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流行钓鱼小药大盘点》——一篇刊发文章的手稿

 钓鱼人,北方人 2016-04-20
人,很聪明,所以人类文明才会得以发展和进步;人,很势利,所以力求捷径、追求最大化的效果和利益……钓鱼这个活动,体现得也很充分。

多种前提的驱使,使得如今的台钓,甚至说整个钓鱼届,添加剂的使用已经不可避免、甚至泛滥如潮。各种垂钓用添加剂都有着或神秘或怪诞或直白的名目称呼,但大家更习惯性的把垂钓添加剂统称为:小药

今天,达奇就和大家好好聊聊“小药”。

首先说明,我给'小药'的定义是:有一定浓度的、可诱鱼、并促进鱼类就饵的所有配合添加物质的统称。
按照成份,小药分为三大类:
一、人工化学制剂;如:各种化学香精、色素、甜味剂、稳定剂、增效剂、防腐剂、合成剂……
二、天然物质、或动植物物质提取制剂;如:中药制剂、提取型精油、提取型香味剂、提取型氨基酸、提取型腥味剂、自然类别的酸碱类、自然成盐……
三、配合制剂;各种制剂的配合型产物。

市面上见到的大多属于呈味型小药。这里说的“呈味”,是钓鱼时饵料用到的、有效的、闻得到的“味道”。人类的嗅觉,早已经退化,很大程度上,早就远远不及动物的嗅觉了,但是,这里的“呈味”多是人首先分辨的。

对人来说,气味是呈味物质中的挥发性物质刺激鼻腔内的嗅觉神经,反应到大脑引起的“感觉”,是体会出的味道。但是,传播方式,至今科学界也没有定论。

鱼类感知的香味,我个人的“理论”偏向是“感觉”出香味,而不是像人“嗅”出来的。即,不同的香型物质,在水中扩散时与水分子、其他介质分子(水质的关系)之间,会产生不同的震动,进而使鱼在远处就能很快的觉察(鱼的感知器官多样而且发达,对“味觉”产生的分子振动是十分敏感的)。对于习惯的和受惊恐的“震动”,鱼的求食反应和进食反应,也会截然不同。因为水分子吸附或承载呈味粒子的传递速度很慢,但是水分子的震动传递的速度就很快(如光在水中,就是靠震动传播的)。鱼感知这样的震动更快。如实验证明,像果糖的水中溶解,瘦水中的鲤鱼瞬间就能在百十米以外感知到。所以,鱼的感知,说嗅觉,不如说“体感”更确切。所以,香型的使用和用量,要基于水质、鱼体、鱼种、水温、气压、配合的饵料、鱼的受惊程度……等等多种前提和条件的“配合”。

香型(这里指出,其实腥臭等异味也算是香型),不同的香型物质在水中(具有一定质量规格的情况下)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分子“震动”)。

钓鱼的呈味香型物质,我总结为:
1.植物性天然香(如:中草药、植物果实、花粉、植物提取香……),包括用物理或化学方法从天然植物或香料中分出离的单体香料——单离香料。
2.动物性天然香(如:动物腺体分泌的香型物质如麝香、龙涎香等,和某些动物氨基酸或蛋白质含硫或氨化气味的呈味等等)
3.人造合成香。化学来讲,这是精细的有机化学。合成钓鱼香料通常按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分类,主要有醇类、酯类、醚类、酸类、内酯类、醛类、酮类、酚类、等等及其他各种含硫含氮化合物。
4.复合香。即多种香型的搭配后,呈现出的香型。

所以,我们所说的香型的强度,只是人类利用嗅觉(或口含感知)相对感知出来的。就说香型的强度,据我所知,现在科学界确实也没有定论性的测试标准。

我们钓鱼所说的香精,都是人工配合多种的香料或者化合物调和成稳定、持久、平衡、香型搭配合理等的调和香料。我们常见的、常用的香精,以化学品居多。

香精按照最后的的成味,还可分为“仿香”(模仿出的香气)和“创香”(创造出的非自然界自然具有的香气,我们钓鱼也叫怪香)。
钓鱼用的人造合成香精,除了“挥发”的强度以外,还有程度。香精,按照经时和空气中暴露,即使是同一类香精,不同配比和性状的,呈味的时间和经时后的味型残留是不同的(基本可以同水中的扩散原理)。

