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ADAS、硬件、服务,2015-2016智慧汽车产业调研报告 | 智慧产品圈

 曾德云 2016-04-20


智慧汽车产业在过去的一年,可以总结出三个关键词:自主驾驶、联网汽车、新能源。围绕着这三个热点。我将按照逐一为大家解析2015-2016,汽车后市场发生了哪些惊人的变化。



图:思锐达传媒市场分析师 张瑜



ADAS:自主驾驶的初级阶段


自动驾驶可以分为四个阶段:驾驶员的辅助、半自动驾驶、高度自动驾驶,以及完全自动驾驶。目前我们正处于自动驾驶的初级阶段,也就是驾驶员及半自动驾驶技术快速发展的时期。


目前,ADAS产品可以通过雷达或摄像头来实现,雷达可分为微波雷达和普通雷达,微波雷达监测距离远,可以达到几十米到几百米,但是成本很贵,普通的雷达距离是2-3m;摄像头可以监测车后12-15m的距离,成本比普通雷达的贵一些,因此,按照同等距离来算,摄像头的性价比更高一些,也成为了市场的主流选择。随着ADAS功能的火爆,摄像系统的出货量也在与日俱增,国内也有300万套的数量级,我们预计在2016年财年,相关的产品的增长率可能会达到27%。


摄像系统品结合软件不同程度的软件数据算法,可达到不同功能的ADAS效果(如车道偏离、前后车防碰撞预警,以及更为复杂的行人预警等等)。目前的前装ADAS系统基本上都是四颗摄像头来实现,后装市场最为普及的是单路或前后双路。




老炮儿VS网红:车载硬件


后装市场近十年来一共出现了四次黄金时代(了解详细介绍,可点击查看文章《车载后市场再现黄金期,你还要继续淡定下去吗?》)。人们开始接触和了解导航大多是从PND(Portable Navigation Devices便携式自导航系统)开始的,现在很多业内从业者在说起当年PND最为辉煌的2006 -2007年,仍然不由感叹,当时市场上出现的品牌多达千余种,除了Garmin、任我游、新科、铁将军等著名品牌外,其他小作坊的品牌更是多如牛毛。因此也造就了一系列让人耳熟能详的地图公司,如道道通、凯立德、灵图、四维图新和高德等。到2007年和2008年的时候,PND的增长开始逐渐放缓,车机中控导航也是开始慢慢地兴起,在2009-2010年时,车机中控达到巅峰时代,那个时期的中控车机终端零售价基本都在大几千元价位, 4S店更是难有万元以下的价格。2007年-2008年时,随着互联网浪潮的来袭,车联网的概念被提及,这也是在中控车机时代最为显著的变化,除了硬件可以盈利,大家发现基于车机,可以演变出更多样化的服务,这也是可以赚钱的,因此像好帮手等等这样的TSP企业开始被大众所认知,这时候最典型的服务就是一键呼叫、Call Center。接下来就是OBD的时代,据统计2014年全国从事OBD开发的企业有近3000家。虽然说OBD是一个比较受争议的产品,但是OBD是车载联网硬件的典型代表,2G/3G,甚至是4G网络在硬件上得以应用,对于通讯厂商来说,这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时期。




在2015年,车机市场行情严峻。《智慧产品圈》市场调研数据显示,为了扩张市场,2015年12月份,安卓车机迅速崛起,12月份安卓车机出货量300K,安卓车机与WinCE的比例也变成了1:3。另外,产品形态也进一步演进,从大屏车机变成了百变大屏车机,一机多框,一机适配300个车型等等亮点不断,如路畅的百变大屏车机已经量产。


车机它之所以下滑,一方面是前装市场的“收割”,另一方就是后视镜的兴起。也就是我们现在正身处之中的这个后视镜黄金时代。互联网企业如360、小米。传统家电企业如创维、美的等等,自己平板、DV等数码企业全部跻身其中。2016年初,深圳地区关于后视镜的发布会一场接着一场,融资消息也很振奋任性,其中,美赛达在去年注资2.023亿的消息更是让人惊叹,可见后视镜市场目前正处于风华正茂时期。(了解详细可点击查看文章《车载江湖:你所不知道的行车记录仪市场》)




