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04期e学堂|建立正向的学习态度,家长能做些什么?

 yanrulu2004 2016-04-20

幸福双翼·e课堂


2015年5月13日,郑海英导师为大家带来精彩深入的系列课程之一,触动人心的案例、引人深思的剖析,为家长打开了一扇重新认识孩子学习的大门。这是我们根据郑海英导师的课程录音,整理编辑而成的文字,供大家课后反复阅读和思考。


主动学习的首要条件是?

今天的话题是关于孩子学习,首先问各位家长一个问题:“若要提升孩子学习能力,你关注哪些方面?” 家长的关注点主要有这几个方面:学习自主性、良好的学习习惯、兴趣、独立安排学习时间等。其中那一项因素是首要条件——有了它其他的都很好办;没有它,无论你有多么丰富的资源,都很难推动孩子主动学习?


如果你对一个人非常讨厌,你愿意靠近并和TA成为朋友吗?相反,当你和一个非常喜欢的人一起,会觉得时间飞快,彼此有很多交流,态度是正向主动的。如果孩子与学习的关系冷漠的、对抗的,对学习没有任何兴趣,即使有再厉害的父母、再强大的资源和老师,都刀枪不入。


因此,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首要关注的是——孩子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他对学习的态度是否正向主动?如果孩子对学习的态度是正向、平静、喜欢甚至热爱的,他就愿意去推开这个大门。即使遇到困难险阻,他都会自动自发地寻找资源去解决。孩子和学习之间的关系是首要条件。


数学在她眼里竟然是……

接下来我想和大家分享个案例。有一对母女来咨询,想解决已经读了初中的女儿,与数学之间的问题。她英语可以考到130分(满分150分),妈妈根本不用担心。妈妈非常关注孩子数学成绩的提高,从小就为女儿请了数学家教,一直到现在都没有间断过。但数学成绩一直都上不去。从孩子与学习的关系来看,如果没有先解决孩子与数学之间的关系,就算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苦口婆心地说教、尝试让她建立起学习习惯,你会发现非常辛苦却收效甚微。如果孩子一想到数学,脑海里冒出的都是排斥,她怎么可能推开主动学习数学的大门?


我拿出一张白纸给孩子,说:“当你想到数学的时候,你的脑海里有什么画面,请画在这张纸上好吗?”这个女孩英语学习轻松就能取得接近满分的成绩,但数学却每次只能考30、40分。显然,她和数学和英语之间的关系是相反的。你能猜到她一想到数学会有怎样的画面吗?孩子开始在纸上画东西,等她画完的时候,我问她画的是什么?孩子笑了,她说:“这是一堆翔。”(家长们是否知道孩子们的语言中“翔”代表什么吗?就是热腾腾的便便。)


孩子还告诉我:“郑老师,如果这张纸足够大的话,我还可以画满整张纸。”当你看到她画了一堆大便,她对数学的感觉是什么?——非常的恶心。当你感到恶心,你可能去接近甚至咽下它吗?如果不解决她与数学之间的关系,不解决她对数学的态度,打小就帮她请数学家教,岂不是事倍功半、枉费工夫?我问她:“数学让你这么恶心,你能讲你能仔细谈谈吗?”她说:“你看我们的数学老师,每次跟你讲话的时候,你以为她在跟另一个同学讲话,可是她在看着你,你说这样的老师烦不烦人?”我说,“这样的情形,的确怪怪的。那你采取了什么措施呢?”她说,“好在她怀孕走了,后面换了个数学老师。可是这个数学老师的发音真让我崩溃!”因为她本能地对数学有一种沮丧、抗拒的态度,因此连带地她和数学老师的关系,也充满厌恶和抗拒。


在“愿意”和“不愿意”之间怎么做?


