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国藩:圣人教人不外敬恕二字

 老骥瘦马 2016-04-19

曾国藩:圣人教人不外敬恕二字

文/罗日荣

咸丰八年,曾国藩在写给弟弟曾国荃的家书中说:“人生适意之时,不可多得。弟现在上下交誉,军民咸服,颇称适意,不可错过时会,当尽心竭力,做成一个局面。圣门教人,不外敬恕二字,天德王道,彻始彻终,性功事功,俱可包括。余生平于敬字无工夫,是以五十而无所成。至于总字,在京时亦曾讲求及之。近岁在外,恶人以白眼藐视京官,又因本性倔强,渐近于愎,不知不觉,做出许多不怒之事,说出许多不怒之诗,至今愧耻无已。弟子恕字颇有工夫,天质胜于阿兄一筹。至于效率,则亦未尝用力,宜从此日致其功,于《论语》之九思,《玉藻》之九容,勉强行之。临之以庄,则下班加敬,习惯自然,久久遂成德器。庶不至徒做一切话说,四十五十而无闻也。”

说到“圣门教人,不外敬恕二字”,“圣门”是谁?在曾国藩眼里,当然是孔夫子一类的人物。

孔子曾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敬”对于曾国藩来说,可以概括为“四敬”即“敬神”、“敬刑”、“敬民”、“敬位”。

关于“敬神”,曾国藩尽管不信地仙、风水学说,但对于祖宗的墓地,他是充满了敬畏感的,在中国农村,运气不好以牵祖坟来换运气的不少,曾国藩也曾经东过这样的念头,但最后还是没有迁坟。还有,曾国藩有一个说法,他说打仗是七分天意,三分人力,这是他的观点,一切由天定。“

敬刑”,作为一个官员,对刑罚的敬畏,是必须的。对于官员而言,“敬”无外乎就是一个“廉”字,《官箴》里有句名言:“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曾国藩曾说:“予自三十岁以来,即以做官发财为可耻。盖子孙若贤,则不靠父辈,亦自觅衣食;子孙若不贤,则多积一钱,必将多造一孽,后来淫佚作恶,大玷家声。故立定此志,绝不肯以做官发财,决不肯以银钱予后人。”曾国藩一生可谓是位极人臣,但曾不搞腐败,一大家子人生活过得并非阔绰。

“敬民”对百姓的敬畏也是必须的。曾国藩曾经在写给曾国荃的家书中谈到:“以能战为第一义,爱民第二,联络各营将士、各省官绅为第三。”曾国藩开始组织团练的时候,也是为了保住地方平安。后来曾国藩身居高位,也想着在家乡办义田,救济家乡受饿的穷人。曾国藩在外面行军打仗,也非常重视处理好军民之间的关系,他甚至编写了一首爱民歌:“三军个个仔细听,行军先要爱百姓,第一扎营不要懒,莫拆民房搬砖石,莫踹禾苗坏田产,莫打民间鸭和鸡,莫借民间锅和碗,莫派民夫来挖壕,莫到民家去打馆,挑水莫挑有鱼塘,凡事都要让一步,第二行路要端详,莫进城市占铺店,莫向乡间借村庄,无钱莫扯道边菜,无钱莫吃便宜茶,第三号令要严明,兵勇不许乱出营,走出营来就学坏,总是百姓来受害,或走大家讹钱文,或走小家调妇人,爱民之军处处喜,扰民之军处处嫌,我的军士跟我早,多年在外名声好,如今百姓更穷困,愿我军士听教训,军士与民如一家,千计不可欺负他,日日熟唱爱民歌,天和地和又人和。”字里行间,都透露出曾国藩敬民爱民的思想。据说后来毛泽东编写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就是受曾国藩的启发!

“敬位”,是指做官的要对自己的位置有所敬畏,对自己的权力有所敬畏。《菜根谭》里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未有无所畏惧而不亡者也。上畏天,下畏民,畏言官于一时,畏史官于后世。”敬就是尊重,畏就是害怕。表现在内心就是不存邪念,表现在外就是持身端庄严肃有威仪。曾国藩认为,身处官场,必须懂得敬畏。他在给曾纪泽的家书中写道:“敬则无骄气,无怠惰之气”。只有心存了敬畏,才能有如履薄冰的谨慎态度;才能有战战兢兢的戒惧意念;也才能在变幻莫测的政海里、纷繁复杂的社会里,不分心,不浮躁,不被私心杂念所扰,不为个人名利所累,永远谦逊平和,保持内心的执着和清静,恪守心灵的从容和淡定。他曾在家书中写道:“不要以为家里有人做大官就敢欺负人;不要以为自己有点学问,就敢恃才傲物,在顺利之时,更不要忘乎所以,很多人身败名裂就是不知道顾忌。”曾国藩创立的湘军,把太平军打败后,在最后攻打安庆的前夕,曾国藩已经把解散湘军的方案都准备好了,攻下金陵之后,曾国藩马上进行裁军,其弟弟曾国荃立下大功之后,曾国藩就动员曾国荃卸甲归田,他把“低头一拜屠羊说,万事浮云过太虚”的诗句送给弟弟当做生日礼物。曾国藩说自己平生有“三畏”:畏天命、畏人言、畏君父。他的这个思想是从孔子的学说中衍生出来的。孔子有很多弟子,有一个弟子叫冉雍,他有一天问孔子,什么叫仁爱?孔子说:“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出门如见大宾”是讲敬人,“使民如承大祭”是讲敬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讲恕道,“在邦无怨,在家无怨”是讲忠,也就是曾国藩所说的“畏君父”。

