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想去的地方,总有一天脚步也能抵达

文:若有所思
——许多人的远方,是许多远方人的故乡。
“好想好想去啊!”经常看到微信朋友圈的人,转载了某个地儿的几张图片,写到。
有林芝漫山的野桃花,有马尔代夫无尽的蓝,有圣托里尼的圆顶教堂,也有珠穆朗玛的星空....那些摄影师镜头下,美轮美奂人间仙境世外桃园般的照片,牵动着一颗颗向往远方的心。
“最好的时光,在路上”,“来一场说走即走的旅行”,“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我们总是看到这样的句子,在一日日的重复中,觉得自己平凡的像一粒尘埃。而去旅行,似乎是离开熟悉的一切,最好的方式。
可是你要知道,这些照片,是摄影师换了无数个构图和角度,等了无数个日出和日落,暗夜里受冻好几个小时,爬了无数级台阶的山道,住在客栈等了半个月云海,再从几百张照片里,找出最完美的一张,最后PS后期几个小时,才得到的一张照片。
我们向往的地方,总觉得那里是如此的美好,而你眼下的一切,都是这样的单调重复。然而你加班许久得到了休假,节省着过日子攒了些钱,终于买了一张去往那里的机票,最后会发现,真心失望。
那人头济济灯红酒绿,满地“一米阳光”和“千里走单骑”的丽江,那到处劣质工艺品,飘着臭豆腐味道的西塘乌镇周庄,那观景台看日落,因为摆不下一个三脚架而争吵的元阳梯田....
那自拍一张,背景里都是人头的万里长城,那站在山头对着村子里大喊“不要放烟了,太浓了”的婺源,那穿着蓑衣的老人说“一头牛模特二百块”的霞浦杨家溪,那用镰刀剃头围着一圈观众的岜沙苗寨....这所有的一切,和你收藏的那张图片差距巨大。
其实,没有哪一次旅行可以是完美的。但只要有合适的旅伴,去哪都是美好的。只要有一颗发现美的心,总能找到你喜欢的。
我喜欢山里孩子害羞着注视你的那双眼睛; 喜欢古镇屋檐下连成线的雨丝; 喜欢鼓浪屿一树盛开的三角梅; 喜欢一个人站在陌生的城市,陌生的街道那种迷失感; 喜欢迷路的午后拿张地图到处问路....
这些细节,当你闭眼想起,会微笑,便是意义。

在一日日斑驳的念想和心底的期待里,当你踏上旅途,拖着大包小包,熬夜坐着红眼航班,或者坐上高铁火车大巴中巴公交车,好不容易踏上那片土地,迎接你的,会是什么?在陌生的地方,那种迷失感侵袭着你,但你也会找到你自己。
去掉所有的头衔, 所有的光芒, 所有的责任... 你不是谁的家长, 不是谁的伴侣, 不是谁的朋友... 你就是你自己,站在那里。
心中太期待的地方,反而是不敢去的。怕这一去,就把心中的期望都给打消了。所思我一直想去希腊的圣托里尼,看过无数的照片,真有机会去了,反而退缩了。怕心中的那个风景,再也没有了。倒是没有做攻略,偶遇的美景和风土人情,因为意外的惊喜,觉得一路都是收获。
在旅行时,总会去逛当地的菜场,远方的人,一样睡眼朦胧的去买菜,一样和熟悉的人打着招呼,一样的一脸忧愁想要逃离。
有一次在伊朗的设拉子,傍晚的时候去一个菜场,也许东方的女人去那不多,受到了非常棒的待遇:这个老爷爷塞给我一个橘子,那个小伙子扳给我二个香蕉,我称了三个苹果,他硬是不要我的钱。彼时被这气氛和笑脸感染着的单纯快乐,比遇见任何美景,都更为深刻。 远方并没有什么,远方一样是平凡生活。只是去远方,丢下自己的酱醋茶,去看看,那不一样的,柴米油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