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景观作为生命系统:上海世博后滩公园

 羊之君子 2016-04-18


后滩公园为上海2010世博园的核心绿地景观之一,它既是上海2010年期间世博绿地,也是未来上海市的公共绿地。场地位于“2010上海世博园”园区之西端,黄浦江之东岸与浦明路之间,西至倪家浜,北望卢浦大桥,为狭长的滨江地带,总用地14公顷。场地原为钢铁厂(浦东钢铁集团)和后滩船舶修理厂所在地,2007年初开始设计,200910月建成并于20105月正式开放。




种文明揭示场地个性


设计采用立体分层方式,层层剖析和演绎场地的历史与未来,刻画公园的独特个性,并为解决场地面临的挑战寻找出路。以后滩场地景观演绎的时间脉络、空间背景和场地禀赋作为线索,在上述湿地生态景观基底之上,叠加田园的回味、工业记忆和后工业文明三个层次的景观信息,形成场地的总体特征,传达三种文明意象。




 田的回味


后滩地区自唐代到1843年开埠经历了近千年的农业社会时期,目睹着黄浦江畔农耕经济的兴衰起落。农耕文明景观层是本规划中体现场地农耕文明遗迹的重要景观层次。

 

梯地禾田带是公园的内河湿地与浦明路之间的过渡地带。设计从千百年来中国的梯田中获得智慧的启迪,一方面用梯田来解决3~5m的高差,同时,利用梯田灌溉的过程,使污水得以曝气、逐级沉淀、净化。田块中种植五谷、经济作物和各类具有水净化功能的水生植物,随季节而变换,营造都市田园。春天菜花流金,夏时葵花照耀,秋季稻菽飘香,冬日翘摇铺地,无不唤起大都市对乡土农业文明的回味,使土地的生产功能得以展示,并重建都市人与土地的联系。为大上海市民特别是青少年提供一处农业和农作的科普教育场所。

 

梯田结构增加了这一区域的景观与植被的多样性,丰富了江岸过渡带的界面景观,同时创造了丰富的体验空间。以田埂为径,人们可以进入湿地净化区域,体验独特的田园景观和人工湿地展示,作为可进入的“毛细管”路径,大大提高公园的人流容量,像海绵一样,田埂网络使公园的人流容量极富弹性。




工业的记忆

 

上海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见证了近代民族工业由无到有、由小到大的发展历程,场地范围内的工业遗址主要为工业厂房和货运码头,有型钢厂三车间、厚板酸洗厂房和码头等。设计通过改造原有厂房及码头,运用剥离、填充、穿插等手法,保留、再用和再生场地内的工业遗产,来纪念上海后滩的工业文明。其中包括:

 

型钢厂三车间及厚板酸洗厂房的改造:厂房所处位置为后滩湿地公园的南部,临时旅游停车场的北端。在本设计中改建为后滩湿地公园的综合服务中心——“空中花园”,布置各类酒吧和茶座等休闲设施。

 

货运码头改造:货运码头位于后滩湿地公园的中部,靠近原生湿地保护区。因已失去货运码头功能,在本设计中改建为一处码头遗址花园——芦荻台,可供游人眺望黄浦江原生湿地景观和对岸上海城市天际线。

 

锈色长卷:这是一条由原场地内的钢板加工制作而成的绵延绸带,它由钢板在三维空间中折叠而成,平行游走于溪谷湿地之中,或平铺于栈道之上,成为一种铺装,或昂首于空中,兼有装饰艺术、景框和庇护功能, 成为自然朴野的湿地基底上的一个现代而灵动的活跃因素。在这里,工业的记忆体现为一种超越形式与功能的材料及其艺术。




生态文明展望


作为后工业时代生态文明的展望和实验,公园倡导低碳景观理念,强调公园在建设和维护过程中的低成本和可持续理念。集中体现在:建立内河湿地净化系统,利用自然做功,展示生物净化的生态文明理念与实例;黄浦江护岸的生态友好型设计,与洪水为友,改变常规防洪工程的理念和做法;溪谷底部以黏土作为防渗材料,使水体和湿地具有良好的生境;大量乡土物种和农作物,用于水体净化和生物生产,并实现低成本维护;充分利用旧材料包括旧砖瓦的再用,节约造价;建筑物设计上强调节能技术的使用和创新;用可降解竹材作为会时大面积铺地等。


(文章节选于《旅游规划与设计》第3期:《节事城市旅游》中的《景观作为生命系统:上海世博后滩公园》,图片来源于百度图片,转载,引用请注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