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娜塔莉·波特曼:她是影后和学霸,可也曾经自卑

 汉青的马甲 2016-04-20



近日,火华社长刘烨在微博上晒出与娜塔莉·波特曼的合影,提到自己用法语说了句你好,波特曼就嘟噜嘟噜用法语说了好些,火华哥只好“用一阵哈哈哈大笑化解尴尬”。


要知道女神可是精通英语、法语、日语、德语、希伯来语、阿拉伯语,妥妥的语言天才,况且俩人都有法国伴侣,社长可要努力了~



社长:两倍的脸……


此次出席北京国际电影节,是为宣传她的导演处女作《爱与黑暗的故事》。女神在影后、学霸、辣妈身份之外,又添了一项:新晋导演。


娜塔莉·波特曼从小到大都是“别人家的孩子”,人生履历完美的典范。但是她也如所演的“黑天鹅”一般,有挣扎有痛苦,最终赢得救赎与蜕变。




01 知道自己要什么,并为之努力


娜塔莉·波特曼,1981年生于以色列耶路撒冷,是家中独女。3岁时移居美国,4岁时学习芭蕾,并在当地舞团表演。10岁时接到露华浓经纪公司邀约做儿童模特,换做一般孩子早就开心疯了,但是波特曼拒绝了。


因为她想做演员,决定全心投入。




波特曼曾在采访中表示:“和其他小孩很不一样。我比较有野心,我知道我喜欢什么、想要什么,所以我很努力。我是个很稳重、认真的孩子。”


这个早慧的孩子,13岁就参演人生第一部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当年,她并不是导演吕克·贝松心中“玛蒂尔德”的首选,觉得她年龄实在太小了,试镜时,她坚持再演一遍,才得到机会。



当年的试镜


影片上映后,票房、口碑、影评都……很不好。


是的,你没看错,你心中的最佳影片《这个杀手不太冷》,当年的各项指标烂到爆。21年后,波特曼受母校哈佛所邀做毕业演讲,说“至今我仍能一字不差的复述《纽约时报》对我的评价:波特曼小姐摆造型的功力比演戏强很多。”




波特曼小姐没有丧气,随之参演多部佳作。



1995年《盗火线》



1996年《美丽佳人》



1996年《人人都说我爱你》


波特曼的童星之路走的很顺畅,但17岁时,她毅然拒绝了《洛丽塔》和《罗密欧与茱丽叶》两部大片,选择出演话剧《安妮日记》。后来两部片子替代出演的女主都爆火,许多人都为她可惜。


可波特曼清楚得很,她不愿意继续强化“萝莉”的标签,长大的她需要转型。




1999年,波特曼出演《星球大战》前传,饰演帕德梅·艾米达拉女王,再次获得全球声誉。




接着出演《管到太平洋》,获得金球奖最佳女配提名。此时她才18岁。




年方十八,前景美好,换做谁,都会想趁机好好搏一把,获得更大的声名。


但是以全A成绩入学哈佛的波特曼选择息影,专心学业。


她说:我不关心这是否会毁掉我的事业,比起当电影明星,我更喜欢当聪明人。



哈佛求学


整整大学四年,波特曼仅仅客串过几部戏,连《星球大战》系列都是趁暑假时拍摄。


她总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懂得取舍,一旦选定,就全力以赴。




02 曾经自卑,释然后愈发美丽


很难想像,波特曼这样的完美小姐,竟然有自卑的时候。或许有时候,真的是知道的越多,越觉得浅薄。


波特曼很注意自己的隐私,几乎没有使用任何社交软件,关于她的“自卑”,源于她2015年回母校哈佛为毕业生做演讲时的“自爆”。一个聪明又谦虚姑娘的救赎之路,值得一看。




摘录几句,女神曾经也自卑脆弱,如你我一般:


高中时,同学都不太在意我演员的身份,我在学校出名是因为我的背包比我的人还大,而且我满手都是修正液,因为我不喜欢笔记本上出现划掉的痕迹。毕业年册中我被评为“最可能成为智力竞赛选手”的人,换句话说,就是最呆的书呆子。

我害怕大家以为我只是靠名声才进了哈佛,担心他们觉得我配不上这里严格的智力标准。而我每次开口说话时,都必须要证明我不只是个白痴女演员而已。

19岁,初次因分手而心碎,吃了有问题的避孕药,后来因为导致抑郁的副作用而停产,而且冬天几个月不下楼,看不到阳光,合在一起造成了很黑暗的时光。尤其是在我大二那年,曾经几次在跟教授会面时失声痛哭,不知自己该怎样努力而崩溃,连早上从床上爬起来都成问题。


女神更是非常拼:


我拍了外国独立电影《戈雅之灵》,为此我学习艺术史,连续四个月我每天研读戈雅和西班牙裁判所。我拍了动作片《V字仇杀队》,为此我学习了所有自由战士相关的东西,他们也被叫做恐怖主义者。我拍了大麻喜剧《王子殿下》,我连续笑了整整三个月。我可以决定我自己的价值,而不是让票房或名声来决定。




但是女神没有沉溺于心碎,更没有自暴自弃。她一边努力完成学业,一边思考救赎。


她的矛盾之处在于:出身书香世家,认为演戏是“轻佻无意义的”,甚至刻意去学习最难最严肃的课程,自我否定与自我怀疑,差点毁掉她。


但是,波特曼小姐苦苦求寻,“花了四年时间,来寻找其他的东西来让我开心”,可最终发现,“我真是等不及回去拍更多的电影了。”




2003年,波特曼取得哈佛心理学学士学位,随后,她又回到故乡耶路撒冷,在希伯来大学进行研究生课程。


不再为了“严肃而严肃”,而是接受自己热爱演戏。解除心结的波特曼,绽放得更加美丽。


2004年,出演电影《偷心》,获得金球奖最佳女配。




2006年,出演《V字仇杀队》,不惜剃成光头。




2010年,出演《黑天鹅》,大力特训芭蕾舞,原本就纤细的身材,又暴瘦近20斤,以符合剧中人物。


而这部电影,不仅使得波特曼“三十而后”,还觅得人生伴侣,舞师本杰明·米派德。




俩人2010年12月订婚,2011年6月就迎来爱情结晶,2012年8月,二人正式结婚。




03 去做热爱的事,不断挑战


事业登顶,家庭美满,而波特曼迸发了新的热情,去做导演。


她说,做演员是实现导演的梦,而做导演,她能实现自己的梦。而她第一次到片场,就想过以后要做导演。




这部处女作《爱与黑暗的故事》,她前后琢磨了10年之久,自编自导自演,而且坚持使用希伯来语。


她认为,原汁原味的语言更能体现角色。而且,她说过,尽管“很爱这片土地,但我的心属于耶路撒冷。那里才是我的家。”



与原著作者合影


娜塔莉波特曼是个典型的能力超群者,任何事情似乎都能做到最棒。冲破曾经捆缚她的自卑后,活得愈发恣意闪亮。或许我们不能像她那般超群,但是我们可以学习她的坚韧与努力。


连波特曼传授成功秘诀时,也只有努力二字。


你必须非常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