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君臣之“谏”,不过是权力的游戏

 大海一样的人 2016-04-19

在古代社会,对皇帝提意见有专用的术语,叫“谏”(音jiàn读“见”);对善于听取别人意见的皇帝,则有“从谏如流”这一成语加以褒美。但是,皇帝毕竟是皇帝,高高在上久了,不可避免地会“独裁化”。以“从谏如流”闻名的唐太宗李世民,与犯颜直谏的魏征之间,事实上也存在着相当大的矛盾。

君臣之“谏”,不过是权力的游戏

唐太宗与魏征

纳谏前后不一唐太宗李世民可算得上是一位杰出明君,他开创了中国封建史上的“贞观盛世”,史称盛唐时期。其所以如此,原因很多,能兼听纳谏可谓原因之一。不过,唐太宗的纳谏是前后不一的。前期,唐太宗希望大臣们“直言鲠议,致天下太平”,而且说到做到。当大臣们奏事时,太宗和颜静听,鼓励大臣们大胆提出铮谏之言。同宰相们商讨国家大事时,还允许谏官旁听,并对直言铮谏者予以奖励。在唐太宗认真求谏的鼓励下,贞观一朝,君臣的确曾一度形成了一种直言进谏、纳谏之风。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唐太宗即位不久,在点兵年龄问题上采纳了重臣封德彝之谏,将年龄由21岁改为18岁,下了几次诏敕。魏征则坚持认为不可,压发诏敕,唐太宗因此事盛怒,召见魏征,指责魏征固执。魏征回答说:“陛下常说要以诚信治天下,可是自陛下即位以来,才短短几个月,已经有几次失信于民了,怎能使民相信以诚信治天下呢?”太宗听了魏征一席忠言,觉得有理,反而高兴地说:“过去我总以为你固执,不悉政事,今天听了你分析国家大事,甚为中肯。如果号令不信,民不知所从,天下何由而治呢?看来是我错了。”于是,点兵仍依原制,年龄仍限制在年满21岁的壮丁中。魏征也因为敢于直谏得到唐太宗奖赏。贞观元年(公元626年)十二月的一天,唐太宗对大臣们说:“昔禹凿山治水而民无谤者,与人同利故也。秦始皇营宫室而民怨反叛者,病人以利己故也……朕欲营一殿,材用已具,鉴秦而止。”意思是说,同样是搞“建设”,人们对大禹治水没有意见,对秦始皇修宫殿却怨恨得要起来造反,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治水是为了人们的利益,修建宫殿是为了个人享受。他还说,自己原打算建造一宫殿,材料都准备好了,鉴于秦始皇的教训,决定不修了。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太宗似乎把他说的话忘了,下诏修复隋朝的洛阳宫殿,“以备巡幸”。这时,一个名叫张玄素的谏臣站了出来,成功地劝阻了李世民此举。但时隔不到一年,李世民还是大兴土木,修复了他要用来“巡幸”的宫殿,而且造得比前朝豪华得多。耐人寻味的是,在此期间,又有一个名叫戴胄的臣子来提意见,李世民一边赐之以官爵,以示褒奖,一边仍在继续修宫殿。修好之后,李世民又将这耗费大量物力人力的奢侈建筑给拆了。由此可见,李世民所谓的“从谏如流”,极有可能是为了做表面文章,将自己塑造成一个明君的形象。

魏征之谏都是没有利害关系的

在这样一位皇帝面前,以进谏而闻名的魏征又当如何视之?史载,李世民称魏征进谏涉及的事情,多达两百多件,而且这些意见还都很合他的心意。而实际上,魏征之谏都是没有利害关系的,他绝不会在敏感而凶险的事情上和李世民对着干,也绝不会卷入可能真正激怒这位皇帝的事情中。比如,魏征最为著名的谏言《十渐不克终疏》,虽然看似对李世民提出了颇为严厉的批评,如“顷年以来,意在奢纵,忽忘卑俭,轻用人力……顷年以来,微有矜放,恃功业之大,意蔑前王,负圣智之明”。实际上,这些谏言早就是其他谏官,包括魏征本人,说得都已经乏味了的“套话”。这样的谏言,既能让李世民毫无压力地“纳谏”,又能塑造自己忠直谏臣的形象,同时用明贬实褒的手法美化了李世民—如此难听的谏言李世民都听了,他是一个多么圣明的君主啊。再如《隋唐嘉话》所记载的玩鸟一事,也被当做魏征敢进谏、李世民“怕”他的典型故事广为流传。一次,唐太宗得到了一只鹞,把鹞玩得正高兴的时候,魏征来奏国事,太宗慌忙把鹞藏于怀中,魏征奏事不停,鹞竟被捂死怀中。再如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太宗欲到南山巡幸游玩,一切准备就绪,结果未去。魏征问道:“陛下为何不去了?”太宗笑着回答说:“害怕爱卿责怪我,所以不去了。”这种皇帝怕大臣的事,史属罕见。这些故事的真伪尚且不论,单单思量一下,用进谏的方式让皇帝的爱鸟死去,这算是什么谏?魏征敢犯颜直谏不假,但那得看对谁。玄武门之变以前,魏征在谁的手下干活?李建成(注:李世民的哥哥,时为皇太子,玄武门之变中被李世民所杀)。李建成失败以后,魏征是以俘虏的身份被李世民召见的,当时李世民就问魏征,你为什么要离间我们兄弟,你为什么要出主意害我?魏征的回答是,皇太子若听了我的话,必无今日之祸。意思是说,如果李建成当初听了我的话,你李世民早完蛋了。这句话反映出一个事实,那就是李建成他不那么听魏征的话。魏征在李建成手下时,不是不想提意见,而是李建成不接受,于是,他不敢再继续提下去了。再提下去,惹恼了李建成,搞不好会遭杀身之祸。魏征自己也曾说过:“陛下导之使言,臣所以敢谏,若陛下不受臣谏,岂敢数犯龙鳞?”意思是说,你李世民让我说话,我才敢说,如果你李世民不让我说话,我岂敢几次冒犯?这句话说到底,是在夸奖李世民心胸宽阔,善于纳谏。作为一个“老江湖”,魏征把李世民的心思摸得一清二楚:李世民要塑造自己明君的形象,就需要几个看起来很不听话的谏臣,制造一些听起来很令人反感、实则无压力的谏言。魏征正好充当了这样的角色。

