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数百学生中毒,咋才“高度重视”|时事话题

 大漠狐 2016-04-19

据央视新闻4月17日报道,自2015年底以来,常州外国语学校很多在校学生不断出现不良反应和疾病,有493人出现皮炎、湿疹、支气管炎、血液指标异常、白细胞减少等异常症状,个别还被查出了淋巴癌、白血病等恶性疾病。家长怀疑与旁边的化工厂污染地块有关。调查也发现,污染地块部分污染物超标近10万倍。

今天凌晨,常州市政府新闻办回应称,国家环境保护部、江苏省政府在获悉该事件后,已立即成立联合调查组,将赶赴常州展开现场调查。事发次日,高层就立即启动调查程序,确实体现了高度重视。或是迫于挡不住的压力,当地政府也表示出了“高度重视”:对环境污染将会“零容忍”,本着对师生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迅速认真调查核实并依法处置,对存在的问题绝不姑息,调查结果将及时向社会公开。

但是,事至今日,这个高度重视,还是让人感到它来得太晚了。

据此前媒体披露的事实碎片看,这起事件,年初甚至更早的时候,就已经显现冰山一角:众多学生家长不断向当地政府表达诉求,加上已有学生出现身体严重不适,基于对污染的恐慌与担心,家长到学校附近打出了“远离毒地,搬迁过渡,救救常州外国语学校的孩子们!”不难感知其间的哀求与愤怒。这高度重视是不是“迟到”了呢?

如果高度重视,就不会选择新校址与化工厂旧址为邻。国家明文规定,化工项目的安全距离应在300米以上,但该学校新址距农药厂、化工厂旧址只相隔一条马路,实际距离不足100米。

而即使搬迁后经“除毒”修复符合要求可以作为新校址,当地政府也该前置监管关口,严格按照按操作规范,修复达标后再行校新校建设。而不是等到事件发生后,才信誓旦旦地高调宣称按照公开修复方案、公开监测结果、公开验收结论、接受社会监督“三公开一监督”的原则,对该地块用途进行调整和风险管控。

如果高度重视,涉事化工企业,就不可能造成污染隐患之后,还能金蝉脱壳、全身而退。更何况此前,常隆已经臭名昭著,被法院判罚高额罚金。如果高度重视,城市规划、土地划拨或出让、批地、环境监督等环节,假如不是出现了责任的链式失守,“毒地”事件就会免于发生,更不会荒唐地成为新校。

如果高度重视,从农药中释放的污染物,就不会“漏检”。据媒体最新披露,常隆公司是被业内称为“农药第一股”的诺普信的一家子公司,既然是农药厂,其搬迁后留下农药“余毒”就是必然的。而央视曝光时,专家称,在过去的检测内容中,鲜有针对农药污染成分的检测。而超标数千倍甚至近十万倍的污染物,多数正来自于该厂的农药。那么人们要问,如此重要核心成分,环评时为何没有纳入检测范围,是工作疏忽,还是有意回避?

这些环节的层层失守,证明有关部门存在太多失职,现在的“高度重视”当然必要,但真正的“高度重视”不能异化为应付舆论,而是要直面问题实质,以严肃的问责、填补漏洞来善后。如此,才能给学生和家长一个交代。

(凤凰评论原创出品,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必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