如:水质香精普遍是初期呈味性好,经时后,味道撒发的快(在水中也会溶散的够快),饵中味型残留不好。乳化香精往往相反,即后味足。所以,一般一款成熟的兼顾竞技钓和休闲钓的呈味香精,两种配合一下为好。

为了成本或根本就忽视、缺乏专业“工序”配合的商品饵或香精,往往呈现出饵料初期味道大,而后,饵料味道越来越小。(许多进口的香精为啥好用和持久,就有这方面的原因)。

复合香精一般是为了达到多种香型特点共存的目的,得到一定程度上、满意的复合“香味”。(搭配,这又是个巨大的课题,还相关和包括增效、扩散等等方面的话题,这里,无法多说了)

在这里,再次说明,我们理解的“香”,只是简单的、人类最基本的感知。鱼是低级冷血动物,还是在水中;绝不是像人高级的哺乳动物,生活在空气中。绝不要认为你喜欢爱闻的,只通过你的鼻子,就判定是鱼会喜欢的。凡事,都要以鱼为中心的酌情、定量、科学的认知,才是王道。

我们再说一下“腥”。“腥”是人对一类嗅觉感知的划分,腥味物质在化学领域可归纳为含氮物质,此类物质一般都溶于水,有一定的挥发性。根据呈味物质和人类感知,我把腥味分为:

藻腥(植物腥)——如海藻、水藻、鱼腥草、各种藻粉等的特有腥香气味。

豆腥——如豆类,作物类的腥味。这和植物类的腥味“同源”。即豆中也存在大量脂肪氧化酶的原因,此种酶可促使豆中不饱和脂肪氧化而产生有腥味的醛、醇、酮等挥发性物质。给人的感觉就是腥味。

动物腥——这个我们最常见,也最常用,如,鱼、虾、等水产品的腥味、肝味、紫河车、麝香的腥、骨粉腥……,其主要的呈味物质其实就是自身所含有的三甲胺等胺类物质、挥发性碱、胆碱的挥发,给人的嗅觉感知。
虫饵带有的腥味属性,一般属于人闻着比较低调的腥味。但是由于生物链基因的遗传,鱼类对此类腥味较为敏感。

按人的感知“腥”又分为鲜腥和臭腥(如黑鸡膏,以前就是久藏发酵的植物肥料)。
腥味饵料还有一种人闻不到什么味道,但是鱼类对成分含有的蛋白质和氨基酸等特殊敏感,可以简单感知到的味道,我们也称其为“腥”型饵料。即,这是我一直说的鱼对饵料“成分”的感知、延伸,就是不要把鱼当人,也不要把你的感知想象成鱼的道理。

好了,基础性的解释说完后,我们就来盘点一下,我们常见、常用到的小药有哪些呢?怎么正确的认识和使用一些小药呢?


呈味香精类——草莓香精、奶香精、玉米香精、薯香精、蜂蜜香精、果酸香精、香兰素等等……都是我们大家常见的呈味香精。
单品呈味香精在饵料或者窝料的作用,主要是诱鱼为主的(相对而言,适口性的帮助次之)。鱼情和水质的不同,不同类型和浓度确实能表现出效果的差异。市售的此类单品呈味香精,多为食品级原料分装的,或者进行简单调配后售卖的。由于香精组成和调配的不同,香精也会反映出不同呈味周期、强度和酸碱度的差异。

这里特殊说一下近两年销售火爆的果酸香精类的小药。果酸香精是指带有新鲜酸味水果香气的香精。呈现酸香味道的草莓香精、凤梨香精其实也是较为单纯仿香的果酸香精。
市售单叫果酸类名字的,多指复合果酸香味,即不是单向呈味为主,钓鱼使用分装简单调配的,多还会添加果酸(注意不是香精,后边会有相应酸类的介绍)复合奶香、杏仁香等加以“辅助”。
果酸香精在气候异常的今年和水温偏高、水质偏肥的地方,相对广谱好用,尤其在气压低和鱼受惊(酸性果酸香精更有效)的时候。