智能后视镜的兴起,让车联网产业链中很多过时的、已经没落的玩家看到了新的机遇。首先车联网平台死而复生,前几年做车联网TST的这些企业,面临着用户流失量大、续费率等难题,并且一直挖掘不到用户的刚需功能,现在通过联网的后视镜产品。TSP服务得到了嫁接,并且也找到了新的商业模式。第二,也解决了运营商的燃眉之急,智能手机时代的到来使得运营商的日子也很艰难,现在通过联网后视镜,运营商的流量卡业务得到了扩增。第三,后视镜也带动了周边技术的发展,如360全景、ADAS、语音识别、手势识别等等。第四,一些基于实时联网的应用得以快速发展,如做实时路况或者照片、视频的分享等等。最后,有了安卓后视镜,汽车已经不仅是交通工具,而更像是一部大手机,出行也变得更加智慧起来。




智慧汽车的商业模式


一切具有连接性的车载终端(OBD、后视镜、HUD等),再采集到相应的数据后,传输到云端将数据进行分析挖掘,都可以为车主提供基于保险安全,以及手机增值的服务应用。


首先,是近期非常火的UBI车险服务(详细了解可点击阅读文章《没那么简单,UBI车险数据模型的构建需要哪些因素?》)。UBI数据模型的完善需要两部分数据模型的完整构建。首先,需要通过设备采集到用户的行驶里程、驾驶行为等诸多数据,还要结合上一定的风险数据,再将这些数据按照不同的权重进行划分,通过初步计算,得到驾驶行为分数,也就是构建出的初步分析数据模型;除此之外,还要根据保险公司的实际情况(如保险公司的收入与支出比例等等)构建出标准数据模型。再将前者与后者进行比对,得出最终的分析结果,作为保费定价的依据。目前在整个UBI的产业链条中,除了硬件、初创保险团队、TSP推动比较积极外,甚至包含车主在内都不是十分积极。在我国,UBI全新车险普及还有一段时间的路要走。




除了UBI,智慧汽车在行业应用上也有新的商业模式。通过行车记录仪将拍到的违章驾驶、路面损坏等照片上传到手机APP端,再通过手机传到交通、市政管理平台,一经采纳,就会给予提供素材车主一定的奖励。


还有一种与之刚好相反的应用,上海语镜推出的“你看我拍”应用,是通过车载设备端直接将图片上传到云端再到手机端。例如,如果你想了解某一个时段、某一段路的具体路况,就可以通过手机APP发送一个请求,正处于该路段的车主接受请求后,通过行车记录仪拍张实时实景图,通过云平台,在5秒左右的时间,就会将实景图片传到你的手机端。


一切都是为了未来的新能源汽车做准备


新能源汽车是未来汽车发展的必经之路,因此我们现有的一切演进都是为了未来的新能源汽车做准备。目前我们还是正处于新能源汽车商业化普及的初级阶段。目前互联网企业在造新能源、传统车厂大力推广新能源等等,呈现了一股新能源热,但是新能源汽车想要进入下个阶段,仍需时日,主要是受限以下三点因素:一、新能源汽车本身市场认可度底,电池技术也有待进一步发展,目前又重又大又贵;二、充电桩的商业模式还不清晰,另外,买车建立充电桩的模式遇到了私家车位一位难求的尴尬处境;三、国家电网有限。


总结:2016,从跨界走向融合


2015年,大家都在谈跨界,互联网公司在造车、整车厂在讲科技、科技公司在搭平台,而到了2016年,整个产业开始慢慢下沉,需要大家做的更多是融合。前装市场周期比较长,产品要求严格,互联网公司的属性则是短平快,因此他们两者结合在一起可能会有一些矛盾点,后市场具有百变、花样繁多的特点,互联网公司如果能够跟后市场的企业先结合在一起,打造用户满意度、接受度高的优质产品出来,先把市场带动起来,再慢慢向前装渗入,或许也是一条不错的规划之路。


除了以上三者之间的融合,相信在2016年,围绕着人-车-家的生态闭环也是发展方向之一。因此,即将于5月19-21日在深圳会展中心举办的“2016年中国智慧家庭博览会”特别规划出了车载专区,也欢迎优秀的车载方案商、技术提供商、车载品牌商等产业链的企业前来展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