、补骨脂饮:补骨脂15中药店有售加核桃5去硬壳只用仁煎水当饮料,一日分多次饮完。连饮个月以上,对放射所致白细胞减少有一定疗效。

     3、茜草根汤:茜草根30克、大枣5中药店有售,同入砂锅,加水1000毫升,煮取300毫升,一日分数次饮完,连饮一个月以上。对药物损伤白细胞,致白细胞减少者有效。

     4、清炖胎盘:用健康产妇之胎盘或猪、牛胎盘一个,洗净后清炖,炖至烂熟,分多次吃完。吃时可放调料。每半月吃一个胎盘,连吃个以上,对体质虚弱,营养不良的白细胞减少患者有很好的疗效。能用人胎盘最好。

     、气阴双补汤:北沙参克、黄芪克、鸡血藤克、枸杞子克、女贞子克、生地克、制首乌克、大枣克,煎水,每日一剂,连服剂以上。曾用此方加减治疗癌症患者因放疗、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至2000左右,服余剂后,白血球升到3000以上。

鸡血藤浸膏片。
  【制法】 取鸡血藤200g,粉碎成细粉,过筛,另取鸡血藤1800g,加水煎煮二次,
第一次4小时,第二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稠膏状,加入上述细粉及适
量辅料,混匀,制成颗粒,压制成1000片,包糖衣,即得。
  【性状】 本品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棕褐色;味涩。
  【鉴别】 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纤维束淡黄色至淡棕色,周围细胞含草酸钙
方晶,形成晶纤维;具缘纹孔导管碎片无色或淡黄色;石细胞淡黄色至淡棕色,卵圆形、
长方形或类三角形,成群或散在,壁较厚,孔沟明显。
  【检查】 应符合片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11页)。
  【功能与主治】 补血,活血,舒筋通络。用于血虚,腰膝酸痛,月经不调。
  【用法与用量】 用酒或温开水送服,一次4片,一日3次。
  【规格】 每片相当于原药材2g
  【贮藏】 密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