酸类添加剂。垂钓用到的常见的比如柠檬酸、乳酸、、、,果酸中相对是一种较强的有机酸。果酸的种类其实很多,果酸只是一大类酸性物质的叫法,许多植物,水果,干果,甚至酸奶中都含有果酸。许多添加剂包括商品饵料中许多也都有不同剂量的果酸。制取一般都是糖类(薯类,粮食作物)发酵制得,在我们的食品饮料中很常见。养殖鱼料中,常见添加的是高效柠檬酸稀土类的复合有矿物质微量元素的成酸剂,具有一定的促生长、促食、抗病的作用,但一般用量很低。需要注意,高浓度的柠檬酸很伤皮肤,但它会使发酵后的饵料“清新”酸味纯正。 纯果酸显纯酸性(添加使用一定要慎重),包括乳酸(乳酸算果酸范畴)所以饵料使用 要严格稀释。

一般果酸适合配合粮食类饵料,用于肥水塘,糗老鱼(尤其酸性水质),水温高的季节,或配合发酵饵料使用。小药中配合添加使用,多为促甜和提味。


复合大香加甜香精——以猪母奶、陆克香等为典范。相关产品,由于配比不同,呈味差异,浓度差别,市售此类香精的种类最多、名称最混乱……,但是共同点,都是复合了多种高浓度香精和高纯甜味剂,所以添加后,对饵料都呈现出加香和加甜的效果明显。
此类香精使用后,确实更容易出现“效果”,但是也更容易“死窝”(相对单纯一些的成味香精)。


VB类添加剂——VB为前缀或后缀的小药。VB其实就是维生素B为一个总称,由VB1--VB12也称为维生素B族。它们常常是动物体内糖代谢过程中关键性的物质。
其实在我们的许多饵料中就含有丰富维生素B的食品:小麦胚芽、小米、大豆、花生、鸡肝等等。
市售此类的小药大部分是维生素B2为主的成分,配合复合VB、氨基酸、甚至色素等。
维生素B2 对鱼类具有促进摄食、增强消化和不坏窝等性能,对鲫鱼、鲤鱼等鱼类有一定的诱惑力。维生素B2能耐热、耐酸、耐氧化,所以使用起来配合度也较高。但要注意在碱性溶液中变质很快。
要注意,VB类的添加剂在水温过高或者偏低时候的效果都不太明显。但是常规而言,是可以作为基本添加剂使用的。

氨基酸类添加剂——如单品氨基酸、复合氨基酸、游离胺基酸、复方鱼蛋白、加腥剂、肽类诱食剂等。此类添加剂一般是腥味剂含有较多甚至是主要的成分;另一个作用,是成分营养物质的辅助增加,对于一些鱼类的适合口性,有很大的帮助。使用不当,也会造成闹小鱼和加重滑鱼、受惊鱼的惊恐。


酵母类、酶类添加剂——如酵母、转化酶、乳糖酶、核苷酸、等。饵用的酵母和食品级酵母近似,内部基本都是含有核苷酸、转化酶、乳糖酶。核苷酸可强化饵料的味道;转化酶可转化多种糖类物质;乳糖酶可以增加甜度 。饲料级的酵母,往往是含有丰富的蛋白质、B族维生素、氨基酸等物质。由于酵母和酶类对饵料成分的发酵和“整合”,会使饵料的呈味变得自然、柔和、厚重,有效地增加易于吸收和感知的营养成分,所以,尤其对大体型鱼、受惊鱼、老鱼有相对对路的诱食作用。
但是,也要注意此类小药经时作用饵料后,会使饵料状态改变的较大,会加重饵料的反水,甚至加速饵料的酸化、变质。