说到“恕”,就是宽恕,我们说“宰相肚里能撑船”,一个人身怀与度量决定了一个人的高度,人生在世,只有能够宽恕别人的人,才能解放自己。看很多人脸上一脸怒气、怨气,其实就是因为不懂得宽恕别人,最后却苦了自己,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人之所以为人,就因为人有七情六欲,有时候生气,与人争执也是人之常情,但如果不能从中挑出来,最后受累的还是自己。只可惜,很多人都看不透这一点,而曾国藩无疑是一个知者,他是一个懂得宽恕别人的人。

曾国藩刚考上进士进入翰林院不久,他的父亲曾麟书也跟着他住到了北京。有一天,一个名叫郑小珊的好朋友来曾府给他的父亲看病。因为郑小珊跟曾国藩关系很好,而且医术高明,两人来往也比较多,所以说话也很随意。那一天,不知道曾国藩跟郑小珊说了什么,郑小珊很反感,两人当场吵了起来,郑小珊拂袖而去。事后,曾国藩越想越觉得自己不对,后悔万分,在日记里反思道:“此事余有三大过:平日不信不敬,相恃太深,一也;比时一语不合,忿恨无礼,二也;龃龉之后,人之平易,我反悍然不近人情,三也。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此之不知,遑问其他?谨记于此,以为切戒!”曾国藩知错就改,决定去郑小珊府上道歉,恰好郑小珊也是个豁达之人,那一天来曾府祝寿,当天晚上,曾国藩去郑小珊家赔礼道歉。过了三天,曾国藩又邀郑小珊去酒楼喝酒赔罪,两人冰释前嫌。

其实,两人争吵,一个巴掌拍不响,曾国藩有错,郑小珊就无过?但曾国藩主动道歉,这就是做人的度量。从曾国藩与郑小珊的朋友关系,我就想到了夫妻关系,夫妻之间争吵很正常,但如果一味的纠结生气时说的话,那么无异于自掘婚姻的坟墓。