当孩子做某件事时,刚开始对这个事不了解,态度可能介于“愿意”和“不愿意”之间。两者之间的分界非常小——当我们用有趣科学的方式引导孩子,孩子可能就从“不愿意”变成“愿意”。当孩子愿意去做,并拿到了一些良好的体验,可能就从“愿意”变成“喜欢”。当我们更多鼓励肯定孩子时,孩子就会从“喜欢”变成“热爱”、“酷爱”。这时,你不需要再做额外的工作,他会自动自发地去探索。


如果孩子刚刚开始只是“不愿意”,而我们用诱惑、威逼等方式,推动他继续做。孩子在做的过程中,没有拿到快乐,很快就会感觉到“烦”。如果家长一直习惯用哄骗、威逼甚至打骂的方式处理,孩子对这件事的感觉最终会变成“厌恶”,就像这个女孩画的大便一样。


分享一个我的孩子的案例。有一次,我跟他聊到学习,我说:“当你听英语播放器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啊?”他写出来的字,让我了解到他对这门学科的态度——烦、不想听。我继续问,“那你的身体有什么感觉?”他说,“我脑子里有两团火,感到非常非常的冒火” 。我说,“这种情况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发生的呢?”原来上小学的半年以后,开始出现的这个情况。我让他分享现在对学校的感觉,他写了两个字“无趣”。当他对学习和学校有着无趣的感觉时,他不愿去推开这扇大门。因为,孩子们最在乎的价值是——好玩、有趣、有挑战、有惊喜、有成果、有肯定或者能够帮助大人。如果在这个过程中,他没有拿到这些乐趣,就不可能喜欢;不喜欢,就无法保持一种平静正向的态度。


孩子告诉我,“在我上学半年后发现,这东西不好玩”。一点点反感、讨厌的感觉开始出现,那时我并没有重视这方面的问题。“那你上小学之前的感觉是什么?”孩子说,“妈妈,当我要去上小学时,第一个感觉就是很自豪,因为我马上就成了一个小学生”。不知道各位爸爸妈妈是否这样的经历?当孩子知道他要去上小学时,兴高采烈,怀揣着对学校的憧憬——他背好小书包,充满着憧憬来到学校。 我依稀记得,上小学前他兴奋地问我:“幼儿园同学里谁和我一个班呀?”开学前一个晚上,他兴奋地想,“上小学是什么样子的,我的同桌会是谁?”上小学前,他对学校和学习的态度,是充满期待和憧憬的。但随着课业的逐步加深、学校环境的变化,孩子的态度从最初的“期待”变成如今的“反感“。作为家长,我们真正要做的是,引导孩子与学习之间建立良好正向的关系。


当紧张、厌烦时,无法理性思考

很多孩子对毛毛虫感到害怕,当你对毛毛虫抱着一份害怕或者恐惧,你会怎么样?你是不是马上就握紧拳头?然后整个人都处于紧张、绷紧的状态?此时,你要么恨不得马上逃开,要么就是一脚踩死它。面对压力或感到紧张、愤怒、恐惧、沮丧时,我们的大脑支配着我们,不是战斗,就是逃跑。当我们处于战斗或者逃跑状态候,我们的血液流向四肢,而无法供给脑部,无法做出理性思考。因此,就无法具有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的身体设计非常有意思——我们的人脑首先不是用来学习的,首先是为了保证我们的安全的。我们的身体,有一种对潜在危险做出反应的本能。当你感到愤怒、紧张、恐惧和沮丧时,就会被大脑解读为危险,身体就会进入自我防卫状态。理性的思考、创意、解决问题能力、自动自发的探索,在这个过程中都被关闭了——因为血液流向四肢,为“战斗”或“逃跑”做准备。 因此,我们需要检核一下孩子跟学习的关系,如果孩子对某一学科的感觉是,非常讨厌甚至恐惧,那么,最重要的不是督促他建立学习习惯,而是先帮他建立平静、良性的正向态度。


有些妈妈也经常跟我说,“我儿子老是屁股坐不住,在座位上坐三分钟之后,马上起来干别的事情。”我问,“有没其他事情,他可以非常专注地坐半个小时甚至一个小时呢?”妈妈恍然大悟,“儿子玩乐高时,坐多久都没有关系,好像忘记了整个世界的存在。”是的,当他和乐高之间,是一种良好、美好、愉悦的关系时,孩子自然就会推开这个大门。关系好比什么呢?关系就好比是一条管道,如果这个关系是畅通的,就意味着管道也是畅通的,因此流到这个管道里的水就会非常畅通。如果这个关系是紧张害怕的,就意味着管道被堵塞了。这时你不去疏通它,那么孩子对这件事情本身,怎么可能有主动自动自发的探索呢?


