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涪陵白鹤梁赋

 老刘tdrhg 2016-04-19

   涪陵白鹤梁赋[1]

金家富

江中石脊,枳邑奇观[2]。城郭东屏,灌口汇乌蒙碧浪[3];关山西倚,龟门泻金沙狂澜[4]。白石企鱼,拯高人而积德;尔朱得道,跨仙鹤以登天[5]。石鱼溯江,标水尺零凭双眼;题刻交错,纪消涨远肇千年。周遭风物,竞美争妍:荔浦春风,播杨妃之余韵[6];桂楼秋月,怡尚书于广寒[7]。铁柜樵歌,颂纶巾羽扇[8];鉴湖渔笛,奏枳调巴弦[9]。松屏列翠,仰北山之高标;黔水澄清,映羊角之板船。白鹤时鸣,声清唳而更觉悠远;群潴夜吼,势奔放而经久盘桓[10]

斗转星移,世代更迭;唐风宋韵,沧海桑田。昔日八景[11],今日观之,十之八九已成陈迹;唯水底碑林,千载而下,依然托磐石以安。元符庚辰,黄山谷挥毫遣兴[12];宝庆丙戌,秦九韶驻足沉思[13]。长梁数里,存题刻一百六十阕之众;历代游客,有姓氏五百三十余可稽。洋洋数万言,不乏黎庶企盼;悠悠千余载,屡验涪渝丰登。书家手笔,诸体皆备;诗骚精粹,律绝纷呈。石鱼双栖,神态各异[14];白鹤独立,引吭欲腾[15]。华夏文化之瑰宝,环球水文之奇珍。天下无双,奇巧如神。

伊川点《易》[16],放翁吟诗[17],晦庵题壁[18],花蕊遗碑[19]。诸多北山名亭胜景,曾与斯梁相映生辉。三峡截流,平湖即起;北岩遗址,多已重葺;梁上景观,却将沉匿!于是八方游客,与时俱增。或举家前往,或组队成行;或摄影留念,或抄录品评。其情也笃,其意也诚。更有文物专家,连年筹划,不辞艰辛。或依次拓片,建档收藏;或八方奔走,竭力吁陈。冀此稀世珍宝,得以历久弥新。

文物极品,焉能轻弃!中枢决策,果断英明。工程论证,四易方略;无压容器[20],有据可凭。设水宫而留原迹,建通道以供览真。尖端科技,一流工艺;名优材料,万年不淫[21]。各级政要,亲临考察;有关单位,戮力同心。新闻媒体,争相报道;各界群众,欢呼雀跃。功成勒石,余受鼓舞,不揣浅薄,援笔作赋,以期吾涪人之历史功勋共斯梁之永存而万世灼烁![22]

 

[注释] [] [涪陵白鹤梁]重庆市涪陵城北长江中,东西长1600米,南北宽10余米的一条天然石梁。常年淹没水下,仅冬春枯水时偶露其脊。古时不知何人在上面刻有线雕石鱼2尾,唐广德元年(763)以来,各代人士又陆续留下书画160余幅,因有“长江古代水文资料宝库”之誉,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 [枳(zhǐ止)邑]涪陵古称。[3] [乌蒙]指贵州西部乌蒙山,乌江发源于其东麓。[4] [金沙]金沙江,长江上游自青海省玉树县巴塘河至四川宜宾市的一段。古称绳水、泸水。[5] [尔朱句]尔朱真人,北魏秀容部落首领尔朱荣之族弟,弃家学道,号尔朱真人。后至四川合州,炼丹出售,傲犯太守,太守以竹笼囚之投水,漂至涪州白鹤梁,被当地一位打鱼人救起,遂成知交。后二人驾白鹤化仙而去。[6] [杨妃]指唐明皇妃杨玉环。喜食新鲜荔枝。杜牧《过华清宫绝句》有“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句咏其事。[7] [桂楼秋月]明吏部尚书夏邦谟《桂楼秋月》诗云:“老桂婆娑白玉楼,月华三五正中秋。天香有种清虚散,宝鉴何人玉斧修?金粟清芬横海宇,仙娥妆点出云头。岁中能有几宵好,吟到天明意未休。”[8] [铁柜]铁柜山,即北山坪。南宋王象之《舆地记胜》载:“吴君山,一名铁柜山。横亘江北,与涪陵城相望,雄压诸山,俯临大江,屹立如柜。相传,武侯屯兵于此。”[9] [枳调巴弦]《涪陵市志》称:今涪陵乃春秋巴国地,名枳巴、枳。[10] [潴(zhū猪)]水停聚的地方。《周礼·地宫·稻人》:“以潴畜水。”[1] [昔日八景]涪州八景为:白鹤时鸣、群潴夜吼、桂楼秋月、荔圃春风、铁柜樵歌、鉴湖渔笛、松屏列翠,黔水澄清。[12] [元符庚辰句]公元1100年,北宋文学家、书法家黄庭竖(号涪翁、山谷道人)曾留题刻于石梁云:“元符庚辰涪翁来”[3] [宝庆丙戌句]公元1226年,南宋进士、数学家秦九韶曾游白鹤梁。[4] [石鱼双栖]梁下长石,刻鲤鱼一双。[5] [白鹤独立]白鹤梁上刻白鹤一只,并题有“白鹤时鸣”四字。[16] [伊川点《易》]北宋西京国子监教授、理学大师程颐曾谪居涪陵,在北山坪下之“点易洞”批注《易经》,并在此写成《伊川易传》一书。[7] [放翁吟诗]南宋大诗人陆游,号放翁,有《北岩》诗云:“舣船涪州岸,携儿北岩游。……后来其鉴兹,赋诗识岩幽。”[8] [晦庵题壁]南宋理学家朱熹,号晦庵,后人纂有《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和《朱子语类》。其《北岩题壁》云:“渺然方寸神明舍,天下经纶具此中。每向狂澜观不足,正如有本出无穷。”[9] [花蕊遗碑]花蕊夫人,五代前蜀主王建之妃,姓徐,小字徐妃。写有《花蕊夫人宫词》。北岩有其碑刻。[20] [无压容器]指“设罩为宫”的技术,仿潜艇内无压力技术而成,为中国工程院葛修润院士提出。[21] [不淫]不被浸蚀。[22]白鹤梁水下保护工程竣工后已于2010年4月26日正式对外开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