谏臣的结局

对李世民而言,当局势安稳、国富民安,不需再刻意塑造明君形象时,他对谏臣的态度就有所改变了。这时,魏征背着李世民,将自己曾经进谏过的言辞都写下来,拿给记录李世民日常言行的史官褚遂良看。史官褚遂良并非是一个小人物,他所负责的记录工作,事关后世对皇帝的评价。按照此前的传统,皇帝是不能过问的。魏征此举,不过是为了给自己留一条后路,万一哪天被李世民杀了,还能留给后世一个好名声。只是,那样的话,李世民的名声就给毁了。因此,得知此事后,李世民很不高兴。据《旧唐书》载,魏征曾要求李世民让其当良臣,不要当忠臣。李世民问他,“忠、良有什么区别吗?”魏征答:“良臣使身获美名,君受显号,子孙传世,福禄无疆。忠臣身受诛夷,君陷大恶,家国并丧,空有其名。以此而言,相去远矣。”可见,魏征所谓的忠臣,乃是像比干那样进谏而被皇帝所杀者(注:比干是商纣王的叔父,忠心耿耿反被纣王残杀)。言下之意,是在告诉李世民:你可不能像昏君一样杀了进谏的臣子,那样只能让臣子博得忠臣的美名,而让自己背负恶名;反之,做出纳谏的样子,则能让臣子、皇帝都受益,岂不美哉?在李世民不需要塑造从谏如流的明君形象后,这样的观点很容易引起他的反感。而对魏征来说,遇到敏感而棘手的问题,需要真知灼见的时候,他也会千方百计地避开。比如,当太子李承乾之师一事,魏征就想装病赖掉,因为他早就意识到这是个危险差事。虽然最终还是没完全赖掉,但魏征还是争取到了抱病履行职责的旨意,也就是形式上按照李世民的本意当太子的名誉老师。皇帝、太子的那些事情,岂是臣子敢随便参与的?魏征确实精明,在他死后不久,太子果然作乱,被李世民平定。太子的党羽都被灭杀。魏征也受牵连,李世民怀疑其“集党”,甚至推倒了他为魏征亲自撰写碑文的墓碑。我们在谈到唐太宗和颜纳谏创贞观盛世的历史时,必须认识到,这并不是什么民主。谏可纳,也可以不纳,纳不纳谏,其实完全取决于君主个人,说到底,它是一场权力的游戏而已。

附录唐太宗40岁后开始怠政

唐太宗在中国封建帝王中,实为一代明君。从策动其父晋阳起兵反隋,到贞观前期的20年间(即20岁到39岁)这段时间是唐太宗的光辉年代。但是随着客观形势的变化,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唐王朝统治地位的稳固,封建专制“君临天下”唯我独尊的制度和奢侈的帝王生活,以及大臣们的歌功颂德、阿谀奉承,使唐太宗往骄奢的方向变化。唐太宗在贞观后期纳谏精神减退,听不进反面意见,盲目自信膨胀起来。不听大臣劝阻,于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对高丽用兵,胜小失大。“游猎太频”,大臣纷纷谏阻,太宗反唇相讥,说什么“今天下无事,武备不可疏,朕游猎仅在后宛,不烦百姓,有何不可!”太宗不惜国库,于贞观八年(公元634年)营造大明宫,意欲给太上皇李渊玩乐居住,但第二年李渊还没住进去就一命呜呼了。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又在洛阳建飞山宫,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又建玉华宫,并说要“务令节约”,结果仍是“费资巨以亿计”。贞观后期,太宗“轻用人力”,“东征高丽,西讨龟兹”,不吸取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征高丽损失惨重的教训,又于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再次发兵征高丽,并下诏大造海船。多地民众因不堪造船之苦起来造反,有些州弄得民“卖田宅、鬻子女而不能供”的悲惨境地。太宗曾嘲笑秦皇汉武相信方士长寿之术,但他自己仍然没有摆脱方士的长寿邪说,食方士金石之药。最终因食了这个异国骗子的“延年之药”,使疾病急剧恶化。于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七月身亡。

来源:新周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