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土耳其曾经威震世界,却沦落为二流国家

 方远图书馆 2016-04-18
俄罗斯与土耳其称得上是百年世仇。从十六世纪开始,俄罗斯便展开了对土耳其的侵袭。几百年下来,俄罗斯步步为营,将一块又一块的土耳其领土攫为己有,而土耳其则不断的丧师丢地,从当年横跨亚欧非的世界级大国,逐步衰落成现在困居伊斯坦布尔一隅和小亚细亚半岛的二流国家。毫不夸张的说,俄罗斯的大国崛起,是踩着土耳其的尸体实现的。

  只是,纵览俄土历次征战,有一个很反常的地方:俄土杯葛之初,俄罗斯仅仅是一个莫斯科一隅的弱小公国,二土耳其则是当时第一流的世界级大国,双方的强弱对比可谓悬殊之极,为什么庞然大物般的土耳其,却让当时咋看咋屌丝的俄罗斯给逆袭了呢?云石君觉得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第一,文明形态变化带来的地缘实力增值

  俄国地处东欧,这里在近代以前,属于欧洲文明的边缘板块,环境苦寒,以古代欧洲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足以对该地区进行有效开发。所以该地区一直是游牧文明主导。

  如果东欧保持游牧文明形态,那对土耳其来说是无所谓的。游牧文明虽然武力超强,但游牧文明的生产力极其低下,物资资源匮乏,这种天然缺陷,决定了游牧势力战争潜力严重不足。反映在现实中,就算东欧游牧势力一时在战场上击败土耳其,入侵其领土,但只要土耳其凭借综合国力优势,将其拖入持久战,那用不了多久,游牧势力就会因战争资源耗尽,不得不返回东欧草原,不至于对土耳其构成根本性威胁。

  但到中世纪后期,情况出现了变化。虽然当时离工业革命尚有一段时间,但欧洲的农耕技术经过千年的发展,水平较之前已经大幅提高,已经拥有了在东欧这种寒温带乃至亚寒带进行基本农业开发的能力。

  在这种情况下,东欧的文明形态,逐渐从游牧向农耕转移。反映在政治上,就是以农耕立国的莫斯科公国,取代了以游牧为特征的蒙古系金帐汗国,建立了崭新的沙俄帝国。

  这下土耳其就麻烦了。东欧疆域辽阔,有大量可作农业开发的土地。俄罗斯建立后,农耕文明成为东欧主导文明形态,而农耕远胜于游牧的物资生产能力,带动了东欧财富积累快速增长,这为俄罗斯向土耳其的开拓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从这时开始,东欧地缘势力对土耳其的威胁,已由游牧时期的打家劫舍,进化到了到了农耕模式下的开疆拓土。


  与此同时,东欧向农耕文明的转型,还带来了另一个发展模式的改变,即俄罗斯就是开始注重控制商业贸易路线。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因为游牧向农耕转型后,东欧的财富积累大幅增长,开展对外商贸的需求的大增;与此同时,物质层面的富裕,让俄国已经能够承担起可以建造和维持商船、军舰的高额开销;而且,相对于游牧,农耕文明的技术含量更高,使得它也具备了制造和维护海船的技术能力。既然俄罗斯已经具备了海上活动的能力,那他自然会谋求对黑海——地中海这条贸易生命线的控制,这自然就和掌控这条航线的土耳其构成冲突。

  这土耳其与东欧势力的传统地缘平衡线,是建立在东欧落后的文明形态之上的。现在,随着东欧文明形态的质变,既增强了其攻击土耳其的能力,又激发它攻击土耳其的欲望。这种变化作用到现实层面,就是东欧和土耳其的旧有地缘平衡线被打破,俄罗斯大举南下,夺取了原属于土耳其的黑海北岸领土,并将影响力渗透进巴尔干半岛。

  这对土耳其的打击相当之大,黑海北岸的易主,其后果绝不仅限于二者领土的此消彼长,其更重要的是,打破了土耳其这个国家在地缘结构上的完整性。


  以伊斯坦布尔为核心的爱琴海—黑海沿岸,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最精华的地区,也是它的本部核心。而要确保这块本部核心区的安全,土耳其就有必要掌控黑海与东地中海沿岸的全部土地,将二者变为自己的内海。通过这种方式,,土耳其其才能够构筑起一道天然的外围防线,保卫伊斯坦布尔核心区的安全。

  可黑海的易主,使土耳其本部在地缘结构上的完整性惨遭破坏。当俄罗斯挺近黑海北岸后,黑海就从原先的土耳其内海,变为俄土两家共有,其之于伊斯坦布尔的的北方地缘屏障功能从此不复存在。这严重威胁到了国家安全。

  既然黑海已不足为凭,土耳其要确保伊斯坦布尔核心区的安全,就只能选择扩军,建立一支强大的黑海舰队,来抵御俄罗斯的潜在威胁——而此举则意味着土耳其的国防开支永久性大幅增加。

  二、势力范围此消彼长。

  判断一个国家和文明的强弱,除了文明质量的高低,也跟其势力范围的大小密切相关。而势力范围的拓展,除了自身实力这个内在因素外,跟地缘条件也有直接的而联系。

  在这一层面,土耳其的地缘条件很是不佳。土耳其是横跨亚欧非三大洲,是中世纪最重要的地缘中枢。这种特殊的地缘区位,曾经让土耳其受益良多。只要占住伊斯坦布尔,土耳其便能够从国际贸易中中雁过拔毛,坐地生财。