药酒——市售的药酒、自泡的药酒、和市售浓度低但是往往辅以化学香精、甜味剂或者增效剂、色素的药酒。
道理上,中药酒的针对性更强,反而不是大家认为的据有广谱性质的添加剂。市售能够具有广谱性的中药酒,往往是:低浓度+甜+化学香精+色素的药酒。
药酒的效果是中药酉酊剂效果为主的,简单的泡制和制备,造成了中药酉酊剂不能分类、分程度的萃取钓鱼的有效物质,造成了有效性和刺激性并存(何况加有香精、增效剂、甜味剂的)。对于坚信药酒“神话”的钓友,更需要理智地对待和应用。

非食品人工化学香精——如麝香香精、檀香香精、工业香精等。麝香香精一类的香精,一般是非食品的香精,一般用作香水、熏香、佛香、蜡烛、蚊香等的制作。使用人工化学香精的味型和味型强度进行主要的诱钓。此类香精化学呈味浓重,残留好,尤其对于水质异常的垂钓效果明显。但是,由于对人体的危害巨大,这类香精许多发达国家,都已经在全领域禁止了,在这里奉劝钓友们理智地对待。


甲基供体类添加剂——甜菜碱类、胆碱类等小药。此类是以生物机体本能和供给的诱食机理为主,呈味也是十分低调的;使用的直接垂钓效果不明显。但是,一定要注意,此类物质超标和浓度过高,严重的会造成鱼惊恐、驱鱼。


腥味添加剂——鱼腥油、乌贼膏、各种名称的膏、油……,许多商家早就都开始售卖此类的商品了。此类商品深色水质或膏状的,一般都是饲料级的腥味剂分装或简单的配合后分装的,此类添加剂天然型的都是由渔业加工副产品的下脚料(边角料。水产品内脏等)加工而成的,基本都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及小肽成份,对增强鱼食欲,提高鱼对饵料的采食量,促进生长等具有一定的功效,是一种常见的水产饲料诱食剂用原料香,饲料中也经常用到。所以,人闻的腥颗粒,不一定就是动物性蛋白含量高的,许多腥颗粒招小鱼但是对目标鱼的适口性不好,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有些情况,腥饵建议加香和不建议用某些添加剂的机理:那是因为香型饵料或添加剂中某些有机溶剂和酸性成分(加水后产生的),会和腥味呈味物质反应变成可溶性盐类,从而使腥气和腥味物质减弱。一些香气,还具有以“香压腥”的作用。
所以,如何配合和对路的使用,就是我常说的“酌情”了。既然说到这里,就再延伸一下,使用腥型粉饵加些酸类小药,都在水环境下可以使动物性蛋白腥饵的蛋白质在酸的作用下发生水解,能生成许多具有鲜味特征的氨基酸。骨粉类的腥味添加剂配合酸类添加剂,经时水解,能产生许多养殖料内必须的酸型钙(溶于水的钙)。这些,也都是有效和合理的使用思路。


功能型添加剂——如香虎、甜味剂、味型辅助制剂(此类,在一些名字千奇百怪,鱼目混珠的众多小药中最常见)。主成分,就是食品添加剂中常见的甲基乙基麦芽酚、甜味剂、乳酸乙酯等等。
此类添加剂,使用性质上更趋向于“辅助”,即,搭配特定成分的饵料和辅助完善一些添加剂,从而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
不能正确的使用此类小药,确实也会产生鱼类“躁动”、死窝和驱鱼。
我推出的避免和缓解死窝的中药制剂“牛肉汤”,由于加工中最大程度的去掉了刺激性物质和结合了解毒净水的古方,就功能型特性,也可归为此类添加剂。

由此,大家应该可以看出,许多添加剂包括饵料的使用,不光是人感知简单的味型和一般人以为的效果了,其中再细致的道理,以后我再慢慢的和大家探讨。我们应该崇尚科学、理性的消费和用饵、用药,拒绝只为了商业目的不科学的忽悠。

大家、尤其新手,一定要记住,任何添加剂都忌讳——不明就里的“加一盖试试”——不分缘由和使用宗旨的——是钓药为先。

用什么,都要先在了解的基础上、再有使用的思路和宗旨,否则,你这一生都会在追求神药、神酒,屡次被“骗”……无尽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