让孩子用好玩的方式探索学习

稍后,我们会发一张《学习关系检核表》给大家。请大家回去后跟孩子一起回顾,当谈到“学习”这个词时,孩子第一时间想到的画面是什么,有什么样的情绪和身体感觉?会冒出什么年头?请孩子们写出来、画出来或讲出来。同时让他评价一下他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好的朋友般亲密呢,还是像仇人一般厌恶呢?如果你拿到这个答案,就了解到孩子现在与学习的关系。如果低于5分,显然你需要在孩子与学习关系方面做些功课。如此类推。检核孩子与某一个学科的关系、与老师关系,与爸爸妈妈的关系。这份关系的检核,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如果孩子跟学习的关系,或者跟某一门学科的关系不好(就像刚才那个女生想到数学时,马上想到的是一堆大便),该如何处理呢?我们传统的做法,就会告诉孩子,“你要学习好数学,才能够把你的总分拉上去呀!因为这科拉低总分很吃亏啊!”这样会让孩子与数学关系发生改变吗?很难。我们如何做才是科学有效的方法?——我们把数学当成游戏一样来玩,或者在孩子与这门学科之间,建立某种乐趣,让他每次尝试都有良好的体验,他就会慢慢从“讨厌”向“愿意”和“喜欢”转化。请大家记住刚刚分享的“愿意-不愿意”的图表,如果我们的感觉越往下,代表着越是仇人关系。我们必须有耐心慢慢引导和调整,因为形成糟糕的关系非一日之寒,要解决也非一日之功。


有个朋友带着五岁多的孩子过来,孩子也不喜欢数学。妈妈的做法是,每天给他一个十分钟的竞赛题,希望以此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用竞赛题的方式,且在规定时间段内完成,大家觉得这样会让孩子更喜欢数学,还是更讨厌?孩子们有很很多有趣好玩的方式来学习,但家长往往忽略甚至认为这样并未“正儿八经”学习。只有用好玩、好奇的态度来学习时,才更容易从中体验到乐趣和成就。


我和妈妈正聊着时,孩子感觉到有些饿,于是我拿个饼干给他。他吃的过程中,突然跑过来说,“妈妈,我的饼干上有九个洞洞。”如果你不了解这个情景传递的信息时,通常会说,“儿子好啦,妈妈知道了。”你会忽视这个信息。在我看来,孩子正在用他的方式来学习数学。妈妈问,“你怎么知道的? ”“我看一眼就知道啊!”“妈妈说你没有数吗?”“是啊!”当孩子一眼看出饼干有9个洞洞时,心里一定是蛮骄傲的。这时,孩子跟数学的关系是非常好的,因为数学带给他成就感。当他咬了一口饼干时,他马上又说:“现在这个饼干只剩下六个洞洞。”孩子在用他自己的方式学习,但我们却理解不了。当家长用更加开放、轻松、有趣的方式,和孩子一起在快乐玩耍中,感受学习的乐趣,孩子与学习的关系,自然会越来越亲密、友好。

远见寄语

我们不仅要解决孩子学习主动性的问题,首先要做的部分是——让孩子与学习之间建立起正向的态度,激发他自我探索,推开学科大门好奇与兴趣。


去年我们做了一个运动促学的夏令营被广州电视台少儿频道,录制成系列的节目,其中有一集就是关于正向态度。运动促学夏令营的总设计导师,是来自香港的何兆灿老师,他节目中也分析了正向态度对孩子学习能力的重要影响。我们把节目视频分享给大家,请各位家长细细品尝里面的每一句话语、每一个画面。如有任何不清楚的地方,欢迎和我们联系。


微课堂电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