  但凡事都有两面性,土耳其之所以能够坐地生财,很关键的一点是:其地处基督教和伊斯兰世界的地缘中枢,周边都是当时已开发成熟的优质地缘板块。正是由于经过充分开发,这些板块才有足够的财富积累,可以跟其他地区进行大规模的商业交换,土耳其卡着商路的咽喉收保护费才成为可能。

  但是,周边的高度成熟,也意味着土耳其丧失了继续拓展势力范围的空间。毕竟周围都是成熟文明体系,土耳其想抢人领土,势必遭到强势反击。

  具体来说,土耳其北有俄国,西有欧洲天主教世界、东有伊朗萨法维帝国,这三方都实力不俗,难以侵夺。至于南面,土耳其倒是早已将北非收入囊中。但北非继续向南,就是撒哈拉大沙漠,这种强大的地缘阻断,完全阻断了土耳其影响力继续向南拓展的可能。因此,在沙俄崛起的年代,土耳其的国土范围已经基本到了天花板,不仅没有拓展可能,反倒会随着欧洲、俄罗斯的崛起,导致自己的旧有地盘惨遭吞噬。


  而俄罗斯的地缘环境,跟土耳其大不相同。虽说俄罗斯同样要面对欧洲、土耳其等成熟文明体系,但是在国土东面的亚洲,俄罗斯面对的,不过是一堆原始的游牧汗国,俄罗斯凭借自己的文明质量优势,可以相对容易的将北亚甚至中亚的广袤土地收入版图。

  当然,这些亚洲疆土虽然辽阔,但可开发程度较低。开发程度的高低,不仅取决于地理环境这个先天因素,也取决于人类技术发展水平这个后天条件。中世纪后期,人类文明发展开始加速,尤其到工业革命时,更是突飞猛进,这意味着,俄罗斯开发这些不毛之地的能力也在快速增强,从中获取的利益越来越丰厚。

  虽然北亚、中亚这种地方,再怎么开发,也不可能发展到欧洲、地中海那样的程度。但质量不够数量补,俄罗斯的亚洲领土有上千万平方公里,即便单位开发水平低些,但凭着这庞大的规模,俄罗斯依然可以从中获取海量的资源。

  地缘环境决定了,土耳其没有开拓空间、俄罗斯却能够收获上千万亚洲领土,随着岁月的流逝,双方地缘实力此消彼长,最终体现在二者的国力上,成为俄罗斯最后成功压制土耳其的决定性因素。


  第三,国土地缘结构的松散与规整。

  国土是否规整紧密,对国家安全格局也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在这一方面,俄罗斯还是比较好的,其国土一直比较规整紧密,早年,其国土局县于东欧,呈典型的块状紧密布局,后来虽然大幅扩张,但总的来说,依然还是呈矩状结构。这种紧密规整,既方便了内部的整合,也有效降低俄罗斯国土与外部的接触面,进而减少了其面对攻击时的防御面。

  当然,俄罗斯的地缘结构也不是没有缺陷,最大的问题,就是头重脚轻,核心区位于国土最西端的东欧,亚洲部分开发程度较低,且因地理环境过于恶劣,与本部交流不便。不过在当时,亚洲地区尚无能跟俄罗斯匹敌的政治势力,因此这种缺陷并无太大影响。

  可奥斯曼土耳其就差远了,土耳其的国土支离破碎,大部分国土都散布在黑海、地中海、红海甚至印度洋的海岸线上,分居于亚欧非三大洲。要想对如此散乱的国土保持足够的统治力,土耳其必须确保对海权的拥有。

  历史上,土耳其也确实曾经称霸海上,否则也不可能在如此广阔的范围内,取得这么多海岸线领土。。但随着大航海时代到来,欧洲海权兴起,实现了对土耳其的反超和压制。在这种情况下,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本部与其他海域周边领土的联系被严重削弱,不仅无法形成合力,甚至这些零碎边缘领土,还要么沦为欧洲殖民地,要么趁机摆脱伊斯坦布尔的控制,成为不听中央号令的藩镇诸侯。


  最后,则是国际商路的变迁。新大陆的开辟和新航线的发现,破除了奥斯曼土耳其对东西方贸易线路的垄断。从欧洲既可以经好望角、绕开中东,也可以穿越大西洋和太平洋,从相反的方向抵达东方。甚至,随着文明的发展,欧洲人还在原属于奥斯曼土耳其领土,但实际上早已摆脱伊斯坦布尔控制的西奈半岛开凿出苏伊士运河,缩短东西方航线。就连原本荒无人烟的北亚,也因俄罗斯的开发,成为新的亚欧交流通道(西伯利亚铁路),这种种情况,都严重削弱了土耳其,尤其是伊斯坦布尔的地缘区位价值,使其坐地生财的收益节节下降。

  综上所述,在俄罗斯崛起的中世纪末期,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俄罗斯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从一个蜗居莫斯科平原的弱小公国,发展成为雄踞欧亚的世界级大帝国。而旧有的世界级大国土耳其,却在这个过程中陷入一系列的极端不利,逐渐走向没落,在与俄罗斯的正面对抗中节节败退,最终沦落为一个二流国家。

  当然,对此,土耳其是不甘心的。直到现在,土耳其依然念念不往昔日辉煌,总想着有朝一日东山再起。而土耳其的这种欲望,也对中东、乃至世界地缘政治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而在具体行动上,土耳其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为自己的复兴开辟道路。

  那么,土耳其具体有哪些动作?关于这一点,云石君在下一节中继续分析。

  本文选自云石地缘政治系列42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