在晚清,曾国藩与左宗棠齐名,有“曾左”之称,为什么是“曾左”,而不是“左曾”呢?原因有很多,但我认为两个人的度量也决定了曾国藩要在前,左宗棠在后。

曾国藩赏识左宗棠之才,但心高气傲的左宗棠未必就喜欢曾国藩,左宗棠与曾国藩见了第一次面后,就给朋友写信说:“曾涤生侍郎来此帮办团防。其人正派而肯任事,但才具略欠开展。”左宗棠在写给胡林翼的信中也这样说:“涤公才短,麾下又无勤恳有条理之人,前自岳州归后,弟无三日不过其军絮聒之。”在左宗棠看来,曾国藩才短,只能依靠亲力亲为来统帅湘军。咸丰七年前后,曾国藩率领湘军在江西作战,极其艰辛,当地一些官僚却一点也不感激,百般排挤,曾国藩在江西根本筹集不到军饷,无赖之下,曾国藩弹劾了江西巡抚,这下把江西巡抚都得罪了,孤独无助的曾国藩只好借父亲去世之机,回家丁忧,远离这个是非窝。对曾国藩的这种做法,胡林翼、骆秉章等朋友都很体谅,唯独左宗棠不但不安慰,反而嘲笑曾国藩“匆遽奔丧,不俟朝命”,“非礼非义”。同治三年六月十六日,曾国荃率军攻入了金陵,曾国荃向哥哥报告说:幼天王“积薪宫殿,举火自焚”,南京城内十万太平军皆被消灭。得此捷报,曾国藩异常欣喜,来不及仔细核实,就向朝廷作了汇报。知道太平军覆灭,皇帝自然也是无比兴奋,立即作出两项重大决定:册封曾国藩为一等侯,世袭罔替;册封曾国荃为一等伯。曾氏兄弟未曾料到南京城破之际,有数千太平军突围成功,其中就包括幼天王洪天贵福。闻知这个消息,左宗棠如获至宝,他没有告知曾国藩兄弟,而是立即直接奏报朝廷,还在奏折中对此事的后果加油添醋。读到左宗棠的奏折,皇帝勃然大怒,谴责曾国藩以前的奏折“茫无实据”、“全不可靠”,严令曾国藩“将防范不力之员弁从重参办”!后来,左宗棠官位越来越高,权力越来越大,脾气也越来越盛,左宗棠对看曾国藩也越来越不顺眼。左宗棠谩骂曾国藩,可以说到了不择时、不择地、不择人的地步。左宗棠有次在家里骂曾国藩“挟私”,家庭教师范赓听得都不耐烦了。他严肃地对左宗棠说:“您与曾公之间的矛盾,谁对谁错,鄙人不敢评论,但是说他‘挟私’,这话我可不爱听。我虽未见过曾公,然而他的谋国之忠,有口能说,难道天下人都是佞人?”左宗棠出了家门,来到军营,“每接见部下诸将,必骂曾文正”。但左帅下面的将领大多是曾国藩的旧部,尽管老板换了,但这些老部下还是非常认同曾国藩的为人的,碍于左宗棠是新上司,他们也不好说什么,但都心中默念:“大帅自不快于曾公,斯已耳,何必朝夕对我辈絮?吾耳中已生茧矣。”曾国藩知道左宗棠“朝夕诟詈鄙人”,有人提议曾国藩给左宗棠点颜色看看,不过曾国藩一直恪守自己的“敬恕之道”,他说自己是“拙于口而钝于辩”,“以不诟不詈不见不闻不生不灭之法处之”。后来左宗棠总督陕甘,担负镇压捻军的重任。西南各省本就是穷地方,根本不可能筹集到粮饷,筹集军需物质的重担就落在了曾国藩身上,曾国藩尽职尽责,积极筹集粮饷,为左宗棠解决了后顾之忧。无论左宗棠如何骂,曾国藩都是相逢一笑,他曾经这样评价左宗棠:“论兵战,吾不如左宗棠,为国争光,亦以季高为冠。国幸有左宗棠也。”曾国藩的大肚,也让左宗棠放下了心中的隔阂。当曾国藩离世时,人们纷纷猜测左宗棠可能不会致祭。但左宗棠却送来了他的挽联:“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国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古人云: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曾国藩用他的宽恕、以德报怨,化解了左宗棠对他的敌意。

李次青在《曾国藩家书全集》里偶有出现,李次青是谁?他就是曾国藩幕府里的李元度。李元度因不听曾国藩的战略建议轻敌冒进而被围困,进而兵败弃城而走,被曾国藩参劾后革职。但后来李在其他省又复出,取得成绩,官至布政使,曾国藩就再次参劾,李被发配军台。曾首次参劾李是因为其弃城逃跑之罪,第二次参劾就有点意气成分,说李第一次的罪过没有候审理清就出来做官办事,于是李再次被革职发配军台。因左宗棠、李鸿章等联名保奏而免。李回归乡里之后,依然奋发有为,读书治业,后来率平江勇平贵州苗民之乱,最后官至贵州布政使。李一生读书不辍,著述很多,有30多种1500多卷,最著名的是《国朝先正事略》,可谓著作等身。所以曾国藩虽曾参劾李元度,并说李元度“帷战阵非其所长”。以但在晚年又曾有所自省、悔悟:“(李元度)虽治军无效,而不失为贤者。”在《国朝先正事略》序言中更有中肯的评价:“次青提兵四省,屡蹶仍振,所谓贞固者非耶;发愤著书,鸿编立就,亦云勇猛矣。”后来,曾国藩在家书中经常提到自己对不起李元度,觉得自己当年太意气用事,甚至想与李元度结为儿女亲家。曾国藩的幡然醒悟,也得到了李元度的谅解,李元度也欲将第四女许配曾纪泽抚子广铨,曾国藩在家书中不胜感慨地说:“余往年开罪之处,近日一一追悔,其于次青尤甚。……顷闻次青欲与纪泽联姻,断无不允之理,特辈行不合,抱惭滋深耳”。曾国藩去世之后,李元度曾作《哭师》五律十二首,情意缠绵,凄切感人。:“记入元戎幕,吴西又皖东。追随忧患日,生死笑谈中。末路时多故,前期我负公。雷霆和雨露,一例是春风”。“嗟我昔从公,中厥良自作。未逐鲲鹏化,甘同鲋辙涸”。“程门今已矣,立雪再生来”。曾国藩的悔过,终于换来了弟子的醒悟,李元度将归责于自己,认为是“中厥良自作”,所以他在最后说如果有来世,我还做曾国藩的弟子。

品位曾国藩的“敬恕”之道,或许我们可以从曾国藩身上学到一些为人处世的智慧。是什么成就了曾国藩“完人”形象,我想人离不开两个字——敬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